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运动与不运动,你人生最后十年有什么不同
  • 来源:改变自己


彭萦        改变自己主创

创业者 | 品牌人 | 性格分析师


《财富》 500 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中,找不到一个体重超标的人。

 

原因就在于,大多有运动习惯的人,都拥有着强大的自律。

                                                 

运动与不运动,你人生最后十年有什么不同 

作者: 插座学院

来源:插座学院(ID:chazuomba)


 运动与不运动过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运动和不运动的人生,差距到底有多大。最近在看过一个视频后,才发现,差距大到你无法想象。



正如视频里所说:

 

人生最后 10 年,你想如何度过?

 

是每天清晨踏着运动鞋,去倾听山涧鸟鸣;还是踩着拖鞋坐在病床上,看着点滴一滴滴地滑落?

 

是骑着自行车去远足,攀越一座高山;还是坐着轮椅,穿梭在医院拥挤的走廊中?

 

是与家人欢聚在一起,吃着色味俱佳的美食;还是与医疗护工相伴,吞着各式药片?

 

是打着领带、戴着腕表,盛装出席子孙的婚礼;还是缠着医疗器械、戴着氧气罩,躺在病床上?

 

人生最后十年看似很远,但未来生活的选择权,就在你现在的手上。运动还是不运动,过得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近两年,朋友圈时不时有一些」创业者过度劳累猝死「的新闻,起初我以为这些新闻离我很远,不会发生到自己身边。

 

然而有一天刷朋友圈时,看到了一位很久不联系的朋友,发了一张躺在病床的照片。

 

我赶紧私信「怎么啦」,朋友回复,「切除了一个肿瘤...」

 

要知道,她是 94 年出生的,只不过 20 多岁。一问原因,原来是经常「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经常喝咖啡奶茶,运动很少」。

 


「忙」是成年人的通病。

 

白天上班节奏快,在工位上一动不动,接个水上个厕所都嫌麻烦;加班到很晚回到家,不是「葛优瘫」,就是刷微博刷抖音煲剧,一不小心就到了 1 点之后;想睡觉时发现来精神不困了,结果导致第二天醒不来。

 

「出门靠打车,在家就外卖」,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经常是两个月下来,才发现自己竟然没有运动过一次。

 

你不爱惜身体,身体也会惩罚你。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生病,专注力和精力都在直线下滑。

 


 身体好,就是你最了不起的才华

 

CCL 领导力调研机构,曾发布过一份报告:

 

《财富》 500 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中,找不到一个体重超标的人。

 

原因就在于,大多有运动习惯的人,都拥有着强大的自律。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被誉为「中国最帅外交官」。不仅因为他在回应各种外交问题时,义正言辞、有理有据的大国外交官风范,还因为他是一位运动达人。

 

2015 年 3 月,王毅外长在瑞士参加会议期间,一组在日内瓦湖边慢跑的照片走红网络。照片中的王毅外长体态轻盈、步伐矫健。长期坚持运动的好身体,让 66 岁的他处理繁琐的外交工作时,仍能游刃有余。

 


国内热爱跑步的商界大佬,潘石屹应该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潘石屹的夫人张欣也是跑步爱好者,两口子在微博上经常晒出跑步记录,远到巴黎、纽约,近到北京的天坛、奥森跑步公园。



潘石屹在接受腾讯体育采访时,谈到跑步后自己的变化:「我觉得最明显的变化是情绪。成年人的工作压力都很大,有时候难免会抑郁、不高兴,但是跑完后心情马上就能愉悦起来。

 

我看过一本书,说人每天最好能在户外运动一个小时,你可以慢跑、走路,都好。因为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户外,在户外能唤起比较遥远的记忆,也就觉得愉快了。

 

如果人一直待在房子里,就可能意味着冬天要到来,意味着没有食物了,心里的压抑沮丧就容易出来。所以我觉得跑步是一个健康的活动,对人身体的健康和心里的健康都有好处。

 

不止是名人,普通人因为身材的改变,生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去年,摄影师小野杰西「带 53 岁的爸爸一起减肥运动」的照片刷遍了朋友圈。

 

历时 6 个月,杰西的爸爸减掉足足 40 斤肥肉。不仅父子关系改善,一家人也爱上了锻炼,家庭关系也越来越好。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坚持跑步 30 余年后感触道,运动能给你带来全新的价值感和目标感,比起稀里糊涂地活,运动会让你更加目标明确、生机勃勃地活着。

