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梵高为偶像,因热爱而执着—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新星”包灵灵
- 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
经过专家评委会在全国出版业各个领域的报名者当中进行挑选,10名2018出版新星终于诞生了!浙江大学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中心副总编包灵灵入选!
包灵灵
浙江大学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中心 副总编
从业以来致力于打造传统图书融合创新,嵌入国际化思维,保持精品出版的匠心。策划、编辑的“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读本》输出外文版权9种,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获“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资助。“创新实用英语立体化教材”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教材一等奖。《宝贝,你的人生我在乎》入选“2017‘我最喜爱的童书’150强”。
10名出版新星将入选法兰克福书展“全球出版英才库”,并载入2018年《出版人》杂志与美国《出版展望》杂志联合制作的法兰克福书展中国特刊。接下来,将由大众投票与专家评委会共同从这10名出版新星选出5名入围者,接受主办方英文面试并产生唯一的“出版超级新星”。
本年度唯一的“出版超级新星”将由法兰克福书展组委会全额资助,于10月赴德参加今年的书展和多种考察与研讨活动,并与其他国家超级新星一起在现场互动。
偶像的力量
我不是美术专业的,不过我的偶像是梵高,因为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坚持,还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深情。
像大多数刚进入出版行业的年轻人一样,当初选择这份工作没有想到它会那么苦,也没想到会干那么久。因为离家近再加上爱读书的理由,误打误撞进入这行,可现实刚开始却是残酷的:常常加班加点,编辑的也不全是自己爱看的那类书。这些总是会让我怀疑继续下去的理由。编辑“创新实用英语”系列教材的时候需要面对来自国外合作出版社编辑团队和国内几十位作者团队的双重压力,加班到半夜被锁在学校不顾淑女形象翻墙出去,除夕还在赶生产任务……不过应对这些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用偶像的力量来对待工作,注入最大化的热情和坚持。
不会P图的表姐不是好编辑
当我终于可以把握住工作节奏,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这份职业的意义。编辑的职业培养期很漫长,做好编辑工作与做好编辑职业有很大的区别。而我们所处的当下却是在每时每刻经历龙卷风暴。仅靠被动接受编辑的工作,将很快被击垮和带偏。
很多优秀的项目启动伊始都会让人觉得无法把控、难以为继,经过多方努力和时间洗礼才会被打磨抛光成美玉。为了一本好书的诞生,为了人与书的相遇,编辑将要竭尽所能做所有能做的事情,可能还要突破自己的界限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从刚开始的外文编辑,到少儿编辑,到社科编辑,再到国际文化编辑,角色转换的过程也是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的过程。同时,学习策划思维方式和市场营销模式,学习排版美编技巧和印刷工艺,学习调研分析选题和申报各类项目,都是必不可少,熟能生巧的。抓住“一带一路”主题“走出去”的《“一带一路”读本》《“一带一路”一百问》,抓住“二孩政策”热点“引进来”的《宝贝:你的人生我在乎》,都在各自领域获得了项目和榜单肯定,而我也在部门里也被非正式授予了“表姐”的昵称。
梦想一定要有 万一实现了呢
我今年工作刚好满七年整。就像人体全部细胞更换一遍大概需要七年的时间,过去七年的懵懂和探索,热情和坚持在今年开花结果。要开始新的出发,我也越来越明白编辑这两个字的责任和意义。“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承载的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产,是汇集了一众优秀学者的多年心血之作。如何能展示出古代丝绸设计之美,将祖国丝绸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有效传达到读者眼前,是我目前最迫切的新命题。
全球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
全球语境是中国文化艺术界的热词,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在近几年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命题。中国图书走出去,要在一个共同的语境中,用全球都能理解且更有吸引力的方法,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彰显出自身文化辨识度。
