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记》20遍不腻,新《倚天屠龙记》2倍速嫌慢,我爱的国产剧都停在回忆里了
  • 来源:她刊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订阅 她刊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文丨柳飘飘


新《倚天屠龙记》开播了。



在第十四次被搬上荧屏后,我们也见证了25年前的周芷若,变成了如今的灭绝师太。


1994年,脸上还挂着婴儿肥的周海媚,被金庸钦点为周芷若的扮演者,眼神中满是孤傲与倔强:▼



2019年,曾经惊艳过无数观众的周芷若,一个转身变成了只会瞪眼的灭绝师太:




25年过去了,岁月没有在周海媚身上留下什么痕迹,她依然很美。


但对观众来说,曾经沧海难为水,《倚天屠龙记》再也不像当年般惊艳。


影视剧翻拍,成为如今观众心中的一大痛。


不仅金庸剧如此,琼瑶剧如此,就连各种IP如“四大名著”等,都让人难以接受。


不知为何,现在的拍摄设备与技术越来越先进,投资越来越大,可影视剧却越拍越拦了。









1982年,53岁的杨洁接到了央视副台长委派给她的任务。


“杨洁,要是让你把《西游记》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接?”


不带一丝犹豫的,她一口应了下来,“有钱就敢,为什么不敢!”


可是央视没有给她很多钱,她只扛着一台老式摄像机,便踏上了自己的“九九八十一难”。





杨洁暗自发誓,她一定要拍出一部真正经典的《西游记》。


为了找到最符合《西游记》的场景,杨洁带着她的团队走遍了全国26个省份。


就在杨洁“取经”的第二年,电视剧《红楼梦》正式开始筹备。


红楼剧组破天荒地采取了海选的形式,在全国各地选拔演员,一百多个演员席位的争夺异常激烈。





彼时,香港TVB播出了83版《射雕英雄传》。


一夕之间,黄蓉的扮演者翁美玲成为了无数70、80后心中的第一女神。


黄霑凭借着为剧创作的《一生有意义》、《世间始终你好》、《桃花开》等歌曲,成为人人钦佩的音乐怪才。


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之作,《射雕英雄传》先后被翻拍了7次,可83版的《射雕英雄传》,却始终是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





这边《射雕英雄传》播得热热闹闹,那边《西游记》的拍摄却正遭遇着重重磨难。



要想把这部神话剧作拍好,杨洁首先面对的难题便是特效技术。



那时的中国电视史上,特效技术还是一片空白。


没有前人的经验去借鉴,杨洁只能用最笨也最省钱的方法。


为了拍出腾云驾雾的效果,他们拿着一台摄像机反复换角度拍,找来国家队体操运动员来做替身,吊车、滑板、烟雾,能用的手段全都用了一个遍。





而红楼梦团队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原著人物形象,举办了两期红楼梦剧组演员学习班。


