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走,去诗与远方
  • 来源:最爱历史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
汤显祖目睹当时官场腐败,
上了一篇《论辅臣科臣疏》,
严词弹劾首辅申时行、大学士许国等人,
还抨击了万历皇帝。

疏文一出,皇帝大怒,
一道圣旨就把汤显祖
放逐到雷州半岛的徐闻县(今广东湛江徐闻县)。

在这一事件中,有一个人相当值得一提。
那就是被弹劾名单中的许国。
许国,徽州府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
是万历皇帝的老师,内阁大学士。
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加官进爵之余,
万历皇帝还让工匠在其家乡修建“许国石坊”,以表彰其功。
据说当时一般臣民只能兴建四脚牌楼,超出便属僭越。

图片
安徽歙县徽州古城八脚牌楼许国石坊。来源:图虫创意

然而,万历皇帝为许国修筑的却是一座八脚牌楼,
可见对许国的宠幸程度。
汤显祖被贬后,有人劝他去徽州给许国赔个礼、道个歉,
可汤显祖死活不肯,
故才有了今天“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典故。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前半部分,
却是“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将两段连起来意思就是,想要认识有钱富贵的人,
去黄山附近沾染些铜臭的气息准没错,
但老子死心眼,不稀得一去。

汤显祖正直刚强、宁折不弯的个性,
注定使他不受当时世俗的认可。
但汤显祖的诗,却反映出了古徽州的辉煌往事。

点击播放视频:《古徽州》制作:锦公子。视频素材:摄图网;视频封面图:黄山云海日出,图源:摄图网


1.何为古徽州?

“黟县蛤蟆歙县狗,祁门猢狲翻跟斗。
休宁蛇,婺源龙,一犁到磅绩溪牛。”
但凡徽州人大概都知道这句俗语。

徽州,历史地理名称。
历史上的徽州府,府治歙县,
下辖:黟(yī)县、歙县、祁门、休宁、婺源、绩溪。

图片
古徽州示意。图片:锦绣人文地理自制

如今,前三句中包含的黟县、歙县、祁门、休宁
都归属安徽省黄山市,
婺源县在今天的江西省上饶市,
绩溪县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城市。

图片
宏村村落。来源:图虫创意

徽州并不“古”,
1988年,为响应国家打好“黄山牌”发展旅游业,
徽州地区才被拆分成几个部分(婺源除外)。
因此,对现阶段而言,
大部分生活在这块区域内的老一辈人,
都认可自己为徽州人。

历史上,徽州前身曾为歙州。
在今天天台山与凤凰山之间
有一条喇叭口型的狭长山谷,
它蜿蜒曲折,气象万千,
三道水口环绕拱卫着山谷里的小山村。
这里便是如今安徽省绩溪县的汪村。

图片
安徽绩溪,龙川晨雾。来源:图虫创意


1400多年前,
一位为徽州人所敬仰的“大神”——汪华,
在这里降生了。
汪华是唐朝开国元勋,
被授予越国公、上柱国,
为人德高望重。

隋末,天下大乱,
各地起义军割据一方,各自为政。
偏安江南一带的歙州也不例外,
山寇、流贼声势浩大,
歙州官府曾多次派兵镇压皆无功而返。

这时,精通文韬武略、时年仅20岁的汪华学成归来,
主动请缨,凭借着自己一身本领,
剿灭山寇、流贼,给歙州百姓带来了短暂的安宁。
剿灭流寇后,汪华成了名震一时的歙州守将。

为了能给百姓更好的生活,
身在军营里的汪华决定解散部分士兵,让其回家务农。
同时,汪华在军中积极推行“屯田制”,
鼓励士兵闲时耕田,战时上马杀敌。

图片
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唐模古村太子庙。图源:图虫创意

然而,隋朝终归是大势已去,
随着各路起义军渐渐壮大,地方官也打起了如意算盘。
当时汪华的顶头上司、歙州刺史
有意投靠淮南地区最大的反王杜伏威。
汪华为了歙州百姓的安居乐业,
反对这一做法,最终引得杜伏威大军来攻。

无奈之下,汪华在众将的再三请求下,自称“吴王”,
统领歙州、宣(今安徽宣城)、杭(今浙江杭州)、
饶(今江西鄱阳县)、睦(同属今杭州)和婺(今浙江金华)六州诸军政,
以求以一己之力,保境内百姓太平安康。