 

能管好自己身材的人,往往工作和生活也不会差。所以,身体好,就是你最了不起的才华。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但仍然健康的你

 

自媒体作者梁爽在文章里曾这样写到,「很多年轻人相信一句励志的话,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努力的你。

 

但此时此刻,我觉得身体不好,再多努力也会打了水漂,所以这话应该修正为: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努力但依然健康的你。

 

没错,从一个人长达 30 多年的职业生涯来看,如果你的前 10 年是通过「消耗」身体换来的,那可能之后的 20 年里,你都会一直在「还身体的债」。

 

那么,如何坚持运动保证身体健康呢。我们不从运动的专业角度回答,下面这两个思维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1)你要知道,别人没时间笑话你

 

我发现,身边很多朋友包括自己在内,开始运动的时候最难跨越的一个障碍是「不好意思」。

 

刚开始运动的人会觉得自己跑得慢、姿势不对、力量太差,担心别人笑话自己,所以也就导致很多人办了健身卡再也没去过,更不要说去跑步等等。

 

其实,这都是幻觉。

 

首先,别人没有时间笑话你,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谁也没有那么重要;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别人看到你做得很好时会羡慕,而你做得一般时,大多会鼓励你。

 

你想想,生活中的你是不是这个心态。

 

作家严歌苓每天写作6小时,每隔一天就要游泳1000米。罗辑思维CEO脱不花曾在微博写到,有一次,看到严歌苓老师在餐厅等人时,直接趴在地上做平板支撑。

 

运动是自己的,管他呢。

 

2)先做起来,你就赢了一半

 

运动这件事,是一件越早开始就越早受益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样的运动,无论运动量大小,千万别以为只有买好运动鞋、运动装、各种装备,等完全准备好以后才能开始。


先做起来,你就赢了一半。

 

可以是每天早上 5-7 分钟的无氧运动,也可以是下班回到家之后的拉伸运动,或者是周末假期的户外锻炼,都是可以的。建议你先开始「简单、轻松」的运动,具体运动方法在各种健身app 都有,我们不做过多推荐。

 

总之,一定要先动起来,然后别让自己停下来。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插座学院(ID:chazuomba)。本文作者插座学院,首发于职场充电第一站——插座学院(ID:chazuomba),每晚 21 点 21 分准时分享,陪有梦想的人一起成长,欢迎关注。



本周末的会员语音 


我想不管是身边的朋友,还是同事、家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沟通不顺。比如:固执己见,各说各话,话不投机,不欢而散,出口伤人、表一不一,没有诚意,以自我为中心,不做换位思考,我就是真理等等。本周末我想和改变自己会员们聊聊我们该如何提高和他人的沟通效率,实现高质量的沟通,敬请期待。





今天你做了什么改变


上期的语音,我和改变自己的会员们聊了聊「为什么优秀的人还自卑?


每一个人都多多少少的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当你所处这个环境的人都比你优秀的时候,你无法短时期超越的时侯,你内心的自卑感就油然而生。


所以你就会不断地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但是你果真会因为变优秀,就再也不自卑了吗?但其实自卑和优秀是两码事。语音中我结合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以及我身边朋友的案例和大家分享这一话题。


下面是精选的会员反馈:




@藤蔓


自信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塑造的,它来源我们自身的信念与积极行动。一旦我们从内心肯定与相信自己的价值,我们就不会害怕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才能超越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束缚与局限。

@小英

我们常说,人比人气死人。一个人只有找回自我的节奏,才会越来越自信与健康。如何找回自我的节奏,就是从自我感兴趣的领域入手,积极肯定自我的价值,要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我,我们只有充分挖掘自我的宝藏,我们才能充分看到自身的潜能。有一个哲人说过,自卑不是来自你的缺点,而来自你没有足以对抗的优点,当你建立自我发展节奏时,你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这时自信就开始塑造起来。



 现在加入会员 


从现在起,点击「」加入改变自己会员,就可以在本周日听到彭萦的会员专属语音《为什么优秀的人还自卑?》作为额外福利。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社会

    << 46 47 48 49 50 >> 

    公众号 • 改变自己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