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觉醒年代》:直叫人上头的主旋律
  • 来源:南都周刊

图片


图片

青年觉醒,山河激荡。
文 |  清晏 编辑 | 王卓娇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等先贤,共同领导了五四运动,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使革命遭到失败,令党蒙受重大损失。


——以上,是历史课本中的陈独秀。


好奇过很多次:为什么陈独秀会犯这种错误?


也为此查找过一些资料,但都没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因为那些论及陈独秀的文章,始终停留在更宏大的历史尤其是政治层面,始终没能还原出陈独秀作为个人的想法和形象——他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会那么想?事后他对此又是如何看的?


直到中央电视台播出近乎零宣传的献礼大剧《觉醒年代》,才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陈独秀首先是个快人快语的性情文人,其次是个忧国忧民的革命斗士。但就实现家国理想所需的政治头脑而言,陈独秀多多少少是欠缺的,甚至他那种快人快语的直爽与坦率,反倒容易成为致命软肋。


图片

于和伟在《觉醒年代》里饰演陈独秀


《觉醒年代》里,仅靠《文学改良刍议》一文,陈独秀就对胡适倾心不已,到了“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的地步,以至于胡适还未回国,就已经名满文化圈——陈独秀之豪爽性情,这是其一;及至五四运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要在巴黎和会同意山东权益归日本的北洋政府,开始动用军队和警察镇压学生、整顿教育,胡适坚持学术要与政治分开、甚至主张把北大迁至上海时,陈独秀到了每次见面都要痛斥胡适的地步。


但即便到了胡适小声说陈独秀是“封建大家长做派”、陈独秀说胡适是“背叛新文化运动”的程度,俩人还要在唾沫星子互飙之余,相互道歉说“只是观点不同,改天我一定请你喝酒”的话。


——这就是陈独秀:


面对问题,直抒胸臆;包容不同,但立场坚定;即便针锋相对,也能把酒言欢。


图片

坦白说,对陈独秀而言,尽管他对李大钊先生政治与文化本为一体的观点深以为然,但他骨子里依旧是个文人。思想家、革命家和政治家的身份,永远是建立在他文人的气质之上的——所以在跟蔡元培先生交流时,他们会觉得彼时的中国,特别是北京大学,会让他们“想起了一个年代,春秋战国!”


他们眼里的春秋战国,是几乎撇开政治权谋、军事杀伐的时代。


他们眼里的春秋战国,是各种思想激烈碰撞的百家争鸣的时代。


也就是说,陈独秀是在把一个政治问题,当成文化问题来看待。


所以,虽然他并不赞同胡适近乎逃跑和逃避主义的想法,但这并不妨碍他尊重胡适作为青年才俊的思想和文化造诣,尊重他们同为文化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情谊。


这是陈独秀的心胸,也是陈独秀的性情。


但也正是这坦荡的心胸和性情,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他斡旋政治的障碍和阻力——1927年3月6日,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6年后,第一次国共合作3年后,曾帮助过陈独秀儿子的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在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闲谈时,问到陈独秀:


你觉得你们多久能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陈独秀再次展现了自己身为性情中人的特点,快人快语、坦率直言:20年。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吴稚晖听罢陈独秀20年要在中国实行共产主义的言辞,散席后就暗中联络蔡元培、李石曾、张静江等对共产主义颇有意见的国民党元老,在3月27日夜间进入蒋介石行营,游说蒋介石与中共翻脸。


原本还稍有疑虑的蒋介石,自此下定决心与共产党决裂。


于是就有了紧随其后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尽管目前尚不知道《觉醒年代》是否会讲到这段往事,但陈独秀直言不讳、豪侠任气的性格,却从始至终都没变改——而这也恰好是《觉醒年代》看上去直叫人热血沸腾的最大因素:


陈独秀有着迷人的魅力,无论学识、胸怀、性格还是眼界和胆量,都让他在那个纷乱嘈杂的混沌时局里,成了明灯一样的存在,这也正是他能在那个时代站立潮头,与李大钊共同携手创立中国共产党的最大原因。


当然,《觉醒年代》并不只是在说陈独秀。他不过是那代探索中国道路时的名人之一罢了。电视剧里还有更多我们熟知的先贤,如与陈独秀并称“南陈北李”、携手战斗并一起成立共产党的李大钊先生,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的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胡适先生,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以及当时在北京大学短暂做过图书管理员的毛泽东先生等,我们都能在《觉醒年代》里一睹风采。


图片


难能可贵的是,《觉醒年代》把这么多大师级人物聚在一起,并没有把他们脸谱化,反而在很多细节的设置上,突出了他们身为先贤的可爱之处——对《觉醒年代》而言,先贤在被盖棺定论成先贤之前,首先也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憎有怒、有爱有怨的普通人。


比如很多人都提及的陈独秀在汪孟邹家吃饭,长子陈延年在给陈独秀的荷叶牛蹄里放青蛙一场戏:这只青蛙钻出井盖,爬到了陈独秀的餐桌,见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却成了横亘在他们父子之间的一道屏障;


再比如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踩着泥泞前往陈独秀家时,胡适和陈独秀一人一边,交替把砖头放在水里,铺好平坦的路给蔡元培走;


还有毛泽东同志出场时,是磅礴大雨的长沙街头,道旁却一派民不聊生的乱象,有人要饭、有人卖儿女,也有人穿着体面、臭不要脸、坐在车里大口吃肉——此时一头老水牛被牵着往前走,画面右上角闪过的,却是冒雨前行的毛泽东。


也正是以陈独秀、李大钊为核心,《觉醒年代》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杂志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贯穿,全景式摹刻了这段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时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再现了堪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的那个时代里,各种名人、各路主义和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激烈碰撞的灿烂和悲壮,传递出极富感染力的爱国情怀。