汪华主政期间,兴修水利,开垦农田,重视商贸,
歙州经济一度兴旺发达。
公元618年,唐王朝在长安建立。
汪华审时度势,决定投靠李唐,
共谋天下太平之大计。
汪华识大局的举动,从某种程度而言,
推动了中国历史“大一统”的进程。

图片
徽派建筑,石城村。图源:图虫创意

汪华去世后,
歙州一带相继建立了许多汪公庙纪念其功绩,
使他成为当地最重要的地方神——汪公大帝。

到了北宋末年,
大名鼎鼎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方腊在歙州聚众造反,
先后攻占江南六州五十二县,影响极大。
为平息战争阴影,宣和三年(1121年),
皇帝赵佶下诏改歙州为徽州。
徽,有美好之意,后来也成为赵佶的庙号。
自此,徽州之名,活跃史册近800年。


2.徽商的缘起缘灭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锦绣人文地理
锦绣人文地理
在这里,遇见中国风情
8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早在南宋淳熙年代,
《新安志》上就对徽州有“山限壌隔,民不染他俗”的说法,
由于土地闭塞,长久以来,
徽州本土经济多为山林经济,也就是靠山吃山。
例如,徽州境内祁门、婺源盛产茶叶,
黟县盛产香榧,绩溪盛产山核桃等,
但物品产出再多,如果不输出,
也就等于物品滞留,产生不了价值。
正因如此,徽州人必须走出去,谋求发展。

图片
祁门红茶。图源:摄图网

或许是源于汪华的执政理念,
自隋唐以来,经商观念犹如种子
在徽州一带的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逐渐形成与晋商齐名的中国古代著名商帮——徽商。

历史上,徽商最早崛起于南宋时期。
当时,由于宋室南渡,迁都临安(今杭州),
从而带动整个国家诸多领域的先进生产力南移,
江南一带由此更加繁盛。
而一直以来便有经商观念的徽州人,
自然不能放过这大好时机。
商人们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紧靠首都的优势,
利用徽州一带水网交错的交通便利,
将本土堆积已丰的特产由此运往全国各地,
商贸活动由此全面崛起。

图片
安徽歙县徽商大宅院里陈列的石雕马。图源:图虫创意

当时在全国贩茶、贩纸领域中,
徽州祁门商人程承津、程承海兄弟俩由于获利巨丰,
被合称“程十万”。
朱熹的外祖父祝确经营的商店、客栈
占当时徽州府城(歙县)的一半,人称“祝半州”。

正所谓“捐资兴学,功德无量。”
兴盛起来的徽商也将“业儒入仕”定为事业的终极目标。
民间渐渐开始流传“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口猪。
三代不读书,不如一窝猪”的谚语。
徽州人不仅通过经商改变人生,
还一心向学,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图片
安徽宏村。图源:图虫创意

抛却积功修德观念,
在当时,读书科举所获之利非商贾交易可比。
在中国封建社会,
平民阶层可分为士、农、工、商四大类。
“学而优则仕”,才是徽商们梦寐以求的理想,
只有当官,才能摆脱这种底端阶层影响,达到人生升华。

因此,在这种巨大的欲望驱使下,
徽州成为历史上一个相当重视教育的地方,
“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
正是在这股全民喜学、爱学、向学的风气带动下,
宋元时期,徽州才得以孕育出了
程颢、程颐、朱熹等儒家理学大师。

作为东南邹鲁、朱熹故里,徽州秉承朱子遗风,
书院文化也随着徽商的兴起而传遍一府六县。
在书院的分布上,全国各地书院数量更是无出其右。
在这种“不儒则贾”的生存经营模式下,
徽商智慧与财富并重。

图片
中国安徽博物院藏清道光徽商庆大昌盐号木刻封条。图源:图虫创意

一个徽商帝国,正在慢慢形成。
进入明代,为了彻底击溃北元的残余势力,
明朝政府在北方设置了9个军事重镇。
为了吸引商人向边境运输军粮补给,
明朝政府规定,商人只有向北方边境运送粮食贩卖,
才能获得“盐引”(一种合法的贩盐许可证)。

由于古代的盐属于国家管控极严的必需品,
拿到“盐引”就相当于找到一份一本万利的生意。
因此,尽管边境路途遥远,
徽商们仍不辞辛苦,往边境运粮。
但相较于晋商而言,徽商并不占据地理优势,
故在明初,徽商虽已意识到发展盐业的重要,
却比不上晋商的发展速度。

