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粟裕建议台湾战役请刘伯承或林彪主持,毛泽东宣布仍由粟裕指挥
  • 来源:帅克品读历史名人

(帅克声明: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第三野战军大进军胜利实施郎广战役、上海战役后,一边担负着进军福建、解放华东沿海诸岛屿作战任务,一边准备渡海攻台作战。

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有关指示精神,粟裕最初设想抽调8个军用于攻台作战,以宋时轮的第9兵团的3个军为战役第一梯队。后来,根据形势变化作了两次大的部署调整。

第一次调整。

我金门、登步岛两战失利后,蒋介石错误地判断形势,除加强台湾外岛防御外,还准备招募外籍雇佣军固守台湾。粟裕立即将这一敌情变化情况报告给中央军委,并提出对策建议:“目前台湾守军约7个军20万人,估计其战斗部队十三四万人,如果把雇佣军估计在内,则台湾蒋军战力应以20万人计算”。针对这一变化,粟裕认为,“三野原拟8个军参战已属不够”,“对台作战必须三野全部参加,加上后勤人员及特种部队共约50万人”。粟裕同时还向军委建议:“请四野以一个军移驻苏州,请华北一个军移驻山东,以策应海防”。(《粟裕传》第一版,第852页)

第二次调整。

我解放海南、舟山两岛后,海南守敌7万、舟山守敌12万均撤逃台湾本岛。这样一来,台本岛守军总兵力已达40万人左右。粟裕分析认为:“今后敌人可能集中四十万左右的陆军及其海空军全部守备台湾,这将使我攻台的作战准备更加困难,更需要作充分的准备”。(《粟裕年谱》第497页)

经中央军委同意,粟裕决定将第9、第7两个兵团作为第一梯队,三野其余各军作为第二梯队,约50万人,其中战斗部队30万至38万人。考虑敌我力量对比,我并不占多大优势,为使对台作战更有把握取胜,粟裕又向中央军委建议:“如能从其他野战军抽出3至4个军作为第二梯队预备队则更好”。(《粟裕传》第一版,第852页)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期间,粟裕汇报了解放台湾的准备情况和作战方案。粟裕认为:“由于参战部队不仅包括第三野战军全部,还有其他野战军4个军参加,已经成为全国全军的重大战略行动,对太平洋和东南亚局势将产生重大影响,建议中共中央派刘伯承或林彪主持台湾战役,他作为华东军区领导人全力协助”。(《粟裕传》第一版,第853页)

显然,粟裕的建议是郑重的。他是基于台湾战役的全局性、战略性,基于参战部队已超出三野的力量,所以才建议中央军委直接主持,或请刘伯承、林彪主持的。

但毛泽东出于对粟裕的高度信任,出于对粟裕指挥大兵团作战丰富实践的高度认可,毅然宣布:“解放台湾之战仍由粟裕指挥”。(《粟裕传》第一版,第853页)

主要参考文献:《粟裕传》《粟裕年谱》

粟裕建议台湾战役请刘伯承或林彪主持,毛泽东宣布仍由粟裕指挥

(帅克品读:坚持原创,坚持客观,坚持公正。点击关注,看更多精彩内容)

军事

<< 11 12 13 14 15 >> 

头条号 • 帅克品读历史名人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