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他给病人拍照,不想让冷漠成为医生的标签
  • 来源:人物


三年来,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姚帅拍摄了 400 多位患者及家属,总计 1 万余张照片,里面大都是些老人。他问肿瘤终末期患者什么是死亡和希望,问小孩什么是悲伤和幸福,问教徒什么是信仰和人生。



 

 

文|翟锦

编辑|刘斌

图|受访者供图

 

 


一个老人就是一部历史

 

姚帅是名医生,但他喜欢问别人问题:你害怕死亡吗?你一辈子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你怎么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候?

 

在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的心血管内科,31岁的姚帅曾向自己的数百个病人提问,还把他们邀请到自己临时搭建的摄影棚里,拍下流泪的患者女儿,戴着军帽、斜眼睥睨的老人,紧闭眼睛和嘴巴、像是在和谁赌气的老头,还有眯着眼笑、皱纹堆在一起的老太太。

 

姚帅很早就对摄影感兴趣了。小时候,看到村尽头处的一抹夕阳,他就会站住,看很久很久,想把这一幕印在脑海里。下雨天,看着老妇人,拖着一辆装满砖头的板车,身形瘦弱但有力量,他很想拍下来。直到后来,他买了相机,这些画面才得以被一一记录。他拍家人,拍颇具风味的土灶,清明节祭祖的仪式……

 

2016年,姚帅在查房的时候,同病人拉家常。听到一个老人讲起自己年轻时候挖运河的往事,「当时还闹着饥荒,天寒地冻,泥巴都冻在了一块,我们赤着脚,趟在水里,下半身都冻麻木了,十几二十年的挖,有的人死掉了,有的人落下残疾,我们这些人年纪大了,很早就患有心衰、肺气肿。」

 

这个老人的讲述唤醒了姚帅遥远的记忆。奶奶也同他提起过挖运河的经历,那时候苦,没有重型机械,全靠人。

 

姚帅受到触动,为什么不拍摄这些人呢?他想,每天事务性查房,不如去记录下这些故事。「我从小就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老人就是一部历史。我们心血管内科,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六十岁到八十岁,大半辈子风风雨雨,见证了建国、改革开放,很多动荡的岁月,我挺好奇的。」

 

三年来,姚帅拍摄了 400 多位患者及家属,总计 1 万余张照片,里面大都是些老人。他问肿瘤终末期患者什么是死亡和希望,问小孩什么是悲伤和幸福,问教徒什么是信仰和人生。

 

他将照片集结成《人在医院》,很多故事都让他深受触动,一个肝癌晚期患者,当过辅警,始终戴着警帽,满腔的英雄主义。还有一个儒雅的老者,以前在老上海做裁缝,给时任中苏友好协会会长叶艺群做过一件开司米的大衣,哥哥早年去了台湾,在长长的岁月里,他们都无法见面。

 

「每一场对医者而言司空见惯的病情转变,对一个家庭来讲都可能是一次内心的天翻地覆。」姚帅在开始拍摄患者后,更深地同他们建立起了共情:「我发现原本用床号或病种简单区分的患者,原来都是那么独特,每一个波澜不惊的脸孔都可能经受过生活的惊涛骇浪。」


 


对死亡的困惑

 

2016年9月,姚帅开始拍摄《人在医院》。白天下班以后,姚帅把拍摄对象请到主任办公室,或者储藏室,关上门,隔开走廊的喧嚣,两个人陷在安静和沉思里。

 

因为空间狭窄,他只能拍特写。拍摄不过才3分钟,但每次他都会用很长时间跟患者或家属聊天。

 

他问面前的人,关于人生的遗憾、艰难、快乐和死亡,有人哭了,想起自己早逝的亲人、犯过的错,有人谈起自己最喜欢放鹞子(板鹞风筝),自己有一个61声的板鹞,由61个六角鹞组成,有2.4米高,要两个人才能放起来,放鹞子时,听到哨子声,很开心。

 

摄影更像是谈话的句点,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被倾听。有人在拍完后感谢姚帅,之前从来没有过交流这些的机会。「谈话的时候,很多人会哭泣,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渠道去被人倾听和发泄,无论怎样一种文化水平,社会层次,其实每个人都是有精神的需求。」

 

被拍摄的患者,有些已经身患绝症,只有几个月的生命。这也是姚帅思考的问题,因为职业和死亡接近,他总是在想到底要如何面对死亡,可是他不觉得自己做好了准备。

 

少年时期姚帅一直被死亡困扰着。上小学五年级时,有个傍晚,姚帅发觉接他回家的父亲,拿着张单子,神情沮丧。一回到家,母亲接过了检查报告,哭了,她给姚帅的大舅打电话:「哥,现在该怎么办啊?」

 