抓住“一带一路”主题策划编辑的《“一带一路”读本》《“一带一路”一百问》,已成功完成两种图书土耳其语、阿拉伯语、英语、孟加拉语、印地语、吉尔吉斯语、鞑靼语、俄罗斯语、乌克兰语、乌兹别克语、德语、哈萨克语、西班牙语等语种的版权输出。立足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司和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学术优势,通过两种不同叙述方式讲述“一带一路”,有效传播了中国原创的“创新价值观”,实现与西方文化的和谐共存与对话,让学界和民众能进一步了解中国。
彼得·弗兰科潘在其著作《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指出:“我们通常把全球化看作是当代社会独有的现象,但早在2000年前,全球化已经是事实,它提供着机遇,带来了问题,也推动着技术的进步。”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2000年以后的今天,以丝绸为主要载体的丝绸之路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含义,成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互相交流与合作的精神象征,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价值典范。丝绸之路以丝绸为名,以丝绸作为缘起,“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以中华丝绸这一艺术瑰宝为载体,传承所蕴藏的灿烂文明。它聚焦丝绸文物的设计素材,大量采集第一手资料,运用现代技术复原,力图展示古代丝绸设计之美,为祖国丝绸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套承载了文化遗产创新使命的“图系”,已在法国巴黎“再造:中国丝绸技艺与设计展”和中央电视一套《非遗公开课》展出,即将在2018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首次正式亮相发布,它将向世界充分展示丝绸文物资源丰富的知识体系和图谱,展现出千百年来中国丝绸的变迁史,更好的支持深入挖掘和拓展文物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时代精神,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相关成果:
丝绸文化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总主编团队多年打造文化科技创新项目◆浙江省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合作打造的“法国•浙江文化年”重点项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球联动项目——“中国文创产品展示周”的重头戏之一:“再造:中国丝绸技艺与设计”巴黎大展上亮相展示◆中国文化遗产日登上央视一套《非遗公开课》,由丛书总主编,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现场倾情推荐!
■丛书简介
“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丛书聚焦丝绸文物的设计素材,大量采集第一手资料,运用现代技术复原,力图展示古代丝绸设计之美,为祖国丝绸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全系列按照丝绸文物的年代和类型分为十卷。其主要目的是加强高新技术与织造、印染、刺绣等中国传统工艺有机结合,研究建立文化艺术品知识数据库,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优化和升级,在传承民族传统工艺特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让古老的丝绸焕发新的生命力。
■内容简介
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第一座全国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博物馆。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为该馆题词:“弘扬古蚕绢文化,开拓新丝绸之路。”经过20多年的成长历程,如今,中国丝绸博物馆已成为国际上最大的集收藏、研究、传承、展示于一体的纺织服饰类专题博物馆。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发源地,以发明植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闻名于世,被称为“丝国”(Seres)。数千年来,中国丝绸以其独有的魅力、绚丽的色彩、浓郁的文化内涵,为人类历史谱写了灿烂篇章。同时丝绸催生了丝绸之路,作为丝绸之路的主角,丝绸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和艺术成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内容被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东西方文明互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录分为源起东方(史前时期)、周律汉韵(战国秦汉时期)、丝路大转折(魏晋南北朝时期)、兼容并蓄(隋唐五代时期)、南北异风(宋元辽金时期)、礼制煌煌(明清时期)、继往开来(近代)、时代新篇(当代)等单元。
■内容简介
