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融媒体中心不是灯光、大屏构成的秀场,而是一种新的运作方式
  • 来源:广电独家

文|胡瀚中

作者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


融媒体中心不只是所谓的多元分发系统,而是信息处理机制的再设计,需要流程重塑、绩考重塑、传播矩阵重塑。



笔者曾负责媒体呼叫中心好几年,后来,所工作的媒体分成了2家不同单位,其中一家媒体先是委托已划归另一家媒体的原呼叫中心打接热线,将热线作为该呼叫中心的外包项目运行,之后,合作取消了。

 

某一天,笔者在电梯间偶遇之前热线使用量较大的栏目的主编,有了一段简短对话。

 

“你们改用普通市话小半年了,不通过呼叫中心获得的报道线索,每天有几个?”

 

栏目主编:“每天四五个吧,够了,多了也用不完。

 

……


2017年,笔者曾发表过一篇文章《价值60万的电视台呼叫中心退出方案》。当时,评论区有媒体老总说:“这是在瞎整。媒体如果连这点钱都要省,那就基本上到了要关门的地步了。”

  


现在保留呼叫中心的媒体,客服部门职能已转型成为数据中心。他们在通话中根据地域与互动频次,将来电用户转变成为样板户,通过外呼获得样板户生产数据,将数据分析成果打包成为与主管部门合作的项目。另一家媒体则采取了退出策略。

 

一切仿佛轮回,回到起点。电视民生新闻火热的年代,热线小组变成了呼叫中心。随着城市电视台的投入产出越来越不成正比,呼叫中心从专门部门变成了外包,从外包变成了取消,专线变回市话,由当班的总编室工作人员代为接听(和原呼叫中心一样,都不是由有采用决策权的采编主管在负责)。

 

但是,节目部门并没有感到业务受到了多大的影响。这是为什么?

 

大多数新闻单位对呼叫中心的顶层设计,一开始就错了

 

主编们为何感受不到区别?

 

  • 好的新闻栏目可以依靠信息平台,但不能依赖它

 

一个栏目想要拥有持久的生命力,保持持续稳定的生产能力很重要。建立基于分片、分线记者的人脉关系网,通过持久合作形成通讯员与记者之间的弹性、及时、快速响应机制——这种人脉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是栏目保持活力、不得“冠心病”的基础建设。

 


基础建设做得越好的栏目,对热线部门的依赖性就越小。民生新闻对热线依赖程度的刻意降低,是栏目维持生命力的必需。好医院都有急救中心,但不能把整个医院都搞成急救室。不把自己的线索来源局限于热线报料和突发事件,这是新闻栏目正确的做法。

 

  • 架构设置的“原错”与使用者的“幸存者偏差”

 

大部分新闻单位对呼叫中心的顶层设计,仅仅是将热线作为报料记录平台。其职能定位在架构之初就是错的,有先天基因缺陷。

 

媒体呼叫中心脱胎于热线接线组,是因为当年媒体与观众都有大量的信息需求,但记者没有时间也不愿意接打热线,于是聘请专门的人员来负责此项工作。

 

可是,媒体将呼叫中心与新闻部门分开后,由于大多数呼叫中心的员工没有新闻预处理能力,呼叫人员不能及时确认信息是否能被采用,无法确切回复观众的多次咨询。

 

呼叫中心从新闻部门剥离出来以后,为了团队生存,还会被赋予许多商业呼叫的职能,使得人员构成、能力水平与热线服务的初衷越来越偏离。

 

在热线接线组还没有脱离新闻部门的时候,呼叫人员还能大致了解到报料去向,在观众重复报料时可以将部分处理回馈告知对方;一旦呼叫中心独立成为部门,中间就会产生从信息上载至平台、到信息被处理过程中的信息“黑箱”。

 


取消呼叫中心之后,这种“黑箱”依然存在:接线者“一问三不知”,由于缺乏技术支撑,电话更不易打通。接通率下降,长期沟通无效,观众会选择其他渠道向其他媒体报料,或者直接放弃向新闻媒体报料的诉求。而新接手的接线员可能同样是临时接替任务的总编室工作人员,仍会出现不愿多事的想法。毕竟,电话越少,麻烦越少,不是吗?

