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8000个农民工集体“造假”20年,我却不忍心谴责
  • 来源:央视网
图片

槽值(ID:caozhi163)| 来源
寒冬 | 编辑


图片


图片


提起名画,人们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往往是神秘、梦幻等充满艺术气息的词汇。


但你能想象吗?


陈列于橱窗里的名画,可能是深圳一个小村子里农民工的手笔。


几个光着膀子的中年男人,穿过漆黑狭小的楼道,在颜料溅得到处都是的逼仄房间里提起画笔……


这是深圳市大芬村8000多名农民工的日常。


正是他们,供应了全世界超过50%的油画。

图片

今天,我想借纪录片《中国梵高》,跟你聊聊这群人。


如网友所言,这是一群在产业链流水线最末端的赝品创作者,但他们仰望着星空,遥想着一位位伟大画家的一生。

图片
来自豆瓣网友

01


深圳市大芬村做“仿制名画”生意,已有20多年。

上世纪90年代,香港商人黄江带着几十名农民工过来,把临摹出的名画拿去倒卖。

后来,黄江的生意渐渐做大,农民工发展到8000多人。

他们被一个个小小的画室收拢,吃饭睡觉都挤在画室里。可以说,画室就是他们的家。

但细究起来,他们其实与流水线工人并无不同:

有人负责画眼睛,有人负责添树……每个人都有严格的任务分配,保证按规定时间产出。

普通画家需要几天才能临摹出的画作,这里的农民工几小时就能完成。

图片

赵小勇是最早一批来大芬村的。

他和别人不一样——专攻梵高。

梵高所有的作品,他都会画,连草稿都不用打,落笔即成。

至于目的,他也很坦诚:梵高的画最好卖,能赚钱。

赵小勇很早就吃够了没钱的苦:小时候家里掏不起学费,上到初一就辍学了。

生活教会他:只有生存是头等大事。

图片

后来,赵小勇的技艺越来越好,开了一个专门的“梵高画室”,里面只临摹梵高的画,从《星空》到《自画像》都有。

赵小勇的第一个徒弟,是他的妻子。

妻子第一次来狭小的画室时,有点失望:不敢想象以后会怎么过。

不过现实很快就让她放下心:生意愈发红火,员工也不断扩充。他们前前后后画出了十万多张仿制画。走进画室,就像是走进一家梵高艺术作品展。

图片

梵高可能也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会有成千上万人因为自己免受困苦。


曾经那个早早辍学、迷茫无助的小孩,也终于不用再为生存担惊受怕。

02


赵小勇曾“见过”一次梵高。

有一天晚上,他敲开了一扇门,门那头是梵高,跟他画的一模一样。

梵高问他:“你现在画我的作品怎么样呢?”

小勇很激动:“我已经进入你的状态了。”

一边说,他一边把手慢慢伸过去,梵高却不见了。

此时他才惊觉,这是个梦。之后他坐在床上,再也没睡着。

图片

许多人都以为,画工们只是在机械临摹梵高的“山寨作品”。包括画工自己,也觉得只是为了赚钱而已。

可冥冥之中,画工们又与梵高产生了一丝牵绊。

在村里的电影院,他们自发组织看有关梵高的电影。每个人都紧盯着荧幕,沉浸在梵高的命运里。

图片

影片中,梵高忙着作画,不再和外界打交道。

这时大家都会心一笑:“他用心作画,所以很棒。”

画工们好像在鼓励梵高,也像是在鼓励自己。

后面梵高愈发孤僻癫狂,开始乱砸自己的艺术品。

“我得了病了,我画了这些画,大家都不认同。”突然有画工小声喊。

再后来,梵高在贫穷孤苦中不甘地死去。


看着屏幕里渐渐熄灭的灯光,画工们也默不作声,眼眶逐渐湿润。

他们回顾着梵高的一生,也像是感慨着自己的一生。

图片

一次聚餐时,大家喝酒唠嗑,聊到未来的计划。

一个小姑娘结结巴巴地请教前辈:“我想去学写实风格……”

看到前辈表示支持,本来还在笑着的小姑娘,情绪突然绷不住了:

“(但)我不想有像梵高那样的悲惨结局。”

她捂着嘴巴,竭力阻止自己哭出声来。

图片

赵小勇很明白她的心情。


如果不是碍于身份,他可能也会这样哭。

日复一日地泡在画里,早已让这些画师有了些许和梵高的情感共鸣。

赵小勇有一个长期合作的荷兰客户,临摹的画作最终都会被送到那里去。

有一回,客户邀请他去荷兰看看,吃住都包,他只用买来回的机票。

与梵高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赵小勇已经期待了很久,所以他非常激动。


妻子却反对:“你一年能赚多少钱啊?去他那里要那么多钱……”