本书追溯中华文明史上的辉煌篇章, 汇聚全国27家文博单位近140件(组)文物精品,用考古出土的文物、珍贵的史实,展示丝绸在中国的起源、传播以及东西方纺织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交流。这正是丝绸之路的由来,正是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文明互鉴的故事,也正是丝绸之路的精神和“一带一路”的目标。本书第一部分收录荣新江教授和赵丰馆长的两篇论文;第二部分为丝路之绸相关文物展品介绍;第三部分为附录。
■内容简介
19世纪中叶,家蚕微粒子病重创了地中海沿岸的丝绸产业并持续肆虐了多年。意大利作为该地区的产丝大国,其霸主地位也因此一去不返。为了寻找健康的蚕种,探索对抗蚕病的科学方法,一支由7人组成的科考、商业探险队于1859年从意大利出发前往中国,克服重重阻碍后落脚于湖州。他们不但在当地购买了大量的蚕种,还进行了为期约50天的养蚕实验,以欧洲蚕学专家的眼光对湖州的养蚕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写下了本书。
■内容简介
浙江省海宁市云龙村蚕桑历史悠久,家家种桑,户户养蚕,蚕桑是其主要农事和产业。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云龙还因蚕茧高产,受到了国务院嘉奖,成为蚕桑农业样板。本书旨在搜集散佚的史料,挖掘云龙蚕桑文化,记录其发展历程,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一定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在近代我国纺织业走向工业化的时代背景下,染织设计的变革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书图文并茂,以产业为视角,全面呈现近代染织设计之发展,在中国近代纺织史和设计史领域补上了染织设计的缺环。本书采用文献法、实物分析法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几个方面对近代染织设计做了系统探讨,包括:近代染织技术的进步、审美意识与服饰的变迁对染织产品设计、纹样的影响;染织设计师的培养、身份转变;染织企业设计管理的个案研究等。
一带一路
目前唯一一套全面准确阐释“一带一路”战略要义的读物,第一套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和《愿景与行动》文件的专业权威解读
■内容简介
《“一带一路”读本》
权威作者由古及今、纵贯全球专业解读“一带一路”相关知识。从“一带一路”的定义、内涵出发,剖析其历史脉络,深入解读“一带一路”的战略、资源、合作成果和风险机遇等,用宏观视野看透“一带一路”对中国和在国际间产生的深远影响。最后,权威专家将聚焦热点问题,为读者带来专业的“一带一路”解答和评述。
《“一带一路”一百问》
本书是“一带一路”知识的普及读本。权威作者由表及里,从微观层面解读“一带一路”热点知识。从“一带一路”历史出发,深入解读“一带一路”的战略内涵,深度分析“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中专业知识和百姓关心话题。为广大读者解答“一带一路”战略下最贴近的现实问题。
《“一带一路”读本》
英文版
《“一带一路”一百问》
英文版
《“一带一路”读本》
西班牙文版
《“一带一路”一百问》
西班牙文版
《“一带一路”读本》
阿拉伯文版
《“一带一路”一百问》
阿拉伯文版
《“一带一路”读本》
德文版
《“一带一路”读本》
俄文版
《“一带一路”读本》
孟加拉文版
《“一带一路”读本》
吉尔吉斯文版
《“一带一路”读本》
哈萨克文版
版权输出
目前,浙江大学出版社已与土耳其Muhaddis出版社、埃及撒玛出版社、纽约商务传媒集团、印度SAMPARK出版社、俄罗斯东方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俄罗斯联邦尚斯出版社有限公司、吉尔吉斯新闻调查出版集团、喀山经济与法律大学出版社、西班牙Editorial Comares出版社等签署合同,成功完成两种图书土耳其语、阿拉伯语、英语、孟加拉语、印地语、吉尔吉斯语、鞑靼语、俄罗斯语、乌克兰语、乌兹别克语、德语、哈萨克语、西班牙语等语种的版权输出。
国家项目
2015年10月起至今,《“一带一路”读本》土耳其文版入选CBI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德文版获得“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资助,阿拉伯语、俄罗斯语、哈萨克语、孟加拉语、印地语、乌克兰语、吉尔吉斯语、获得“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
文化
-
-
- 文存科:“种文化”的庄稼汉
- 盛夏时节,走进西峰区董志镇北门村文存科文化大院,红红的对联在鲜花绿柳的映衬下显得十分耀眼,不少市民群众正在农耕文化展馆里参观游览,文存科喜上眉梢跑前跑后忙活着,“今儿是个好日子,我特意贴上了对联,一会
- 西峰发布
-
-
-
- 以梵高为偶像,因热爱而执着—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新星”包灵灵
- 经过专家评委会在全国出版业各个领域的报名者当中进行挑选,10名2018出版新星终于诞生了!浙江大学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中心副总编包灵灵入选!包灵灵浙江大学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中心 副总编 从业以来致力于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
