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疯评八仙(十七)“韩湘子度化韩愈”缘于韩愈排斥佛道引起的公案
- 来源:惊心鸟
八仙中韩湘子的传说故事也非常多,由于他是大名鼎鼎的韩愈的侄孙,一举一动更是受人瞩目。就像现在网络中富二代和官二代每次发点东西都会引起一大堆粉丝群关注一样,作为官三代的韩湘子也是如此。在他应试参加科举之前,就因韩愈在家书和诗词中提及,便在当时的文人圈子中有了不小的名气。而韩湘子也不负韩愈的期望考中进士,最后官至大理寺丞。因此在历史上的韩湘子本人并不是道士,也与修道飞仙无关。他之所以在神话中出现,并成为流传千年的八仙之一,都是缘于韩愈排斥佛道引起的公案。
韩愈是唐朝中后期古文运动的领袖,也是唐宋八大家中极为重要的人物。韩愈在当时的文人圈子中声望卓著,纵观整个唐朝文化圈,除了盛唐时的文人领袖"天下文宗"王维,没有一人能稳居其上。由于有了在文人圈子里说一不二的影响力,所以一踏进官场的韩愈就有着强大的左右朝政的能力。他通过古文运动形成的新风尚,逐渐的扭转唐朝文章好华丽辞藻,多空谈而少实务的风气,使唐朝的古文文化回归到了本源。其中韩愈提倡的文章为政务服务,要言之有物,要有实际操作性,受到了唐朝文人的拥护。
在韩愈之前,唐朝的文章多是用华丽辞藻堆砌而成的,而且文人们喜欢引用古代典故和神话传说,以证明自己文章的权威性。现在大家看到的李白的文章中一言不合就羡慕仙人,想要百日飞升的崇仙的意境,就是受到那时候文风的影响。就连"诗仙"李白都不能免俗,那些普通的文人就更加肆无忌惮的在文章中大谈佛道了。这种风气是韩愈极为排斥的,而且多次在公开场合和佛道两教唱反调,以自己的声望压得佛道两教抬不起头来。韩愈排斥佛道不仅在于文章上,就连政务上涉及到佛道的部分也毫不留情的出手打压。
韩愈的做人准则是坚持《论语》中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坚持信仰孔夫子的儒家学者,对佛道两教的各种神话故事嗤之以鼻。在他的影响下,唐朝出现了很多排斥佛道两教的儒家学者,使得本来在社会上受人尊敬和优待的佛道两教弟子们有些混不下去了。为了扭转这种劣势,佛道两教想出了各种办法与韩愈斗。其中唐宪宗年间的"迎佛骨"案最为著名,也让韩愈受到贬斥,被派往潮州做刺史。当时是韩愈上书反对崇佛的唐宪宗迎佛骨(舍利子)入朝,引得唐宪宗大怒,一度要赐死韩愈。后来韩愈在朝廷众大臣的担保下,才免于一死。
这件案子以后韩愈从刑部侍郎的官位上下来,被贬往潮州做刺史。可是他并没有改变他排斥佛道两教的初衷,甚至在潮州地方再次掀起了阵对佛道两教的风潮。在他看来佛道两教可以崇敬,但必须敬而远之,不能授予远高于儒家和百姓的优待政策,更不能肆无忌惮的大力扩展两教势力。由于他的坚持和反对,民间对佛道两教的信仰渐渐减弱,也有不少的寺庙和道观混不下去,走向了破产和倒闭。为了反抗韩愈引起的排斥佛道两教的风潮,两教中有文字功底的弟子纷纷出来写文章与韩愈对骂。
当然两教弟子用摆事实讲道理这种手段是不可能战胜韩愈的,段位差太过悬殊啊。就是韩愈手下随便一个弟子都够那帮出家人喝一壶的,更何况韩愈本身是当时第一文人。于是在文章上处于明显劣势后,两教弟子开始另辟蹊径,比如编故事和造谣。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道教弟子们编纂了"韩湘子度化韩愈"的传说,以证明韩愈实际上是崇仙的。而佛教弟子们也不甘示弱,他们编纂了"韩愈拜师大颠禅师"的故事,以证明韩愈是崇佛的。这些故事记录在当时的佛道两教的典籍中,并随着这些典籍流传千年。
明清时期小说兴起,小说家们在各种史料、宗教著作、稗官野史中寻找写作的灵感,于是"韩湘子度化韩愈"的故事便成为了他们的题材。全真教兴起以后,为了让传教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更强,从王重阳开始历代全真教教主都提倡抱大腿的做法。民间关于韩湘子的故事大行其道后,全真教将其纳入抱大腿的反围,并进行演绎和包装,于是大家便看到了今天八仙过海故事中的仙人韩湘子。全真教借着韩湘子的出身抱上了韩愈的大腿,也让这个教派更容易被儒家学者文人接受,也减少了来自于执政的儒家学者的排斥。
其实道教弟子们杜撰的"韩湘子度化韩愈"的故事十分可笑,逻辑混乱,根本经不起推敲。他们编著了韩湘子用了十二次将韩愈度化成仙,还演示了各种法力和法术,比如造酒开花的法术、秦岭蓝关的相遇、赠药施丹等等。为了证明这些存在,他们甚至篡改了韩愈唐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背景故事,以证明韩湘子的神仙地位。然而他们的这些作为都是徒劳的,历代文人对吃都是嗤之以鼻,不少人写文章予以反击。其实道理很简单,为了排斥佛道两教连命都可以不要的韩愈,会因为这些小把戏就改变了初衷?世界上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情么?韩愈为了古文运动敢与当朝宰相刚正面,为了"佛骨案"连皇帝都骂了,还怕你们几个不知所谓的牛鼻子和秃驴?