父亲得了「肝硬化」,那是姚帅第一次看到母亲哭。在这之前的2年,他的祖父过世了,因为「肝癌」。姚帅并不知道「肝硬化」是什么病,只是大人的恐慌成倍地笼罩在他身上,当天晚上,姚帅把自己从河里钓的龙虾,都放生了,他以为是自己钓了太多的龙虾,遭了报应。从那往后,姚帅的内心充满了恐惧,感觉父亲随时都可能死掉。

 

姚帅变得更加敏感。因为这场病,父亲也变得更加沉默而压抑,不怎么顾家,母亲时常生闷气。有一天,雨倾盆而下,漫进了阳台,堵塞了下水管道,母亲一句接一句抱怨,姚帅跑去疏通管道。家里停电的时候,也是他一个人跑去邻村的小店买蜡烛。这两件事都发生在他小学的时候。

 

在成长期,思考死亡这件事没有任何进展,但这种思考改变了姚帅的人生态度,上大学考完四级能毕业,他就不考六级了,毕业后他也不花心思谋求更好的单位。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让他觉得虚无。

 

2013年,姚帅做了医生。他好奇病人和家属怎么去承受和面对痛苦,甚至是即将到来的死亡。但他还是没找到答案。大多数人都是默默地承受,没有去思考人生为什么是这样,是不是应该就这样。

 

姚帅记得,他拍摄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位老师,肺癌晚期。他做了一辈子的化学老师,践行着「教好书育成人」,但是他对女儿抱有很深的歉疚。因为施加了太大的压力,女儿中考失利后,一蹶不振,得了精神分裂症。

 

如果再养孩子,是不是就不会一味要求他们拿第一了?是不是就能更关注她的情绪状态和精神健康了?人生到底什么最重要?要用什么去衡量人生的价值?这些问题姚帅都没开口去问,他答应老人送他照片作为留念。

 

不久之后老师就去世了,姚帅拿着这张没能送出的照片参加了他的葬礼。




拍摄

 

除了那些善意、哭泣和爱,姚帅也会把这些人展露出来的怀疑、狡诈拍进照片里。

 

姚帅问过一个为父母忧心的儿女:「你小时候妈妈怎么对你好?」一说出这句话,对方就哭了。有的爱吹牛,姚帅就问他平时抽什么牌子的烟,对方就开始夸耀自己抽过多好的烟,自己的朋友有多厉害。也有人觉得姚帅是骗子,「有的人本身就对世界,对他人带着一种怀疑的态度,认为你别有企图,你是骗子。」

 

有些患者并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病情。一个病人家住三楼,他要靠妻子搀扶着才能上楼梯,只要听到后头有脚步声,就催促妻子,怕邻居看到。在拍摄时,妻子讲起自己的愧疚,如果早点督促他改掉不好的生活习惯,恐怕就不会这样了。

 

一个93岁的老人对姚帅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没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做了一辈子的好人,他觉得做好人才能享福。13岁的时候,家里穷的吃不上饭,他跑去上海的软木塞厂做童工,机器比人还高,他拿砖头垫脚,从天微亮工作到凌晨。后来他做食堂的管理员,手上拿着分给工人的粮票。管他的行政科科长问他要粮票,否则就要赶走他,他只好自己花钱买了粮票给科长,对方还嫌少。

 

姚帅拍过一个内心满是愤怒的老爷子。戴着军帽,一圈灰白胡子,眼睛炯炯有神,很精干的样子。老爷子跟他讲,自己在60年代受尽了冤屈,一辈子都毁掉了。当时在生产队里,大家分玉米,下乡的女知青挑了很多好玉米要拿走,「这个玉米,普通的村民他们也要吃,你把好的挑走了,别人吃什么呢?」老爷子当时年轻,人也正直,刚从部队里出来,做事不知道转弯,在生产队里做临时会计。

 

女知青叫了几个男知青去打他,还诽谤他强奸了自己。当时流氓罪还会判死刑,还要开万人批斗大会。老爷子被关进监狱,出来后他一直上访,好些年后才平反,但那时候他没了工作,也没了大好青春,后来他娶了一个有精神障碍的妻子。

 

给他拍摄完,姚帅专门从家里拿了包烟给老爷子,他爱抽烟。「我很欣赏他,觉得他是很悲剧式的命运,很悲壮。花甲之年,他讲述的时候一直很平静,平静地表达那份悲愤。」姚帅说。

 

那之后,过了半年,姚帅第二次见到了老人。人明显萎靡下来,消瘦,蓬头垢面,胡子很久没打理了,全白了,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身上有恶臭,走路也艰难。

 

第三次见是在上急诊夜班的时候。后半夜两三点钟,老人扶着墙,走得很缓慢,气喘得厉害,浑身大汗淋漓。在诊室里,姚帅只觉得无能为力,他不知道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老人,只想赶快看完病,甚至他都不敢直视老人眼睛,只例行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

