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坦福心理教授:压力面前,除了逃避和死扛,你还有第三种选择
- 来源:博商学院
近日,无意之间发现一个TED Talk,短短15分钟的演讲,演讲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Kelly McGonigal(凯利·麦格尼格尔),她彻底颠覆了我对压力的认知:
“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的人。相反,他们是那些压力很大,但把压力看作朋友的人。这样的压力,是生活的动力,也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我为大家整理了Kelly教授的演讲和相关心理研究。带着这层对压力的全新认知,你不仅不会害怕也不会逃避压力,反而会害怕:“要是我的生活中没有压力,那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1、压力会杀死人,但压力也只杀得死会这样想的人
Kelly开展的这项研究历时八年,追踪了3万名美国成年人,在这项研究,参加者会被问两个问题:
去年你感受到了多大压力?
你相信压力有碍健康吗?
8年后,研究人员查看了公开的死亡记录数据,并找出了那些已经去世的参与者。
研究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那些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参与者,会经常失眠、内分泌失调,并且诱发癌症或心脏病,最终使得死亡的风险增加了43%,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但是,如果承受极大压力的人,不认为压力有害,死亡的风险就不会升高,甚至比压力较小的参与者死亡风险更低。
是的,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认为“压力有害”的想法。也就是说,压力并不是导致死亡风险增加的决定因素,如何看待压力才是其决定因素。
研究人员还估计,在追踪死亡案例的8年中,有超过18.2万人过早离世的原因,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认为压力有害这个想法。
那么,改变对压力的看法,是否能够促进人们的健康?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的确如此。当你改变对压力的看法时,你便能改变你身体对于压力的反应。
为何如此呢?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为您揭晓答案。
研究者为了让参与者处于极度压力的情境中,参与者被要求参加一项有两个实验的社会压力测试。
第一个实验,压力演讲。参与者要面对专家评委做一个五分钟的演讲。他们没有事准备的机会,而且演讲的主题还是自身的性格“弱点”。
同时,为了确保参与者感受到压力,研究人员在演讲者脸上打了明亮的灯光,现场还有摄像机全程拍摄。此外,评委们还频频作出消极反馈,比如鄙夷的神情(白眼)或不屑的动作(摇头摆手)。
接着,进行第二个实验,数学测验。要求参与者尽可能快地从996开始以7递减来倒数数字,期间研究者还会不断地受到干扰:快点,快点,太慢了,数错了,重新开始。
想必,做完这两个实验,大家都会呼吸加快,心脏砰砰直跳,也许还会一头汗水,感到压力重重。正常情况下,我们会将这种身体改变解释为焦虑或者不能很好应对压力的表现。
但如果我们把这些生理表现看作是身体充满活力,并准备好应对压力的信号,情况会有什么不同吗?
接下来,参与者在参加「社会压力测试」时,事先教导他们认为这些压力的表现是有益的:如呼吸加快可以帮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砰砰心跳是在为你的行动做出准备。
实验结束后,那些将压力视为对他们表现有帮助的参与者感受到的压力大大降低,这些人少了一份焦虑,多了一份自信。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思想准备上的小动作,面对同样的压力时,结果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2、颠覆认知,压力有助于身体健康
接下来,我们从生理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一般情况下,压力会让我们的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而这也是慢性压力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上面这项研究中,当参与者认为身体对于压力的反应有利时,他们的血管却是保持松弛的状态。
他们的心跳仍然砰砰直跳,但是以一种更健康的心血管系统活动的方式,就和你开心或者受到鼓舞时的跳动方式类似。
▲图片来源:TED演讲视频
这是因为当人们受到压力时,作为对压力的反应,脑垂体会释放一种压力性激素,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催产素(oxytocin)。
而催产素不仅仅作用于大脑,还有益于身体,如保护人们的心血管功能避免受到压力带来的伤害。
催产素还是天然的抗炎物,还能帮助血管在应对压力时保持放松。现在我们应该知道:压力为什么会让我们更健康了。原因就在于压力会让我们身体释放出催产素。
3、总在社交场合倍感压力,其实它是来帮你的
上面说到催产素是一种压力性激素,其实它更是一种神经激素,直接作用于脑部神经的功能和运作。
催产素可以很好地调节大脑的社交本能,促使人们与别人交往;而且,催产素让人们渴望得到朋友或家人的拥抱或接触(又被称为拥抱激素)。
它甚至会促使人们去主动帮助和关心那些你在乎的人。因此,由于压力产生的催产素会让人更有社交能力,人们变得更容易相信别人,更具有合作精神且更慷慨大方。
▲图片来源:TED演讲视频
其实,我们的心脏有催产素受体,它能帮助心肌细胞再生,并从压力导致的损伤中得到恢复。催产素对于人体的这些好处来源于社交联系和人际支持。也就是说:
当你对处于压力状态中的人施以援手时,无论是对于寻求帮助的ta,还是对帮助ta的你自己,你们体内都会释放出更多的催产素。如此一来,你对压力的反应会变得更健康,也能从压力中迅速恢复。
神奇的是,机体对于压力的反应建立了一种释放压力的内在机制(压力本身可以减缓压力),而这一机制就是社交联系。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经历过大的创伤后,会变得更加具有“利他思想”。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照顾朋友和家庭,也更愿意提供各种志愿服务。
创伤幸存者花越多时间帮助他人,他们会感觉到越幸福,也会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意义。就像汶川地震一发生就有很多自发组织的救援人员前往汶川,他们说:“我之前也是地震的幸存者,我现在特别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想去帮助别人”。
4、压力健身房,压力可以锻炼你的“韧性肌肉”
那些认为压力有害的人,感受到压力时,就企图逃避来应对压力。而认为压力有益的人则会主动积极地应对压力,面对压力迎难而上,你就强化了应对压力的资源,对生活的挑战更有自信,会建立和维持更亲密的社交关系。
因此,当你以这种方式看待压力时,你不仅能够在压力下做得更好,而且你达到了一个更高深的境界--你告诉你的身体去相信你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而且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项研究追踪了约1000位年龄在34到93岁之间的美国成年人,同样被问两个问题:
去年你经历了多少压力?
