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恩·布鲁玛读英国间谍︱“八卦啊,我想八卦”
- 来源:上海书评
Kim and Jim: Philby and Angleton: Friends and Enemies in the Cold War, by Michael Holzma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January 2021, 342pp
掩盖是这群人的重要特质。谁有资格入圈,谁该被排斥,是俱乐部小圈子的头等大事,而且总是极为秘密地进行。之所以我们至今仍对上流出身的叛徒有如此兴趣,因为我们想去理解他们为何要叛国。毕竟,他们从未被排斥。这些受器重的俱乐部成员,为何要背叛同人?
流俗的回答是他们虽然看似实诚的会员,但实际上仍格格不入,因为他们有的是同性恋,有的是秘密的共产党,有的则痛恨父辈。去年刚刚去世的乔治·布莱克是西蒙·库珀新书《快乐的叛徒:间谍、谎言、流亡苏联——乔治·布莱克的超常人生》的主角,他不仅不是上流出身,而且相当外国。他母亲是荷兰人,父亲虽然是不列颠公民,但是来自君士坦丁堡的犹太人,名叫阿尔伯特·毕哈。乔治长大后把姓氏改成了英式的“布莱克”。
1963年布莱克的苏联间谍身份被揭穿后,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像在俱乐部里如鱼得水的金·菲尔比,他没有得到坦白换赦免的待遇。依据《官方保密法》,他被判有罪,刑期四十二年。就连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都觉得“判得太狠了”。不过还好1966年布莱克从“苦艾丛”监狱逃脱了。
库珀引用了查普曼·品切(Chapman Pincher)的话解释了为何布莱克遭此严判:“MI5和MI6的人都告诉我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外人,同事们都不喜欢他’,所以没有任何内部的力量去帮助他免于起诉。”勒卡雷作为大英阶级意识的内行人,不喜欢菲尔比正是因为他“出身堡垒内部”,从内部瓦解了堡垒,勒卡雷同情“出身异国、毫无种族优势的”布莱克,因为他“花了很大力气想要获得认可”。勒卡雷也觉得自己与俱乐部格格不入。他父亲是个骗子,总爱说自己一辈子在“装绅士”。
剑桥间谍们被人问起为什么要当共产党时,他们一定会说到1930年代的反法西斯主义。那时候他们还是学生,共产党似乎是横扫欧洲的法西斯狂潮的唯一严肃对手。安东尼·布朗特后来回首自己的职业生涯,玩世不恭地将之总结为“牛仔和印第安人”。迈克尔·霍尔兹曼的新书以菲尔比与朋友及后来的敌人——CIA反间谍情报处主任詹姆斯·安格尔顿为主角,选取的角度略微不同,解释了许多活跃分子的行为模式,不论他们是否变成了双面间谍。
美国社会也有阶级问题,但比英国流动性强。安格尔顿家在一代之间便从伊利诺伊乡下的无名小卒上升到了能说几种语言、住意大利豪宅的富裕阶层。不过“吉姆”(詹姆斯的昵称)也不合群,成天满脑子诗歌,在意大利和美国之间搬来搬去,寻找“某种神话”让生活有意义。他在庞德的诗歌中接触到了法西斯狂想,在耶鲁学了文学理论。接下来的二战中,他在伦敦找到了神话,成了金·菲尔比的美国徒弟。他有了为之奋斗的志业。他说碰上菲尔比后,“我曾经只是感兴趣的情报世界如今吞噬了我。”
那么乔治·布莱克的神话是什么?和他那一代所有阶层的所有人一样,他的生命由战争塑造,他在荷兰抵抗组织里找到了年轻人的冒险精神。后来,他在朝鲜战争中担任英国秘密情报处的官员,此时内心信仰发生了改变。他本该支持无情的韩国政府,但他发现这个西方的盟友其实是一群法西斯。南方的左翼反对派在看他来倒像是二战时期的荷兰抵抗组织。在被朝鲜人俘虏后,他彻底改宗了。他想,如果要去死,也要为自己信仰的事业。共产主义就是他的新信仰。
在库珀笔下,布莱克不是为了找刺激去当苏联的间谍,也不是因为已经不复存在的纳粹威胁,更不是为了钱,而因为他真心信仰。他一直是信仰坚定的那种人。库珀追溯到了布莱克母亲那一边的加尔文派根源。住在莫斯科给苏联特工上间谍课时,他会用东正教圣像装饰公寓。他曾说,“共产主义和基督教差不多,就是多了科学打底。”
库珀认为加尔文派对表达自身信仰的坚持能够解释布莱克的坦白。库珀的荷兰朋友告诉他,清教徒抵抗斗士会对盖世太保说实话,因为“他们的信仰不允许他们说谎”。对此我表示怀疑。把手指甲拔掉更有可能让人招供吧。总之布莱克的生平肯定描述了信仰者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从一种信仰改变到另一种信仰,但热忱丝毫不变。
这些英国间谍的共性是,一旦他们被迫在莫斯科定居,就再也不会公开否认自己对苏联的信仰。那会毁掉为他们的生命带来意义的神话。不过,布莱克清楚地对库珀说过,他们都对自己为之奉献生命的那个沉闷的、破旧的、压抑的国家感到了幻灭。有些人消化得比其他人好一些。菲尔比从来没学会说俄语,酗酒严重,在迟到的《泰晤士报》上仔细读板球赛的比分。麦克莱恩融入苏联社会更成功些。布莱克似乎是他们中适应得最好的。他俄语流利,没有国家但有坚定的信仰,对俄国妻子和乡间别墅也挺满意。尽管西蒙·库珀千方百计想让他真情流露,他依旧是满嘴无比正确的废话。
剑桥五杰就来劲多了。布莱克没有挤进百花里/剑桥小圈子。艾伦·贝内特编剧、约翰·施莱辛格导演的精彩影片《一个英国人在外国》(An Englishman Abroad)讲的是盖伊·伯吉斯的莫斯科生活,他是那伙人里最花哨的一位。别人问他最想念英国什么,他回答:“八卦啊,我想八卦。”
(本文英文原文发表于2021年3月19日《泰晤士报文学增刊》,获作者授权发表。)
·END·
本文首发于《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欢迎点击下载“澎湃新闻”app订阅。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访问《上海书评》主页(shrb.thepaper.cn)。
历史
-
-
- 盗墓贼喝下墓中千年老酒,2天后被发现,醒来说了句话至今成笑柄
- 根据《史记》记载,自夏朝国君杜康发明酒开始,不知不觉,这种饮品就已经陪伴了我们中国人近4000年的历史。杜康也一直被人们尊为“酒神”,如今的制酒业无一不将杜康尊为祖师爷。酒在中国也有独特的文化,历史上...
