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古时候打仗,第一排的士兵为何不怕当炮灰送死?
  • 来源:朝文社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992,阅读时间:约8分钟

图片

历史提问

古时候打仗,第一排的士兵为何不怕当炮灰送死?

答:在古代战争条件下,战场上的“第一排士兵”,公认死亡率最高。很多古装剧的战争场面里,交战双方“第一排士兵”在箭雨炮石下血肉横飞的惨烈景象,也叫好些历史票友产生疑问:当时战争里的“第一排士兵”,真能无怨无悔的往前冲?

问,中国古代著名的“马上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就相当有发言权:公元969年,宋太祖赵匡胤率军亲政北汉都城太原,战斗打得空前酷烈,眼看着一批批士兵倒在太原的城头上。心中滴血的宋太祖,一度想着放弃进攻,没想到刚露点口风,他身边的精锐禁军兵将,就集体扑通跪下了,纷纷表示“愿先登急击,以尽死力。”皇上您别放弃,就让我们向前冲吧。

图片

此情此景,也让宋太祖差点眼泪哗哗:“汝曹皆我所训练,无不一当百,所以备肘腋、同休戚也。我宁不得太原,岂忍驱汝曹冒锋刃,蹈必死之地乎!”你们都是我经过严格训练练出的好兵,每一个都是宝贝,我宁可不得太原,也不忍心你们冒险,伤一个我都心疼啊。

如此“热血一幕”,也恰恰生动说明了古代的“第一排士兵”们,甘心冒死冲锋的原因。首先一条,就是“汝曹皆我所训练”。能够放在“第一排”冲锋的士兵,几乎都是优中选优的好兵。

中国古代的军事训练制度,历代都不停完善,发展到北宋初期,更是高度完备。在北宋早期的禁军里,每一个入选士兵都经过了优中选优的选拔,甚至是通过“选强壮卒,定位兵样,分送诸道”的方式选来。而且入选只是开始,接下来就是严格训练,甚至是“早教习阅,无得番休”,每天大运动量训练。

图片

如此“高强度模式”练出的兵,冲锋陷阵当然不含糊。比如后来宋太宗年间北伐,同样是这支禁军,一天急行军五十里抵达幽州城外,顾不上休息就摁着辽兵暴打。如果不是接下来宋太宗瞎指挥葬送胜利,被宋军强悍战斗力吓坏的辽国,几乎要放弃幽云十六州。

而且,这些千锤百炼的士兵,之所以要争着“站在第一排”冲锋,不止因为强大战斗力带来的底气,更因“站在第一排”的巨大经济诱惑。中国历代军队,都高度重视军队赏罚,发展到北宋初期,更形成了“厚赏”的风气。放在北宋军队里,这事儿更是“真金白银不含糊”。

比如在宋辽战争里,北宋就实行“计首受功”制度,且不说正规的禁军,哪怕是边地的民团,只要能砍下一个辽兵首级,就能支钱三千。到了“澶渊之盟”前的宋辽大决战时,这“价码”更涨到了“支钱五千”。要知道,当时北宋基层文官的月俸,大多不过“十千钱”,砍两个辽兵首级就“挣出来”了。而战场上越冲在前面,立功可能性越大,当然要冒死搏一搏。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历代战争里,能“放在第一排”的士兵,也同样享受着最优的装备。比如明末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军,其作战时冲在最前面的“死兵”,往往是“披重甲,骑双马冲前”。《清实录》更佐证,当时率先冲锋的“死兵”,都是“披重铠持利刃者”,各个武装到牙齿。

而在万历朝鲜战争里的“平壤大捷”里,骆尚志率领的明军先头部队,在为了“先登城赏五千两白银”的重奖发起进攻时,他们不但配备了优质的铠甲与刀矛,还享受了明军的“火力加持”。进攻打响后,明军对着平壤城头发起剧烈炮击,“架火战车”“弗朗机”“虎蹲炮”等“大杀器”轮番发射,以朝鲜人的记录说,平壤城头顿时“响振天地,山岳皆动。大野晦冥。烟焰涨天,旁弥数十里。”

图片

正是这强大的火力掩护,才帮助骆尚志率军冲过日军火力封锁,一举登上含毬门。令明军顺利突破日军防线,打出这场歼灭日军上万,让朝鲜人感慨“战胜之速,为前史所未有”的辉煌大捷。

那么,如果一支部队训练严格且装备精良,是不是就能保证百分百“一往无前冲锋”呢?并不是。这事儿同样可以看看“犒赏丰厚”的北宋军队,同样由于赏赐太丰厚,北宋中期起的宋军甚至还有了坏习惯,每次打仗先盘算“赏多少钱”。宋夏好水川大战时,刘平率领的宋军原本初战告捷,杀得西夏国主元昊的主力大军节节败退。可关键时刻,宋军兵将却缠着刘平要“加赏钱”。一看没这么多钱,接着士气大沮,随后就在战斗里全线溃散……