 

但老人认出他来了。「他说『我认识你,你就是那个姚医生,我现在不舒服』,他(指老人)说话不会拖泥带水,不会有祈求。」姚帅尽力给老人提供了更低廉有效的治疗方案。


 


困境

 

姚帅和拍摄过的病人们到后来走得不算近,「我只想和他们建立一个相对疏远的关系,因为在现在的医疗环境下很危险,医生很多时候没办法,只能自保。」

 

这种困境始终贯穿在姚帅做医生的职业生涯里。就在采访他的那天晚上,姚帅当时在医院值班,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个子小小的,佝偻着背,在照顾自己重病的儿子时,突然腹痛,剧烈呕吐不止。

 

姚帅赶过去,想诊治,但和老人沟通很难,她不想花钱做检查,旁边也没能拿主意的家人。「这个时候我作为一个医生怎么办?我给她治,如果万一出了事,到时候就是我的责任了,治了但是家人反咬一口,那费用谁出?如果不给她治,听任她呻吟下去,我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这就是很现实的问题。」

 

最后姚帅选择了保守治疗,打了一针止吐针,联系她的家人来医院。

 

社会上频繁出的医疗纠纷,以及对医生的偏见,让姚帅很没安全感。有时候是几个家属对救治的态度不统一,医生去救治了,还会引发经济纠纷,医生的热情反而会成为一种过错,被人诟病。有时候是家里人不管不问,给老人做了检查之后,家里人又找来攻击医生是过度医疗。

 

有时候甚至不知道怎么做医生了。姚帅会很困惑,他尝试去劝说病人做一些决定,告诉他可能存在的风险,哪些是必要的检查,但是,「他会对你更加不信任,觉得你有过度医疗之嫌,有可能拿回扣,各种嫌疑。后来我就不怎么多说话了。」

 

不过,越是显现出职业冷漠的时候,姚帅越是警醒,他始终记得小时候的一桩事。那时候他还在读高一,父亲日渐瘦削,他内心敏感不安。一次假期结束返校,经过县城,父亲顺路去复打乙肝疫苗。接诊的医生态度极其冷漠,他看着父亲咨询了一个问题,被医生不耐烦地打发了。父亲悻悻地离开,更加沉默,在路上问他:「是不是城里人都这样,看不起农村人?」

 

因为少年时被疾病的阴影笼罩,他体验过无助的滋味。成为医生后,姚帅一直希望自己能给病人带去的是温暖和信心,和患者建立平等亲密的关系。2013年9月,姚帅成为了一名医生,走上临床岗位。「Too many people in need」,这是他在医院实习第一个月写下的一段话。

 

为了不让冷漠成为这个最该温暖的职业的标签,他总是以微笑和耐心对待病人,满怀热情,看完病查完房,空闲时间会自己跑去病房,并不是机械地问哪里不舒服,而是同病人拉家常。腊月初八的时候,他还会带来祖母熬的腊八粥,分给病房的老人吃。

 

拍摄《人在医院》的项目,也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更准确地说,是回归到他刚做医生的样子,「冷漠的心一下子被揪了回来,就好像慢慢要睡过去的人,突然间拍了一下自己的脸,快快快,醒醒,不要这样下去,不能这样子。」

 

姚帅希望自己不要睡过去。「如果有人因为自己的痛苦,向我伸出手的时候,我肯定会去拥抱他。我希望别人能够避免那份痛苦和无助。」


 姚帅 





没看够?

长按二维码关注《人物》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的故事在等着你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取消
允许








确定


社会

  • 



超越欲望的人更容易幸福
    超越欲望的人更容易幸福
    智慧引领幸福 智慧引领幸福 - 来自周国平 - / 10:18 1、超越欲望才有幸福 叔本华说:人受欲望支配,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他的结论是:根本就
    周国平
  • 



她会好吗,还是更烂
    她会好吗,还是更烂
    在过去的 20 年里,全世界生活在极度贫困状态下的人口是如何变化的? A. 几乎翻倍 B. 保持不变 C. 几乎减半 在过去 100 年间,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是如何变化的? A. 几乎翻倍 B. 保
    二爷鉴书
  • 



让“畅想”变成现实,深信服做到了
    让“畅想”变成现实,深信服做到了
    撰稿 | 贾贾 编辑 | 图图 我们常说,这个社会需要想象。 但人们往往难以把握“空想”与“畅想”之间的差异,大都只能在短暂且虚幻的乌托邦中飘飘然一阵,而后不得不回到现实,发觉一切没有任何改变。
    安在
  • 



