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一年发布13项标准!看江干企业如何掌握行业话语~
  • 来源:江干发布


供稿 | 区市场监管局



改革开放的40年,江干实现了“从农业重区到市场大区、到民营经济强区、再到国际化城区”的“三大转型”,实现从菜地走向CBD、从金球走向全球、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的“三大跨越”。 



民营企业集聚的江干钱江新城


伴随着区域的跨越发展,江干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日趋成长发展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力量。


在江干这片钱江潮涌的创业沃土上,

如何让民营之花昂首怒放。

小微有个关于标准的故事,

要和你分享!

杭州中天MCC大厦六楼,刘海琳的办公桌上,堆放着不少材料,材料封面上的“标准”二字,特别醒目。


刘海琳是杭州蓝天园林技术中心主任,十多年前,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不少企业陷入困境,蓝天园林也未能幸免。那时候的刘海琳无法想象,有一天公司会置业,会在行业内走到全国50强的地位。


“一切源于‘标准’的撬动。”


//
从无到有,助力企业从困境中突围
//


刘海琳第一次听到“将技术成果转换成标准”的建议,是在2008年。


那时候,蓝天园林公司有个科技项目要申报评奖,需要江干区相关部门盖章,刘海琳就常常往江干区市场监管局跑。标准计量科科长方燕云建议,要想在行业里做出点名气,制定标准是条好路子。


说实话,制定标准要花费人力物力,当时刘海琳有点不乐意的。没想到,方燕云特意登门拜访,她的一句话,打动了公司团队。


“制定标准是方向也是抓手,虽然经济形势差耗费人力物力是雪上加霜,但在整个行业都低迷的情况下,用制定标准来发出点声响,无疑更容易脱颖而出。”



※江干积极探索城市发展的诸多标准


从2008年开始启动至2009年有了成果,一部《桂花绿化苗木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出炉,这是两个团队的对接和扶持。


刘海琳带领的技术团队,埋头做技术研究,让各种参数更加科学;江干则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指导,对于标准撰写的行文、结构和格式,工作人员手把手地教,逐字逐句地改。


该标准不仅成为了浙江省农业重点系列标准,在此基础上继续研发的桂花苗木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项目,还获得浙江省农林业唯一的省级先进项目。


//
领跑国际,让民营经济走上更大舞台
//


伴随着一次次的宣传和推广,在江干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竞争已逐渐从单一竞争转向综合性竞争,产品技术、品质,乃至标准,都是竞争中的重要砝码。


“标准就是话语权”这一概念,已被放到了国际舞台。


2017年,万事利集团第一次对外发布双面数码印花工艺,这项工艺研究耗时多年,通俗来讲即正反两面都喷印有图案,不仅不会渗透,而且可以达到两面花型和颜色完全一致并匹配。



※万事利双面数码印花工艺


随即,江干就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转换成标准的技术,可以助力企业走出国门,所以鼓励企业申报浙江制造标准。


此前,在江干区的支持下,万事利集团已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定,自然明白成为标准的制定者,是多么大的荣誉和肯定,会为将来打开多广阔的空间。


那时恰好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对双面数码印花工艺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向万事利递来橄榄枝。这项技术在国际上是首创的,先制定标准,意味着在世界舞台上先制定了游戏规则。


快马加鞭。江干区市场监管局派出专员,一对一指导万事利集团完成浙江制造标准申报流程,最终《双面同花数码喷墨印花桑蚕丝围巾》标准,列入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的第三批“浙江制造”标准制定计划。


在江干区的牵头下,多次召开研讨会,顺利完成10家以上单位征求意见后形成标准评审稿。在经过专家多次讨论修改后,形成终审稿上报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仅一年不到时间,《双面同花数码喷墨印花桑蚕丝围巾》标准成功发布,这是一项与国际相对接的标准,让浙江制造在中国、世界树立产品质量标杆。


//
躬先表率,从政策到自身与“标准”贴合
//


今天的江干,“技术转化为标准”已是有能力企业主动做的事。仅今年以来,江干区就已指导企业制定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8项、“浙江制造”标准2项。



江干区还制定政策,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地方)标准的企业(组织),分别给予10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企业(组织),给予5万元一次性补助。这样的力度,在整个杭州都属领先。


同时,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加强技术引进和改造,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增强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全区企业采标率达到61%,基本做到“应采尽采”。


在推动企业参与到“标准化”的浪潮中,江干自身也未停止脚步:


在治水上,江干提出水安全、水质量、水循环、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六位一体”系统治水理念,建立“五化两好”治水标准,目前已成为杭州市《美丽河道评价标准》,并力争成为省级标准。



※按照“五化两好”标准打造的勤丰港


在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上输出江干标准、江干样板,“股社分离”、群团改革、城市社区组织换届成为全国、全省试点,分级诊疗、厕所革命打造全国标杆等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有些是实践的创新,有些是工作的倒逼,但都为打造杭州这一世界名城增添了助力。


9月8日,全球首个国际标准化海外会议基地项目在江干开建,这将让企业直接参与国际会议,对标国际化项目标准,结合自身产业资源和优势,制定更为规范、严格的行业标准。



※江干是全球首个国际标准化会议基地


商务区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达成共识。今年2月,杭州市中央商务区(江干区)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商务区可持续发展)工作组成员。今年6月,中法商务区可持续发展标准化第七次工作组会议上,ISO/TC268主席博纳德·金多兹为杭州中央商务区授牌,四季青中央商务区正式成为ISO37101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试验区。10月,ISO/TC268莫斯科全体会议期间,中法工作组共同提交的商务区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成功进入立项程序。


以一流状态、一流标准建设一流城市,

在“两个高水平”和世界名城建设中,

江干必然将创树更多经验和标准。


本文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江干新动力②丨一年发布13项标准 助企业掌握行业话语》

编辑 | 陈舒阳

传媒

<< 11 12 13 14 15 >> 

公众号 • 江干发布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