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军都是少爷兵?端着重机枪打冲锋的猛男,是人家的量产品
- 来源:筑垒地域
影视剧《第一滴血》里的兰博可能很多观众都非常熟悉。但是,在二战时期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眼里,这个两臂肌肉爆棚,能端射机枪的“猛男”,却只能算是“一般般”。诸如巴瑟隆、佩奇等优秀海军陆战队员,都堪称能与兰博“一决高下”。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仍然是一位荣誉勋章获得者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做托尼·施坦因(Tony Stein)。
▲施坦因本人肖像照。
1921年9月30日,施坦因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市(Daytown)的一个奥地利犹太移民之家。1942年,向往军旅生活的施坦因在高中毕业后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中。由于体格强健,他被选入美国海军陆战队伞兵部队中,一直在第1伞兵团第3伞兵营C连内服役,直至1944年海军陆战队伞兵解散。在这支奇特的伞兵部队中,施坦因见识到了一款特殊的机枪:改进自M1919型机枪的7.62毫米ANM2航空机枪。其射速可达1350发/分,而它的“老前辈”射速不过才500多!在目睹了ANM2航空机枪的恐怖射速后,施坦因随即便喜欢上了这款“毒刺”(Stinger)。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伞兵团团徽。这支奇特的伞兵部队原本是用于加强每个陆战师的“伞降作战”能力,但却由于空运能力有限、战术效果有限而最终被迫解散。
▲正在从运输机模型上“跳伞”而下的海军陆战队伞兵。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精锐,他们在瓜岛、图拉吉岛等地仍立下了赫赫战功,施坦因便是其中一员。
▲对于陆战队伞兵来说,需要4个人才能移动、操作的M1919A4实在是太过笨重。经过一名独居创造性的陆战队士官——梅尔·格里维奇(Mel Grevich)的点子,伞兵们回收了一部分从报废航空器上拆卸下来的ANM2 7.62毫米航空机枪,配上100发弹箱,使之成为了一款便于携带、火力迅猛的反步兵利器。
▲ANM2航空机枪的开火瞬间。总计有6挺该型机枪被改装入列,其中有1挺便是施坦因所有。
作为一名42年入伍的老兵,施坦因曾与伞兵第1团一起,在布干维尔、维拉拉维拉岛(Vella Lavella)抗击日军。在布干维尔岛作战期间,施坦因曾一日击毙日军5名狙击手。而在伞兵第1团解散后,他与一干老兵回到美国本土的彭德尔顿(Pendleton)军营,成为了陆战第5师第28陆战团1营A连的一名班副。1945年2月19日,太平洋战场上最知名的一仗——硫磺岛战役打响。施坦因扛着自己的“毒刺”机枪,与战友们一道登上这座火山灰构成的小岛。面对日军的枪炮,他丝毫没有畏惧。在战斗中,他用自己的“毒刺”机枪冲进一处日军阵地,对着里面所有的日本兵一通横扫。当场打的日寇鬼哭狼嚎。不仅如此,他还往返于滩头补给点多达8次,每次回来,施坦因的肩膀上总会有一名负伤的陆战队员。
▲第24陆战团的官兵们正在一处刚刚夺下的日军阵地内休整。
▲第23陆战团的官兵正在依托一处被毁掉的日军碉堡为掩护,向着暴露的敌军火力点开火射击。摄于1945年2月。
▲第5陆战师的2名士兵正冒着日军的炮火,迅速跑过一片开阔地带。以求架设一条前线到后方的电话线,保证己方通讯顺畅。
为了能使自己能在火山灰里跑的更快些,施坦因甚至脱掉了自己的军械,扔掉了钢盔。当他发现有战友为日军火力点所阻,无法前进时,便会一马当先地用机枪开火,吸引日军火力,支援苦战中的战友。战事激烈到什么地步呢?仅仅一天的时间里,施坦因的ANM2“毒刺”的枪管就不得不因过热,更换了两次枪管!1945年2月23日,施坦因见证了他的母团——陆战第23团在折钵山上的插旗行动后,便被日军的狙击手所伤,不得不返回后方疗养船上修养。但是,不放心前线战事的他,却并没有老实呆着。1945年3月1日,仅仅待了几天后,施坦因又一次抄起了“毒刺”,与众多陆战队员杀向日军的巢穴。然而,这一次他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日军狙击手射出的一发子弹,正好要了他的性命。
▲施坦因手持ANM2“毒刺”机枪冲锋的影像。
鉴于他英勇的表现,美国军方决定追授施坦因一枚荣誉勋章,并于1945年2月16日交到了他的遗孀之手。在他阵亡后,施坦因与上千名牺牲的陆战队一起,被安葬在硫磺岛的第5陆战师集体公墓之中,直至1948年12月17日才以全套军礼的形式,重回故乡代顿的各各他(Calvary)公墓。阵亡时,这位美国小伙子年仅23岁。
▲身背战友,一边前进一边开火的施坦因CG肖像。
▲荣誉墓地。
▲“折钵山上升起的这面星条旗,象征着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名垂青史500年。”————海军部长詹姆斯·福雷斯特尔
本文为筑垒地域原创作品,主编原廓,原著北部湾。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军事
-
-
- 清华大学2019级本科生军训开训
- 开训典礼现场 8月19日上午,清华大学2019级本科生军训开训典礼暨国防教育报告会在综合体育馆举行。陆军防化学院副院长李麒大校,清华大学副校长、军训总指挥郑力作动员讲话。 郑力作动员讲话 郑力回顾了清
- 清华大学
-
-
-
- 飞行员:美军战机雷达辐射让他们患上绝症,怒斥五角大楼不管不顾
- 美军飞行员 辐射与癌症之间的联系,一直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话题,不仅仅在国内,国外也因为这个问题引起过讨论。近日,就有一群美军飞行员声称,他们驾驶的战斗机有高辐射,让他们患上了绝症,这又是这么一回事呢?
