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金|公募基金港股持仓分析:持股大增,均衡配置
- 来源:中金点睛
摘要
2021年开年互联互通资金大举南下流入港股以及其后港股的“过山车”走势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南下资金主力的公募基金更是成为关注焦点。我们在2月初发表报告《剖析公募基金港股投资》中对大陆可投资港股公募基金做了系统性开篇式梳理,在本报中我们结合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一季报做最新梳理。
整体趋势:一季度港股持仓快速增长51%,占到股票总资产的27%
当前,在所有7516只总规模12.9万亿人民币的非货基中,可投资港股的公募基金共1309支(剔除QDII),总规模3万亿人民币,个数和规模占比分别为17.4%和23.1%;去年底这一组数字为995支、总规模2.2万亿人民币,一季度净增314支和~8000亿元。这其中,可投资港股的主动偏股型基金777支,规模2.1万亿人民币,占到全部主动偏股型基金数量和规模的41%和54%;另有78只指数型基金,规模457亿元。
发行节奏上,一季度新发可投资港股大陆基金月平均86支,较2020年月平均45支明显加快。不过受市场波动影响,4月节奏大幅降至34只。
一季度港股持股市值大增51%,占到股票资产27%。根据一季报披露,上述1309支可投资港股基金港股持仓总规模为5200亿人民币,较2020年底的3447亿元增长51%,占3万亿元基金总规模的17.5%,占1.8万亿元股票资产的27%,较2020年底的 15.6%和23.5%均有明显抬升。相比之下,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总持仓占比更高,占到股票资产的28.3%。
公募持股占南向整体24%。相比沪港通南向2.1万亿人民币的整体持股市值(截至一季度末),一季度公募基金港股持仓占到24.2%,较2020年底19.5%也有大幅提升,表明公募已经成为南下投资的一股重要力量。
配置特征:新经济占比降低,持股集中度回落
行业配置:一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的行业配置更为均衡,尽管新经济仍占绝对主导,但比例从去年底的86.8%降至81%,其中软件服务与电信增持最多,零售与食品饮料减持最多。相比南向整体,公募基金依然更偏向新经济,81%的新经济持仓仍远高于南向55.4%的比例。不过相比公募的回落,南向在新经济配置比例则从2020年底的53.9%上升至55.4%。
持股特征:一季度重仓持股仍为腾讯、美团、港交所、小米等,与2020年底基本一致,前十大中仅有2只变动。不过持股集中度降低,一季度前10大重仓股占比为70.7%,较2020年底的75.6%降幅明显。持仓变动上,腾讯、美团、中国移动、香港交易所的增持市值最多;颐海国际、信义光能、赣锋锂业、吉利汽车以及青岛啤酒减持最为明显。持股细节与具体变化请参考图表。
前景展望:公募增持港股是大势所趋,年均或增加2500~3500亿人民币
尽管近期由于市场动荡,南下资金和港股大陆公募基金发行与配置都有所趋缓,但中长期看,在港股新经济不断壮大和居民配置拐点背景下,大陆公募基金增持港股仍是大势所趋。长期看,我们预计A股和港股配置比例可能为7比3,与两地市值规模基本相当。如我们在《剖析公募基金港股投资》中分析,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年均公募基金将有望贡献2500~3500亿人民币的资金流入
正文
整体趋势:一季度港股持仓快速增长,占股票资产的27%
2021年开年伊始南下资金的大举流入和港股市场“过山车”般的走势都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而这其中作为本轮南下资金主力的公募基金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我们在2月初发表的专题报告《剖析公募基金港股投资》中,对大陆可投资港股的公募基金的整体规模、发展趋势和前景、投资偏好等做了系统性的开篇式梳理。
那么,经历了年初以来南下资金和港股市场表现的大开大合之后,目前大陆可投资港股的公募基金发展如何,整体港股持股到了什么水平,行业风格和持股集中度有什么新的变化、以及更重要的是未来趋势前景如何?我们结合最新披露公募基金一季报信息,对上述问题作出梳理回答。
在样本选择上,与此前类似,我们依然以不包含QDII基金而仅通过沪港通投资港股的非货币公募基金为主要研究对象(目前,只要在章程中约定,基金便可通过沪深港通投资港股,投资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如果基金名称带有“港股”字样,那么其港股投资比例不得低于股票资产80%[1])。
可投资规模:主动偏股基金中40%可投港股;一季度达到发行高峰,4月明显降温
►可投资港股基金总规模达3万亿人民币;主动偏股型基金中40%均可投港股。截至2021年4月23日,正在运营的公募基金共有7848支,基金总规模22万亿人民币,扣除332支货币市场基金(9.1万亿元)后,共有7516只、规模12.9万亿人民币。
在上述非货基样本中,通过筛选投资范围中包含“港股”字样或者一季度有港股持仓的基金并剔除QDII基金后,我们发现可投资港股的非货币公募基金共计1309支,总规模为3万亿人民币(4Q20为995,规模2.2万亿人民币),一季度净增314支和~8000亿元,占所有非货币基金个数(7516支)和规模(12.9万亿人民币)的17.4%和23.1%,较去年底的15.5%和21.1%均有提升。
进一步细分看,1)主动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共777支(4Q20为580支),总规模2.1万亿人民币(4Q20为1.6万亿元),占到全部1880支主动偏股型基金数量和4亿元总规模的41%和54%。2)另有78只指数型基金(含ETF),总规模457亿元。
