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 来源:朝文社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583,阅读时间:约7分钟

图片

历史提问

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答:在明初名将蓝玉获罪身死的“蓝玉案”里,“蓝玉霸占蒙古王妃”一事,是一条载入《明史》的重要罪状。

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在《明史》里记载得十分简略:当时蓝玉率军血战捕鱼儿海,一仗打垮北元政权主力,抓了八万多俘虏浩浩荡荡返程。就是在返程的路上,得意忘形的蓝玉竟然“私元主妃,妃惭自经死”。也就是悍然欺辱北元皇妃,竟然令皇妃羞愤自杀。接下来“蓝玉案”的杀身大祸,也就此埋下。

虽然这段典故,在一些“传奇题材”的古装剧里,还被演绎成了蓝玉与北元皇妃“可歌可泣的爱情”。虽然第一时间得知此事的明太祖朱元璋,也只是“切责玉”。但朱元璋内心的怒火,想必已是三丈高——蓝玉的错,可不止是做了件丑事,他破坏的,是朱元璋对北元残余势力的一贯国策。

自从1368年徐达收复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逃后。昔日的“元朝”变成了盘踞漠北的“北元”,但其“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依然是明朝国防的巨大威胁。如何剪除这个威胁?朱元璋的国策是“必威德兼施”,也就是在军事打击的同时,对北元官民“以德怀之”。

所以多年以来,别说是对北元皇妃,就算是对待前来投奔的北元部落牧民,明王朝都讲究“顺而抚之”。每当有塞外部落来投奔,朱元璋都认为这些人“皆吾赤子”,往往让他们“就水草便利之地居住”,还常调拨物资粮食。至于北元的贵族和文武官员,只要肯来投奔,也常获得重用。许多北元官员来投后,都在明朝各地担任了知府、知县、御史等要职。比如北元工部尚书丑驴,还被朱元璋赐名“李贤”,成了明朝洪武至洪熙年间的“三朝老臣”。

也正是这几十年如一日的“威德兼施”政策,才令强盛一时的北元渐渐土崩瓦解,最终成就了蓝玉在捕鱼儿海的致命一击。但北元刚被打垮,蓝玉就“作”了这么个事儿,显然是给朱元璋“顺而抚之”的国策一记啪啪耳光。放在明朝政坛上,那更是严重“越线”。那蓝玉怎么会有这么大胆呢?其实对于蓝玉来说,他早就“越线”越习惯了。

在蓝玉出征捕鱼儿海之前,明王朝已经历经了“胡惟庸案”等大案,大批重量级的功臣纷纷落马,昔日气焰熏陶的“淮西勋贵”遭到了沉重打击。但作为“淮西勋贵”里“能打”的名将,蓝玉的地位却是不降反升。随着徐达李文忠等名将的过世,他更渐渐成为明朝军界的头号人物。但除了战场上大展拳脚,战场下的蓝玉,却也“扑腾”得厉害。

比如在出征捕鱼儿海之前,蓝玉就曾经抢占民田,还武力驱逐了调查此事的御史。得胜归来后,他除了“欺辱北元皇妃事件”外,还曾嫌喜峰口的官员开门慢,一怒就把喜峰口给拿了下来——朱元璋还健在,他就敢攻大明的城关,倘若朱元璋不在了,他再“一怒”,岂不更反了天?

以上几桩事,可以说把明初“农业”“国防”等几条“红线”,统统踩了个遍,每一脚都关乎国家大局,可“踩线”成习惯的蓝玉偏偏还浑然不觉,最终也就招来“蓝玉案”的灭顶之灾。借着“蓝玉案”的由头,对公侯勋贵极度警戒的朱元璋,更是把相关功臣一顿打压,除了汤和、郭英、郭德成等“低调公侯”得以幸免外,大批位高权重的“公侯勋贵”落马获罪,明朝朝堂一片血雨腥风。

所以说,不管蓝玉有没有造反的念头,仅看他“欺辱北元皇妃”等几条“越线事儿”,他的结局却是丁点不冤。何为“权力是毒药”?蓝玉从巅峰到败亡的短短几年,就是最生动注解。