 

  • 这正是“智慧城市”App的用武之地

 

呼叫中心的原始服务对象是新闻栏目,由于各栏目追求时效性,同时又有时长限制,对于突发事件线索的需求量有限,信息处理容量极易过载。

 

另一方面,各地媒体前几年均承建了“智慧城市”应用。这些App信息处理容量相对有张力,但却因为没有合理的信息流响应机制,吸引不到足够新鲜、有关注度的信息。不少地方的“智慧城市”应用忙于作传统栏目节目的二次上载,长期为不达标的点击率发愁。

 

其实,这正是观众热线和“智慧城市”App应该相遇的地方。

 

通过对上门观众的诉求最大化、最合理的处理,平台能够获得类似功能型应用的功效,树立起“有麻烦找媒体”的品牌认知。观众如果形成了这种品牌认知,认可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就能开凿媒体持续续存的生命之泉。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各个板块各说各话,板块职能分割破碎且考核分离,没有人将热线与媒体矩阵的整体影响力关联起来。高层难于了解彼此之间真正的因果关联,当然也就没有整体策划,更拿不到抓住问题根本的钥匙。

 

  • 信息处理平台应该放在哪里,怎么用?

 

现在,各地均在建设融媒体中心。“融媒体中心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融媒体理论出现之前,人们不知道呼叫中心信息处理平台应该放在何处,现在有地方可以放了。但是,放在哪儿,怎么放?

 


大多数在建或已建融媒体中心的大屏及基础建设、指挥系统只是看上去好看而已,这些系统对于信息处理的响应机制是理论化、理想化的,考虑并不周全,如果真正建立起来,一年都运行不了几次。

 

多数融媒体中心参考的样板是央媒的“中央厨房”。央媒更多注重的是“一次采集、多元分发”。很多融媒体方案脱胎于大型活动的指挥协调系统,脱胎于警务系统与信息流分配技术。但是,新闻报道并不等同于机动部队指挥。大多数情况下,上级并不需要随时了解记者的所在具体方位与进展,需要的只是信息流的及时响应。可惜没有人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 信息流处理机制亟待完善

 

应该由谁来响应信息流?这正是目前的融媒体中心欠缺的地方——没有完美的信息流处理机制。

 

对于用户上载、等待汇款的信息,谁有权来处理过滤?这些并不应由一线采编人员来决策。一线人员那么想并没有错,但如果操盘手也那么想,带来的往往是灾难性后果。

 

这是因为“屁股决定脑袋”。节目生产一线,其任务达标的界定是完成节目时长、收视率达标,有些主管还要完成创收任务。合乎标准,就算达标,能获得好评。


如果一线栏目人员考虑的只是撑完节目时长所需要采用的信息量,就不会考虑信息的密度、质量以及处理是否得当。这意味着线索将失去通过有效流程过滤和筛选的机制,没有分级处理和通过不同路径分发的信息加工处理策略,这将不利于媒体形成整体品牌。


  • 所谓“融媒体”,是要重新定义媒体


报料是信息的入口,一旦信息进入媒体,就应该进行分流和处理。信息处理平台的职能应该是信息入口和反馈出口,坐镇其位的主管应是有新闻采编决策权的人。


如果没有将融媒体中心定位为社会新闻或突发事件的信息平台,没有基于新闻信息处理的良好机制,没有从理念高度真正想通,没有配备合理的人才,没有在流程与处理机制上革新,而是简单地将信息处理平台纳入融媒体中心,是没用的。

 

站在观众立场,没有“热”线,你已下线


没有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有效渠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在观众的世界里已经下线。

 

  • “热”线电话形态早就该死了,但沟通职能不能废


我主张的退出方式,就是留客服工作的“神”与内涵,废呼叫中心的“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应用和微信社群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少把电话作为沟通手段。呼叫中心打接电话的传统业态早该消失,但交互沟通的职能却需要有团队来承接并加强。

 


  • 观众早已不再将媒体认定为其原始形态


融媒体时代,节目早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某某形态的报纸专栏或者电视栏目。

 

观众不是给你打分算绩效的上级,并不在乎你的节目是在电视上播,还是在手机上播。如果节目仅在“智慧城市”应用上播出,观众就会去下载应用,哪怕是在使用之后卸载应用,但只要再有需求,观众还会再安装。这和假期季安装旅游应用,假期结束时卸载应用是一样的,这多少会增加某个地域性应用的活性。

 

  • 观众更在乎信息是否被有效处理了


观众难道不知道自己的信息被播出的概率并不大?但他为什么会打电话?这是出于一种信任,把媒体当成可以信赖的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人。以110指挥中心来类比,真正出警的也只占报案来电的极小部分,但事实上,在出警之前,许多信息就已经处理完毕了。


观众真正在乎的是,信息是否能通过媒体被有效处理。如果一个城市只有一个首选的倾诉对象,哪家媒体能成为这个被诉说对象,它就拥有不可动摇的媒体地位。同时,观众也会适应媒体处理信息的方式,甚至到常用应用上去搜索、关注并下载该媒体的其他新媒体产品。