直到明中期,随着白银逐渐成为社会上的“硬通货”,
明朝政府逐渐放宽“盐引”的获取途径,
允许商人在合法途径下,贩盐获利。
由于东临黄海,西接京杭大运河,
两淮地区很快成了大明帝国最重要的盐政中心。

图片

安徽歙县徽商大宅院里陈列的木雕匾额。图源:图虫创意


徽商大展身手的时代到了。
凭借着两淮地区“关系国库”的盐税,
徽商纷纷转做盐业生意。
凭着水、陆交通之便,几乎垄断了两淮地区全盘的盐业生意,
成了明、清两代帝国政府最为倚重的一群商人。

在“业儒入仕”思想的影响下,
徽商宗族不但生意越做越大,科举出人才的概率也越来越高。
据统计,在歙县,有清一代,
本籍、寄籍(指长期离开本籍,居住外地)共出状元5人、
包括徐元文、潘世恩、洪钧等;
榜眼2人,即江德量、洪亮吉;武榜眼1人,即鲍友智;
另有探花8人,进士296人。
歙县还出了4位大学士、7位尚书、21位侍郎。

而在徽州的休宁县,此地更是以“产状元”闻名。
当地望族吴氏,自南宋起就出现了官居左丞相的吴潜,
除此之外,在休宁,
还有被女真人称为“真乃奇男子也”的程若川、
有以直谏朱元璋而着名的任亨泰、
扫平海贼大败倭寇的沈坤、
抗击清兵的铁鞭王黄赓等等。

图片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风光。图源:图虫创意


或许正是因为徽商的影响力,
清朝的康熙皇帝才决定以安庆、徽州等七府三州之地,
设立安徽省成为江南三省之一。

当名扬天下的晋商
还在墙高城深的山西大院里晒太阳的时候,
徽商便凭借着盐业兴旺、官员扶持、帝王宠信,
在衢州、徽州、金华等浙西鱼米之乡
兴建起一栋栋徽派建筑园林。
这种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
坐北朝南,整座房屋随处可见雕镂精湛的木雕、砖雕和石雕,
尽显大户人家的荣耀与奢华。

图片

图片

上:徽派建筑冬瓜梁木雕;下:安徽博物院馆藏清代石雕倒挂狮夹柱石。图源:图虫创意

因地处江南地区,为应江南之景,
设计者们还特地以青砖灰瓦为徽派建筑主题,
让建筑与小桥、流水等景物融为一体,
充满恬静、安宁的气氛。

不过,独特的园林建筑景致
仅仅满足了徽商视觉方面的要求。
口味挑剔的他们并不满足于像晋商那样
吃着一成不变的“烙饼卷大葱”。
有了钱的他们,
开始在自己园子里养着会“十八般厨艺”的大师傅,
每日为他们烹饪美食。

图片

图片

上:中国徽菜博物馆清代婚宴展区;下:第七届徽菜文化旅游节展品。图源:图虫创意


在这些厨师的精细专研下,
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诞生了。
徽菜讲究以鲜制胜,就地取材。
因为徽州一带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
因此,只需要善用火候,成品必定能惊艳四座。

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着豪华的园林建筑,
拥有文化的徽商也慢慢开始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在徽商们的带动下,徽剧开始风靡全国。
在当时,乾隆皇帝生母孝圣宪皇后过寿时,
宫廷里都准备了徽剧表演。

图片
徽剧《惊魂记》。图源:图虫创意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徽剧三庆班进入北京演出,
同以后兴起的四喜、春台、和春合称“四大徽班”。
道光间湖北汉剧进京,
徽剧的二簧调和汉剧的西皮调结合形成京调,产生京剧。

徽商这种资源丰富的物欲生活,
就连号称缔造“康乾盛世”的十全老人——乾隆也自叹不如:
“富哉商乎,朕不及也。”

或许是徽商富可敌国引发了帝王的眼红,
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12次南巡,
不约而同都选择了江南。
特别是乾隆,六下江南花费之巨,世所罕见。
这其中,多半是笼络盐业经营的徽商。