►一季度发行步伐加快,月均新发86支;4月发行节奏明显降温。从发行节奏来看,港股市场的持续活跃和南下资金的大举流入使得一季度可投资港股的公募基金发行节奏明显加快,一季度新增可投资港股的非货币公募基金258支(除QDII),月均新发86支,平均发行规模2692亿元人民币,明显快于2020年月均45支新发的节奏。不过,随着2月中旬以来市场波动加大,大陆公募基金发行节奏明显放缓,4月份新发大幅降至34只(截止4月23日)。
持股市值:港股持仓大增51%,占股票资产27%,占南下持仓24%
►港股持股市值:持仓市值增长51%,占到基金股票资产规模27%。根据2021年一季报披露持仓汇总数据,上述1309支可投资港股的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总计5200亿人民币,较2020年底的3447亿元增长1753亿元,增幅51%。相比3万亿人民币的基金总规模,1Q21大陆公募基金港股持仓占比为17.5%(vs. 2020年底15.6%),占股票总持仓市值(1.8万亿元)的27.0%(vs. 2020年底23.5%)。
进一步的,上述777支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港股持仓市值规模为4190亿人民币,较2020年底2773亿人民币同样增长51%,占其基金总资产(2.1万亿元)和股票持仓(1.5万亿元)19.6%(vs. 2020年17.3%)和28.3%(vs. 2020年23.7%),提升幅度快于其他类型基金。
►在港股通南向中占比:公募港股持仓占整体南向五分之一。截止一季度,相比沪港通南向2.1万亿人民币的整体持股市值,上述公募基金5200亿人民币的港股持股市值占到24.2%,较2020年底的19.5%明显提升。其中,主动偏股型基金是绝对主力,港股持股占港股通南向持仓市值的19.5%,较2020年底的15.7%提升3.8个百分点。
图表:从2014年沪港通开通至今,大陆资金累积南下1.8万亿人民币;2021年初以来净流入3446亿人民币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4月22日
图表:沪深港通南向 vs. 海外资金主被动资金流入情况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4月22日
图表:可投港股的国内公募与其他公募基金数量与规模一览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4月23日
图表:当前,可投资港股的大陆非货币型公募基金数量达到1309支,基金总规模约为3万亿人民币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去年四季度末这一规模为995支、总规模2.2万亿人民币,故一季度净增314支和~8000亿元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这其中,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共777支,总规模超过2.1万亿人民币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对比去年四季度,新增197家,基金总规模增加 5381亿元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一季度新发可投资港股大陆基金月平均86支,较2020年月平均45支明显加快。不过受市场波动影响,4月节奏大幅降至34只。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4月23日
图表:其中,主动偏股型基金一季度新发166支,平均月度新发规模为1992亿人民币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4月23日
图表:全部公募基金对港股持仓从4Q20的3447亿提升至1Q21的5200亿人民币,占基金总资产及股票持仓的17.5%和27.0%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其中,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港股持仓市值从4Q20的2773亿提升至1Q21的4190人民币,占基金总资产及股票持仓的19.6%和28.3%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截至1Q21,大陆公募基金持港股市值为5200亿人民币,占港股通南向持仓总市值的24.2%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这一比例较4Q20上升4.7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港股持仓市值前120支大陆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1/2)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港股持仓市值前120支大陆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2/2)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大陆可投资港股的 ETF 及指数基金产品一览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4月26日
配置特征:新经济占比降低,持股集中度回落
行业配置:新经济比例下降;电信与软件服务增持最多,零售和食品饮料减持最多
在分析行业配置和持股特征上,考虑到基金的持股特征,我们以可投资港股的主动偏股型基金为重点分析对象。具体来看,