这种关注,将对媒体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应该走到尽头的,和不应该被终结的


  • 迭代而不是取消,切断热线但不切断生命线


由一个个临时妥协的办法组合起来的方案,最终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以得过且过的退让方式来对待热线,往往意味着媒体行业将进一步被边缘化,失联的下一步往往意味着彻底死亡。


与其为节约经费做无奈之举,不如取消人工电话客服,将原热线电话号码设置成语音自动回复,提示观众“由于电话使用量变低,请将诉求发表在智慧城市的指定板块”,或者添加微信号,观众也可在官网搜索得到。也就是说,将原来的热线沟通渠道“强行并道”,将打热线电话的习惯转变成通过智慧城市应用、微信来联络。

 


呼叫中心形态,在物理上已经走到历史尽头。掐断呼叫中心热线之时,恰恰是给“智慧城市”应用引流,让其焕发青春。这样反而能让媒体拥有更加通畅的即时互动通道,并训练出一种新的条件反射——让人们在有需求的时候不再打热线,而是将信息集中到“智慧城市”应用上,集中到以微信个人客服号为基础的社群上。

 

  • 平台应做到有求必应


如果媒体将自身改变成为一个信息处理平台,就应该有求必应。这种“必应”未必是对所有信息给出满意的处理结果,而是无论如何都给观众一个反馈。信息过滤分流的回馈结果,同样也可以发布在“智慧城市”应用上。

 

媒体在建设新媒体的时候,不能一边重复“生于拉新,死于留存”的死循环,一边对上门信息的处理不认真对待,处处断流。

 

如果融媒体足够强大,信息处理流程足够优秀,栏目对信息有限使用的局限将被打破,新媒体也将因此而获得稳定的影响力。

 

新媒体对于信息几乎无限的吞吐能力,对于观众诉求的针对性服务,都可以提升互动,保障其日活。

 

通过优化的信息处理流程,媒体可以建立并维护与用户的稳定关系,确立“智慧城市”应用的品牌。

 

  • 要让专职团队专业人员来做这项工作


所谓的融媒体中心,不是灯光与大屏构成的一个秀场,而是一种新的运作方式。

 

融媒体中心不只是所谓的多元分发系统,而是信息处理机制的再设计,需要流程重塑、绩考重塑、传播矩阵重塑。

 

信息平台是融媒体中心必备的内嵌模块,它如同脑干,无脑干则不动。从信息入口就开始把握信息的分流与生产,将信息进行分流处理,通过“城市智慧”应用作为处理渠道和展示终端,这些都需要人员和部门的重新架构。

 

信息平台的主管相当于“交警”,负责信息分流和处理方式。在人员安排上,可以打破年龄限制,由退居二线的资深新闻人担任,负责人应由有采编决策权的主管担任;在处理方式上,可以将重点新闻打包成为重点节目,并全网发布。

 

综上所述,媒体不需要呼叫中心,而是需要信息入口;观众不需要呼叫中心,而是需要互动渠道。对于一个本地有影响力的媒体来说,节目的形态已经越来越不重要,节目是否在主力栏目播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流的处理成效以及与观众关系的维护。

 

媒体应该将自己的新闻定位确定为(异常)信息处理平台。媒体是平台,也是终端。想要在当地成为有影响力的媒体,就要成为这样的终端。这也正是媒体的品牌价值所在。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透视影视热点,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二维码可订阅。










文章已于修改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社会

    • 



中科院研究生被刺始末
      中科院研究生被刺始末
      ↑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加星标! 2019年8月30日上午,北京一中院一审公开宣判中科院研究生被杀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周凯旋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被告人周凯旋与被害人谢雕是高中同
      三联生活周刊
    • 



该不该考验爱情?
      该不该考验爱情?
      隔着薄膜的男人和女人 两性之间,只隔着一张纸。这张纸是不透明的,在纸的两边,彼此高深莫测。但是,这张纸又是一捅就破的,一旦捅破,彼此之间就再也没有秘密了。 普天下男人聚集在一起,也不能给女人下一个完
      周国平
    • 



解密长江云:这是一次凤凰涅槃式的自我革命!
      解密长江云:这是一次凤凰涅槃式的自我革命!
      文|「广电独家」刘欣 没有自主的平台,就没有主流媒体的一切,也就没有党和国家的安全。 这是一次凤凰涅槃式的自我革命。 2018年9月6日,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主任徐麟视察长江云平台后,确定
      广电独家
    • 