图片
中国安徽博物院藏清代都转盐运使司石旗杆座。图源:图虫创意


眼见能获得与帝国统治者零距离的会面,
在名利双收的诱惑下,花多少钱都值,
而乾隆帝对此也颇为满意,乐见其成。

为了宗族的荣耀,
徽商们不仅将自家园子腾出来作为帝王的行宫,
还大行捐献、捐纳之事,
祈求通过利益输送达成某种人脉关系下的政治庇护。

但无情的帝王总是只顾自己享受,
对于徽商们的心思,帝王们大可不必理会。
以乾隆朝(1735-1795)为例,
前期每引盐所需缴纳的杂税为12两,后来变成了14两。
自乾隆之后,清朝各代由于国势衰落,割地赔款,
国家需要的钱也越来越多,
盐引杂税金额越来越大,压在盐商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嘉庆(1795-1820)之后,
两江总督陶澍提出的“票法”代替“纲法”,
使徽商的盐业垄断之权彻底断绝,徽商由此一蹶不振。

图片
安徽博物院展厅庆余堂药号开业盛况。图源:图虫创意


徽商衰落的同时,太平天国运动也爆发了。
这场运动席卷了包括江南在内的大半个中国,
虽有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抵抗,
江南地区的盐业、木材、茶业等多方面经济均遭受重创。
而与之相对的,外国殖民侵略资本的深入,
也在传统的徽商身上“割”走了更大的一块肉,
这无疑是兴盛数百年的徽商难以接受的噩耗。
 
作为这支商帮中仅存的最后一位大佬——胡雪岩,
虽得帝国实际掌权人的青睐,
成为晚清最有实力的商人之一,
但奈何敌不过权力的争斗、派系的倾轧,
最终也沦为了政治的牺牲品,徽商彻底没落。

锦绣人文地理
锦绣人文地理
在这里,遇见中国风情
8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3.徽州如梦

徽商失势,使徽州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不过,徽州的风波并没有就此停歇。
1934年,由于国民政府的政策,
婺源第一次离开了徽州大家庭。
婺源民众怒不可遏,认为婺源从千年前就归属徽州,
且民风习俗与江西多有不同,
于是,在地方政府以及民众的统一抵制下,
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婺人返皖”运动。

图片
江西省婺源县菊径村风光。图源:图虫创意


历史上,徽州盛产名人,
直到近现代,徽州还出过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
1947年,在绩溪人胡适等的联名要求下,
国民政府只能将婺源划归徽州。

但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后,
被解放的婺源又重新划归了江西,
并且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回到徽州的名下。
如今,徽州之名渐行渐远
却因黄山的旅游开发,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历史符号。

当徒步走进古老的县城时,
仿佛还能一览徽商宗族的昔日繁华。
从奇秀的山路登上黄山之巅时,
依旧能品味徽派山水的天下无双。
徽派的建筑、篆刻、版画、教育、美食,
每一样都流传至今,
青山绿水之间的徽派文化源远流长。
徽派文化的流传,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算得上是现代徽州的延续吧。

图片

古徽州的黎明。图源: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

方静:《解读徽州》,合肥工业大学,2009

陶绍兴、郑晓明:《素封:明清徽商的无奈选择》,《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刘九伟:《简论隋唐以来运河沿线地区教育发展及特色》,《淮阴工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9期

郭峰:《两淮产盐及行盐四省图》,《地图杂志》,2005年第4期



创作团队

撰文:大唐梁金吾

图片:图虫创意、摄图网授权

视频素材:摄图网授权


...   完   ...


锦绣人文地理
锦绣人文地理
在这里,遇见中国风情
8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图片

