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速递】守住绿水青山 换来金山银山——汉中留坝县走出一条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全联通

今 日 关 注


近日,中华工商时报@全联通(cbtqlt)记者参加中国记协和全国“三教办”组织的“改革开放陕西行新闻战线强四力”主题教育采访活动,深入到延安、西安和汉中,亲身感受了这里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中汉中的留坝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优良、群众满意的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全国首批、西北五省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农村环境大变样



汉中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腹地,境内森林覆盖率90.8%,被誉为“中国天然氧吧”,在实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过程中,留坝县委县政府意识到能否构建起科学有效的乡村治理方式,直接关系到农村农业农民的长远发展。为此,留坝县围绕党支部如何组织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这一核心问题,着眼于培育农业、农村、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大胆实践,创新开展了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建设,走出了一条乡村治理变革的新路子。


扶贫互助合作社,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互助资金协会、公益性服务队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建立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集“生产、管理、服务、公益”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承担扶贫互助合作社的经济职能,负责承接和实施上级投放给村上的各类建设和生产项目,组织群众发展生产;互助资金协会为村民提供生产资金互助服务;公益性服务队则承担村上的文艺宣传、自来水管护、卫生保洁等公益服务和村务管理等工作。火烧店镇中西沟村扶贫互助合作社,下设了农业生产服务队等10个专业服务队及种养殖技术指导服务队、环境卫生保洁队等6个公益性服务队,运行以来扶贫社引导村民参与管理,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和服务费作为村集体经济积累。


创新性的乡村治理方式,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破解了村民和集体的增收难题,更让留坝的乡村环境生态建设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村民们将扶贫社誉为“永不撤离的扶贫队”,中西沟驻村第一书记杨琦说,扶贫互助合作社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的老大难问题。现在,村里的人饮工程有人管护,村庄道路的环境卫生有人打扫,垃圾有人收集、清运,文化活动有人组织,红白喜事有人张罗,农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发挥生态优势提升发展质效


保护不是终极目标,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把留坝县的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多年来,留坝县坚持旅游“一业突破”发展道路不动摇,全力做大做强旅游业、做特做优农业产业,让绿水青山带来更多的金山银山。留坝先后推出了紫柏山滑雪场、栈道水世界等旅游产品,形成了以研学旅游、山地运动、养生养老、体验农业为主的覆盖留坝全境、贯穿一年四季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同时,留坝大力推进高端精品民宿建设、闲置房开发利用、农家乐提升改造等工程,着力打造高中低端结合的度假产品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2017年,留坝县接待游客292万人(次),旅游收入14.88亿元,以旅游为主的三产占全县GDP的半壁江山。


(阿凌客栈的主人蒋凌介绍民宿的发展情况)


云溪阿凌客栈的主人蒋凌自幼生长的地方火烧店镇,2014年底她回家探亲时,村里的变化让蒋凌眼前一亮:公路通到了家家户户,还建起了竹林小道、铁索桥、农耕文化体验园、稻草人公园。“看到家乡能打造这么好的一条旅游街道,我就觉得很有信心。”2016年,蒋凌回乡创办的民宿开业了。令蒋凌想不到的是,“阿凌客栈”很快就火了。客栈近两年接待游客超过3000人次,旅游旺季时,15间客房全部客满。2017年,“阿凌客栈”被陕西省旅游局评为“陕西省十大精品民宿”,为带动当地百姓参与旅游产业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也为乡村旅游及特色民宿发展树立了标杆。“阿凌客栈”还优先购买贫困户的农产品,安排贫困户在客栈工作,为村里扶贫工作也添了一把力。


(火烧店镇郭书记向记者介绍中西沟村扶贫社)


留坝县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谢建斌介绍说,近年来留坝县火烧店镇以建设“秦岭最美小镇”为目标,已建成省级特色旅游名镇4个,省级休闲旅游示范村7个,精心打造格桑花海、芳草坪花谷、农耕文化体验园、垂钓基地等休闲农业观光点25处,发展农家乐近百余家。


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留坝县还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坚持农旅融合和休闲农业、品牌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四养一药”(养鸡、养蜂、养猪、养食用菌,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先后拿下7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数量居全省第一。留坝还初步建立了特色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推出留坝棒棒蜜、留坝土鸡等一批特色优质旅游商品,有效助推了农民增收,2017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35元。


关心人才科技留住美丽乡愁


留坝县要发展,人才科技不能少。几年前,留坝全县有5000余名农民外出务工,产生了“空心村”等社会问题。为此,留坝创造性开展工作,解决人才、资金问题,并运用科技手段,为“两山论”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了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留坝县多途并进,向人才资源发力:组织县级领导、村支部书记、旅游从业者等赴“两山论”的产生地浙江参加学习培训,以培养自己的实用型人才;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建立县院合作关系,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廉喜红、农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李鑫在留坝创建专家工作站,就留坝生态保护及产业发展中的难题进行攻关;与汉中市三甲医院——中心医院合作,进行紧密型医联体托管,引进优质医疗资源,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级服务;出台了6大类50项多项优惠政策提供了1384个岗位,服务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让青壮年劳力回到农村,带动乡村振兴……


一系列的政策,温暖着、凝聚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心。截至2018年11月底,留坝已有900余名人员达成初步意向,630名返乡青年达成就业协议,108人参与产业发展。返乡青年已经逐渐成为留坝“四养一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县上还成立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协会、留坝县工匠协会和养蜂产业协会,并通过这些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乡土人才。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留坝县也始终着力于地区乡土文明的建设。当地秉持“土、野、俗、古、洋”的理念,以最小的人工干预充分保护城乡原态原貌,并通过实施“乡土文化记忆工程”,对古村落、古民居和传统民俗、手工技艺等进行保护和开发,精心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守住绿水青山才能换来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已深深植根在留坝县百姓心中,现在的留坝县已成为全国县域旅游之星、陕西省首批旅游示范县。“留坝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绿水青山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我们必须顺势而为,在绿水青山上做文章,这是留坝县域经济发展的最现实的选择和后发优势。”留坝县委书记许秋雯说。


(记者/高春颀)


中华工商时报《全联通》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营经济权威新媒体平台


【头条】解读政经脉搏,聚焦民营经济舆情

【踪迹】追寻民企大佬行踪,描绘民营经济地图

关注各地工商联、商会【动态】

《全联通》每周一到周五推送,敬请关注微信号:cbtqlt


责任编辑:李思潼

编辑:张晖 王明明 

投稿邮箱:cbtqlt@163.cm

传媒

<< 11 12 13 14 15 >> 

公众号 • 中华工商时报全联通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