但是,如愿借助“蓝玉案”打压勋贵集团的朱元璋,也许绝不会想到:一个多世纪后,明王朝的勋贵们,却开始以一种更“老实”的方式,继续踩明朝的“红线”。

最常见的操作,就是土地兼并。特别是从明朝中叶起,随着明朝土地兼并越演越烈,那些有着优越地位的勋贵们,也成了其中的“弄潮儿”。比如明宪宗纯皇后弟王源,一次就侵占了民田2200多顷,至于“肆纵家奴夺民田庐”更成了勋贵们的日常操作。明初“蓝玉们”那些“夺东昌民田”的破事,比起这时的勋贵们来,好些都不是个事儿。

甚至明朝中后期那发达的商品经济里,也有勋贵们“插一脚”,在明朝中后期北京的漕运码头上,就常见勋贵家的家奴们压价强行拦截商货,甚至不同的勋贵为了争夺市面和市场,竟公然纠集家奴在京城大打出手。比如明孝宗的亲舅舅寿宁侯张鹤龄,就与太后的弟弟在京城为抢地盘“约架”,打成了北京城里的大笑话。

可就在这一系列的“笑话”里,大明朝的红线,也被这些看似“无权”的勋贵们踩了个遍,勋贵们捞得盆满钵满,大明朝却一天天衰败下去。

而到了晚明的最后几十年,捞够了钱的勋贵们,也越发的不安分,晚明年间的党争里,就少不了勋贵的身影。到了用人很“眼晕”的崇祯帝当了家,勋贵们也跟着抖起来了,朱纯臣、李国桢、刘孔昭等勋贵们先后掌握兵权,可这帮人既没有祖先横刀立马的本事,却比蓝玉们更加贪婪。比如执掌京营的李国桢,平日里喜欢吹牛,整日就知“纵兵劫掠”,北京老百姓天天被祸害,李自成真打来时?京营却先拉了胯。之前在崇祯面前夸口的李国桢呢?李自成来了却主动迎接投降,然后被李自成打得皮开肉绽。

等到崇祯帝上了吊后,那些崇祯生前深受国恩的“勋贵”们,也是大多卖身投靠。关键是“卖身”农民军都不要,反而一个个被农民军严刑拷打,万贯家财都给李自成补了血。以《后鉴录》估算,李自成在京城抢掠七千万两白银里,至少有近一千四百万两白银是勋贵家“贡献”。而在不久前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崇祯流着眼泪求他们捐钱,他们却一个个流泪装穷,演技无比精湛。

甚至当南明弘光政权立国后,留守南京的勋贵们,也是“作”劲不改。清军没来时,他们勾结阉党继续“党争”,清军打来时,朱国弼、李祖达、张供日、孙维城等“名门之后”们,也是组团出城投降。享受了一辈子大明国恩的他们,卖起大明来,也是毫无压力。


 一部明朝的兴衰史,也是明朝勋贵们从“踩线”到“堕落”的历史,其中的成败教训,对比当年朱元璋“兴大案”的苦心,又有多少唏嘘感慨在其中。

参考资料:《明史十讲》《洪武皇帝大传》《明代政争探源》《明代勋臣政治权利的演变》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朝文社】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汉周严选

一直以来,《朝文社》都把做最好的历史内容作为己任。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也期待您能支持我们的茶品牌:汉周严选。
点击我们公众号菜单栏的“买茶去”,添加微信就可选购各类优质茶。
或者长按以下图片二维码:

也可点击如下小程序:
汉周严选

历史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伟大转折的前夜”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伟大转折的前夜”
    这是党史上唯一一次“跨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周恩来同志誉之为“伟大转折的前夜”。 黎平会议确立新的战略行动方针后,按照毛泽东同志“避实就虚”的正确行动主张,红军挥戈西进,所向披靡,连克数城。中央红...
    求是网
  • 一个死于王道的国家,曾活了800年
    一个死于王道的国家,曾活了800年
    公元前318年,一个国君决定要退位。燕国地处中原之东北,定都蓟(今北京房山区),为“战国七雄”之一。由于地处偏僻,那些在中原、关中地区打得水深火热的诸侯国,在抢占地皮时基本不会想起这个“山旮旯”的国...
    最爱历史
  • 黄绍竑:抗战时期的将军发明家
    黄绍竑:抗战时期的将军发明家
    黄绍竑(1895-1966),广西容县人,字季宽,著名爱国将领。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党代表、十五军军长,广西、湖北、浙江省主席,内政部长等要职。黄绍竑自幼起就聪明好学,爱科学,肯钻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
    团结报文史e家
  • 明朝在南半球也设有“宣慰司”,宣慰司是什么机构,有哪些作用
    明朝在南半球也设有“宣慰司”,宣慰司是什么机构,有哪些作用
    作者:夏祯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400 字阅 读 需 要 8 分钟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明朝的“三宣六慰”呢?实际上,三“宣”的“宣”就是宣抚司,六“慰”的慰即为宣慰司。明朝曾经在今缅甸阿瓦设立缅甸宣慰司,...
    历史D学堂
  • 中国最落寞的城,李焕英为你撑腰
    中国最落寞的城,李焕英为你撑腰
    票房刚破41亿的《你好,李焕英》,贾玲把拍摄地定在了自己的家乡。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很难想象,哪个地方的水土能孕育出像贾玲这般性格爽朗、为人仗义,笑起来有两个小梨涡的女子。△《你好,李焕...
    新周刊
  • 33张二战纳粹老照片,人命如草芥!
    33张二战纳粹老照片,人命如草芥!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1938年慕尼黑举...
    历史教师王汉周
  • 驾卫士重返三国,气吞万里如虎
    驾卫士重返三国,气吞万里如虎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些年我们看过的三国影视剧,听过的三国歌曲,玩过的三国杀,都是以那段历史背景为题材,让我们对那些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印象深刻,除了知道三位纵贯时间最长的主公人物——...
    驾仕派
  • “血月升、旱仨月我再来”,赊刀人又现江湖,2021会有啥事发生?
    “血月升、旱仨月我再来”,赊刀人又现江湖,2021会有啥事发生?
    提起赊刀人,我们先讲一个曾经应验过的赊刀人传说。上世纪80年代,在大兴安岭的一处小山村,因为山村后面的山,很像人的屁股,所以这个山村就叫屁股屯。在屁股屯,有一个经常出现的赊刀人,他多大岁数,人们不知...
    尖端1号
  • 为官避事平生耻
    为官避事平生耻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第四集 为官避事平生耻本集主题: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
    光明日报
  • 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583,阅读时间:约7分钟历史提问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答:在明初名将蓝玉获罪身死的“蓝玉案”里,“蓝玉霸占蒙古王...
    朝文社
  • 佛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印度教为何成不了呢?
    佛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印度教为何成不了呢?
    从世界历史来看,宗教那是人类历史不可磨灭,而且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宗教基本上决定了文明和文化的发展,甚至决定了国家的发展和强大。所以世界范围内才有那么多的宗教,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宗教成千...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那时他们正年轻!
    那时他们正年轻!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17岁时你最大的烦恼是什么?22岁时你是否在人生的岔路口犹豫过?29岁时你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吗?从1921到2021,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许多先辈的故事你可能耳熟能详,还记得他们干出了...
    央视新闻
  • 印度的佛教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中国的道教对印度有什么影响
    印度的佛教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中国的道教对印度有什么影响
    作者:大狮子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800 字阅 读 需 要 8 分钟佛教源自古印度,汉时白马驮经,三宝东渐,梵音响彻华夏已两千余载,和中华文明深深结缘。且不说石窟造像、宝刹古寺遍布名山大川,观音菩萨、...
    历史D学堂
  • 中国武侠背后的传奇家族,如何兴盛600年?
    中国武侠背后的传奇家族,如何兴盛600年?
    据金庸回忆,他从小就钦仰范蠡、张良这一类高人。在他笔下,不少英雄侠士选择功成身退。 金庸小说中,陈家洛一心光复汉人江山,几经恩仇,退隐回疆。袁承志助闯王起义,后来隐居渤泥国(今文莱)附近。杨过在华...
    最爱历史
  • 三首拙劣的假唐诗,耗费学界整二十年才被戳穿|短史记
    三首拙劣的假唐诗,耗费学界整二十年才被戳穿|短史记
    作者丨言九林编辑丨吴酉仁前几天,考古界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笑话。先是2月17日,公号“文博中国”刊发了一篇论文,题为《夏文化 | 李维明:二里头遗址祭祀陶文初识》。内中说,2000年秋,二里头遗址出土过一块不...
    短史记-腾讯新闻
<< 51 52 53 54 55 >> 

公众号 • 我们爱历史

  • 我们爱历史微信号 : ailishi777
  • 原《我们爱历史》,由多名中国作协会员组成,作品数百次上榜《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官微及内参。获2015年度网易最佳自媒体奖,2016年度头条号奖,2017网易媒体合伙人,2020年网易最佳签约自媒体,头条号优质作者奖。
  • 手机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订阅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