►新经济依然占绝对主导,但比例下降;电信与软件服务增持最多,零售业和食品饮料减持最多。基于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的重仓持股数据汇总,我们注意到,截至一季度,公募基金在港股市场上的行业配置方向依然以新经济为绝对主导,占比仍高达81%,不过这一比例相比2020年底的86.8%已明显回落,呈现出更为均衡的情形。具体来看,软件服务和零售业的持仓市值最高,一季度占比分别为35.9%和13.7%,其次为耐用消费品(7.2%),而医疗保健设备、商业服务、以及媒体的持股占比最低,几乎为0%。
从变化趋势上,一季度持股比例上升最快的前三个行业为电信服务(3.5% vs. 2020年底0.2%)、软件与服务(35.9% vs. 2020年底35.5%)、以及房地产(3.9% vs. 2020年底1.9%);相反,减持最多的三个行业为零售(13.7% vs. 2020年底19.6%)、食品饮料、以及汽车与汽车零部件(4.4% vs. 2020年底7.5%)。
► 相比互联互通南向整体持仓,公募基金依然更多偏好新经济,不过一季度变化方向大相径庭。2021年一季度,国内公募基金在新经济81%的持仓比例依然远高于同期港股通南向55.4%的持股。从变化趋势上,公募基金和整体南向港股则明显不同,一季度公募基金对新经济的持仓比例从2020年底的86.8%下降至81.0%,而南向港股通对新经济板块的持仓比例则从2020年底的53.9%上升至55.4%。
持股特征:重仓持股占七成,但持股集中度回落
从重仓持股看,根据一季报披露信息,所有主动偏股型基金中,持股市值最高的前十大个股分别为腾讯控股、美团-W、香港交易所、小米集团-W、中国移动、药明生物、舜宇光学科技、安踏体育、华润啤酒和碧桂园服务,较2020年底前10只重仓股变化不大,仅有中国移动和碧桂园服务为新增,而颐海国际和金蝶国际则掉出前10大。
从基金持股数量上,重仓持有腾讯控股的基金数达到516支,是2020年底217支的近1.4倍。持有美团的基金201支(2020年底为118支),紧随其后的为小米集团(93支)、中国移动(77支)和香港交易所(76支)。
从持股集中度看,重仓持股占比七成,较2020年底下降。一季度公募基金前10支港股重仓股持股市值占前100支重仓港股市值的71%,较2020年底的76%有所降低。进一步在看,前3支重仓股,即腾讯、美团、香港交易所的持股市值占前100重仓股的比例高达52%,较2020年四季度的55%也有所降低。
从持仓变动看,腾讯控股、美团、中国移动、香港交易所、碧桂园服务、中国海洋石油、药明生物以及小米集团的增持市值最多,也是港股通南下资金买入最为活跃的个股;而颐海国际、信义光能、赣锋锂业、吉利汽车、青岛啤酒股份、农夫山泉、比亚迪股份以及金蝶国际的减持最为明显。
图表:2021年第一季度,港股通持股市值最高的三个板块分别为金融、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板块与港股通相似,持股市值前三的也是金融、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但占比更高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017年至今,港股通对新经济的持股市值占比逐年上升,1Q21达到55.4%(2020年底为53.9%)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从资金流入规模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南下资金中88%流入新经济板块,远高于前几年保险和银行资金占主导时的比例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相比港股通南向整体,公募基金依然更多偏向新经济,不过变化方向上有所差异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软件服务和零售业的持仓市值最高,一季度占比分别为35.9%和13.7%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前10大重仓股占前100支重仓港股市值比例为71%,较2020年底的76%有所降低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腾讯、美团和港交所持港股市值占前100支重仓市值比例高达52%,但较2020年底55%也有所降低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1]//www.csrc.gov.cn/shanghai/xxfw/scyw/201706/t20170620_318888.htm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1年4月27日已经发布的《 公募基金港股持仓分析:持股大增,均衡配置》
分析员 王汉锋 CFA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3080002 SFC CE Ref:AND454
分析员 刘 刚 CFA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2030003 SFC CE Ref:AVH867
联系人 寇 玥 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120120022
交易担保 中金研究 >>点击中金研究小程序,查看更多精彩报告 小程序
法律声明
财经
-
-
- 4月份我国经济发展有何亮点?税收大数据有话说
-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宏观政策科学精准实施,支撑经济稳步恢复的积极因素继续增多。4月份,我国经济发展有何亮点?作为观察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时...