文化
-
-
- 疯评八仙(十七)“韩湘子度化韩愈”缘于韩愈排斥佛道引起的公案
- 八仙中韩湘子的传说故事也非常多,由于他是大名鼎鼎的韩愈的侄孙,一举一动更是受人瞩目。就像现在网络中富二代和官二代每次发点东西都会引起一大堆粉丝群关注一样,作为官三代的韩湘子也是如此。在他应试参加科举之
- 惊心鸟
-
-
-
- 学田不如学王,王维贤楷书大搜罗,字字厚重高古大气象
- 金桂花门前金桂二度开,行人匆匆车流转.无端哼哼春闺曲,风动竹帘暗香来.其二门前贰茬桂花开,池塘水凉荷花残。月色满窗妒芳意,小轩幽传暗香来。 顾东桥公著左右二警词。左曰:“言行拟之古人,则德进;功名付
- 名庐书社
-
-
-
- 她是贾母以外贾家出身最高的儿媳妇,命不好却有王牌在手
- 关于李纨很多读者不屑一顾,也有人拿着李纨的判词说事,对于李纨颇有微词。大可不必。第一李纨并没有任何对不起人的事,八十回后面发生了什么也是难以知道的,李纨既然之前被称为善人,也不是心黑手很之人;第二李纨
- 君笺雅侃红楼
-
-
-
- 高田时雄谈敦煌遗书和汉学文献的访求
- 高田时雄(澎湃新闻 蒋立冬绘)日本著名东方学家、敦煌学家,原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高田时雄先生,近来出版了《近代中国的学术与藏书》一书。围绕着“书”与“文献”这两个关键词,高田先生向读者呈现了近二
- 澎湃新闻
-
-
-
- 唐代版的陈世美:一个诗人的始乱终弃
- 中国的诗人,有一个被许多人误“解”许多年的别称——骚客。其实,此骚非彼骚。诗人之骚,不是闷骚之骚,而是取自屈原的离骚,以骚喻诗之谓也。中国的诗人虽然不能以一“骚”字而概之,但多情却是真切的。如宋朝大诗
- 老黄说事
-
-
-
- 赏乐|章世和讲座《南京历代名歌背后的故事》听课笔记
- 点击上方“蓑翁论书”蓝字,即可关注本公号。章世和讲座《南京历代名歌背后的故事》:举办时间:2018.7.28下午两点到四点 举办地点:金陵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主讲者简介:南京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让世界倾听
- 蓑翁论书
-
-
-
- 注意!这次不是客制!致敬传奇 Vans 联名梵高美术馆即将发售
- 近期 Vans 的联名动作非常频繁,解构设计到 Wtaps 也的确为大家带来了不少惊喜。而此次,Vans 将与荷兰 Van Gogh Museum (梵高美术馆) 携手打造的联名系列。从联名方的名字我
- FC中文站
-
-
-
- 此人本是书画大家,却有才无德恶行不断,被百姓称为“兽宦”
- 有的时候学问高并不一定代表品德好,就像是我们所熟知的秦桧一样。而自古至今也是出过不少的斯文败类。在明朝的时候曾有一位书画大家,字画双绝,但是他的品行却跟他的书画不相称。而当时的百姓对他更是恨之入骨,亲
- 舟舟说历史
-
-
-
- 风水宝地里的神奇村庄
- 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向西二十里路的东方,有一座翠屏山,山下有一个叫贺家村的村子,这个村子的由来很是神奇,在当地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清朝康熙年间,贺家村出了一个大官,是为左都御史。晚年他嘱咐儿孙,待
- 海岱文化
-
-
-
- 水浒中武松断臂出家,《神雕侠侣》里杨过断臂成大侠,谁更高明
- 一、英雄之伤英雄其实是一个比较有悲凉色彩的词汇。比如,我们习惯把项羽称之为英雄,但没几个人说刘邦是英雄,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在《水浒传》中,打虎英雄武松,便成了水浒英雄的代表人物。武松于水浒江湖中,被金
- 静者为王的江湖
-
-
-
- 微末教授《无正侧》式用笔《楷书字库》系列之八
- 《无正侧》式用笔,最关键处即是:无一笔是纯粹的中锋,也无一笔是纯粹的侧锋!
- 闻是书画
-
-
-
- “花鸟鱼虫”之外的齐白石
- 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但国人熟悉的齐白石,也似乎只是因为他笔下那些活灵活现的花鸟鱼虫,他的花鸟鱼虫太有特点了,真像活得一样。是不是齐白石天生就是画画的材料呢?熟悉或研究齐
- 我以我心写我言
-
-
-
- 宫观巡礼|福建福清石竹山,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
- 石竹山道院构筑在福建省福清石竹山南麓半山腰的悬崖峭壁上,宛如空中楼阁,蔚为奇观。道院由仙君楼、观音殿、文昌阁等组成。此山“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以石奇竹秀而得名,为福建省道教名山。相传魏晋
- 道教之音
-
-
-
- 口述历史·流沙河⑥|洞悉人生:回望坎坷不后悔 人生态度不可“必”
- 封面名家·流沙河⑥|洞悉人生/名家档案/流沙河,原名余勋坦,1931年生于成都。四岁返回故乡金堂县城。幼学古文,做文言文,习书大字。十六岁来成都读省成中。十七岁开始发表习作。1949年秋入川大农化系,
- 封面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