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这些地名,皆因太监而起
  • 来源:bookface
波叔写了很多关于婚姻家庭的文章,总会有小菠菜问:
波叔你说日后的婚姻形式会不会发生变化,不再是一夫一妻;人也不一定要结婚生子。
自然也有小菠菜反驳,不结婚生子,你咋养老?人类不繁衍,岂不是要灭绝......
关于不生孩子咋养老的这个问题呢,波叔认识一群有趣的人,成立了一个「组织」,名叫怪物旅行社,还真较真儿地去了一个地方,寻找答案。

事后证明,
这里埋的不是什么大人物,
而是一个:太监墓群。





往深扒了扒,

我这才发现——

公公的墓碑大多是同一款。



北京文物局统计,
北京至少有过570多座
葬有公公们「萬古流芳」梦想的墓穴:



现在呢?大北京拆的拆,填的填,
貌似就剩了这一个:



被某种魔性吸引,
我来到了这个西五环的太监墓……



惊喜吗?一个游客都冇,
简直是大型鬼吹灯现场。


墓穴一侧还有个太监博物馆,

公开的资料相当大胆了…





当然也少不了我们今天的主角:
公公最爱的同款墓碑。

对普通中国百姓来说,
「萬古流芳」是一个流行的墓志铭模版。


极少数伟人能真正流芳;
多数人生个孩子,也能凑个流芳;
但对公公,这个墓志铭总显得有些尴尬…




太监怎么「萬古流芳」呢?



更何况,按清宫宇宙里演的,
他们应该更接近「遗臭万年」…



但是——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公公们踏上了追求流芳的不归路!


基于千百年的实践活动,
他们居然摸索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



首先要解决的,
是自己痛失小丁丁的问题:



公公们相信:
只有海绵体随身入葬,
来世才能「六根齐全」。



但这又是他们最纠结的事:

外面的世界,真是无情啊……


说到底,他们不就和我一样,
是一帮为了谋生、背井离乡、
来到紫禁城务工的……

好在公公们不抛弃、不放弃,
当现实和梦想冷暖对撞时,
他们找到了全新的对策——





这方面大太监魏忠贤很牛,
五虎、五彪、十孩儿、四十孙…
满朝文武,一小半都管他叫爹。





更牛的是东汉太监曹节,

他的干儿子生了个干孙子:





可惜,喜当爹的大太监凤毛麟角;
为数众多的基层小太监,
别说认儿子,连认祖归宗都不行…





如果一辈子默默领那点死工资,

出宫后,很可能只能暴尸街头了…


面对险境,公公们使出了绝招——





在寺庙里,公公们抱团取暖,
时间长了,寺院就成了公公的养老院。
这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养老机制:





这个养老院是这么运作的:





在明清两代,北京新建2344座寺庙,
其中有330座是公公建的「养老院」:

来源:顾乐晓 北京佛教古寺庙生态调查




原来这些首都五环内外,
我周末和小伙伴玩耍的寺庙——









一群底层人「萬古流芳」的心愿,
最终撼动了大北京!


无声无息间,
公公已经祭出了超级大杀器:





你可能想不到,
今天北京这些地名,
皆因公公而起:





没错,中关村原名「中官坟」
所谓「中官」,指的就是太监…




请脑补一下中关村的全景图:





说不定此时此刻,
你我的脚下,就踩着一个公公的梦想。





当年公公「萬古留芳」的能量场,
比海淀家长抢购学区房的势头更大。


如今有钱人扎堆的万柳一带,
时光倒流七十年,
全是公公任性买下的680亩河山:

从底层人到香火延绵,
太监也算非常励志的职业了。


难怪宦官得势的年代,
这么多成绩不好的穷孩子
会在绝望之余,振臂一搏!



然鹅……


公公们「萬古流芳」的理想,
随着大清的衰落,
永远地咔嚓了。



中国最后一批太监,
在1932年走出宫门。









随着中国最后一位太监离世,
曾经轰轰烈烈的「萬古流芳」,
越来越气弱游丝。





有时间去田义墓看看,

这里住着一群明清北漂,
曾经很努力地活过。


这也许是他们在世界上,
最后的痕迹。



- The End -


怪物旅行社是一个环球旅行的漫画号,背后是一群不爱凑热闹的旅行者。他们的行踪总是很诡谲,一会儿去教堂里看人皮,一会儿去雨果故居,发掘这个传统的文学硬汉,内心的粉红一面......他们希望以“怪物”为入口,打开这个平常世界里,不为人知的平行宇宙。


bookface热门文章




情感

<<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