即便常年夜以继日地工作,机票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但赵小勇下了决心:一定要去。

他要去梵高博物馆里,看看真实的“他”是什么样。

03


第一次走出国门,赵小勇有些激动。


他自豪地指着早已确认过千万次的方向,那是收集了他画作的地方。

图片

真正步入小店后,赵小勇的眼神却渐渐黯淡。

想象中,客户应该是一个开画廊的,他的作品都该被板板正正地摆在橱窗里。

可实际上,这仅仅是一个纪念品商店,没有玻璃窗,也没有标签,他的画被随意叠在一起,供客人翻看挑选。

图片

走出商店,站在硕大的梵高广告牌旁,他抽了一根烟。

原来,自己的画作在别人眼中并无那么大的价值。


接下来该去梵高博物馆了,正巧碰上了下雨天气。

赵小勇用一只胳膊勉强挡着雨,眼睛却紧紧盯着博物馆的入口。

正如赵小勇想象的画廊那般,博物馆很大,十分安静,每个进入这里的人,都带有一份崇敬和肃穆。

梵高的画作被仔细地封存在墙上,以一条警戒线与游客隔开。

赵小勇走近一幅幅画,那上面是他临摹了成千上万次,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的内容。

但此时再看,赵小勇愈发惭愧。

“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他停在梵高的真迹前,认真端详着,喃喃自语。

图片

原来自己距离梵高,还有很远的差距。

再次走出门,他脸上已全无刚来时的兴奋激动,反被落寞代替。


“画了梵高作品二十年,比不上博物馆里的一幅作品。”

他半蹲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天色渐暗,夜幕降临。

图片

记得在博物馆时,工作人员也曾为他临摹画的功底赞叹不已。

同时对方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有没有你自己的作品?”

他没有回答。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以临摹梵高画作为生,用它养活自己,养活一家人。

但那些,终究只是刻板的临摹,从没有加入属于他自己的痕迹。

“回到中国之后,我应该怎么画下去呢?”

这趟荷兰之行,让赵小勇想到了许多事情。

04


再回大芬村,赵小勇似乎有些变了。

他不再那么坚定,经常怀疑自己“注定只能做个画工”。

酒桌上,另一个画工点醒了他:

“画工、画家,只是一个概念名词,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定位。

重要的是内心怎么感受,怎么做,怎么去表达自己,让别人认可自己。

赵小勇敬了他一杯酒,终于打定主意。

图片

他捞起一桶颜料,回了趟湖南老家。这次,他要画自己的画

赵小勇先从周围景物开始,画奶奶的人物像,和家门口的石板路。

有村民路过,觉得很稀奇:“你可以直接拍张照嘛!”

赵小勇呵呵笑了笑,没作回答。

图片

二十多年的临摹训练给了他良好的绘画底子。每一幅画作,他都得心应手,技法娴熟。

“今年一年也好,明年一年也好,创一幅作品就行了,把思想放在这一幅作品里面就行了。”

从画原创画作的那一天起,赵小勇就做好了“挣不到钱”的准备。

但那又如何呢?他已经找到了更重要的事。

如今,赵小勇拥有了一间自己的画廊,都是原创画作,价格从百元涨到上万。

大芬村也由此走出了越来越多的原创画师。甚至有专业画家,特意来此学习技艺。

图片

“像梵高一样仰望星空没那么难,只需要以自己的视角,抬头看。”

一百年前,梵高与贫穷缠斗,在孤寂中了此一生。

一百年后,他的画作被后世传颂,成为了一批又一批人赖以生存的根本。

或许正是因为某种相似之处,梵高的精神隐约通过画作传承了下来。

正如一句话所说“每一个把苦难变成赤诚的热爱的人,都是梵高。”

即便他们最初的目的只是养家糊口,但在最后,也幸好在最后,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星空。


图片


本文转自网易新闻公众号“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讲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笔写文,也能教你把妹撩,关注槽值寻找共鸣。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槽值
槽值
网易原创栏目。情感、教育、职场、百科、生活,有温度又有干货。
50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图片对不起,“日式断舍离”真的不适合你
图片又见“熊”出没,这种生物真致命!
图片湖北荒山上的142座坟,最小的18岁
图片充气人入侵,全世界都玩疯了
图片电视里“徒手劈脖子”一招就晕,到底真的假的?
图片23年前中国震惊世界的绝密工程,8年后才露真容!背后的牺牲让人肃然起敬!

