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说此战要这样打,宋时轮却不听,结果让美军陆战1师给逃了
- 来源:这才是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是志愿军第九兵团心中的痛,在以优势兵力分割包围美军陆战1师的情况下,让陆战1师给逃了。
对于这次战役向来众说纷纭,人们也在思考被美军陆战1师逃脱的原因。
诚然,最大的因素是严寒的天气导致第九兵团大量冻伤从而快速失去战斗能力。但是,除去客观原因,主观上的原因亦值得人们探讨。
综合战役过程来看,第九兵团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仅从一个方面来展开。
一、毛主席指出:陆战1师是美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1950年11月12日,在看了志愿军第九兵团上报的作战计划后,毛主席马上觉得不妥,立即给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副司令员邓华、朴一禹发电指出:必须精心组织歼灭美军陆战第一师。
电报全文如下:
美军陆战第一师战斗力据说是美军中最强的,我军以四个师围歼其两个团,似乎还不够,应有一个至两个师作预备队。九兵团的二十六军应靠近前线,作战准备必须充分,战役指挥必须是精心组织的,请不断指导宋陶(宋时轮、陶勇)完成任务。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是解放军一贯以来的军事原则。毛主席认为:美军陆战1师前锋部队虽然只有两个团,即陆战5团战斗队和陆战7团战斗队,但考虑到美军陆战1师实力极其强大,志愿军火力薄弱,不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难以歼敌。
因此,毛主席要求宋时轮,至少要以四个师围歼陆战1师两个团,为保证围歼成功,还至少要有一到两个师的预备队。这样还不够,毛主席还要求第九兵团预备队二十六军必须靠近前线,以便在战斗发展不利时随时能投入战斗。
可见毛主席提出的要求是围歼美军陆战1师,第九兵团的兵力部署应该是:四个师为第一梯队,一到两个师为第二梯队,二十六军四个师为第三梯队。以九到十个师的兵力部署来确保此次围歼战的成功。
二、宋时轮的实际部署
当美军陆战1师进至长津湖地区后,宋时轮命二十七军79师攻歼柳潭里之敌,二十七军80师攻歼新兴里之敌,二十七军81师为80师预备队,二十七军94师为兵团预备队并为79师预备队;二十军58师攻歼下碣隅里之敌,二十军59师分割柳潭里之敌与下碣隅里之敌联系,二十军60师切断下碣隅里之敌与古土里之敌联系,二十军89师攻歼远离长津湖战区的社仓里之敌。
当时,志愿军第九兵团掌握的情报是:柳潭里为美军陆战1师一个团,新兴里为另一个团,下碣隅里为一个营,古土里为另一个营;社仓里为韩军第3师团一个联队。
实际的情况是:柳潭里为美军陆战1师陆战5团、7团两个战斗队,新兴里为美军第31团战斗队,下碣隅里为美军陆战1师师部,实力相当于一个团战斗队;社仓里为美军第3师7团。
战场态势是:志愿军二十军、二十七军部队已经神不知鬼不觉进至指定位置,完成了对陆战1师及第31团战斗队的分割包围。而美军陆战1师和第31团战斗队还没有发现。
从战场态势看,虽然宋时轮掌握的情报不完全准确,这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是很正常的,但对战局的影响似乎并不大。
可惜,这只是表象。
志愿军二十军和二十七军虽然完成了对美军的分割包围,但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一大问题。那就是两个军八个师的部队被完全分散。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是解放军的基本原则。从战场全局来看,志愿军占据了很大优势,可是细化到每一个分战场,都没有形成绝对优势。
这是因为,既有主攻的部队,又有阻击的部队,还有预备的部队,实际上主攻的力量就弱了。
另一方面,八个师完全分散,互相之间难以有效协同,也就无法形成合力。
在柳潭里,志愿军是以一个79师大约1万人对付美军陆战1师两个团战斗队大约8千人,另有94师大约1万人为预备队。
在新兴里是以80师(配属了81师242团,该团负责切断新兴里与下碣隅里之间联系)大约1万3千人对付美军第31团战斗队大约3千3百人,另有81师大约7千人为预备队。
在下碣隅里是以58师大约1万人对付美军陆战1师师部大约4千人,没有预备队,但59师大约1万人负责阻击下碣隅里之敌增援柳潭里以及阻击柳潭里之敌逃跑。
在古土里是以60师大约1万人负责警戒、阻击古土里之敌大约2千人。
在社仓里是以89师大约1万人对付美军第3师7团大约3千7百人。
兵团预备队二十六军远在江津,距离长津湖有3到5天路程。
而毛主席的要求是以四个师主攻,一到两个师后跟上,二十六军靠近前线,大约9到10万的兵力来围歼美军陆战1师两个团战斗队8千人。
所以,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的部署和毛主席提出的要求完全不符。
三、宋时轮为什么要这么部署?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在志愿军中有两种思想是非常具有普遍性的。一是怕。怕美军的飞机、坦克,特别是飞机。二是轻敌。认为老蒋800万大军都被我们打败了,区区美军算什么?