2019|川藏+青藏16天大环线拼车招募
    2019|川藏+青藏16天大环线拼车招募
    为什么要去西藏 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这里是摄影家的天堂 是朝拜者的圣地 这里可以挑战自我 还能“治愈疗伤” 这里的蓝天白云 圣洁的雪山 庄严宏伟的建筑 悠久的人文历史 每一个细节都可能会
    骑行西藏
  • 



父母抓阄决定谁陪女儿走下去:击垮一个中年人,生场病就够了
    父母抓阄决定谁陪女儿走下去:击垮一个中年人,生场病就够了
    你做我的朗读者 我做你的摆渡人 戳蓝字一键关注 摆渡人 ☾ 每晚21:39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1- 不知道大家是否相信这样一句话:你越弱的时候,生活越会对你露出獠牙。你越强大时候,
    摆渡人
  • 



Linux 系统故障修复和修复技巧
    Linux 系统故障修复和修复技巧
    我发现Linux系统在启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故障,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启动,我在这里写了几个应用单用户模式、GRUB命令操作、Linux救援模式的故障修复案例帮助大家了解此类问题的解决。 一、单用户模式 L
    高效运维
  • 



是谁扼杀了我们的天赋与激情
    是谁扼杀了我们的天赋与激情
    张辉 改变自己主创 辉哥奇谭主创 | 布道师 当我在职场竞争中碰的头破血流时,才终于想起:我的人生答案在于向内寻找,我必须围绕自己的优势去努力,找回久违的激情。所以很感谢在35岁那年的深深焦虑
    改变自己
  • 



“这是我破釜沉舟、众叛亲离的选择”| 往届生考研图鉴
    “这是我破釜沉舟、众叛亲离的选择”| 往届生考研图鉴
    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硕士研究生报名连续五年持续上涨,2019年这个数字更是达到290万,较上一年增加53万人。报告同样显示,2018年往届生占比达到45%,接近考研总人数的一半。 相
    三联生活周刊
  • 



25岁以后,你更应该逼自己系统性成长
    25岁以后,你更应该逼自己系统性成长
    今天给大家安利一个干货福利,来自圈外商学院的6天免费职场课。 目前只限定300个免费名额,先到先得。我自己学完觉得帮助很多,想要在职场获得系统性成长的朋友,可以先体验看看。 6天体验下来,我发现课
    王路在隐身
  • 



不只是秋叶原!这里才是日本宅文化的秘密基地。
    不只是秋叶原!这里才是日本宅文化的秘密基地。
    关注知日公众号,「每日福利」开启,参与详情见文末 |今日福利| 《知日・东京就是日本 !》特集赠书 中野百老汇举办的动漫活动的宣传海报 真正意义的宅文化诞生之地?! 说起日本的御宅文化,大多数外
    知日
  • 



他给病人拍照,不想让冷漠成为医生的标签
    他给病人拍照,不想让冷漠成为医生的标签
    三年来,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姚帅拍摄了 400 多位患者及家属,总计 1 万余张照片,里面大都是些老人。他问肿瘤终末期患者什么是死亡和希望,问小孩什么是悲伤和幸福,问教徒什么是信仰和人生
    人物
  • 



全球投资谈:市场略显惊慌,美ETF却迎来70亿美元净流入!
    全球投资谈:市场略显惊慌,美ETF却迎来70亿美元净流入!
    因为种种原因,《华尔街见闻》App最近暂时歇了,正在进行恢复方面的沟通,基金哥在那里有一款质量和评价不错的ETF课程。现在,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见闻已经将其从见闻App转入其旗下的见识服务中,请有意
    美股基金策略
  • 



鲁迅诗里的斗士是谁,到今天都没人说明白 | 大家
    鲁迅诗里的斗士是谁,到今天都没人说明白 | 大家
    1 “斗士诚坚共抗流”是鲁迅先生的诗句,在中学时代,它萦绕在心头,始终让我困惑,好像弄懂了,又不太明白。免不了望文生义,作为一名十年动乱时期的中学生,鲁迅的作品,他的杂文和小说,他的旧体诗,是当时难
    大家
  • 



爱情遇上“996”:上班族女性如何恋爱?
    爱情遇上“996”:上班族女性如何恋爱?
    人类不止面对大自然时才会觉得渺小。有的时候,在庞大的都市丛林下,也会觉得自身弱矜矜。建筑太过庞大,物质太过高不可攀,这时仰望势必出现。 如果一名女性,在一个大都市里上班,她会时常感到自己不过是这巨大体
    三联生活周刊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父母决定孩子飞多高,飞多远 - 来自十点读书 - / 15:05 文 | 一本叔 · 主播 | 素年锦时 来源:一星期一本书(ID: yer80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都
    十点读书
<< 31 32 33 34 35 >> 

公众号 • 人物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