历史

  • 叙利亚人眼中最强大的四个国家,有一个已经灭亡了
    叙利亚人眼中最强大的四个国家,有一个已经灭亡了
    从世界历史来看,虽然世界范围内的强国,因为综合国力的要素,整个强大的排位那是很确定的。但是因为每个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发展的路径也不一样,所面对的大国状况更是不同。所以对于国人来说,其展现...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从“西方中心论”到“欧亚大陆观”
    从“西方中心论”到“欧亚大陆观”
    (帖木儿像 图片来源:IC Photo)沈祖新/文我在试图寻找一个恰当的语词来概括《帖木儿之后:1405年以来的全球帝国史》这本书,但总是无法形容贴切,因为从各个方面来看,这部高水准的历史学著作都是难以被框定...
    经济观察报
  • 阿道夫希特勒是怎样收拾律师的
    阿道夫希特勒是怎样收拾律师的
    来源丨一贯刑辩 汉斯•利腾律师在纳粹集中营自杀了。 时间是1938年2月4日。死前,他受尽纳粹虐待。他的母亲伊姆加德·利滕曾尽力营救他,甚至传说曾向末代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孙子威廉王子求助。威廉王子向希特...
    景来律师
  • 张伟劼评《风暴前线》|拉丁美洲国家参加过二战吗?
    张伟劼评《风暴前线》|拉丁美洲国家参加过二战吗?
    风暴前线:二战中的拉丁美洲[新西兰]玛丽·乔·麦克科纳希著任逸飞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337页,88.00元━━━━文︱张伟劼去年在微博上曾经流传一段展示智利阅兵仪式的视频,网友们纷纷惊呼:这不是德...
    上海书评
  • 学党史,总书记论述新中国的成立
    学党史,总书记论述新中国的成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顾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总结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
    求是网
  • 走,去诗与远方
    走,去诗与远方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汤显祖目睹当时官场腐败,上了一篇《论辅臣科臣疏》,严词弹劾首辅申时行、大学士许国等人,还抨击了万历皇帝。疏文一出,皇帝大怒,一道圣旨就把汤显祖放逐到雷州半岛的徐闻县(今广东...
    最爱历史
  • 复原楼兰往事:找了一座又一座都不是,楼兰都城在哪里?
    复原楼兰往事:找了一座又一座都不是,楼兰都城在哪里?
    2021年3月28日,“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32期演讲现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陈晓露带来演讲:《复原楼兰往事》。以下为陈晓露老师演讲实录:2021.3.28 北京大家好,我叫陈晓露,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我是一...
    果壳
  • 最想回归祖国的地区,面积两千七百平方公里,现在是邻国自治区
    最想回归祖国的地区,面积两千七百平方公里,现在是邻国自治区
    从世界历史来看,近代以来,因为国力的衰弱,使得很多地区在列强的争夺中失去,而对于这些失去的地方来说,发展得很好,自然是顺理成章。但是发展不好,就有要重新回归的想法,这也是世界范围内,最想回到原来祖...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曹操十大金句,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曹操十大金句,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宰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喜欢用诗歌、散文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是东汉文学的代表人物...
    总裁俱乐部
  • 阿斯库路姆战役:古代战象部队的正确打开方式
    阿斯库路姆战役:古代战象部队的正确打开方式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公元前279年,罗马共和国继续为争夺南意大利主导权,同希腊盟军展开激烈角逐。由于双方在战略、战术和动员体量方面都各有千秋,所...
    冷炮历史
  • 平心静气,聊聊《大宋宫词》
    平心静气,聊聊《大宋宫词》
    一介布衣民女,跌跌撞撞“闯入”皇子皇室,一路从嫔妃走到皇后。她非宋真宗的第一任皇后,甚至在遇到皇子之前已经嫁过人,有过孩子,还流过产,却到了皇子的宠爱,并与其相携一生。不仅如此,她还在身体力行地影...
    幕味儿
  • 天威吓坏洋人:晚清士大夫的荒唐脑补|短史记
    天威吓坏洋人:晚清士大夫的荒唐脑补|短史记
    作者丨言九林编辑丨吴酉仁说一个与“脑补”有关的故事。1873年,各国驻华公使首次获允以近代礼仪,也就是鞠躬礼,直接觐见同治皇帝。觐见的具体情状,如下图所示。该图来自1873年9月27日《伦敦新闻画报》刊登的...
    短史记-腾讯新闻
  • 共产党的作风就是艰苦奋斗丨百年征程大智慧
    共产党的作风就是艰苦奋斗丨百年征程大智慧
    百年奋斗路,红色基因始终未变,政治本色一脉相承。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1938年,毛泽东来到陕北公学参加第二期开学典礼。当时,学校生活...
    中国纪检监察报
  • 达利欧:八千里历史高空俯瞰中国
    达利欧:八千里历史高空俯瞰中国
    来源:wealplus今天的主题是价值中国,今日两篇供各位看官参考,正好国内外两个视角作 者:达利欧2021 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从延安时期的斯诺,到 21 世纪的达利欧,能够清醒、冷静、客观看待中共的人士,在...
    FMBA
  • 今日谷雨:传统文化与养生要点(附语音)
    今日谷雨:传统文化与养生要点(附语音)
    【本篇是:彭博士讲《二十四节气养生》之“谷雨节气”】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讲解二十四节气——谷雨,这个节气。 谷雨概述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
    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 16 17 18 19 20 >> 

公众号 • 最爱历史

  • 最爱历史微信号 : solovehistory
  • 知名文史作家,畅销书《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系列丛书作者,2018年度U创大奖得主,只做深度+原创好文,在这里遇见不一样的历史。
  • 手机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订阅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