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的大唐基因是如何被写入的?
- 来源:历史D学堂
什么,唐朝少女居然穿越到现代了?
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引千万人围观,各大媒体盛赞,几乎一夜之间,这些从唐朝穿越回来的少女成功“霸屏”,甚至火到了国外。紧接着,仅仅时隔十几天,元宵节的“元宵奇妙夜”再次火爆刷屏。
这些从千年盛唐走出来的唐宫少女,不仅带来了大唐盛世的霓裳、唐妆,还把博物馆里的国宝带到了现实,每一个细节都惟妙惟肖。结合VR技术,这些传世国宝营造的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完美结合。
观众们不由得赞叹所有演职人员的用心,更加期待,有朝一日我们能再次重现盛唐的绝代风采。
图为《猫妖记》中大唐盛世
大唐,一个让后世中国人魂牵梦系的盛世王朝。
如今,已成为教科书和博物馆中的一段历史,就连曾饮誉世界的大唐都城长安(现中国西安)的影子都已依稀难辨。
图为《妖猫记》中的大明宫
图为西安的唐长安城遗址
历经战火的西安唐长安城遗址,一片废墟工地,
衰草枯杨中,我们很难还原唐代的长安城是什么样
然而在日本的很多地方,比如古都奈良、京都,竟鲜活地保存着中国已逝去的历史和文化,它们好似一面镜子,不仅映照着日本文明发展的轨迹,还折射出中国大唐盛世的历史风貌。
图为日本京都
点击上方5折购买本书
有人说,中国人总能在日本找到熟悉的“故乡感”,于是我们不得不询问,日本的大唐基因是如何被写入的?
这便要追溯到日本的平安时代。
日本的平安时代起于794年,此时是唐德宗贞元10年;止于1192年,此时是南宋绍熙三年。相当于从唐朝中期开始,经历了五代、北宋,直到南宋末期,前后约四百年时间。因以首都平安京为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因此也以“平安”作为这一时代的名称,史称平安时代。
最早记录日本人来到中国的《魏书》上记载,从东边来了个自称“邪马台”的部落使者,特意向天朝进贡“邪马台”特产,请求赏赐。“邪马台”的读音和今天“大和”在日语中的读音“yamato”非常接近,所以可以断定他们就是最早来中国朝贡的日本人。
图为:日本圣德太子,改“倭国”为“日本”的著名人物
直到隋唐,日本人再次出现在中国,史书上记载了日本的圣德太子,他苦于国内的部落酋长不听命于中央,决意学习隋朝的中央集权制,就派遣了一位名叫小野妹子(男)的大臣来华访问。不料,他把一句“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无恙”的话写在了国书上,激怒了隋炀帝。
图为隋炀帝杨广古画像
隋炀帝:“一个孤悬海外的酋长还敢自称天子?简直是不可理喻。”
由于这段不愉快的经历,圣德太子大规模向隋朝派遣留学生的计划并不顺利。
后来,小野妹子又来过中国一次,这次的国书抬头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日本仍然觉得自己和唐朝的地位是平等的。直到唐朝建立,日本人开始服了。
公元663年,为争夺朝鲜半岛支配权,唐朝和日本打了有史以来第一仗——白江口海战,日本惨败。这场战役的经过,《旧唐书》里只有简洁的记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
图为白江口海战示意图
那个时代,大唐武功强盛,这根本不算啥,可对日本来说,战败之后,国内一片惊恐,生怕唐军再追过来,可唐朝根本没把日本放在心上。
两年后,日本大量派遣唐使,先后派出十几次,每次少则三四百人,多则八百多人。遣唐使们肩负着学习先进文化的重任,既要有学问,还要仪表堂堂。因此,唐朝是中国人和日本人最友好的年代,遣唐使们举止文雅、求知若渴,大规模的官方交流才得以实现。
左图为遣唐使路线
右图为日本《东征传绘图》刻画的遣唐使船只达到唐口岸的景象
在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民间传说故事集《今昔物语》中,也有对圣德太子和小野妹子的记载,记录了不少日本向唐朝学习的事迹。
在遣唐使者们的眼里,唐朝就是一个完美的国度:君臣和谐的政治制度、安居乐业的黎民百姓、博大精深的儒佛经典……如果能将这一切复制回日本,日本也一定能成为一个文明国家。于是,遣唐使们回国后,日本进入了长达300年的“唐化时期”,彻底学习中国,无论是政治制度、礼乐传统、生活习惯甚至是语言文字,统统中国化。
军事上,学习唐朝的“府兵制”,兵农合一,平时耕种土地,打仗的时候再带着干粮和武器赶往前线;
生活上,衣服、妆容、饮食样样都学,就连日本的首都平安京都是按照长安城的设计来修建的;
精神上,日本的遣唐使们学习儒家经典,还和大诗人们交朋友,据说白居易的《长恨歌》还改变了日本的历史(日本的大臣藤原通宪为后白河天皇献上《长恨歌》意在提醒天皇不要重蹈“安史之乱”的覆辙)。
然而,日本唯独没有学唐朝的科举制和太监制度,因为日本人认为科举制会冲击原有的贵族体制,太监制度很不人道有违男人尊严。
通过日本长达300年的“唐化改革”,日本从一个落后的荒岛走进了封建时代,再到明治维新,日本渐渐走向发达国家的行列,翻阅《岩波日本史》便可知道许多日本不断进步、走向现代化的细节,唐朝文化在日本也一直被传承着。
平安时代和奈良时期的日本,宛如盛唐。日本诗人得意地吟诵道:“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
对于历史,我们要抱着客观的态度,日本这种取其精华,吸收其他国家优秀文化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也不得不说中国文化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发扬,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反思一下,我们是否正视了自己国家的文化。
推荐阅读
▽
《今昔物语(浮仕绘插图珍藏版)》
译者:北京编译社
校订:周作人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21年1月
点击上方购买本书 满100-50
该书是日本平安朝末期的民间传说故事集,书中有的故事原型在丝绸之路上的壁画和残卷里能找到,有不少发生在中国古代,此外还有波斯、阿拉伯、希腊、罗马等国的故事,因此具有世界文学的价值。
《今昔物语》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更侧重于纪实文学,对日本平安时期的市井生活和国民心理描述的很细致。我们今日可以根据《今昔物语》来瞭望大和民族的国民性,同时,了解当时日本武士与庶民的生活和思想。
点击阅读原文可在线购买
历史
-
-
- 大宋第一疑案: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
- 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开宝九年(976)十月十九日夜晚,宋太祖赵匡胤(927-976)跟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喝了顿酒,几个小时后,身强体壮、无病无害的赵匡胤,突然暴毙宫中,五天后就被匆匆下葬,由此引...