第二种思想在第九兵团还是较为普遍的,当时第九兵团有句顺口溜就是:从北到南,一推就完。意思打败美军轻而易举。
(美军重机枪阵地)
从宋时轮的战役部署就可以看到,他的意图是要打一个打歼灭战,一口吃成胖子,把美军陆战1师整个歼灭掉。所以他两个军八个师把下碣隅里、新兴里、柳潭里团团围住,八个师里还分别安排了部队切断陆战1师各要点之间联系的部队。这架势就是哪边都不想错过,一个美军都不想放跑的样子。
甚至还派了一个师去打远在社仓里的美军第3师部队。
心气很好,计划也很好,但宋时轮却忽略了志愿军与美军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等最终发现自己两个军不足以吃掉陆战1师时急忙调上二十六军,可二十六军距离过远,等赶到时陆战1师已经开始突围了。二十六军非但没抓住敌人,反而因为长途奔袭,遭遇美军空袭,以及疲劳冻饿等原因,拖垮了自己。
虽然我们作为事后诸葛亮很清楚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很难整建制的消灭美军,但这个问题毛主席当时已经考虑到了。毛主席也想歼灭美军陆战1师,但是毛主席却认为陆战1师实力很强大,应该打小歼灭战,先全力打掉其主力作战部队,然后再将剩余的美军一口一口吃掉。
(逃出生天的陆战1师兴高采烈,开始欢呼)
陆战1师最终的逃脱已经证明了宋时轮的错误,但还不足以证明毛主席的正确。要证明毛主席是正确的,必须得看一看志愿军是否有能力打掉陆战1师这两个团战斗队。
四、第九兵团是否有能力吃掉陆战1师?
这一点,其实只要看一下实际的战斗情况就知道了。
(志愿军击毁了前面的车辆堵塞了道路,后面的美军全部被俘)
1、新兴里方面。志愿军开始的时候是以80师一个师投入战斗,后来第九兵团副司令员陶勇亲自指挥81师加入战斗,美军第31团战斗队遂崩溃,被基本全歼。这一战证明了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已分割包围美军的有利情况下,速战速决,是有能力以2个师吃掉美军一个团的。
2、柳潭里方向。志愿军79师在第一个晚上的攻击中就拿下了美军陆战1师两个团战斗队的外围阵地,但79师因为攻击太过凶猛,自己也筋疲力尽,没有能力再攻。美军方面不敢攻,于是两军形成对峙。
而负责阻击的59师因为天寒地冻,又无仗可打,长期在阵地潜伏等待,冻伤严重,战斗力锐减。
(运送伤员的运输机飞离下碣隅里)
随后美军陆战1师开始突围,遭到战斗力已严重下降的79师追击和59师阻击。当突围美军历经千辛万苦逃到下碣隅里时,说自己的伤亡是1500余人,有1000多伤员。当时下碣隅里美军自身有1000左右伤员。然而美军陆战1师引以为豪的空运伤员却宣称运走了5000人。这其实说明美军陆战1师两个团战斗队真实伤亡在4000以上,也就是说与志愿军两个师交战,陆战1师两个团战斗队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实力。
对照新兴里的战斗,基本一致。
3、下碣隅里方向。志愿军58师与美军陆战1师打成平手,58师占领了下碣隅里的制高点东山,稍占上风。
4、社仓里方向。志愿军89师与美军第3师7团也打成平手,双方形成对峙。
这样就非常清楚了,在当时有利的战场态势下,志愿军两个师有能力吃掉美军一个团。如果宋时轮按照毛主席的要求,用四个师,再加1到两个师的预备队全力攻打美军陆战1师两个团战斗队,取胜的把握是非常之大的。就算战事不利,预备队投入战斗,基本能确保获胜。这样一来靠近前线的二十六军就可以在这时投入战斗,去围歼剩余的美军部队。战局和战果就会完全不同。
战斗实际情况充分证明了,毛主席是对的。
五、按照毛主席的要求,这一仗该怎么打?
