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上坟俗语:“女婿莫上坟,上坟惹先人”,到底啥意思?
- 来源:史学界的9527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古人留下许多有关清明诗词,比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非常经典,几乎无人不知。除了诗词之外,还有不少与清明有关的俗语
比如俗语“女婿莫上坟,上坟惹先人”,到底是啥意思?是否有道理?还有这么一句俗语:一个女婿半个儿。既然女婿是“半个儿”,凭什么说女婿不能给岳父岳母上坟呢?
女婿莫上坟,上坟惹先人
除了女婿是外人这个理由之外,女婿上坟还有“后继无人”的说法,在古时候女婿上坟一般出现在丈人家没有儿子的情况下,如果外嫁的女儿带着女婿回来给女方先人上坟,就说明这个家已经没有自己的男丁了。
古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下,所以老一辈还是非常忌讳让他们的女婿进行祭拜的,毕竟无后为大这个封建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谁都不敢去打破,所以女婿上坟在当时是非常忌讳的一个事情。
在古代祭拜习俗中,如果让一个外人来祭拜就会被认为是家道中落,家中无人,就会让外人瞧不起,对于女方家庭来说是一种侮辱,所以女婿回家祭拜女人的先人是非常避讳的。
在古时候,女儿如果外嫁就会跟随自己的丈夫姓氏,嫁出去的女儿会被认为是女方人家了,对于外嫁姑娘来说,娘家不是自己真正的“家”,因此这个时候,女儿就是外人,女婿更应该是外人。
另外,在清明节这一天,女婿应该回到自己的家里上坟。如果女婿不回家上坟,那么女婿的祖先就会生气,祖先一生气,那么就不会保佑女婿诸事顺利和发财了。
在古代,很多人家不会将女婿留在家里过清明节的,如果女婿已经在未来的岳父岳母家里住了一段时间,但是必须在清明节前一天离开未来的岳父岳母家。
老话是否有道理?
在古代一直流传着一个非常严格的忌讳,那就是女婿不能去给女方的先人上坟,也就是俗语“女婿莫上坟,上坟惹先人”,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呢?这不是胡扯吗?
其实对于今天来看,这句老话是毫无道理的,现在这个社会都是将心比心的,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在现在男女平等的社会,哪还有那些繁文缛节需要遵守。
祭拜先人是为了表达晚辈对于先人的一种思念之情,所以这些所谓的风俗都是当时人们的封建思想所致,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去尊崇。
那么,女婿凭什么不能够给自己的岳父岳母上坟呢?如果女婿给自己的岳父岳母上坟,还怎么会有辱自己的先人呢?这不纯粹是胡说八道吗?
所有已婚的男女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双方的“父母”上坟,否则,自己才真真正正地失去了“礼教”。所以,女婿给岳父母、媳妇给自己的公婆上坟都是应该的,都是不能够遭受非议的。
总的来说,清明节祭拜是一个传统的祭拜日子,在这一天如果真的对逝去的人有感情,有思念,就不要被一些坏习俗所约束,只有表达出来才算是真正的孝顺。各位看官,你说呢?
历史
-
-
- 野史为什么说永乐皇帝是元顺帝的遗腹子?
- 人们对大中华你我互有的朴素共识是不同族群表达“命运共同体”情感的不同方式【编者按】宗教野史中,有不少关于宋元明三朝“互为前生后世”的传说。这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大中华你我互有的朴素共识,是仅凭外来理...
- 中国新闻周刊
-
-
-
-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得知后为何不阻止?
-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3221,阅读时间:约9分钟历史提问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得知后为何不阻止?答:盛唐绚丽历史上堪称无比辣眼睛的一幕,正是“杨...
- 朝文社
-
-
-
- 五秒内,请说出河南经济第二城
- 如果不是有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如果不是公交车上的“天子驾六”涂装,很难想象这是一座有着4000年立城史的、集华夏文明于一身的“天下之中心”。来源丨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 | 良豪今年春节,河南春晚节...
- 财经
-
-
-
-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这位“铁血将军”战死沙场,敌人赞他是大大的英雄
-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游红...
- 人民旅游
-
-
-
- 我国唯一全部收回的土地,比五个香港还要大,现在成为战略要地
- 从世界历史来看,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所以近代以来,我国弱小下,整个不断被西方列强欺凌,打击。最终导致大量的国土被割让,这也是我国近代以来,国土缩水严重的主要原因了。而随着战后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我...
-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
-
- 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清明红色祭扫活动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 4月2日上午,北京市清明红色祭扫活动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广场庄严举行。市区相关领导、革命老战士、烈士亲属、退役军人代表、中小学生代表、各行业青年代表、消防官兵代表等260余人,每人手持一枝白色的...
- 长安街知事
-
-
-
- 王志纲|我看百年未遇之大变局
- 来源:正和岛本文根据王志纲先生于2021第九届智纲智库大会上的主题演讲《大变局》精编而成。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讲演,我们谈谈“变局”这个话题。为什么要讲变局?因为世界变化得太快,很多人看不清方向,很...
- FMBA
-
-
-
- 康熙地宫有多么恐怖?专家持枪进入,出来后要求永久的关闭地宫
- 康熙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有着五千余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里面,随着王朝的更迭产生了众多在历史上有名有作为的皇帝,像秦始皇,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等,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康熙皇帝之外也能上榜,要知道...
- 企业家收藏
-
-
-
- 清明上坟俗语:“女婿莫上坟,上坟惹先人”,到底啥意思?
-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
- 史学界的9527
-
-
-
- 葛兆光东京读书记︱日本的所谓“国体”:读尾藤正英《日本的国家主义》
- 文︱葛兆光2020年的前八个月,我在东京。此前已经到日本多次,总是想抓紧时间查找研究资料,所以忙着看书和写作,无暇四处参访。这次有八个月时间,不免就动了“日本走透透”的念头,本打算南下萨摩,北上函馆,...
- 上海书评
-
-
-
- 重读那些没有被糟蹋的杜甫诗歌
- 就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也不可能把哈姆雷特读成他的杀父仇人克劳迪。就算杜甫的诗歌有一千种解读方式,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把他当作「正能量」的化身。意气风发的青年杜甫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出...
- 逻辑学
-
-
-
-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一座桥,一座城,一部抗战史
-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游红...
- 人民旅游
-
-
-
- “校史公”笔下的复旦“列传”|读史老张
- 几个月前,梳理复旦大学体育运动史,读到一篇佳作——《体育春秋》。该文刊于《复旦同学会会刊》(以下简称“会刊”)1935年第4卷第4期,作者署名“薇公”,文章为章回小说体,记述当年复旦与南洋(今交大)的足...
- 文汇笔会
-
-
-
- 民国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是真的!
-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授权自zhihu.com/question/...
- 历史教师王汉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