解密长江云:这是一次凤凰涅槃式的自我革命!
      解密长江云:这是一次凤凰涅槃式的自我革命!
      文|「广电独家」刘欣 没有自主的平台,就没有主流媒体的一切,也就没有党和国家的安全。 这是一次凤凰涅槃式的自我革命。 2018年9月6日,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主任徐麟视察长江云平台后,确定
      广电独家
    • 



琼瑶26年前台词惹争议:“别计较孩子父亲是谁好吗?”
      琼瑶26年前台词惹争议:“别计较孩子父亲是谁好吗?”
      你做我的朗读者 我做你的摆渡人 戳蓝字一键关注 摆渡人 ☾ 每晚21:39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1- 我真的超级羡慕比我早出生26年的人! 因为他们在我这个年纪,可以欣赏各种台词
      摆渡人
    • 



上了清华、哈佛才知道:比努力更能拉开人生差距的,是这种底层思维
      上了清华、哈佛才知道:比努力更能拉开人生差距的,是这种底层思维
      一流的学习高手,从不拼努力 - 来自十点读书 - / 11:20 ♪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清华、哈佛双料学霸的学习心法 最近听到一句话:世界上又轻松、又痛苦的职业,就是学生。 简直不能认同更多。
      十点读书
    • 



没有退路的创业者们,再难也要闯
      没有退路的创业者们,再难也要闯
      // 总有人嘲笑你做的白日梦,但是没有人会瞧不起一颗敢于追梦的心;总有人调侃失败者,但是没有人会瞧不起哪里失败就从哪里站起来的奋斗者…… 出于不同目的而投身创业的创业者,一定都经历过来自各方的嘲笑
      三联生活周刊
    • 



遇到成长会,好运就开启
      遇到成长会,好运就开启
      持续力 公众号ID:scalerstalk 个人微信号:escalers (可加Scalers个人微信交流) 关注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19 年火热招募中,参见《用持续行动突破成
      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
    • 



没有退路的创业者们,再难也要闯
      没有退路的创业者们,再难也要闯
      // 总有人嘲笑你做的白日梦,但是没有人会瞧不起一颗敢于追梦的心;总有人调侃失败者,但是没有人会瞧不起哪里失败就从哪里站起来的奋斗者…… 出于不同目的而投身创业的创业者,一定都经历过来自各方的嘲笑
      三联生活周刊
    • 



记一次 MySQL 的慢查分析
      记一次 MySQL 的慢查分析
      最近遇见一个 MySQL 的慢查问题,于是排查了下,这里把相关的过程做个总结。 定位原因 我首先查看了 MySQL 的慢查询日志,发现有这样一条 query 耗时非常长(大概在 1 秒多),而且扫描的
      高效运维
    • 



原创丨以色列突然空袭3国,一场危险战争正悄悄逼近!
      原创丨以色列突然空袭3国,一场危险战争正悄悄逼近!
      月饼每年吃一次,今年来点不一样,故宫出品,传统文化与月饼融合在每个细节,甄选每克食材,古法新标准,品出不同往年中秋。领券立减40,戳图抢! 一场危险战争正悄悄逼近! - 来自占豪 - / 10:35
      占豪
    • 



老妈问我有没有男朋友,竟然触发对自己创业的觉醒
      老妈问我有没有男朋友,竟然触发对自己创业的觉醒
      彭萦 改变自己主创 创业者 | 品牌人 | 性格分析师 很多事情该怎么做大家都懂但是做不到的是因为只愿意看到红火的表象和外界的认可,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真实。
      改变自己
    • 



哪些瞬间让你想结婚?
      哪些瞬间让你想结婚?
      哪些瞬间让你想结婚? 哪些瞬间让你想结婚? - 来自周国平 - 00:00 / 14:14 深深地爱一个人,你藉此所建立的不只是与这个人的联系,而且也是与整个人生的联系。爱的经历决定了人生内涵的广度
      周国平
    • 



融媒体中心不是灯光、大屏构成的秀场,而是一种新的运作方式
      融媒体中心不是灯光、大屏构成的秀场,而是一种新的运作方式
      作者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 融媒体中心不只是所谓的多元分发系统,而是信息处理机制的再设计,需要流程重塑、绩考重塑、传播矩阵重塑。 笔者曾负责媒体呼叫中心好几年,后来,所工作的媒体分成了2家
      广电独家
    • 



关于亚马孙森林大火,你该知道的一些真相
      关于亚马孙森林大火,你该知道的一些真相
      气象学家们担心的是,这一次的火灭了,下一次火还会不会燃起来?如果博尔索纳罗政府不从根本上改变他的环境政策,那亚马孙的危机不可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会有更多树木被砍倒,更多保护区被毁掉。 文|金钟
      人物
    << 16 17 18 19 20 >> 

    公众号 • 广电独家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