剧组大小演员都进行了几年的培训,每天研究原著分析角色,还要学习琴棋书画,增强自身的艺术修养。


为了还原剧中“贾宝玉”的形象,演员欧阳奋强还为此整容。


谁都没有底气自己拍出的剧一定会火会赚钱,但他们还是勇往直前了。










此时的海峡对岸,“琼瑶剧”席卷了整个中国台湾。


只要刻上“琼瑶出品”四个字的电视剧,播一部火一部。


“琼瑶剧”传达出来的“爱情至上论”,让荧屏前的无数少男少女看得春潮澎湃。



人们对“童星”的概念,也来源于《婉君》中的小金铭。





在那个最风光的年代,只要琼瑶“金手指”一点,说让谁红谁就能红。


只有一部作品出乎她的意料,那就是1998年的《还珠格格》。


那时琼瑶对这部剧不甚关心,从排场、化妆到宣传,《还珠格格》都远不及其他几部琼瑶剧。


可就是这么一部人人都不抱有希望的剧,却让“小燕子”在一夜之间飞进了千家万户。





而这一飞,便飞出了20年的收视神话。


2018年2月3日,《还珠格格》在湖南卫视重播,播出第一天便在全国以及地方卫视收视率双双夺冠,最高时市场占有率是第二名的两倍多。


20年间,人们总是开玩笑说,“根据容嬷嬷扎紫薇的进度,可以判断假期还剩下多少余额”。





经过几番尝试“金庸剧”的TVB,也想突破一贯的套路。


他们把目光转向了警匪片。


在那个女性价值不被重视的时代,《陀枪师姐》的播出令无数女性欢欣鼓舞。


人们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柔弱不堪的女子,也有英姿飒爽的另一面。


女性不再是被凝视的花瓶,而是双手握住命运、打破意识牢笼、对抗黑暗势力的英雄。





内地在连续获得了《西游记》与《红楼梦》的成功后,又接连拍摄了94版《三国演义》、98版《水浒传》。


那时的国产电视剧百花齐放,播出的剧集都相继成为经典。


那时的老百姓每天准时守在画质模糊的老式电视机前,下班后全家追剧的幸福感,是什么都替代不了的。










87年版《红楼梦》播出后引爆全国,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不可逾越的经典”。


这部经典之作,也在一个女孩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她就是李少红。


24年后,她想要复刻“老红楼”的辉煌,延续了曾经海选的传统,“寻找红楼梦中人”搞得声势浩大。





只是,《新红楼梦》并没有让李少红圆梦。她人生的辉煌,停留在了2000年的《大明宫词》。


小时候看《大明宫词》总是不懂,为什么剧中的人说起话来总是让人听不懂。


19年后再回首细细品味,才发现像《大明宫词》这样几句莎士比亚戏剧风格的长句台词,每每读之便犹如在读一部巨作,庄严又华丽,梦幻且缥缈。


遗憾的是,能够与《大明宫词》相提并论的电视剧,再也不曾出现了。





《大明宫词》里我独爱太平公主,每个男人都为她所倾倒。


她与薛绍和张易之的纠缠爱恋,也成为许多少女心中对于爱情幻想的最初模样。



因为“小太平”,周迅打响了自己“灵动少女”的第一枪。





次年,周迅与陈坤在《像雾像雨又像风》剧组相识。


正如王晓伟诗云,“一切像雾像雨又像风,像云像雪又像梦”。这部剧,看透了世间痴男怨女的爱恨情仇。





19年过去了,当初跟着父母看剧的我们也长大成人,有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故事。


而带给我们这部剧的他们,也都有了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


导演赵宝刚一炮而红,后来的《别了,温哥华》、《奋斗》、《婚姻保卫战》等作品,让他成为电视剧界不可撼动的大佬。





周迅在演完杜心雨后,在影视界大放异彩,成了“国内首位包揽三金大满贯的影后”。


陈坤在2003年交出了《金粉世家》,从此稳坐“国民小生”第一把交椅。


而那个当年在一众俊男美女中显得格格不入的孙红雷,在《征服》中变得凶狠又毒辣,却也让观众深深地记住了“刘华强”。










80、90年代奠定的基础,让千禧一代的剧作者们更加有了敢于尝试的勇气。


各种题材被搬上荧屏争奇斗艳,电视剧行业一片形式大好。



2000年的《铁齿铜牙纪晓岚》,2001年的《大宅门》、《都是天使惹的祸》,2005年的《汉武大帝》……


爆款不计其数。





千禧初期,《流星花园》以平均收视6.99%的成绩,刷新了台湾电视剧收视记录,也席卷了整个亚洲,正式开启了台湾偶像剧的先河。


有人评价——“此后,台剧从琼瑶领衔的言情时代进入柴智屏领衔的偶像时代,台湾偶像剧也由此进入了黄金十年。”


那时候,台湾偶像剧犹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往外冒:



《海豚湾恋人》、《天国的嫁衣》、《绿光森林》、《恶魔在身边》、《恶作剧之吻》、《王子变青蛙》……





尝试过警匪片的TVB,又将目光转至古装剧。



自小爱看武侠的黄易,在TVB一部又一部金庸剧的浸染下,决定做出一部别出心裁的创新剧。



于是结合了历史、科幻、战争、谋略的《寻秦记》,便出现在了观众面前。


2011年《宫锁心玉》的火爆,让无数90后幻想“穿越”,殊不知“穿越梗”是《寻秦记》十年前就玩剩下的了。





哪怕把眼光聚焦内地,《穿越时空的爱恋》也早已带观众过了一把“穿越”瘾。


大眼睛的张庭以“现代人”的身份在明朝横行霸道,那时饰演朱允炆的徐峥,还是一个头发茂密的奶油小生。





如今的徐峥早已转型撕掉了自己的标签,可有一个人却因为一部剧,背上了永远的“骂名”。


这个人便是“童年阴影”冯远征:



从此见到冯远征就很害怕,虽然剧情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心里的阴影算是留下了。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电视上播出后,引发了许多关于“家暴”的社会思考,让无数身处家暴的受害者们从伤痛中警醒。


这种意识即使是今天来看仍然是领先的、超前的。



然而18年过去了,“家庭暴力”的阴影,依旧没能消失在人们视线当中。


当无数人在蒋劲夫微博下方评论“加油”、“我相信你”时,我才知道,“梅湘南”式的悲剧从未停止。










2011年,似乎是中国电视剧的一个分水岭。



辉煌了整整十年的台湾偶像剧,在《我可能不会爱你》大爆之后,日渐衰落,渐渐没了声响。





TVB也明显后力不足,老一辈的香港艺人要么退出娱乐圈,要么转至内地,新一代演员陷入“查无此人”的尴尬境地。


这一年,湖南卫视接连播出了“神剧”《宫锁心玉》、《回家的诱惑》,收视与口碑两极分化。


观众们一边嘴上骂骂咧咧,一边又忍不住打开电视去看看这些剧到底有多“奇葩”。





那时的杨幂还不认识刘恺威,除了被人诟病的“唱功”外,在观众面前,就是个眼睛漂亮的小女生。


《宫锁心玉》捧红了杨幂,也令于正一时名声大噪。


擅长炒作的他顺势推出了《宫锁连城》,找来了杨幂的同班同学袁姗姗,试图如法炮制之前的成功。





可他没有想到,观众们连连喊着“袁姗姗滚出娱乐圈”不吃这套,琼瑶也亲自下场手撕他抄袭。


2015年12月“于正抄袭案”终审败诉,于正被判向琼瑶公开道歉,并停止传播《宫锁连城》;


给于正提供传播平台的湖南卫视也殃及池鱼,被琼瑶收回了《还珠格格》长达三年的播出权。


那时人们总说,于正的“宫斗戏”拍得不怎么样,现实中却还是个“宫斗”高手。


《宫锁连城》的“宫斗”B面,是2011年底播出的《甄嬛传》。





同样是陷入抄袭风波,《甄嬛传》比《宫锁连城》可幸运得太多了。


在导演郑晓龙的精雕细琢下,剧版《甄嬛传》塑造出一批生动而富有意味的艺术形象。


单是“娘娘”,便成功推出了孙俪、蔡少芬、蒋欣三位女星。


剧里的人在开心地笑,剧外的匪我思存却因状告《甄嬛传》原作者流潋紫抄袭无门而愤懑不平。


如今看来,这些所谓“宫斗”,究竟是戏里的在勾心斗角,还是戏外的在互相迫害?





2019年,《北京日报》指出了如今市场中宫斗剧的五大弊端:



热衷追崇皇族生活方式,使之成为流行时尚;


精心演绎宫斗情节,恶化当下社交生态;


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辉;


宣扬奢华享乐之风,冲击克勤克俭美德;


片面追逐商业利益,弱化正面精神引导。



也许,15年前《金枝欲孽》的熠熠生辉,终究是无法再被复刻了。










21世纪10年代后,谁都能明显感受到中国电视剧正在走下坡路。



爆剧不是没有,只是越来越少,显得弥足珍贵。


前段时间豆瓣发布的2018年内地电视剧榜单中,《大江大河》以8.8分的成绩勇夺年度第一的成绩。


收视率高,口碑叫好,可国民度却不甚理想。





与《大江大河》相似的,还有18年末播出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而这两部电视剧的背后,有着一个相同的名字“正午阳光”。


不知什么时候起,观众群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正午出品,必属佳品。



15年评分分别为8.4和9.2的《伪装者》、《琅琊榜》,让更多年轻观众认识了“正午阳光”。





而“正午阳光”背后的男人侯洪亮,也曾制作过《闯关东》、《父母爱情》、《战长沙》等佳作。


相较于曾经的辉煌,取得如今成绩的《大江大河》与《知否》,似乎也不那么打眼了。


可如今这年月优秀作品都靠同行衬托,用编剧宋方金的一句话来说,2018年是中国电视剧集体哑火的一年。





对垒了一整个夏天的《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还是没能跳出“宫斗”戏码,每个频道都在播“乾隆是如何谈恋爱的”。


