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硕士在阿拉善坚守了13年,终于做出了他心目中的生态农业!
- 来源:品牌农业智库
他是阿拉善学历最高的农民,上了人民日报,种出产量最低的小米!
2005年,马彦伟从北师大生态学硕士毕业后,来到了阿拉善。
刚到阿拉善,他就住到腰坝的一个嘎查,开始做项目,一呆就是两年。那段时间,他吃百家饭,熟悉村里的每户老百姓,组织村民都一起修路、铺管灌、改良土壤、办奶牛场、执行社区基金项目等等,做了不少事......
前后十年,马彦伟一直往返于阿拉善和大西北的农牧区,和农牧民打交道。
直到2015年,他租上几十亩地,和几个小伙伴开始自己种上地了!
合作伙伴石海总是这样介绍:彦伟是在阿拉善种地学历最高的农民!
百无一用是书生?
彦伟给自己的农业事业起了一个名字——“致良田”。名字借鉴了王阳明的“致良知”,在彦伟看来,农业的良知就是让农田更健康。
他们从50亩试验田开始,希望选择好的品种,采用合适的生态农业技术,在阿拉善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下,种出最优质的好产品。
第一年,他们主要种植的是谷子(小米),选择谷子主要因为节水耐旱,同时小米又很有营养。因为生态种植,全过程不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
一年下来,虽然投入比其他农民高出将近4倍,可是平均亩产还不到200斤,远远低于别的农户。
一切尽在掌握
面对惨淡的现实,彦伟却认为:这本来是在预期之内,可以说这是有预谋的低产。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品种:
在做农场的前一年,彦伟找了2亩地做试验,从国内不同地方找到10来个优质小米的品种,进行对比:一方面测试下自己的技术和小米产量;另一方面,也想看看不同品种的口感和味道。
经过自己和朋友们的反馈,最后彦伟选择了一款传统的老品种小米,可以自己留种,产量较低,但优点是口感好,抵抗力也强。
看来,好东西都是有代价的!
(2)肥料:
他们在地里全部用的本地牛羊费,每亩用了10方以上,光这一项,每亩的成本就超过800元,而用化肥100多就够了!
从短期效果看,农家肥肯定不如化肥直接吸收快,而且土地改良需要时间。
(3)人工
因为不能用农药和除草剂,除草工作只能靠人工,还要锄两遍。光除草这一项人工,每亩地又要投入五六百,相当于其他普通种植每亩地一年的投入。
虽然全过程实行“三无标准”:无农药、无化肥、无除草剂。但每年秋收之后,他们还是会把小米送到瑞士SGS检测中心——这是目前行业内被认为最严苛的检测标准。连续几年,致良田的小米都被检测为零农残(报告中的 ND 表示未检出)。
信心源于这片土地和人
今年秋天,人民日报的记者到阿拉善采访,了解到彦伟在阿拉善的故事,写了一篇报道,发表在12月5日的人民日报。
在北京上了七年学的彦伟,现在每次去北京出差,他都觉得很不适应:人太多,空气实在太差。
2011年,彦伟把户口迁到了阿拉善,觉得阿拉善是适合自己生活和发展的地方。
经过3年的积累和实践,彦伟现在已经把小米的亩产提高到300斤左右,虽然还不是很高,但小米已经通过网络,卖到国内的各个地区,吃过的人都很点赞,说吃到了小时候米香的味道。
正像他们第一年所写:唯有守护良田,美食与爱才不会被辜负。
未来,彦伟会继续在阿拉善做生态农业,他的信心主要来自两方面:
阿拉善是个好地方,阳光充足,土地耕作年限短,没有太多外在污染,完全可以做出高品质的农产品——这是对这片土地的信心;
好的产品,肯定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并愿意为此买单。现在社会也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从吃的好在向吃的健康转变——这是对社会和人的信心。
三农
-
-
- 彝良县组织60名贫困劳动力参加挖掘机操作技能培训
- (通讯员 杨桦 张胜兵)为实现“一户一人、一人一技、一技脱贫”的目标,7月25日,彝良县人力资源办举行了挖掘机操作技能培训动员会,全县15个乡镇的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动员。动员会上,县人力资源办负责人
- 昭通新闻网
-
-
-
- 村民收入不增加,乡村振兴是做梦!农二代老板谈新农村建设
- 关于乡村振兴,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视角也看法。确实,乡村振兴是个很大的命题。笔者最近基于一个项目,已经从很多个角度,对于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来进行了解读。昨天,笔者有幸接触到这个项目的实际承建方的某
- 乡村振兴怎么搞
-
-
-
- 中国人的故事丨王明礼:从战斗英雄到扶贫英雄
- 微风轻拂,思南晨曦生态茶园晏茶正香。 10年前,这里曾是寸草不生的荒山头,附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10年后,这里几千亩茶园一碧万顷,人均年收入增加了近7倍。 6斤的义肢,王明礼拖着残缺的双腿
- 闪电新闻
-
-
-
- 2018年,什么样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才能受国家青睐?