- 最爱历史
-
-
-
- 《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的“文学考古”,有何创作“秘诀”?|草地·访谈
- 马伯庸的历史悬疑小说,如《风起陇西》《三国机密》《长安十二时辰》以及《两京十五日》等,以扎实的历史考据、丰富的想象力、严密的逻辑和幽默的文风被众多读者喜欢。有读者将这一类型命名为“考据型悬疑文学”...
- 新华每日电讯
-
-
-
- 世界睡眠日丨古画中的美梦
- 今天是第21个“世界睡眠日”,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那么古人是怎么描绘和理解睡眠的呢?和小喵一起在古画中寻找答案吧!热爱睡觉睡觉,大致是从古至今受众最广的一门爱好,没有之一。只可惜,今...
- 章黄国学
-
-
-
- “我们大宋不吃这一套。”
- 01我叫范成大,苏州人,我的外公是蔡襄,所以我的字,也有很多人喜欢。很多人都说我是南宋四大中兴诗人之一,我觉得自己最牛叉的事情并不是写诗,而是出使金国,不辱使命。当时隆兴北伐失败,金国觉得我们还想折...
- 古墨社
-
-
-
-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
- 人与禽兽的区别在哪?《礼记》有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言简意赅:知“礼”者为人,不知“礼”者,是为禽兽!渑池之会?秦不是秦,赵不是赵!公元前279年,意图伐楚的秦昭襄王...
- 武酷网
-
-
-
- 吐火罗史诗: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显示的吐火罗人的千年史(三)
-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心发现】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最后的辉煌:唐代的西域吐火罗诸国/中亚的吐火罗故地的情况在唐代,吐火罗故地(主要为今日阿富汗北部、塔吉克南部和乌兹别克东...
- 冷炮历史
-
-
-
- 民间俗语:“雨打坟,出贵人;雨打棺,财人疏”,究竟啥意思?
- 古人认为“死者为大”,所以无论是地位高低,死后都会举行庄严肃穆的葬礼。虽然丧葬形式多种多样,但土葬一直都是主流。人死之后需要放入棺材中,葬入地下之后还要垒一座坟,以示生者对死者的敬畏之情。古代俗语...
- 史学界的9527
-
-
-
- 又一部9分国产片,开场就惊艳到我
- 继《阿凡达》《指环王》宣布重映后。豆瓣8.9分的经典日本电影《情书》也有望登陆国内院线。鱼叔已经等不及,在大银幕重温中山美穗和柏原崇的演出。这是一部关于暗恋的电影。更特别的是,它是一部关于书信的电影...
- 独立鱼电影
-
-
-
- 这座中国最硬的城市,最近火了
- 荆楚大地,汉江之畔,有一座古城。相传,刘备在此三顾茅庐。诸葛亮应其邀请出山辅佐,筹划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那场惨烈的保卫战,原型是宋蒙战争中发生于此城的关键...
- 最爱历史
-
-
-
- 日本遗孤:哪边是故土,战后漂泊数十年
- “遗孤们大多选择回到日本,他们想把一生的痛苦、漂泊,没有得到的或者已经失去的爱,寄托在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国度,渴望在这里开启美好生活的新篇章。但是很快发现,这是一场幻梦”文/本刊记者 刘璐明 发自哈...
- 南方人物周刊
-
-
-
- 日本的大唐基因是如何被写入的?
- 什么,唐朝少女居然穿越到现代了?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引千万人围观,各大媒体盛赞,几乎一夜之间,这些从唐朝穿越回来的少女成功“霸屏”,甚至火到了国外。紧接着,仅仅时隔十几天,元宵节的“元宵奇妙夜...
- 历史D学堂
-
-
-
- 萧放|钟敬文先生的民俗学情缘
- 钟敬文先生的民俗学情缘文 | 萧放钟敬文(1903—2002),20世纪中国民间文化界的学术大师。在80余年的学问生涯中,他亲手建立了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两大学科。在他晚年,还以少有的学术自信,倡导建立中国民俗学...
- 章黄国学
-
-
-
- 现在的铝锭放在古代当银子用可以吗?有何依据?
-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693,阅读时间:约7分钟历史提问现在的铝锭放在古代当银子用可以吗?有何依据?答:作为各类金属里比较“年轻”的一款,虽然今天的...
- 朝文社
-
-
-
- 三千年一遇的妙人,至今找不出第二个
- 苏轼不是无神论者。他一生多次遇到神神鬼鬼,遇上了,就去和它们讲道理、谈条件。一次在回汴京(开封)的路上,经过一条山路,随从中有一个人忽然像中邪一样,开始脱自己的衣服,直到脱光了为止。苏轼赶紧让人帮...
- 最爱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