用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只要严格按照毛主席要求,把胃口放小点,美军陆战1师难逃厄运。
1、60师不要去管古土里之敌,以60师一个团在古土里以北阻击增援之敌,以一个团在下碣隅里以南监视下碣隅里之敌,以一个团在下碣隅里以西阻击下碣隅里之敌。
2、89师不要去管社仓里之敌,以一个团监视并牵制该敌即可,因为距离战区路还很远。
3、对新兴里之敌的攻击部署不变。
3、以89师(欠一个团)从柳潭里西南,以79师从柳潭里北,以58师从柳潭里南,以59师从柳潭里东南,四个师(欠一个团)的兵力对柳潭里之敌发起围攻;94师仍然为预备队,适时投入战斗。
4、二十六军跟进至94师之后,视情投入战斗。
这样的兵力部署,在柳潭里的陆战1师两个团战斗队是冲不出去的。打掉他们后,再转移兵力围攻被60师监视的陆战1师师部,亦有很大机会不让其逃脱。
而宋时轮过于分散兵力的部署使得志愿军无力吃掉柳潭里之敌,该敌突围后与下碣隅里之敌会合,形成一个重兵集团,受严寒影响的志愿军第九兵团再也无力分割这样的重兵集团了。
这就是领袖和战将之间的差距。
本文未经“这才是战争”允许,自媒体、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盗图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作者简介:王正兴,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军事
-
-
- 他是谁,竟被刘伯承、邓小平夸“立了奇功”
- “全国战斗英雄”时来亮 荣立特等功两次、大功八次,被授予“人民功臣”“全国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在江西省军区第一干休所,住着一位这样92岁高龄的老兵,虽已是耄耋之躯,但回忆70年前浴血奋战的场景,仍气
- 中国军网
-
-
-
- 当今世界哪些国家拥有核武器,共有多少储备?