-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各省(区、市)按1—2个控制数申请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18年5月25日前报送申报创建材料,超期不予受理。我们
- 乡村振兴怎么搞
-
-
-
- 收藏!最全农村宅基地24问,看完记住你就成专家了!
- 你对农村宅基地了解多少?一些基础知识你都懂吗?关于农村宅基地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事,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4问!包含各种常识!1. 农村宅基地概念及分配方式是什么?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基于本集体经济组织(行
- 农管家
-
-
-
- 上午会议小结:第三届(2018)东北养猪论坛暨东北猪业博览会进行时
- :主持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黄大鹏教授:吉林农业大学秦贵信教授《猪饲粮能源结构、氨基酸结构的精准化思考》:天兆猪业余式猪场总监秦锻《环保重压下的猪场建成什么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张树敏研究员
- 新饲料
-
-
-
- 大家都看好的功能农业,到底是个啥?
- 加强顶层设计 促进我国功能农业发展赵桂慎 郭岩彬功能农业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手段等生产出含有特定微量营养素和其他有益功效成分的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营养化和功能化。功能农业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
- 农管家
-
-
-
- 六安:霍山县下符桥镇葡萄熟了采摘正当时
- 7月27日,在六安市霍山县下符桥镇沈家畈村葡萄园里一片繁忙景象,卖买葡萄的、路上送葡萄的、路上问葡萄的、园里采摘葡萄的,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在沈家畈村杜忠礼、余道常葡萄园里,葡萄结的硕果累累,据他们介绍
- 徽都天空
-
-
-
- 华阴:走在扶贫的路上
- 渭南青年网(编辑/张菲 通讯员/张小军)近日,华阴市黄河鲤鱼原种场全体帮扶责任人,冒着酷热的天气来到帮扶村(岳庙办土乐坊村)进行精准扶贫工作。首先,驻村工作队队长陈争玺组织学习扶贫调度会刘鸣主任讲话内
- 渭南青年门户网
-
-
-
- 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水产站加强水产品监管 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
- 为了确保五原县水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五原县水产科技人员深入渔场,积极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针对养殖户科技意识不强等现状,科技人员加大科技示范指导力度,深入养殖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 中国水产养殖网
-
-
-
- 郯城:“野生长鱼”逼农民上富路
- 7月29日,在郯城县马头镇双兴社区高新路旁,中张林村吴绍庆(左)与前来购买“野生长鱼”姓周的江苏客户(右),仔细地进行分捡“野生长鱼”。吴绍庆以每斤40元的价格,将集中收购来的75斤“野生长鱼”全部
- 临沂经济网
-
-
-
- 农民们注意了,新规出台了,这些情况下,可生育三胎,不用交罚款
- 二胎政策开放后,出现了两大阵营,一种是拼死要生的,一种是打死不生的,还有一种是可生可不生的。而第一大阵营里,以农村人居多,更有甚者还有人热衷于,是不是三胎也要放开了?生三胎还要不要再交罚款?答案自然是
- 小侠宝宝
-
-
-
- 肉鸡是激素催生的?还有多翅膀多条腿的变异鸡?真相在这里
- 来源:央视新闻白羽肉鸡是一种羽毛为白色的肉鸡,80年代引入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肉类消费品,也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白羽肉鸡的一大特点是生长周期短,一般40天左右体重就能达到2.5公斤。正因为
- 扬州检察
-
-
-
- 北师大硕士在阿拉善坚守了13年,终于做出了他心目中的生态农业!
- 他是阿拉善学历最高的农民,上了人民日报,种出产量最低的小米!2005年,马彦伟从北师大生态学硕士毕业后,来到了阿拉善。刚到阿拉善,他就住到腰坝的一个嘎查,开始做项目,一呆就是两年。那段时间,他吃百家饭
- 品牌农业智库
-
-
-
- 正确时间使用渔药,养殖事半功倍!
- 在这几年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指导过程中,经常会有示范户问:“我们两户的养殖塘口靠在一起,只有一个池埂相隔,为什么我们使用的同一药物,相同的剂量,但是用药后的效果却明显不同?”其实渔药的使用效果受天气、环
- 养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