更多夜读,扫描二维码
关注央视网

©央视网
图片
将央视网设为星标
好新闻不错过
图片图片


愿你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空


新闻

  • 天津女记者被殴打致死 犯罪嫌疑人疑欺骗警方并延误治疗时机
    天津女记者被殴打致死 犯罪嫌疑人疑欺骗警方并延误治疗时机
    天津某媒体记者陈某被殴打致死案经媒体报道有了新进展。4月4日,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该院注意到舆论对崔某故意伤害一案的关注,该院将履行审判监督指导职责,对案件进行审查。一审法院...
    新浪新闻
  • 他们,真不简单!
    他们,真不简单!
    在你心中英雄是什么模样?是高大威猛虎虎生风?还是身穿披风无所不能?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英雄不仅就在我们身边还可能只是个孩子!1一根杆子,救下一命!近日在浙江台州的一处水塘边两个孩子弯着腰俯身在栏...
    新华网
  • 8000个农民工集体“造假”20年,我却不忍心谴责
    8000个农民工集体“造假”20年,我却不忍心谴责
    槽值(ID:caozhi163)| 来源寒冬 | 编辑提起名画,人们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往往是神秘、梦幻等充满艺术气息的词汇。但你能想象吗?陈列于橱窗里的名画,可能是深圳一个小村子里农民工的手笔。几个光着膀子的中年...
    央视网
  • 4月6日云南新增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4月6日云南新增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云南卫健委通报,4月6日0时至24时,云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 截至4月6日24时,云南省现有确诊病例68例(境外输入3例,本土65例),无症状感染者46例(境外输入19例,本土27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
    新华网
  • 习近平同默克尔通电话
    习近平同默克尔通电话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7日应约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习近平强调,去年我们多次沟通,为中德、中欧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中德、中欧加强合作,能够办成有意义的大事。希望德方、欧方同中方一道作出积极努力...
    学习小组
  • 与时俱进抓好作风建设 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
    与时俱进抓好作风建设 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作风是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我的同事,“疯了”!
    我的同事,“疯了”!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
    新华网
  • “击鼓传鞋”,砸谁手里?
    “击鼓传鞋”,砸谁手里?
    ‍‍大家近来被各种“炒”包围着,大到炒基金,小到炒鞋、炒币、炒盲盒……一波未消,一波又起。炒作者,屡试不爽;参与者,乐此不疲。信息时代的人们难道看不出这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吗?大抵都知道,但还是...
    央视网
  • 太恶劣!这个19岁网民被刑拘!
    太恶劣!这个19岁网民被刑拘!
    近日,接群众举报,有网民使用多个账号连续发布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言论,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接到线索后,南京网警巡查执法迅速开展工作,于4月2日晚将犯罪嫌疑人陈某(男,19岁,广东普宁人,无业,现居...
    新华网
  • 警惕腐败低龄化
    警惕腐败低龄化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云舒 管筱璞报道 “年轻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3月初举行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沈海高速11死19伤事故原因查明!
    沈海高速11死19伤事故原因查明!
    ‍‍记者从盐城市公安局获悉,4月4日凌晨G15沈海高速盐城段四车相撞致11人死亡交通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4月4日0时30分许,李某某驾驶冀J7J828大货车在G15沈海高速上行驶中,右后侧一轮胎脱落在行车道上。0时48分...
    央视网
  • 整整一年了!
    整整一年了!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监制:刘洪 张立红创意:董静雪设计:盛瑞丽 编辑:赵冰校对:刘怡然
    新华网
  • 不信正史信野史?警惕身边的历史虚无主义
    不信正史信野史?警惕身边的历史虚无主义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日前,《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文章指出了“将党史庸俗化、娱乐化”“不信正史信野史”“肆意...
    学习小组
  • 云南扫黑第一大案:有干部开会中直接被带走
    云南扫黑第一大案:有干部开会中直接被带走
    ‍‍4月5日晚,云南省纪委监委发布专题片《“乔氏家族”黑社会性质组织覆灭记》,披露了盘踞保山30余年的“乔氏家族”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保护伞”被一举摧毁、彻底覆灭的详情。该案中,500余人受到纪律处分和...
    央视网
  • [8点见]93岁老英雄匍匐倒地那一刻 忍不住泪崩
    [8点见]93岁老英雄匍匐倒地那一刻 忍不住泪崩
    聚焦辽宁舰航母编队在台湾周边海域开展训练。4月5日0时至24时,云南省新增确诊病例15例(含1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例。清明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0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1.68亿元。山西...
    央视网
<< 46 47 48 49 50 >> 

公众号 • 央视网

  • 央视网微信号 : cctvcomweixin
  • 央视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是拥有全牌照业务资质的大型互联网文化企业,以新闻为龙头,以视频为重点,以用户为中心,助力总台构建“多屏覆盖、无处不在”的用户入口。
  • 手机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订阅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