- 为这件「小」事,苹果谷歌亚马逊罕见联手了
- 来源:极客公园
智能家居新标准 Matter,能让巨头们从分裂走向联合吗?
智能家居的「联合国」成立了。
5 月 11 日,有谷歌、苹果、亚马逊三方参与的「连接标准联盟」(CSA),发布了一套全新的智能家居互联标准,Matter。
Matter 脱胎于 CHIP(基于 IP 的智能互联家居)项目。这一项目的愿景不是要在技术上颠覆智能家居,而是希望解决智能家居通讯协议割裂、平台不互通、体验复杂的问题。2019 年末,项目启动之初,苹果、谷歌、亚马逊就共同宣布加入,并承诺各家平台都会支持 CHIP。
三家巨头的支持,为 CHIP 竖起了一根足够高的旗帜。所以第一版标准发布时,他们选择将它重新命名为 Matter。这不只是一套协议标准,更是一种「产品认证」。一款智能家居产品支持 Matter,意味着它能接入市面上最主流的三家平台,与绝大多数手机、智能音箱进行互联。
灯塔被点亮了,智能家居领域似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Matter 是什么?
Matter 是一套协议,也是一套标准。
它的前身 CHIP,是「基于 IP 的智能互联家居」的缩写。CHIP 让不同的智能家居设备间,使用 IP 地址作为「身份证」,互相通讯。最终目的是让那些功能各不相同的智能家居,有一套统一的「语言」。
之所以要有统一的语言,是因为智能家居正在由单独的设备,向「全屋智能」的方向发展。不同设备需要协同工作,并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需要统一的管理方式。
这次发布的第一代 Matter 标准,完全基于现有的网络技术开发,包括以太网、Wi-Fi、Thread 以及低功耗蓝牙。通过推行这套标准,Matter 希望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智能家居体验。从选购、接入,到控制、管理,让智能家居更灵活易用,具有更好的兼容性,使用门槛更低。
Matter 由「连接标准联盟」(CSA)制定推出,它是 Zigbee 联盟与苹果、谷歌、亚马逊三家联合的结果|CSA
这些特性,技术上实现起来都不难。实际上,早在 20 年前成立的 Zigbee 联盟,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生。他们推出的 Zigbee 协议,就是一套为「多设备」、「多场景」设计的智能家居互联协议。Zigbee 采用了 mesh 组网的方式,让网络里的每个设备都能成为「通讯节点」,即便某一个设备下线,也不会影响其他设备正常工作。
但 Zigbee 协议将「接入许可」的控制权交给了厂商。如果厂商不允许某款设备接入,即使设备的通讯协议与平台兼容,它也不能接入该平台。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你的门锁可能只兼容 HomeKit,台灯可能只支持亚马逊 Alexa,空调温控器又只兼容 Google Nest。
在国内,类似的情况可能涉及华为、米家、阿里智能。总之,用户需要用不同的 App 去控制不同的智能家居设备。而每一家,都想做自己的平台。
这正是 Matter 要解决的问题。它与过往所有智能家居协议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得到了苹果、谷歌、亚马逊三家的共同支持。基于 Matter 标准开发的智能家居设备,能够同时接入 Alexa、HomeKit、Google Assistant。除这三家外,首批支持 Matter 标准的企业还包括华为和三星旗下的 SmartThings。
Matter 是一套开放标准,不向设备商抽取任何佣金,欢迎所有人接入。在发布的同时,Zigbee 联盟也正式宣布更名为 CSA(连接标准联盟)。似乎希望通过更泛化的名称,吸引更多厂商加入这个「智能家居的联合国」。
做大蛋糕
过去 20 年,智能家居产品实现了不错的发展,但距离「普及」,还差得很远。
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 的数据,2020 年全球消费者花在智能家居设备上的支出约为 440 亿美元,相比 2019 年甚至有所下降。有人将原因归结为新冠疫情,但疫情导致的居家隔离生活,其实促进了家居用品的销量。美国最大家装用品零售商 Home Depot,2020 财年的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了近 20%,人们只是不太愿意买「智能家居」。
目前有很多智能家居产品,设置、使用起来都很复杂。特别是那些得不到手机系统底层支持的平台,不仅过程繁琐,还很容易出现 bug。市场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有三分之一的智能家居用户,在设置、使用智能家居的过程中遇到过问题,市场热情也因此有所消退。
过去近 10 年,各家巨头都在尝试打造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2014 年,谷歌收购了智能温控器创业公司 Nest,将它一点点改造为旗下智能家居品牌。同年,苹果也发布了自己的智能家居标准 HomeKit。亚马逊则是在语音助手 Alexa、智能音箱 Echo 大获成功后,开始切入智能家居市场。