- 问 网友提问: 当今世界哪些国家拥有核武器,共有多少储备? 专家解答: 近年来,全球核武器数量总体上呈现出减少的趋势。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2019年6月发布的报告统计,截至20
- 光明科普
-
-
-
- 若没有投放原子弹,日本还会投降吗?看看当时的真正情况
- 二战后期,日本在投降之前遭遇了重创。先后两颗原子弹被美国投放到了日本,在蘑菇云出现的那一刻,日本成为了世界上首个被原子弹轰击的国家。而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个地区,也成为了人间炼狱。那是世界性的历史时刻,
- 颠覆历史
-
-
-
- “辽宁舰”一旦开启最后一道防线有多厉害?点射1秒50万就没了
- “辽宁舰”一旦开启最后一道防线有多厉害?点射1秒50万就没了 航母在远洋作战中威力巨大 即是海上作战指挥中心 又是争夺海上制空权的主要武器,航母战斗群是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象征 尽管航母作战群战斗能力很
- 点艺迷彩
-
-
-
- 单刀势图二十二式实战用法,刀刀逼人
- (欢迎关注本账号!请点击右上“关注”!谢谢!) 单刀势图二十二式实战用法,刀刀逼人 〔01〕你我拔刀势 此因刀长,遇急难时,难以出鞘,故以本阵中用刀者,你拔我刀、我拔你刀而用(这主要是因为刀太长,遇到
- 功夫武术酷
-
-
-
- 游戏中的现实大杀器——92式手枪
- 大家好,我是克鲁格,今天继续为大家介绍《少女前线》中人形以及人形所用枪械的现实背景。 在《少女前线》这款游戏的设定中,战术人形在出厂时会通过技术使之与一件特定武器建立一种一对一的独立识别关系,这样在战
- 格哥谈游戏
-
-
-
- 一次能发射5发子弹的脑洞步枪见过没?这个美国人就搞出来了
- 自1963年美国陆军开始装备M16突击步枪以来,就一直试图在寻找能够取代M16和其庞大衍生家族的军用步枪,在耗费了55年时间后,似乎终于在马丁·格里尔的家中车库中找到答案。 格里尔是一位自称为发明家的
- 鼎盛前沿
-
-
-
- 为什么俄罗斯不惜一切代价,不惧战争威胁,也要收回克里米亚?
- 在2014年3月,普京采取军事行动,俄军出兵克里米亚,驱逐了乌克兰军队,并最终使之加入俄联邦。当时面对乌克兰和西方国家的制裁,俄罗斯让克里米亚公投加入俄联邦,有足够的法理依据吗? 数百年来,俄罗斯
- 科罗廖夫
-
-
-
- 被裁撤的陆基战斧,苏联专家曾一枚一枚的看着它成为废铁
- 在正式退出《中导条约》以后,美国便着手准备恢复《中导条约》所限制的武器。8月18日,美军在加州外海的圣尼古拉斯岛测试了陆基的“战斧”巡航导弹,导弹在飞行500公里后精确的命中了预定目标。 此次试射的“
- 深蓝舰闻
-
-
-
- 同为苏联遗留航母,为何瓦良格号成为辽宁舰,明斯克号就不行?
- 航母作为大国重器一直被国人所关注,代表国家海军实力,和军力的象征,众所周知,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是购买的前苏联建造到一半废弃的瓦良格号改造出来的,成为我国第一艘航母之后备受人关注,为国人带来了不少欣喜
- 随缘控
-
-
-
- 军网网评|致敬即将踏入军营的你
-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徐连生 “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章映着我开花的年岁,虽然没戴上呀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啊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
-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
-
-
- 印度特种部队为什么很少戴头盔?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超神”
- 头盔这种司空见惯古已有之的防身器具已经存在了至少两千余年,冷兵器时代士兵打仗除了穿着铠甲之外,就已经懂得佩戴青铜质地或者铁质的头盔来保护身体不受刀箭伤害,及至冷兵器时代结束,头盔依然是士兵行军打仗降低
- 天下有警
-
-
-
- 战场上士兵们很少接触战友尸体?老兵表示真相太惨痛
- 战争本身就是充满杀戮和残酷性的,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有将近7000多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真实的战争残酷程度是无法想象的,有时候甚至在战争结束之后,连战友的尸体都不能妥善的安置,只能让他们暴
- 利刃军事
-
-
-
- 毛主席说此战要这样打,宋时轮却不听,结果让美军陆战1师给逃了
-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是志愿军第九兵团心中的痛,在以优势兵力分割包围美军陆战1师的情况下,让陆战1师给逃了。 对于这次战役向来众说纷纭,人们也在思考被美军陆战1师逃脱的原因。 诚然,最大的因素是严
- 这才是战争
-
-
-
- 盘点中国威名显赫的十大名弓
- 弓作为古代武器之一,激弦发矢,能够及远。黄帝与蚩尤在涿鹿相战,双方运用的武器都是弓,因而这也是最早运用弓的记录;可是其当时运用的弓,都是以竹木为材料,虽能及远,但终未能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了解
- 吃瓜群众休闲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