你花费了多少时间来帮助亲朋好友或邻里乡亲?
然后去调查接下来5年内死亡的参与者。
研究发现,经历较多压力的参与者,如经济困难或家庭危机,压力增大了30%的死亡风险。
但是,对于那些经历较多压力却花费较多时间关心别人的人,没有增加任何死亡风险。也就是说,关爱可以造就人们的韧性(resilience,快速恢复的能力)。
5、三步改变你的压力思维模式
纵然各项研究表明,压力本身没有害,认为压力有害才有坏处,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坚定地认为压力有害,那么,我们如何改变你的压力思维模式呢?
为了改变你的压力思维,首先得了解你的压力思维,有意识的关注自己对于压力的反应,然后通过以下三步进行改变:
第一步:承认压力的存在。也就是说当你感受到压力时,不逃避它,允许自己感知到压力,包括它是如何影响身体的。
第二步:欢迎压力。意识到压力是你对在意的事物的反应,并联结到压力背后的积极动机。
第三步:运用压力给你的能量。不要试图耗费时间管理压力,而是思考你现在可以做什么来应对压力。
每当你感受到压力时,应用上述三步进行练习。你会逐渐看到压力的好处,改变压力有害的思维;你会更擅长应对压力,焦虑和抑郁状况会更少,你会更健康和幸福。
这种思维的改变,是更多积极变化的催化剂。我们很多人认为有些问题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但这并不表示我们无能为力。
压力本身不可避免,但你遇见压力,也就收获了一个利用压力的机会。这些思维模式上的小改变,会激发一系列深入的变化。
6、因为有压力,生活才有意义
看完上面的研究,也许有人会问那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比如,是选择有压力的工作还是无压力的工作?
某种程度上,是否只要大家相信可以解决好压力,那聪明的选择就是选有压力的工作呢?
Kelly教授说:比起对不安的逃避,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才是身心健康的不二法则。
作出决定的最好方式是选择那些对你生活有意义的事情,然后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伴随而来的压力。
调查显示,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的人。相反,他们是那些压力很大,但不消沉的人。这些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接近完美,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压力悖论”。
艺术家、运动员、外科医生、音乐家、游戏玩家,当他们专注于艺术或技能中时,这些领域高手都表现出明显的“挑战反应”迹象。
该反应使他们获取到更多的脑力和身体资源,让他们处于一种很享受、完全沉浸其中的心流状态。我们才会看到他们自信满满、无比专注的巅峰表现。
这些所谓的“高手”是因为自己能力高强就没有压力了吗?才怪,他们的压力也大了去了。但他们都知道一点:你认为压力好,压力就帮助你;你认为压力坏,压力就折磨你。
库珀·埃登斯曾说过:“与其恐惧,不如拥抱。”
将压力看作是助力,人们的身体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呼吸加深为心脏导入更多氧气;心跳加速将氧气、脂肪和糖输送到肌肉和大脑;压力荷尔蒙,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帮助肌肉和大脑更有效地接收和使用能量。
由此一来,大脑会更快分析感知到的事物,不再分心,不重要的事项不予考虑。压力还能够集中你的注意力,以获取周遭更多的信息。
以后,当我们再遇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时候,告诉自己:你的小宇宙正在积蓄能量,应对挑战呢!
当我们再看到需要帮助、处于压力中的人时,告诉自己:快去施以援手,释放更多催产素吧。
心理
-
-
- 心理学:哪个女孩内心最善良?测你内心住的是天使还是恶魔!