- 光明日报
-
-
-
- 证监会最新政策重点来了!李超阐述下一步工作重心: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加强资本
-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资料图 史丽摄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在发生日益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市场预期向好,市场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局。下一步,证监会...
- 上海证券报
-
-
-
- 证监会副主席赵争平:不断强化数字科技对资本市场的有效支撑
- 29May文 | 昌校宇5月28日,上交所成功举办首次全行业技术大会。大会以“数字赋能,守正创新”为主题,通过搭建高层次行业技术交流平台,全面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有效对接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
- 证券日报之声
-
-
-
- 散户又胜了?华尔街大空头爆亏509亿,AMC院线爆涨1132%,逼空大战一触即发
- 华尔街“逼空大战2.0”,再度上演。美国散户与做空机构的对决再次上演,本周5个交易日,AMC院线(AMC)股价最高狂飙超116%,2021年以来的累计涨幅更是达惊人的1132%。而在背后推波助澜的或许仍是美股散户,5月以来...
- 券商中国
-
-
-
- 6万亿美元!拜登抛出二战后最大预算方案,美股暂时冷静,这个品种却意外上涨
-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当地时间28日,美国总统拜登祭出总额高达6万亿美元的2022财年预算,并详细阐述了拟大幅增加联邦开支的细节。该方案计划在基础设施、教育和其他项目上大手笔投入。在金融市场...
- 上海证券报
-
-
-
- [大唐早读]工业企业利润延续较快恢复态势
- 1唐·昨日最工业企业利润延续较快恢复态势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受上年同期基数逐步抬高影响,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7.0%,增速较3月份回落35.3个百分点,两年...
- 大唐财富智库
-
-
-
- 拟募资150亿!泰国首富家族正式冲击A股IPO(附最新IPO排队名单)
- A股5月单月100%的IPO过会率被打破~本周,泰国首富家族即将登陆A股的消息备受市场关注。5月27日,正大股份预披露招股书,计划冲击主板IPO,拟募资150亿元。正大股份此次IPO由中信证券、摩根大通、汇丰前海一同保...
- 全景财经
-
-
-
- 一周研读|202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陆续出炉
- 2021.5.23—2021.5.28一周研读202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陆续出炉本期关键词202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聚焦成长制造探索Z世代投资机遇引领行业,创造价值2021年下半年投资策略中信证券2021年下半年策略会将于6月1日-6月4日...
- 中信证券研究
-
-
-
- 新增12种强制摘牌情形!新三板终止挂牌新规发布实施,全国股转公司:建立常态化、市
- 5月28日晚,全国股转公司发布28日晚间发布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下称《细则》),以及配套修改后的《挂牌公司申请股票终止挂牌及撤回终止挂牌业务指南》,自发布起实施...
- 新三板论坛
-
-
-
- 敏感期内套现1.12亿元,罚款4200多万!人在公安局,已被逮捕
-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在终止重组的内幕敏感期内,上市公司实控人的一单减持,惹来了一张“没一罚一”4200多万元的巨额罚单。卓翼科技5月27日晚披露,公司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夏传武收到行政处...
- 上海证券报
-
-
-
- 成交低迷、近7成下跌 A股小票生态全纪录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斌 实习记者 贺南伊 曾几何时,炒小、炒差、炒壳的炒作风靡一时,现如今《你们30亿市值都不到,我们接待不了》一文刷屏财经圈,背后折射出随着注册制改革、退市常态化等政策持续推进,A股市...
- 经济观察报
-
-
-
- 国泰君安董事长贺青:将提升五方面关键能力 打造一流绿色现代投资银行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一帆 5月28日,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01211.SH)(下称国泰君安)联合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上海召开“绿色金融 低碳未来”主题论坛。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周小...
- 经济观察报
-
-
-
- VC/PE如何坚守价值投资
- VC、PE投资要避免阶段性出现的资本市场泡沫,越是泡沫大的时期,越要保持相对的冷静判断,要以产业赛道的思维,不忘初心。报道 | 投资界PEdaily由清科创业、投资界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在珠海隆...
- 清科研究
-
-
-
- 11份计划落地背后:科创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成必需品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斌 5月28日,佳华科技(688051.SH)召开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关于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以下简称“《激励计划(草案)》”)。同日,佳华科...
- 经济观察报
-
-
-
- 中金:不宜将汇率当政策工具
- 美元指数的走弱是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大背景,而国内资产对海外投资者吸引力上升亦导致北上资金加速流入,加快了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展望未来,从技术层面来看,近期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较满,发生逆转...
- 中金点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