- 前沿哨所
-
-
-
- 韩美夏季军演落幕 半岛局势备受关注
- 2017年4月21日在韩国京畿道抱川市拍摄的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现场。(新华社发,李相浩摄)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记者杨舒怡)韩国与美国2019年下半年联合军演20日结束。韩国媒体说,韩美今年主要联合
- 新华社
-
-
-
- 沪东造船厂传出好消息,首艘075攻击舰正进行合拢,下水之期不远
- 海军作为高度技术化的兵种,在发展过程中,舰艇自身的性能一直是其战斗力强弱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我国海军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装备设计制造技术的落后,在超大型各类舰艇的建造商始终难有突破,这一情况直到
- 华山穹剑
-
-
-
- 俄总统发言人:美国陆基导弹试验表明其早已准备破坏《中导条约》
- 据塔斯社消息,俄罗斯总统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告诉记者,美国进行的导弹试验表明,美国早已预先计划好了使《中导条约》(INF)破裂的战略。 佩斯科夫指出:“有关美国试射常规巡航导弹的消息,是在普京总统
- 环球时报
-
-
-
- 徒步常见的危险有哪些?该如何应对?
- 谨从野战行军、边防巡逻的角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徒步的同学可以自行去除敌情。主要分为行军规划、行军实施、可能遇到的危险和应对方法、行军示例四个部分,我会在行军示例里面举一个从派镇徒步达到墨脱县的例子。
- 龙牙的一座山
-
-
-
- 美智库:美海军面临系列历史性挑战
- 美国外交学会网站8月19日发表乔纳森·马斯特斯的文章《海上力量:美国海军和外交政策》,文章编译如下: 与一个多世纪前的英国皇家海军一样,美国海军拥有的制海权使美国获得了无可匹敌的国际影响力。几十年来,
- 参考消息
-
-
-
- 辽宁舰刚回国的时候,船底挂满了这种东西,现场人无不反胃
- 在二战期间,航母首次灯如战场,航母在二战的战场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大家对于航母的需求逐渐增加,很多国家在二战结束之后也自主研制航母,但是我们也知道航母的研究不是这么随便的,很多国家虽然有着高科技的人才
- 君武视角
-
-
-
- 他寄望“可爱的中国”,被捕时身上没有一文钱!纪念方志敏同志诞辰120周年
- 这是方志敏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35年的中国,内忧外患、遍地狼烟……深重的苦难,让祖国母亲面容憔悴、神形枯槁 2014年9月29日,武警战士在方志敏墓前脱帽默哀。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但总有一些人
- 江苏新闻广播
-
-
-
- 此国人口不到中国的1%,却研发出领先美苏的战机,从不进口武器
- 如今的世界上有很多人口大国,但是一个国家的人口并不是能够决定这个国家的工业力量以及军事力量的关键,人口众多只能代表这个国家拥有着充足的劳动生产力,但是也不得不说一个国家的人口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有着非常
- 君武视角
-
-
-
- 沙漠之狐“隆美尔”的一生传奇与凄惨
- 隆美尔出生于符腾堡邦的首府海登海姆市。1910年7月从军。一战时随军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被德皇授予蓝马克斯勋章。一战后曾担任过步兵营长、陆军学院教官。1938年隆美尔少将任
- 历史说解
-
-
-
- 剑锋深藏——不漏声色的手杖剑
- 兵器大多寒光逼人,锋芒毕露。力求在外形和气势上就对敌人有压制性的作用。除却暗器,大多讲究的是正面迎敌作战。 而有一种兵器,传承许久,却是以出其不意,迅速伤敌而出名,这就是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讲的手杖剑。
- 中華冷兵器
-
-
-
- 美军都是少爷兵?端着重机枪打冲锋的猛男,是人家的量产品
- 影视剧《第一滴血》里的兰博可能很多观众都非常熟悉。但是,在二战时期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眼里,这个两臂肌肉爆棚,能端射机枪的“猛男”,却只能算是“一般般”。诸如巴瑟隆、佩奇等优秀海军陆战队员,都堪称能与兰博
- 筑垒地域
-
-
-
- 二战,为啥日本10万大军到印度打了一仗就跑,从此不敢再踏入?
- 了解二战的朋友都清楚日本这个国家是个好战国,作为轴心国之一的日本。在二战期间,在亚洲侵略了许多个国家,不仅是在中国有战场,在缅甸、韩国、越南、老挝等国都有。不过日本侵华战争却是最长的,时间长达14年之
- 春风拂面江南春
-
-
-
- 倒霉到家了!仅仅因一个小小的问题,一款先进武直就全部“停飞”
- 自从冷战结束之后,德国在军备方面的投入逐渐减少,在裁减军备方面走到了世界的前面。如今德国过度裁减军备的副作用开始显现出来,有关德国军队的负面消息可真是不少。 虎式直升机 也许我们可以把这事评价为倒霉到
- 麦田军事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