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老家的讯息║梅小娟
  • 来源:乡野黄梅

弟弟是叔叔的儿子,在西安打工多年,终于,于前年在西安买了一套房子,算是安家落户了。老家的叔叔和婶婶过来看看儿子的新家。

我带着父母前往弟弟的新家探望,团聚。不必说对亲情的渴盼,不必说对故土强烈的眷恋,每一次,关于老家的讯息都能在心头泛起五味杂陈,在心头荡起层层涟漪。故乡,那是深深镌刻在脑海里的记忆,那是流淌在身体里的血液。只是离家太久了,现在,人到中年的梦境里,经常是老家和现实穿插,纠缠,融为一体,成为生命的足迹。久了,那些曾经深刻的印象,在记忆里变得若有若无,成为或点或圈的黑白影像。说来也是奇怪,即是这样的浅显苍白,若听到关于老家的地名、她的故事,便不由竖起了耳朵,凝神静听。那些对我来说,遥远的乡里乡亲的故事、那些和我生活,已经没有多少关联的变迁,那些带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方言,措辞,都会在心底孕育成一朵花开,在心湖上漾起一圈圈亲切的波。

相见,自是眼里跳动着的刹那惊喜,自是一番寒暄,一番感叹,岁月的流逝,容颜的易老。当年,我们离家时,正是意气风发的叔叔婶婶,现在已是花甲之年的老人,年轻时的婶婶,心高气傲,一心只把日子往好里头奔。年轻时的叔叔,大队里的能人,老高中毕业生,写得一手好字,村里的对联,每一副龙飞凤舞,都是出自他的手。“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那时叔叔最爱写的,会写很多的版本,草书,行书,隶书……他还写了一副字装裱好,挂在自己的房间,“时也?命也?运也?”幼时的我,读着,这关乎哲学的,生命的叩问,觉得深奥极了,愈发的对叔叔有了更多的敬畏。

老早的时候,叔叔承包生产队里的拖拉机搞运输,然因操作不当,一场事故,机器爆炸,成为一摊烂铁,所幸无人员伤亡。后来,乡里支持办企业,来找叔叔办起了化工厂,生产油漆。油漆生产好了,送到厂家,终因质量不过关,被厂家拒收。回来,高价聘请的师傅——技术负责人,跑了!给叔叔留下了一屁股烂摊子。那时节,家里频频出现讨债的。更有甚者,我家八五年在老家盖新房,破土动工那一天,讨债的来了,与我的父亲发生了巨大的口角,吵得不可开交。那时,家里的人,提起叔叔,是恨得牙痒痒。

如今,年老的叔叔终是认命了,一心打工,按天领着自己的薪水。叔叔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能在群体中脱颖而出,出类拔萃,这也是叔叔让大家不得不承认的好。即便,只是现在从事的下料工,也能比别人一天多挣几十块钱。

“细爹,你是生不逢时,搁现时,你定是个创业先锋者,如今有产业孵化器,政府大力支持呢!”

说说笑笑中,我提起的新名词,有打趣的成份。却见叔叔的眼里,有火星子在跳跃,亮闪亮闪的,不过,稍纵即逝,复埋头,深深地。

想来,叔叔在生活面前彻底地认了输。把经历只用来打工,指望通过双手的辛勤劳作,赶走那些曾经的霉运。

无一例外的,婶婶在向母亲数落着,村里的谁谁谁没了,这几乎是每次见面必谈的话题。

“利华奶,就是那个厉害主,我来的时辰,没了”。

“哎,么时候的事?”母亲被消息震惊着。

这没了,是永久性的消失。离家三十余年,渐渐的,认识的老人已经不多了。这次没了的,是我的同龄玩伴的母亲。

自然的,脑海里浮现她的影子。她比母亲大两岁,也是一个能人,当时的初中生,她挂在嘴边的话是“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却不知,在那时,文盲居多的乡村,难以引起别人的共鸣,却被别人当把柄一样来笑话。那时,大家评判的标准是谁谁家里的日子红火,殷实。于是,她这个文化人,一直就这样落落寡欢着。也许是造化弄人,在我们都普遍读书的年代,她的大儿媳妇,比我大不了几岁,却彻彻底底一天书都没有念,是个文盲。她自是瞧不起,日子里,针尖麦芒,鸡飞狗跳着,常见的是,大声地吵架,唾沫星子横飞。

九零年,我离家的时候,她的女儿已经因念不进书辍学在家。在她,自是每日里谩骂。她的孩子们,一个个都疏远着她,不理。听说,我要读书时,她从家赶出来,塞给我五块钱,

“伢,好好读书,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回想起来,她塞给我钱的时候,脸上漾着的,满是温柔的笑,还有,对知识的渴望和虔诚的敬畏。婶婶和母亲回忆的是她那高亢而尖利的谩骂,而我,想的却是,刀子嘴,豆腐心。想来,如果她能出生在现在,没准能成为一个学者,想她长长的,寂寞的,孤苦的一生。好了,当最后的呼吸停止,或许于她,是一种轻松,一种解脱,一种对于这个世界的冰释前嫌。

如今,沧桑早已爬上了容颜,那点滴往事被岁月的年轮沉淀为一池心莲,故乡也如一颗沉睡中的种子,种在了心田,容不得念与不念。只要轻轻一触,那原以为忘掉的陈年旧事,就这样从记忆里哗啦啦倾泻而出,排山倒海。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子里的恋乡情节也愈发地浓厚起来,在我的眼里她不再是落后、贫瘠,苦难,艰辛,挣扎,已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丹青,时时刻在心间,于天涯处,含着时光无边,浸着流年斑斓。也许,只有到了我这样的年龄,经过相当的岁月洗礼才会有的蜕变吧?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乡野黄梅她立足黄梅,服务大众,传播文化,记忆乡愁,搭建桥梁,服务经济发展。《乡野黄梅》由乡野黄梅文化传媒承办。

故事

<< 16 17 18 19 20 >> 

头条号 • 乡野黄梅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