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中小创科技股为何比科创板更受市场青睐?
- 来源:博览财经金融服务
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近期创业板和中小板中的中小市值科技股,比被冠以高科技企业加速期的科创板股似乎更加受到市场的认可(剔除科创板不设涨跌幅的首周表现的话)!
其中,立讯精密20日再度创出历史新高(该股最新收报25.43元,盘中及收盘均创出历史新高)。除了该股以外,5G相关的电子行业近期创历史新高的股票非常之多,包括深南电路、飞荣达等多只个股20日也创出历史新高。电子行业的强势表现,已经开始向其他科技股蔓延,计算机、通信等行业近期也出现异动。而计算机指数8月15日以来大涨近8%,通信指数大涨5.55%。
实际上,根据数据宝的统计,拉长周期从今年来的市场表现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小市值科技股票的表现不俗,年内平均上涨超过37%,远远强于上证指数同期表现,其中36只股票表现强于大盘,占比达65%。多只个股已经走出翻倍行情。其中,万集科技涨幅最大,达到183.1%;华正新材、广和通、中孚信息、弘信电子等个股年内涨幅也超100%,联创电子、硕贝德、太辰光等10多只个股涨幅超过50%。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逆市下跌个股的一致目标上涨空间反而比较大。比如,对于近期跌幅均超过10%的两只股和仁科技和新北洋,5家机构给和仁科技一致目标价为53.88元,较现价有75%以上上涨空间。13家机构给予新北洋一致目标价20.79元,较现价有72%以上上涨空间。
而相比之下,除了科创板首批企业在上市首周的不设涨跌幅期,经过了一轮爆炒,从随后三周的表现来看,热度是持续在下降,市场预期在快速回归理性。即便后面的第二三批科创板新股,也是表现越来越平淡。股价在“上市首日即是巅峰”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从成交量来看,也基本上是持续萎缩的趋势。
尤其是21日,科创板全天低迷仅1股飘红。
为什么出现这种有悖于大家原本以为“理所当然”(科创板股不是应该比创业板更正宗,政策明确受益下不是应该表现更好嘛)的情况?
首先,必须要承认的是,上述对比存在一定的“数字游戏”——创业板和中小板毕竟发展多年了,总体的科技股数量比科创板现有企业多了太多(十倍以上的差距),所以其中自然有部分业绩优秀或更受机构认可的股票,在资金推动下会比同类型科创板有更好表现。实际上,也有不少同行业类似的中小创科技股表现也是差于科创板股。
但客观上,中小创科技股相比科创板股热度在此消彼长是当前事实。
其一,二季度以来,围绕5G、计算机等行业的内外部政策及消息面催化剂较多(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国内5G产业的加速推动落地、鸿蒙系统等),而大部分这类股都在中小创中,不在科创板中,所以受益性也就更倾向于前者。
其二,科创板新股本身数量较少、相当一部分公司“名不副实”、作为新生改革事物的政策面潜在问题还较多等,尤其是科创板新股迄今并未体现出明显的增速优势,这也在制约市场对科创板的信心。
经过首批爆炒后,现在科创板本身就开始面临预期退潮的情况。
我们注意到,8月15日,科创板首份半年报公布。上市公司容百科技上半年营收19.49亿元,同比增长45.1%,看起来比较还比较喜人;但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仅增长2.92%;扣非后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下降3.09%,这个半年报数据说实话很打击大家对科创板的印象——尽管监管层早就明确,科创板在一定阶段内会降低对盈利的要求而更侧重营收增长和科研投入(而容百科技的上半年研发费用增速43.4%也符合这种趋势)。但对于很多习惯看基本面、涨价或行业政策催化的的投资者而言,这份半年报并不能太让他们满意。
就在8月19日,科创板最特殊的一家受理企业:已连续3年巨“亏”26亿元、科创板第一家境外注册企业、第一家拟发行CDR上市的企业、第一家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的企业-九号机器人,经历长达4个月的中止审核,现重回IPO审核流程——分析人士评价,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试金石”,来了,但这种企业的上市,对科创板整体是不妙的。
以点带面然后以偏概全,科创板股至少在基本面上,似乎是并不太讨喜的。
此外,在政策面上,本来注册制加科创板的标配是其独一无二的优势。但这个优势可能并不会持续太久。
最新的传闻是,在注册制在科创板这个实验场正式落地后,扩大注册制改革到创业板的条件也日趋成熟。早在去年末深交所副总经理彭明就表态称,将使得未来创业板与科创板在发行上市等基础性制度方面能保持一致。而近期关于在上海扩容推行科创板的传言非常多,尽管短期看来并不会落实,但从预期层面说,这让科创板的一大政策专属优势,也快速丧失。
相比之下,创业板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尽管爆了不少雷,但也确实涌现出部分优秀的公司(既有科技含量又有基本面印证),因此无论是投资者的认可度,还是市场的分析方法而言,都更容易受资金追逐。
据悉,在中小创中,早前公布的半年报预披露中,近7成创业板公司半年报预喜的,而在涨幅前50的科技股且披露了半年报相关信息的27只股票来看,上半年有望实现盈利且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个股共有17只。除华胜天成外,同为股份、聚灿光电及博敏电子上半年净利润均有望翻倍增长。
综上,近期出现中小创科技股为何比科创板更受市场青睐也就比较正常了,而且随着科创板持续回归理性(除非再现大规模上市和热炒),中小创中的科技股会更具此消彼长的轮动特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讯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金融
-
-
- 近期中小创科技股为何比科创板更受市场青睐?