国内这边,小米从 2015 年开始启动 IoT 战略,2016 年公布「米家」品牌,通过生态链企业自己造智能家居产品。阿里也差不多是在同时期开始启动智能家居战略,它和百度都采用了类似亚马逊的方式,希望通过智能音箱掌握「语音指令」这个入口,进而切入市场。
所有人都想做平台,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智能家居体验不够好,生态割裂。没有明确的方向,电器生产商也不愿「轻易站队」,不敢在智能产品开发上花大力气投入,行业进入了一个徘徊期。
智能家居拥有巨大市场潜力,这早在 20 年前就已经是行业共识。但如果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行业就会像现在这样徘徊不前,蛋糕难以做大。
很多大公司在搭建智能家居平台的同时,也在自己造智能家居产品,这导致了不同品牌的产品相互隔离、体验割裂。|Google
某种程度上,Matter 也是各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一次尝试。
Matter 设计了一套统一的「设置流程」。用户通过扫码、NFC、手动输入代码等方式,和设备建立蓝牙配对,然后交换网络信息,将新设备接入到 Wi-Fi 网络。这套流程和 HomeKit 设备注册的流程很像,简洁、方便,只不过此前 HomeKit 设备用的是苹果的私有通讯协议,Matter 设备用的是通用协议。
Matter 设备会有一个「设置码」,用户可以通过设置码,将 Matter 设备注册到不同的平台上。这意味着用户和家庭成员即便一个用 iPhone,一个用 Android,也可以共同控制家居设备,还可以在不同房间用不同品牌的智能音箱控制家居设备。这打破了平台间的壁垒。
Matter 不只是互联协议,还是一种产品认证。它的 Logo 由三个指向同一中心的箭头组成,暗示着苹果、谷歌、亚马逊三家的强强联合。未来,符合 Matter 标准的智能家居产品会将这个 Logo 打在产品包装,甚至产品机身上。
智能家居产品商可以将 Matter Logo 直接打在产品上|CSA
很显然,他们希望将 Matter 打造成一个「品牌」,一个智能家居的「黄金标准」。
Matter 项目负责人 Tobin Richardson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情况是,不同的设备各自支持不同的智能家居平台,所以我们要让这些设备有统一的语言,Matter 的 Logo 就是告诉消费者,你可以将任何带这个 Logo 的设备添加到你的智能家居网络里。」
智能家居的中盘战
Matter 似乎已经集结了全行业的力量,照亮了前方的航路。但事情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CSA 规划的愿景很美妙,他们希望 Matter 能成为像 Wi-Fi 一样的黄金标准,连接不同品牌的设备,将复杂的设备网络直观地呈现在界面上,巨头们也承诺会朝着这一目标努力。
但各家的技术、产品标准、价值取向仍会有不同。很难说这些差异会不会演变为分歧,甚至导致联盟分崩离析。
三巨头之一的苹果就没有出现在第一版 Matter 标准的参与名单中。
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苹果 HomeKit 的安全标准比较高。比如摄像头的「图像识别」功能必须运行在设备本地,而不能上传到服务器,用户远程监看摄像头画面的信号也必须经过端到端加密才行。包括门锁等安全性比较敏感的配件,都需要满足 HomeKit 相对更严格的安全标准,才能接入 HomeKit。
这些安全技术,有些是苹果生态的特色功能。如果全面兼容 Matter,就意味着苹果要降低自己的安全加密标准,而苹果显然不愿这么做。未来,即便承诺要兼容 Matter,苹果也大概率不会放弃 HomeKit 这个品牌,而是让 Matter 兼容 HomeKit。不只是苹果,每一家都要在尝试做大蛋糕的同时,守住自己的领地。
在智能家居领域,各家有自己的产品标准和价值主张,比如苹果的 HomeKit。目前很难说未来 Matter 和 HomeKit 会是一个什么关系|Apple
Matter 要打造一套普遍适用的技术、产品标准,过程中必然要平衡各家不同的理念和诉求,也不可避免地会削弱一些公司的价值主张。如果这样的分歧越来越多,各家都有所保留,联盟建立初期的热情就很有可能会被稀释、甚至进入衰退。
类似的历史上演过多次,无论是 Zigbee 联盟还是 Weave 协议,都提出过与 Matter 类似的构想,他们联合,然后分裂。智能家居之所以经历了 20 年的发展,至今仍是一地鸡毛,就是因为类似的问题太多了。
即便 Matter 顺利推行,各家仍会互相竞争,尝试成为用户控制智能家居的「界面」。手机、电视、智能音箱,会是最重要的入口,也会是各家争夺的焦点。
这绝非终局,甚至不是终局的开始。
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文章
科技
-
-
- 华为带动数字化转型供给侧之变——携手伙伴做智能时代的“架桥工”和“修路人”
- “到2025年,华为中国政企业务的营收目标是2600亿元人民币。”在近日召开的“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1”上,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透露了未来5年的一个“小目标”和一个“大目标”:“以此为基础,华为将与生态...