- 心理学:哪个女孩内心最善良?测你内心住的是天使还是恶魔!ABCD测试结果:A、你的内心住着一个小天使!你是一个很善良的人,生活中的你总是很友善的对待别人,与人交往的时候很真诚,所以你身边的真心朋友也挺
- 我是太阳暖你心脏
-
-
-
- 斯坦福心理教授:压力面前,除了逃避和死扛,你还有第三种选择
- 近日,无意之间发现一个TED Talk,短短15分钟的演讲,演讲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Kelly McGonigal(凯利·麦格尼格尔),她彻底颠覆了我对压力的认知:“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
- 博商学院
-
-
-
- 心理学:这么说话的人,往往具有潜在的暴力倾向,你要留心了
- 当一个人面对问题时,想到的解决方法不是交流,沟通,而是用暴力解决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拥有一定的暴力倾向。拥有暴力倾向的人其实很多,但大多数人都具有一定的控制力,不会让这种情绪表现出来。那么如何
- 木木瞎扯
-
-
-
- 心理测试:你更喜欢哪个水果茶壶?测你在另一半心中排第几?
- 你更喜欢哪个水果茶壶?A:B:C:D:不许偷看答案解析选择A:你在另一半的心里可能并不是第一位,第二位或者第三位。TA可能会把你排在父母或者事业和金钱之后,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你对TA不重要(毕竟我们还是
- 久遇浅时光
-
-
-
- 心理学:你觉得哪双手最年轻?暴露出你现在的心理年龄!
- 选一双最年轻的手:A.B.C.D.选择A的人:你的心理年龄是18岁。里的性格十分外向活泼,你的内心年龄很小,你渴望的得到别人的帮助,你的生活很少烦恼。你可以永远保持与朋友的良好关系,不用去和别人勾心斗
- 极客杂谈
-
-
-
- 抑郁,流行的不见得都是病——蔡志利医生
- 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打上“抑郁”的标签,甚至许多明星的经纪公司,将自己旗下的艺人与抑郁、自闭联系起来,大打“深沉”牌。许多年轻人也以自闭族、抑郁族自居。据说,21世纪是抑郁症流行的年代,也的确有明确的数
- 蔡志利医生
-
-
-
- 这25个心理学小知识我们生活中天天遇到,你可能却一个都不知道
- 直接上干货吧,小编最近太懒,不想说什么,但是还是请各位大侠们多多关注多多支持,你的关注和支持才是我们成长的最大动力1.易怒的人伤口好得慢美国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易怒的人伤口愈合所需时间会比较长。美国俄亥
- FUN心理社区
-
-
-
- 心理测试:你最先瞄到的是什么?测你撩人的技术会不会比他人更强?
- 题目:你最先瞄到的是什么?秒测你撩人的技术会不会比他人更强?A、男人和女人B、一张脸C、天鹅D、船里的人A ★★★说你撩人水平高吧,其实完全谈不上。因为你这水平是天生的。这么多年来全凭天生丽质不断地被
- 天河六桥
-
-
-
- 这里好凉爽,我要去六枝···我们与天气的“心理战”!
- NEW | SEASON气候和天气一直以来都是人类面临的大自然的挑战之一因此,它们与心理之间的关系备受一些“大环境心理学”学者的关注✕✕现在正值夏季,夏天的到来会使人更加有活力,也需要释放心情。那么,
- 微视六枝
-
-
-
- 心理测试图,看看你的漏财指数
- 你会不会很困惑,自己一年到头的忙碌,到后来还是没能攒下一分钱,自己总是挣一分花一分,没有一个合理清晰化的理财目标,那么下面就来看看你生活中的漏财指数是多少?以下这一组图片,你第一眼看过去,会喜欢哪一张
- 文明岛
-
-
-
- 「知识点梳理」一起走近霍夫兰
- 想不断收到最新相关学习报考等信息,点击上方关注吧今天我们继续来回顾上一周没有回顾完的四大传播学先驱中的霍夫兰。霍夫兰(Hovland),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他毕生研究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具体研究说
- 爱考宝典
-
-
-
- EQ低的行为之一:容易产生压力
- 一旦发生任务和预料之外的事情,就很容易产生紧张、压力和焦虑的情绪。如果这些情绪不能很好的管理和排解,就很容易困扰头脑和身体。 情绪其实是一种心理体验,而这种体验,又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和反映。对预料
- 志林哥哥
-
-
-
- 心理测试:4款轻婚纱,最喜欢哪款?测你的婚姻是不是人生的跳板
- 心理测试:4款轻婚纱,最喜欢哪款?测你的婚姻是不是人生的跳板!(答案在文章末尾揭晓)A.B.C.D.选择A的人:你的婚姻不是你人生的跳板,你是个自信和自卑的集合体,你从来不指望靠一个男人去改变自己的命
- 文人骚客说历史
-
-
-
- 心理测试:4件高定裙,哪件最唯美?测你未来5年有什么好运降临!
- 心理测试:4件高定裙,哪件最唯美?测你未来5年有什么好运降临!(答案在文章末尾揭晓)A.B.C.D.选择A的人:你未来5年内事业上会有质的飞跃,你是个性格沉稳,但关键时刻会挺身而出,让人很惊艳的人。你
- 文人骚客说历史
-
-
-
- 心理学:选一个你最想戴的花环,测你8月会遇上烂桃花还是真爱人
- 选一个花环:A.B.C.D.选择A的人:你会遇上你的真爱。他非常爱你就像他自己的生命一样,他也不忍心让你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你不开心他比你更不开心。他无论看到什么有趣的事情第一时间都想和你和分享,听到
- 极客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