- 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近期创业板和中小板中的中小市值科技股,比被冠以高科技企业加速期的科创板股似乎更加受到市场的认可(剔除科创板不设涨跌幅的首周表现的话)! 其中,立讯精密20日再度创出历史新高(该股最
- 博览财经金融服务
-
-
-
- 结婚率创11年新低,好消息是,离婚率没涨了
- 觉得靠谱,一定要关注额 ✎最近,《2018民政事业统计发展公报》出炉,其中结婚率只有0.73%,创下了11年的新低。 随着经济的增长,结婚率走低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不过到了一定阶段就会稳定下来。从
- 时代之
-
-
-
- 《小欢喜》爆火:为什么我们满嘴是爱,却面目狰狞?
- 一张聚焦于生活里的智慧、温暖的桌子 1 最近爆火的《小欢喜》中,单亲妈妈宋倩和女儿乔英子之间的相处模式,让网友大呼“太虐心了”。 乔英子聪明乖巧,品学兼优,表面看上去一切都很好,可平静的表象下
- 财经八卦阵
-
-
-
- 马红漫:科创板满月了,打几分?
- 点击上面蓝字 财经马红漫 ▲ 订阅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入 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 老马日日评8.22 - 来自财经马红漫 - 00:00 / 10:29 #更多完整观点,请戳语音# 今日音
- 财经马红漫
-
-
-
- 《中国金融》|邢炜:服务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 邢炜「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 文章|《中国金融》2019年第16期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称“协会”)成立于2001年,是保险业全国性自律组织,是中国银保监会的会管单位,目前共有会员326家
- 中国金融杂志
-
-
-
- 外企十年回忆录:人最大的悲哀是错把平台当本事
- → 加微信号guatianyl进读者群 ← 文 | Pigparadise 工科院校毕业,在香港和内地工作多年 本文首发于金融街李莫愁(ID:LadyRenaissance) 十年前,刘可
- 金融街李莫愁
-
-
-
- 健合上半年收入突破50亿,有机奶粉增长43%,益生菌收入逼近6亿!
- 近日,拥有合生元、Swisse等多个领导品牌的健合集团,正式公布2019年上半年销售业绩,从了解的情况来看,虽然2019年存在经济放缓、中国出生率下降、市场竞争激烈等不利环境,但是健合集团的营收和净利
- 财经啸侃
-
-
-
- 分众传媒业绩大跌,楼宇王者的暴利结束!
- 小股在一年前,预判了分众传媒2019年的业绩暴雷。《分众传媒2018年中报解读:业绩滑铁卢,暴利危机》 8月21日晚,分众传媒发布中报: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17亿元,同比下降19
- 股票说
-
-
-
- 双地铁、海量89㎡,杭州“南站新城”发第一波红包了 | 楼先生
- NO. 1|壹 有一个答案总在变的问题:杭州火车南站何时开通? 最初说是2017年7月,后来变成10月。去年初,一度预告当年6月能通车。眼下最新的消息是,南站将与地铁5号线的全线贯通同步,于年内试
- 层楼
-
-
-
- 打脸雷军?小米“超预期”财报发布后市值却蒸发百亿!说好的让投资者赚一倍呢?
- 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小米集团上半年“超预期”财报发布后的第二天,股价却高开低走跌近5%,记者整理了这份半年报的几大核心看点,看看“不OK”的股价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来
- 21世纪经济报道
-
-
-
- 猪肉股、消费股、科技股,隔壁老王今年都没买。
- 本公号分享的只是个人学习研究心得,文中涉及个股并不代表作者推荐该股,观点不作为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盈亏自负。 悔创阿里杰克马, 不知妻美刘强东。 一无所有王健林, 普通家庭马化腾。
- 选股堂
-
-
-
- 中国式小区衰败:复杂契约遍地坑
- 来源 | 不成熟研究(公众号ID:PSR-26) 作者 | 罗雨翔 摄影 | 小逆子 正文共6000字,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已获授权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同福镖局立场 城市问题, 说到底都是政治经
- 米筐资本
-
-
-
- 公园城市视野中的天府迭代:6000亩南湖大城之作降临
- 本文为广告,全文约3000字,阅读约需6分钟 成都新楼市 文|曾霖 视觉|琪妹 2014年,成都体育中心南侧工地挖出一块大石板,揭开了摩诃池“穿越”之门。 成都曾是一座水城。 摩诃是梵语,为
- 成都新楼市
-
-
-
- 【揭面】从医学院到金融机构,汇添富创新医药基金经理郑磊首次披露投资心得
- 老揭注意到郑磊,还是在他担任中海医药健康产业基金经理时。彼时,中海医药健康产业因为业绩出色,成为市场追捧的主题基金。 在近三年的任期内,郑磊所管理的中海医药健康产业回报为46.70%,大幅跑赢同期沪
- 揭幕者
-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