北宋末年,种师中率领的北宋西军,更成了这事儿的悲情见证:肩负救援太原重任的种师中,率军与金人血战,虽然宋军连胜了三仗,可关键时刻,宋军一些将士们却嚷嚷着要“提高赏钱”。可种师中身上却并没带太多现钱,结果士兵们眨眼间就溃散,只留了几百人与种师中坚守。可怜白发苍苍的种师中,只能率领这几百人发起决死冲锋,“身中四创”后壮烈殉国……

可见,如果一支部队空有战斗力和装备,没有严格的纪律与坚定的信仰,那也绝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所以历代杰出的军事家,也往往会以身作则,为部队注入坚定的信念。

典型一位,就是安史之乱里“再造大唐”的名将李光弼。太原大战里,李光弼率领一支万人孤军死守太原,为了激励士气,他亲率军民挖掘壕沟,把自己的军帐修在城头上,靴子里插着匕首,一旦战败就决心自尽。这决死的态度,让绝境里的太原军民迸发出了强大战力,硬是击败了十倍于己的安史叛军,打赢了这场平叛进程里的转折意义一战。

图片

而在“不给赏钱将士们肯不肯打”的问题上,同样高度重视纪律信念的明代大英雄戚继光,更上演了生动一幕。他苦心训练的戚家军,以“兵是杀贼的东西”为朴实信念,却在抗倭战争里的台州大战里遭受了奇特考验。

当时倭寇绕开戚家军袭击浙江花街,断粮两天的戚家军紧赶慢赶,终于“堵”住了倭寇。可部队此时还没吃饭,很多饥肠辘辘的战士不干了。关键时刻,戚继光当场训话,一通“兵是杀贼的东西”的道理,竟叫数千戚家军战士热泪盈眶,硬是饿着肚子,向凶残倭寇发起攻击,一举将其打垮——类似战例早已生动证明,让战士们懂得“为什么而战”,才最重要!

而当所有这些“必要条件”都不存在时,古代史上的许多“虎师”,最后也活成了笑话。比如曾书写无数辉煌的明军,发展到明末年间已严重变样,连号称集合全国精锐的“京营”,士兵们其实都是“沿路无籍游棍代顶”。这类乌合之众,作战时敢不敢“站第一排冲锋”?还真敢,比如打农民军时,就有些“机灵人”站第一排,上了战场就和农民军拉家常,然后“临阵相劳苦,抛生口,弃辎重,即纵之去,谓之‘打活仗’”。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末明军打农民军,经常捷报频传,农民军却越打越多,就是这“打活仗”惹的祸。打到最后崇祯帝上了吊,“活仗”彻底“打死”了大明。

图片

待到取代明朝的清朝,在中后期也腐化下去后,“士兵冲不冲”也成了问题。清代中期起,军队训练废弛,到了鸦片战争打响后,更出现了雷人一幕:由于很多清军日常不训练,还有人日常做起小本生意,真打就抓了瞎,英军冲进大角炮台时,几百个清军竟然从英军炮弹“打穿的洞里逃走”。一百多个没逃掉的,更当场跪地投降。

就连当年敢于“双马冲锋”的八旗精锐,面对太平军时也变了样,太平天国北伐时,驰援北京的八旗军,和太平军马队一个对冲,好些士兵就“轰然溃散,有遁至静海,无鞋无钱,向民间丐食者”。除了跑得快,几乎没亮点。看过这样的雷景象,就知为何那时晚清,会在落后挨打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第一排士兵敢不敢冲锋”的问题,看上去只是个军事问题,但其真实意义,早已远远超过了军事范畴,却有太多值得深思之处。

参考资料:《戚继光评传》《天裂: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录》《铁血强宋》《鸦片战争中清军临阵溃逃原因研究》《明朝那些事》《明末农民战争史》《宋代军队赏罚制度研究》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朝文社】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汉周严选

一直以来,《朝文社》都把做最好的历史内容作为己任。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也期待您能支持我们的茶品牌:汉周严选。
点击我们公众号菜单栏的“买茶去”,添加微信就可选购各类优质茶。
或者长按以下图片二维码:

图片

也可点击如下小程序:
汉周严选

历史

  • 曾是欧洲第五强国,人口超三千万国力强大到极点,现在已经消失了
    曾是欧洲第五强国,人口超三千万国力强大到极点,现在已经消失了
    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时的强大并不算什么,最难的还是长期的强大。正是因为如此,大部分的世界强国,很多时候都是昙花一现。曾经都是那么强大,但是最终不是消失,就是国家被肢解,最终成为一个...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黄艳红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不断续写的历史
    黄艳红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不断续写的历史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现代世界的锻炉[美]林恩·亨特、杰克·R. 森瑟著董子云译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8月出版344页,78.00元━━━━文︱黄艳红1989年6月3日,英国《每日电讯报》上刊发了一幅讽刺画,画的底稿采用的...
    上海书评
  • 塞尔维亚人眼中最强大的四个国家
    塞尔维亚人眼中最强大的四个国家
    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最难的不是国家的强大,而是强大之后,能够长期保持强大。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原本强大的国家,最终走向了衰弱,成为一个弱国。最典型就是南斯拉夫,曾经是欧洲第五强国...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老祖宗识人术:“手如绵一世闲,手如柴终生衰”,啥意思?
    老祖宗识人术:“手如绵一世闲,手如柴终生衰”,啥意思?
    俗语文化博大精深,老祖宗的很多经验都被蕴藏到了这些口口相传的俗语中。无论是建房选址,还是识人用人等等,俗语都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生活中农,还有着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手如绵一世闲,手...
    史学界的9527
  • 中国知识妇女的奋斗之路:访北师大刘乃和、王宁两位教授
    中国知识妇女的奋斗之路:访北师大刘乃和、王宁两位教授
    这是一篇20多年前《中国妇女研究》的采访记录,因为时间紧急,刘乃和先生事后生病,看到定稿后没有赶上发刊,刊物换了一篇刘先生关于妇女问题的讲话发表。今年“三八”妇女节,王宁先生将原稿找出,提供给我们刊...
    章黄国学
  •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和发展史记你知道多少?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和发展史记你知道多少?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在1911年美国纽约三角内衣工厂火灾中丧生的140多名女工,“三·八”妇女节就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劳动妇女罢工游行集会以来,至21世纪,“三·...
    科普零距离
  • 民间小史:赵匡胤轶事9则
    民间小史:赵匡胤轶事9则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赵匡胤画像素材...
    历史教师王汉周
  • 中国最后一个镖师,死于1973年
    中国最后一个镖师,死于1973年
    1 戊戌变法前三年,1895年,30岁的湖南青年谭嗣同,和51岁的源顺镖局总镖头、大刀王五相遇了。 他们相遇在帝都,在北京。 此时,大清帝国刚刚在与日本的甲午战争中惨败,帝国上下处处弥漫着悲痛求变的气氛,30岁...
    最爱历史
  • 他20岁改变中国,30岁逃亡海外,40岁逼死袁世凯,终成清朝掘墓人
    他20岁改变中国,30岁逃亡海外,40岁逼死袁世凯,终成清朝掘墓人
    “别的人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他读书,是为了粉碎功名。别的人从政,只能掩埋于历史;他从政,却缔造了历史。别的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已经功德圆满;他一辈子几经易辙,却每件事都做得登峰造极,开天辟地。...
    静云婵
  • 史上最牛赘婿:一个在唐,一个在清
    史上最牛赘婿:一个在唐,一个在清
    赘婿,俗称“倒插门”。这一现象最近有点火。所谓倒插门,即男子嫁入女方家中,成为女方家族中的一员,并从此与原生家族毫无瓜葛。中国的入赘传统由来已久,既有说起源于财产抵押的,也有说是因先秦时期齐国风俗...
    最爱历史
  • 秦始皇本意更倾向传位给谁?
    秦始皇本意更倾向传位给谁?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授权自zhihu.co...
    历史教师王汉周
  • 古时候打仗,第一排的士兵为何不怕当炮灰送死?
    古时候打仗,第一排的士兵为何不怕当炮灰送死?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992,阅读时间:约8分钟历史提问古时候打仗,第一排的士兵为何不怕当炮灰送死?答:在古代战争条件下,战场上的“第一排士兵”,公...
    朝文社
  • 二战苏联和英美都是盟国,但为何盟军不包含苏联红军
    二战苏联和英美都是盟国,但为何盟军不包含苏联红军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200 字阅 读 需 要 7 分钟二战时期,苏联和英美都属于反法西斯同盟国,这个历史事实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各个同盟国的武装力量却在二战书籍和二战史研究中分别叙述和...
    历史D学堂
  • “甜美女生的卷发”
    “甜美女生的卷发”
    乌兰察布(Ulanqab)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市,地处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9°37′~43°28′,东经109°16′~114°49′,东西长458公里,南北宽442公里,总面积54,500平方公里。[1] 东部与...
    潮发型集
  • 故国不复,谁家河山:南宋使臣范成大记录的中原风物志
    故国不复,谁家河山:南宋使臣范成大记录的中原风物志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心发现】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在虎头蛇尾的隆兴北伐之后,宋国由于新的军事失败,导致宋金两国的外交条款出现了新的修订需求。此外,宋金两国的外交关系中还有...
    冷炮历史
<< 41 42 43 44 45 >> 

公众号 • 我们爱历史

  • 我们爱历史微信号 : ailishi777
  • 原《我们爱历史》,由多名中国作协会员组成,作品数百次上榜《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官微及内参。获2015年度网易最佳自媒体奖,2016年度头条号奖,2017网易媒体合伙人,2020年网易最佳签约自媒体,头条号优质作者奖。
  • 手机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订阅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