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在尼泊尔,做个废青也可以很幸福
  • 来源:骑行西藏

幸福: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自由自在 - 加载失败 ╥﹏╥
- 00:00 / 00:00


幸福的来源,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现代社会中,随着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人的幸福感,越来越依赖于物质,这样的发展状态,注定了整体的信仰缺失,灵魂空虚 。

灵魂是否存在?

人死后是否踏上另外一段旅程?

行恶下地狱?

为善上天堂?

除了信仰,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我们从小所接受的唯物主义教育,让我们越来越偏向于信仰物质金钱,而精神所依托的家园,随之离我们远去。曾经有一段时期,我们认为科学能解释一切,然而很多大科学家,研究科学的终点,都走上了神学。

纯粹物质的科学思维,和纯粹精神的宗教思维,似乎同样都是一种迷信。

物质和精神的片面化,往往容易形成片面极端的世界观。

尼泊尔是一个贫穷的小国,然而在全球幸福指数排名却一直在前列,被认为是世界最幸福的国家之一。

很多欧美和日本的青年,在本国因为被视为废青心情抑郁生存不下去,来到这片土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成为世上唯一的花。

每一种生活,都值得尊重,哪怕是做条对人类无所贡献的废柴。

尼泊尔,对于这些被现代文明视为废青的欧美日青年而言,就如同瓦尔登湖之于梭罗。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纷繁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梭罗对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人类、侵蚀人性心怀忧虑,他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原始、平淡的自然生活,适宜人们在其中进行观察、思考和写作。作者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孤独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他的心里呼声。《瓦尔登湖》由此被认为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
百度百科

排除掉那些厌倦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想要回归田园生活的评选人的因素之外,究竟是什么让这个贫穷的国家里生活的人,拥有如此高的幸福指数?


信仰,或许是其中一个原因


信仰能给人理论上的支撑,为自己的人生选择寻找到依据,当面对他人指责之时,给与有力的反击。

尼泊尔是一个笃信佛教或者印度教的国家,一年之中,有名目繁多的宗教节庆,无论贫富,在信仰前面都是平等的,信仰让他们忘记了巨大的阶级财富差距,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杜巴广场上,代表和平的鸽子,人们的神态,是如此淡然。

我们在为生活奔波忙碌,害怕中年失业而阶层跌落,忍受无休止的996加班,没时间照顾孩子的时候,小女孩骑在父亲的肩膀上,参加着盛大的节庆。

当我们的寺庙围起来收门票赚钱时,尼泊尔的寺庙,依然保留着最传统的模式,让流浪者能够在此避风挡雨。在这里,可以安心做个废青,在贫穷中依赖信仰生存下去。


人潮如涌的场景,看似混乱,在人们悠闲自得,不紧不慢的心态下,又是显得井然有序,似乎这个世界就应当如此混沌,不需要有如此多人为的规则。

传统的节目,依然吸引无数老少男女。

我无比怀念小时候那些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在乡村过节时那表演的戏班。

我们常常在口头上说传统文化如何如何流失,然而在传统文化上演的时候,我们又在哪里?

没有市场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中注定流失。


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化,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或许,是另外一个原因


没有大规模工业化,大部分人都很贫穷,不用和他人攀比,有虔诚的信仰提供来生的希望,依赖农业就可以满足基本生存的需求,自然少了一些焦虑,多了一份从容。在那些竞争激烈的现代化都市被视为废青的人,在这里比比皆是。

乡村里的生活,如此悠然自得。未经污染的河流,孩子们成群自由在其间玩耍,反思现代化国家,孩子早早就要陷入无休止的竞争之中,一旦不能满足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便沦为废柴。

一家人坐在门口乘凉,很不思进取,却是很自在。

小伙伴一起跳橡皮筋,没有那么多奥数兴趣班,或许会永远落后,然而这何尝不是生命的一种真切。

绿色的农业,传统的种植方法,食物安全环保。

对外来的游客,热情友善。

骑行于乡村之间,没有汽车废气的污染,无需担心PM2.5的毒害。

安贫乐道。



我无比怀念儿时物质不富裕,但邻里守望相助,吃着并不丰盛但放心的食物,天空蔚蓝,晚上可以看到繁星点点的日子。

生命不止一种选择,有人喜欢996拼命去燃烧自己每一分生命获取功成名就,但也应该允许那些不想拼命,只希望获取生活与工作平衡的人,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获得相应的理解与尊重。

如果说一个人向往简朴的生活,只要心诚,在哪儿都可以做得到,无论是在纽约、伦敦、孟买或东京。心中有“瓦尔登”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有意义、更有目的、更加幸福,这才是“瓦尔登”的真谛。梭罗本人回到康科德后继续过着简朴的生活,从事写作直至去逝。

参差多态,方是幸福本源。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社会

    << 21 22 23 24 25 >> 

    公众号 • 骑行西藏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