-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
-
-
-
- 云创大数据同时膺选英特尔“云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专家计划成员
- 今年1月,英特尔启动了“英特尔合作伙伴联盟”计划。该计划旨在进步提升合作伙伴计划的价值,并向合作伙伴提供更出色的体验,同时支持合作伙伴的业务发展,推动业务转型,加速发展新的市场机遇。该计划将英特尔...
- 云创大数据
-
-
-
- 凉了!这款APP将退出历史!很多人用过
- 相信小伙伴对这个图标并不陌生吧,微软宣布要在2022年退役IE浏览器,从明年6月15日起,大多数Win10将不再支持IE,爷青结。也就是说Internet explorer将退出舞台成为历史,由微软2015年上线的Edge浏览器代替,是...
- 玩机课堂
-
-
-
- “特斯拉杀手”有多猛?周订单破6000,年销目标30万辆,或入账60亿
- 数研社腾讯汽车出品栏目,聚焦汽车行业的销量数据及变化,分析解读数字背后的故事。撰文:清川 | 编辑:Pirlo出品:腾讯新闻、腾讯汽车每周上一次头条,似乎被写进了华为汽车业务的OKR里……几天前长安刚刚表示...
- 腾讯汽车
-
-
-
- 阿里云贾扬清:大数据+AI工程化,让数据从「成本」变为「资产」
- 机器之心发布演讲:贾扬清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企业转型背后频频涌现「数字力量」的身影。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融合形成了数字经济的新基建,也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5 月 20 日,阿里...
- 机器之心
-
-
-
- 又一款跨平台文件传输工具
- LANDrop 是一款类 AirDrop 的跨平台,局域网文件传输工具,只要在一个局域网下,就能自动发现设备和传输文件,支持 Windows、macOS、Linux 系统和 iOS、Android 平台客户端,即开即用。@Appinn来自
- 小众软件
-
-
-
- “后摩尔时代”进阶攻略
- 5月14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专题讨论了面向后摩尔时代的集成电路潜在颠覆性技术。摩尔定律一直被视为半导体产业的“金科玉律“,然而随着硅工艺的发展愈发趋...
- 中国电子报
-
-
-
- 高通推出骁龙7c第2代计算平台,扩展计算平台产品组合
- Qualcomm要闻—新一代计算平台为入门级笔记本电脑提供卓越的性能、能效和特性,规模化扩展始终在线、始终连接的PC生态高通技术公司今日推出高通骁龙7c第2代计算平台,作为公司第2代入门级平台,该平台将为始终在...
- Qualcomm中国
-
-
-
- 华山论剑|华为重申不造车立场,极狐与华为之间的合作还有多少想象空间?
- 5月24日,华为发布声明,重申不造车的立场。“这一长期战略在2018年就已明确,没有任何改变。华为至今为止并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华为在声明中称:“我们选择了北汽、...
- 华山论剑V
-
-
-
- 就在科技周主场展厅!这些冰雪运动“黑科技”你见过吗?
- 2021年北京科技周火热进行中在主场展厅内一批应用于冰雪运动的科技产品惊艳亮相!石墨烯柔性织物发热材料高性能多功能运动服饰区块链食品安全保障技术……这些冰雪运动领域的“黑科技”一起来了解下吧!石墨烯智...
- 科普北京
-
-
-
- 一文回顾2021高通技术与合作峰会亮点
- 5月21-22日,2021高通技术与合作峰会在北京水立方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一起连接美好未来”,内容涵盖了包括智能手机、物联网、汽车、机器人以及5G技术等相关话题,更有满满的硬核干货,为广大科技爱好者打造...
- 飞象网
-
-
-
- 精彩企业实践PPT解读智能制造体系与大数据应用!
- 本资料为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制造中心主任王翔,分享有关南瑞继保NPS(NR智造)体系搭建、系统架构、APS、MES、SCADA等环节的实践经验,以及员工减少2.5%、产量增长37.5%、库存下降50%、生产周期缩短70%的显著...
- 智能制造IM
-
-
-
- 为这件「小」事,苹果谷歌亚马逊罕见联手了
- 智能家居新标准 Matter,能让巨头们从分裂走向联合吗?智能家居的「联合国」成立了。5 月 11 日,有谷歌、苹果、亚马逊三方参与的「连接标准联盟」(CSA),发布了一套全新的智能家居互联标准,Matter。Matter ...
- 极客公园
-
-
-
- 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敦促小型企业积极防范不断增长的勒索软件威胁
- NEWS新闻E安全5月5日讯 ——————————在美国商会主办的一次虚拟活动中,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亚历桑德罗·N·马约卡斯敦促小型企业积极防范渐增的勒索软件威胁。 马约卡斯在对大约1500名身为中小型企业所...
- E安全
-
-
-
- “数”融百业“智”兴万物
- 贵阳农产品物流园 许发顺 摄 夏天到来,万物繁茂。黔中大地,在“数据优势”的滋养下,百业兴旺、万企争优,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 贵阳贵安投入运营及在建的重点数据中心已达23个...
- 贵阳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