- 回望归鸿 徐悲鸿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今日开展
- 【展览信息】展览时间:2018年7月31日—2018年10月31日展出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楼临展厅D主办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徐悲鸿纪念馆“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七十多年
- 沙坪坝微政务
-
-
-
- 「八一推荐」中国画代表人物——金晓海先生
- 画家金晓海艺术简历金晓海(晓海),古墨堂史主,浙江临安人。1990年毕业于中国美院,国礼特供艺术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画家、G20峰会会晤厅背景画作者。现为杭州兰亭画院院长,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 艺术名家推荐
-
-
-
- 单霁翔:保护文化遗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 原标题:保护文化遗产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文化界乃至社会各界来说,推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都是一个重要命题。故宫有着将近600年的历史,故宫博物院也已经93岁了。它是否需要继续解放思想、提高文化质量,是一个非
- 中经文化产业
-
-
-
- 鸿钧老祖三颗丹治三清,玄天上帝有五百颗,算你狠
- 《封神演义》中通天教主率领的截教门人多次被阐教门人欺负,尤其是赵公明的惨死,导致矛盾激化,赵公明的妹妹们为了给赵公明报仇,摆下九曲黄河阵,因为三霄娘娘有混元金斗,燃灯道人与十二金仙大败。元始天尊一见徒
- 笔墨史书
-
-
-
- 民建会员进军营 翰墨丹青鱼水情
- 中国山东网淄博7月31日讯 (记者 王媛 通讯员 刘小龙 张公壮) 7月29日,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中国民主建国会淄博书画院一行六位书画家在副院长、山东省书协刻硬委秘书长、山东省艺协副会
- 中国山东网
-
-
-
- 艾米莉·勃朗特:一生30载徒留《呼啸山庄》却震惊文坛
- 原标题:艾米莉·勃朗特诞辰200周年 一生30载徒留《呼啸山庄》却震惊文坛【文艺星青年按】最近在英国约克郡街头出现了一个特别纪念版邮筒。该邮筒是英国皇家邮政为纪念英国著名作家艾米莉·勃朗特诞辰200周
- 人民网天津频道
-
-
-
- 从茶山到茶盏 禅茶讲师韦芳将对茶的领悟引入生活
- 饮茶在中国盛行已久,从神农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国作为茶的故乡,全民皆饮茶的风气、习俗让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标志,一种符号。韦芳作为一名禅茶讲师,身负将茶文化、茶道精髓传承、发扬下去的
- 小咖娱乐圈
-
-
-
- 品诗词韵律之美,看“少年爱吟唱”成都首show,8月4日绵阳再约!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7月28日,在18位来自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的孩子们吟诵的《秦风无衣》和《诗经 卫风 木瓜》作品中,由成都商报·成都儿童团携手统一鲜橙多主办的“少年爱吟唱
- 成都儿童团
-
-
-
- 足迹遍布辽宁 2018华晨宝马职工文化之旅完美收官
- 7月27日,北约客维景酒店。2018华晨宝马职工文化之旅活动圆满结束了,我们回到了最初起点,闭幕仪式上我们也邀请了多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表演包括少林追风刀、北派布袋木偶、碳晶画、朝鲜族尚帽舞、铁岭纸画
- 沈阳有态度
-
-
-
- 清净修心、神态自若,李双大师的静坐的罗汉
- 李双 82年生人,湖南长沙人 ,湖南省非遗协会理事,早年从事动漫游戏绘画工作14年。诺距罗尊者——静坐罗汉清净修心、神态自若 安详瑞庆、进彼极乐诺距罗可译作大力士,这位罗汉是一位大力罗汉,原为一位战士
- 工匠说
-
-
-
- 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深生作品欣赏
- 范方针,海派核雕艺术大师;民间微雕艺人,湖南省民间美术研究协会会员,创办深生核雕艺术工作室。2014年深生作品“八仙”和“五星报喜”在中国(青岛)国际佛事文化节中获金奖2015年深生及其作品“五星”登
- 工匠说
-
-
-
- 用虔诚的心灵去守护,陶瓷唐卡艺术家付若含
- 作者介绍:付若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作品《黄财神》于2016年入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十余载,一直在绘画上致力于佛教艺术的研究与探索。她是虔诚的佛弟子,皈依于丹增嘉措活佛门下,
- 工匠说
-
-
-
- 王阳明:用尽一生,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其学术思想
- 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