- 企业家收藏
-
-
-
- 全世界其实不止两百个国家,有十个国家,至今不被联合国接受
- 从世界历史来看,虽然国家从几千年前就产生了,但是因为具体的定义不一样,界定也不一致,所以其实国家的数量一直都是不太确切的。尤其是古代,甚至邦国体制下,世界同时存在几千个国家。而到近代以后,国家的概...
-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
-
- 蔡廷锴是如何从贫苦农民到抗战名将的
- 蔡廷锴蔡廷锴自谓“是一个贫农出身的军人”,因不甘忍受困苦的生活及对国事的关注,青年时期曾有数次从军、归乡、复从军的曲折经历,终由一个困苦倔强的青年农民成长为十九路军总指挥。1932年初,当日寇侵犯淞沪...
- 团结报文史e家
-
-
-
- 有白马湖,有春晖中学,上虞还有本值得一访的好书
- 从上海到上虞,首译本《共产党宣言》历险得珍藏。这是三年前的事了。浙江上虞的赵畅兄是我的一位热情而又勤奋的朋友。他一面忙于工作,一面勤于写作,为我供职的《上海滩》杂志写了许多精彩文章。我们成了神交已...
- 夜光杯
-
-
-
- 欧洲发展最快的国家,曾经一穷二白,现在却比美国还要发达
- 从世界历史来看,近代以来,那是欧洲的时代,因为现代制度产生之后,欧洲激发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殖民掠夺基础上,使得欧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欧洲产生了很多的发展奇迹,很多国家...
-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
-
- 岳飞的手下有哪些大将背叛了他?这些手下为什么要背叛岳飞
-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400,阅读时间:约6分钟历史提问岳飞的手下有哪些大将背叛了他?这些手下为什么要背叛岳飞答:在民族英雄岳飞的悲情蒙冤过程里,最...
- 朝文社
-
-
-
- 被遗忘的北国·金代山水
- 作者:宰其弘来源:中华珍宝馆(ID:zhzb_ltfc)❀元好问十六岁时,自家乡陵川前往并州赴试,途中遇见猎人射雁,一只被射下,另一只便投地自尽,他触景生情,写下流传至今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
- 古墨社
-
-
-
- 康震丨交互中的意义生成——都城与文学的双向建构及其文学史价值
- 交互中的意义生成——都城与文学的双向建构及其文学史价值[1]文丨康震内容提要古代都城是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统治意志的象征,都城文化是古都传统与时代文明的集中体现。都城文化包括制度思想、空间形态与文化...
- 章黄国学
-
-
-
- 伊恩·布鲁玛读英国间谍︱“八卦啊,我想八卦”
- 金·菲尔比(左)在乔治·布莱克(右)家,1975年摄于苏联。The Happy Traitor: Spies, Lies and Exile in Russia: The Extraordinary Story of George Blak
- 上海书评
-
-
-
- 满洲八旗中的索伦兵,为什么倍受清朝皇帝青睐
- 作者:李光彩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600 字阅 读 需 要 7 分钟众所周知,清朝的满洲八旗军队在清朝前期有着强大的战斗力,但在进关后战斗力却迅速下降。尽管历代的清朝皇帝都想尽一切办法去竭力维护八旗战...
- 历史D学堂
-
-
-
- 深耕发掘革命历史经典,《巍城》杜绝“雷剧”“神剧”庸俗套路
-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巍城》的创作,摒弃了商业利益至上的浮躁心态,让优秀的电视剧中气壮山河的民族精神、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深入人心,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
- 广电头条
-
-
-
- 剧看完了,但这个梗,知道的人却很少……
- ✪ 每一个可爱的你,我们都铭记1927年陈延年被捕“革命者只能站着死”他宁死不跪,壮烈牺牲年仅29岁1928年陈乔年受尽酷刑宁死不屈光脚走在血水和泥水里遍体鳞伤,从容赴死年仅26岁龙华的桃花凋零在他们盛开的年...
- 安徽共青团
-
-
-
- 宋云彬与陶大镛的一段交往
- 自1945年成立以来,中国民主同盟汇集文化教育界、科技界众多爱国知识分子,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宋云彬、陶大镛就是民盟成员中的杰出代表,随着20世纪50年代两位...
- 团结报文史e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