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孩子不买玩具就不走哭闹,家长的做法让人称赞:这办法我咋没想到
  • 来源:竹兜育儿

'撒娇'是孩子的本能,但是当撒娇超过了限度,就会成为'耍无赖',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孩子会想出种种方式让大人下不来台,最常见的莫过于'大喊大叫'、'赖着不走'、'满地打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家长表示自己束手无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孩子要玩具,

不给买就躺在地上大喊

云云妈妈带着2岁大的儿子上街买衣服,路过一个玩具店,小云云走不动道了,非要进去看一看,没办法,妈妈只能带着孩子进去看了一圈,不出所料,小云云抓着玩具小汽车就不松手,要妈妈买。'这个玩具家里有,放回去。'妈妈不肯,“家里半屋子都是小汽车,其中很多买回家玩了几次就不玩了。”


得不到满足,孩子自然不肯走,赖在原地,妈妈试图强行将孩子拖走,没想到他直接往地上一躺,开始打滚,还把店里的小汽车狠狠甩出去,摔得支离破碎。


云云妈没办法,只能先赔钱,然后再去哄儿子,大街上那么多人围观,哪能让孩子一直躺地上?


现实中,像云云妈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她们家的孩子,将'闹腾'当做一种交易的筹码,在这些孩子眼里,只要自己声音大、动作夸张、不讲道理,父母就会屈服,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小孩子不知道对错,他们只是本能地追求更好的生活,很明显,家长能满足他们要求,这就是好。


家长们的心态,也可以理解,毕竟自己心头肉,再无理、再闹腾,那也只是小打小闹,舍不得还是舍不得,一位网友说过这样的话,孩子闹腾无非是玩具与零食,这才值几个钱?他要,那给他买不就好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干嘛非得给自己找麻烦?


这个问题只是花点钱买点东西这么简单吗?




无条件满足孩子带来的危害

01

'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家长一次又一次的满足,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要东西,父母就给买,这是一个常识,很流畅的过程,小的时候,孩子要求确实不难满足,也就玩具与零食,可长大之后呢?在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下长大的孩子,'病情'会越来越严重,他们只要遇到无法满足自己的事情,就会变得暴躁,心里其实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得惯着自己',但是情绪不会受到三观的控制,该发火的时候还是会发火。


现实中,别人不愿意的事情,自然会拒绝你,要让所有人都像父母一样包容?不得罪别人就算是幸事了。再往深远的地方想一想,等父母老了,这样的孩子能孝顺?他们习惯了从家长那里得到好处,突然被要求给家长好处,如此转变,会造成情绪上的剧烈波动,'不孝顺'才是常态。



02

情绪化严重


朋友与朋友之间,做到一比一付出的很少,但也绝对不能相差太大,毕竟谁愿意整天吃亏?你吃鸡腿,我吃鸡翅,大家能在一起唠嗑,可你吃鸡腿,我就只能喝鸡汤,几次之后再也不会联系,背后我还会说:这人真小气!


'无条件满足孩子'说白了就是骄纵,这种孩子不但缺少朋友,还容易性格极端,稍有不顺就会做出平时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其中很多是当事人自己事后回忆都觉得丢人的事情。他们知道对错,可大脑负责管理'情绪行为'的那个模块存在问题,小时候做习惯了,长大演变成人格,难以克制。


希腊教育学者罗格说过,父母越是放纵,孩子越是无能,遇到问题,他们第一反应是求助,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家长的满足会直接导致孩子自立性变差,而这又是很难扭转的一种状态,如果没有外界巨大的刺激,可以说,这孩子算是'废了'。



高情商的家长都这么做


李玫瑾教授说,如果你的孩子耍无赖,绝对不要立即满足他的要求,那样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看是解决,其实只是浮于表面。


陈美慧家里的孩子很听话,她跟我们分享了她的育儿秘籍:

孩子躺在地上,她不劝也不打,就站在一旁看着,等他情绪波动最大的那一阵子过去,然后将其拉起来,直接带回家,路途中全程沉默。


到家之后,将孩子扔在床上,回到熟悉的环境,孩子肯定还会继续闹,她就拿着毛巾在一旁盯着孩子,同样的,要保持沉默,一直等到孩子不哭不闹了,用毛巾给他擦一下脸,顺便倒杯水给孩子。


到了这个时候,再教育孩子,他那样是不对的,语气要直接。


一般这样的事情,发生一到两次之后,孩子就会明白一个道理,如果自己在公开场合闹,不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还会被带回家,直面'恐怖'的妈妈(大人不说话,在孩子眼里非常吓人),此时,这个行为就会从孩子的脑海里被排除。


知道这个方法后,很多家长对此点赞,同时叹息自己没有想到。而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也认为这种方法跟自己不谋而合。


不过家长在用这个办法的时候,也得注意一些细节方面比如'冷漠对待'之后,过一段时间,要给孩子一点小奖励,不要给他原本想要的东西,换成其它孩子喜欢的东西,这是一种补偿,在心理学上应用非常广泛。


在遭遇不幸之后,人的精神会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在这个阶段,别人任何细微的示好,都会被无形中放大,帮助他们更快的恢复,并因此与示好者建立深厚的感情。


每一位家长都心疼孩子,舍不得孩子吃苦,希望他们从小就快乐长大,但我们要弄清楚,相对于儿时物质上的享受,心灵建设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再舍不得,我们最多也就帮他到结婚,未来的路需要孩子自己去走,困难需要他们自己去克服。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孩子'思维不出错'的情况下,惯儿是害儿,这个道理不管到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


长按二维码  关注“竹兜育儿”微信公众号


点击查看历史消息,阅读精彩内容“爱发脾气的孩子,才不是被惯坏了……”


育儿

1 2 3 4 5 >> 

公众号 • 竹兜育儿

  • 竹兜育儿微信号 : zhudou0919
  • 竹兜育儿,先后开发并创造了适用于0-6岁儿童家庭的竹兜早教套装、具有鲜明互联网特色的竹兜育儿APP,及形式多样的亲子主题活动。专业&接地气,50W+妈妈信任的好帮手!
  • 手机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订阅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