来源|南都周刊

END

图片
图片

历史

  • 《西游记》里的土地神|陈大康
    《西游记》里的土地神|陈大康
    动画片《大闹天宫》 (1961)中的蟠桃园土地在向孙悟空介绍“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的蟠桃《西游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类神祇是土地,可是作品中最先出现的居然是天上蟠桃园的土地。悟空奉玉帝之命掌管蟠...
    文汇笔会
  • 三件事不做 六句话不说
    三件事不做 六句话不说
    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完人的晚清名臣曾国藩,身居高位数十年而官运不衰。其秘诀在于他有一套独特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归纳起来,就是:三件事不做,六句话不说。1自私贪婪的事不做曾国藩曾说:“独享大名,实折...
    中庸
  • 江南方言与东吴政治
    江南方言与东吴政治
    (图片来源:IC Photo)【文化的江山】刘刚/文衣冠南渡的底气谈起中国移民史,衣冠南渡,总是一个优先话题,一般来说,都会提到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那三次,那三次当然很重要,不然的话,它们也就不会在...
    经济观察报
  • 其实,北京城已被沙尘暴困扰了八百多年|短史记
    其实,北京城已被沙尘暴困扰了八百多年|短史记
    作者丨陈慕谭编辑丨吴酉仁说一说古代北京城遭遇过的沙尘暴。金朝海陵王贞元三年四月,也就是公元1155年5月前后,北京城进入了一种“昏雾四塞,日无光”的状态,一共持续了十七天之久①。这或许是北京地区遭遇严...
    短史记-腾讯新闻
  • 一星差评,被骂下架,央视竟然「翻车」了
    一星差评,被骂下架,央视竟然「翻车」了
    这几年,央视出品了不少神仙综艺。既有《国家宝藏》《朗读者》这样的文化科普类节目。又有《你好,生活》这样轻松愉快的旅行综艺。称得上是老少咸宜,有口皆碑。前不久,央视又推出了一档全新综艺。这次是回归老...
    独立鱼电影
  • 离你最近的人决定你的成败!
    离你最近的人决定你的成败!
    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幸事。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跟什么样的人就成为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有时候会决定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能够成就什么,有时并不在于你自己...
    亿万富翁智慧网
  • 专访开国少将王政柱之子:叶挺未能回延安,是父亲心中抹不去的痛
    专访开国少将王政柱之子:叶挺未能回延安,是父亲心中抹不去的痛
    人物简介:王延,1944年出生于延安,开国少将王政柱之子,原海军驻航天部第二研究院总军事代表、高级工程师、大校。|口述:王延|采访整理:李璐璐王延和延安有着解不开的缘分。作为开国少将王政柱之子,他从小随...
    环球人物
  • 岁时节日丨二月二:龙抬头,万物兴
    岁时节日丨二月二:龙抬头,万物兴
    自唐代到今天,二月二在时间长河里经历了它的流变过程。大致说来,这一流变过程可以分为唐宋时期、元明时期、清代民国时期和20世纪中叶以来等四个阶段。唐宋:发生发展期二月二为节始于唐代,是一个以踏青、挑菜...
    章黄国学
  • 人口只有902万的以色列,为何会成为中东第一军事强国
    人口只有902万的以色列,为何会成为中东第一军事强国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3000 字阅 读 需 要 9 分钟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的传奇国家,这个国家传奇之处在于:自1948年成立后的历次战争,以色列几乎没打过一次败仗。其军队——以色列国防军成为...
    历史D学堂
  • 《觉醒年代》:直叫人上头的主旋律
    《觉醒年代》:直叫人上头的主旋律
    青年觉醒,山河激荡。文 | 清晏 编辑 | 王卓娇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等先贤,共同领导了五四运动,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
    南都周刊
  • 我国不断崛起,为何海外的年轻华人却没那么“爱国”呢?
    我国不断崛起,为何海外的年轻华人却没那么“爱国”呢?
    从世界历史来看,近代以来,因为整个大航海时代,使得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相互的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相互之间的人员往来,使得每个国家都有很多的海外侨民群体。而一般来说,国家越是强大,那么海外的侨民越是爱...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黄洋、金寿福对谈贝尔纳与《黑色雅典娜》
    黄洋、金寿福对谈贝尔纳与《黑色雅典娜》
    黄洋、金寿福(章静绘)《黑色雅典娜》是马丁·贝尔纳最出名的作品。这部作品兼具争议性和影响力,迄今已经被翻译成东西方十余种文字。全书的结论是古典文明的深厚根源在于亚非语文化,但在十八世纪以后,主要由...
    上海书评
  • 近代中国失去大片领土的原因,其实根本上只有一条
    近代中国失去大片领土的原因,其实根本上只有一条
    从世界历史来看,中华民族那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了,整个创造了五千年的历史,在古代版图一直非常巨大。最高峰时期,那是超过了2000万平方公里,一般的状态也在1300万平方公里以上,是全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末代皇帝溥仪:他是最孤独的孩子,最自私的丈夫,最可怜的王..
    末代皇帝溥仪:他是最孤独的孩子,最自私的丈夫,最可怜的王..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授权自 国馆(guo...
    历史教师王汉周
  •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不捕鱼打猎呢?
    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不捕鱼打猎呢?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981,阅读时间:约8分钟历史提问古代闹饥荒的时候,为何不捕鱼打猎呢?答:在古代典籍中的历史记录里,最让人不忍卒读的,就是对古...
    朝文社
<< 41 42 43 44 45 >> 

公众号 • 南都周刊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