《香蜜沉沉烬如霜》虽俘获了一众年轻观众的心,却始终没能拥有家喻户晓的国民度。



这还不算最惨的。



曾经的“收视保障”杨幂,《扶摇》没有激起一丝水花,草草以4.6分收官;


就算有新晋话题情侣鹿晗关晓彤的加持,《甜蜜暴击》也只收获了2.7分的“暴击”;


力压孙俪、刘涛的迪丽热巴喜提“金鹰视后”,获奖作品《漂亮的李慧珍》目前分数已跌至2.9分……






舞台上星光熠熠,舞台下千疮百孔。


没有底线和行业规则的“金鹰奖”,将中国电视剧的丑态赤裸裸地公之于众。


观众也想看好剧,可是却没有几部“能看”的剧。


《像雾像雨又像风》17年后,周迅与汪俊导演再次合作,手握“宫斗”大热IP《如懿传》,演技依然在线,但成绩却不如人意。关于“美人迟暮”的质疑,尤其令人唏嘘不已。


她的好友陈坤还保有做好剧的初心,只是无奈接连两部作品《脱身》、《天盛长歌》扑到无人问津。


而那个不起眼的孙红雷,也从“大哥”刘华强变成了综艺节目中耍宝卖蠢的“孙漂亮”,离电视剧荧屏越来越远。










时间回到2019年。



电视剧越来越追求大制作,网剧也发展得朝气蓬勃,只是无奈绕来绕去,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旧梗。


因《延禧攻略》略微翻盘的于正,再拍《皓镧传》却无人问津;


小有水花的《奈何boss要娶我》,车祸、失忆、绝症等老梗集体出现,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霸道总裁玛丽苏”。





每当打开一部电视剧,只要看个开头就能基本猜到结局,甚至连演员们的台词都能预测到那么几句。


不是如今的观众眼光越来越高了,而是编剧们“Ctrl C”+“Ctrl V”的操作再也骗不到人了。


前不久,湖南卫视重播《情深深雨濛濛》,这部18年前的电视剧如今依然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去年一组“洪世贤”表情包,也令《回家的诱惑》再度翻红。


比起那些永远在“炒冷饭”的新剧,观众们更愿从老剧中寻找一丝慰藉。





如今电视剧中出现的脸孔,越来越青春貌美,可经得起镜头的考验,却逃不过观众的法眼。


当年一人分饰多角只能拿一份工资,可谁也没有因此而降低自我要求。


若是没有这些对比图,谁能发现《西游记》中的“沙僧”有着这么高的出镜率?




如今打开电视,从一个台换到另一个台,直到失去耐心关上电视。



毕竟,谁也不愿浪费时间去看同一名演员,反复不停地对着观众挤眉弄眼。





昔日里六小龄童拿着每集70块钱的工资,辛苦拍6年电视剧还不如工人上两年班赚得多,还要冒着被烧死的危险想办法让剧情尽善尽美.


就算有些特效“渣”到没眼看,观众依然会鼓掌大喊“好棒”。





现在的剧集投资越来越大,技术却一如30年前的“一键抠图”般“落后”。


虽然技术没多大进步,不过演员的待遇却提升了不少。


即使大量戏份都由抠图和替身完成,也能获得高达8000万的片酬。










很多年后,杨洁导演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谈起昔日里创作《西游记》的艰辛。


她被主持人问道,拍摄条件如此艰苦、回报又如此之低,西游剧组到底图什么?


杨洁没有卖惨,只幽幽说了一句:



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一个很好的年代。


那时的中国电视剧还没有被流量明星浸染,也未被资本运作所操控。


那时还有一群身怀敬畏的工作者们,怀揣激情为艺术创作而坚持,不畏艰难,无问西东。


不幸的是,那个时代再也回不去了,那样的一群人也很难再遇见了。





2018年,金庸先生与世长辞。


“金庸剧”还在不断地被翻拍着,只不过那个江湖,却不再是我们曾经熟悉的样子。


这寂寥的武林,何时才能迎来下一场「华山论剑」?



— End —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她刊
关注女性成长
陪你遇见最美的自己

情感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