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被孩子问到这些问题,该如何回答?
- 来源:超级育儿师
作者|木棉花
清明带儿子去扫墓,他一脸疑惑的问我:“其他来扫墓的亲人死后会和你的外婆一样去到另外一个世界吗?”我想了想,蹲下身认真地对他说:“儿子,你说得对,她们都会去往另外一个世界……”
心理学家说:你对死亡的认知,就是对生命的态度。大人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无论是美化或是回避,都会曲解孩子对“死亡”的认知,甚至影响他们对生命乃至宇宙的看法。那么,跟孩子谈论“死亡”,你做对了吗?
人死之后,真的会上天堂吗?
《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儿童绘本中,艾斯本是个上幼儿园的小男孩。生活中,他最喜欢的人是爷爷霍尔格。一天,爷爷走在大街上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他感到很伤心,也很迷惑。
妈妈告诉他“爷爷变成了天使,去了天堂”,爸爸告诉他“爷爷到了地下,变成了泥土”,这样的解释艾斯本根本无法想象和理解,在他心里,爷爷并没有真正离开他,他无法割舍自己对爷爷的依恋。
生活中,很多大人都会像艾斯本的父母那样去安慰孩子,自以为是的抛给孩子一个“上天堂”的答案,以为这样孩子就能平静下来。
其实,大人对“死亡”这种浪漫化、神秘化的解释风格,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孩子的疑惑,反而会让孩子更加迷茫,无所适从,尤其是对刚刚失去亲人的孩子。
心理学研究者认为:摘下了面纱的死亡,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之前受到了欺骗。
“美化死亡”,父母的意愿是好的,但是引发的结果却未必。对于年幼的孩子,大人这种说法或许能让孩子信以为真,甚至对“死亡”产生无限憧憬,幻想着死去的亲人也能在天堂过上幸福的生活。
但是,孩子会一天天长大,善意的谎言总有被揭穿的那一天。等孩子上了初中、高中,他们对死亡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你口中的“人死了会上天堂”也就成了无法自圆其说的谎言。
你回避死亡,但死亡一直都在发生
“人为什么要死亡?”“人死后会去哪里?”
当孩子们忽闪着疑惑的眼睛,将这些问题摆在父母面前时,我们往往为了掩盖心中的悲伤,而选择搪塞回避。当孩子一提到“死亡”,我们就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趁机转移话题,企图让孩子不去触碰和面对死亡的真相。
我们自以为把孩子和死亡隔离是对孩子的保护,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越不理解死亡,就越会对死亡抱有更多的焦虑和恐惧。
2017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2017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报告称,2015年全球约有5600万例患者死亡,其中有4000万例死亡的原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70%。死亡事件中,排名前四的死因为心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还有人“主动选择”死亡——每年的自杀人数大概有80万。
如此庞大的数据,意味着死亡随时随地可能发生在孩子身边,死亡教育避无可避。
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正确方式
首先,要允许孩子参加“死亡仪式”
我有个女同事S,她先生前几年因肝癌去世,儿子当时五岁。这么多年,她从没带孩子去过先生的墓地,甚至当年,先生的葬礼也没让孩子参加。
她把家中关于先生的所有遗物,甚至照片都封存起来,不让孩子触碰。同事S以为自己的做法一直在保护孩子,没想到孩子会在持续的噩梦中与父亲相遇。
S找到我,我给她推荐了一位咨询师朋友,朋友在咨询中帮助孩子完成了一场与父亲的告别仪式,此后,孩子再也没有频繁做噩梦了。
人类天生就有把事情做完,让需求得到满足的倾向。然而,这又是一个达不到的理想状态,因而产生了生命中一个又一个未满足的需求,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未完成事件”。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层面上的“未完成事件”只是一种情结。
对于S的孩子来说,没有与父亲正式地告别就是他内心的“未完成事件”,这种没有被满足的期待通过潜意识—“做梦”的方式来呈现。
所以,让孩子参加哀悼仪式,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也是让孩子的生命与逝者的生命连结的一种途径。
其次,父母人为制造一些与孩子谈论“死亡”的时机
除了清明节、七月半,带孩子去扫墓,举办一场仪式祭奠亲人这两个天然的时机外,我们还可以多创造一些时机,比如陪孩子读书或者利用节假日多带孩子去看看电影。父母在与孩子讨论的时候,不要绕开或是回避“死亡”两个字。
在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中,人们离世后只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生活,而他被所有活着的人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这样充满爱的诠释,我非常认同,因为这样的解释背后不仅仅隐藏着人们面对死亡的恐惧,更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温情。让孩子去欣赏这样的影片,他会对死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爱的美好也会多一份深刻的理解。
最后,分享回忆和情感,调整好情绪
研究表明:分享故去亲人的故事和记忆,在整体上有助于治疗哀伤。
比如,平时在孩子想念故去亲人的时候,多陪他们看看照片,陪伴他们走进回忆的世界去重温那份记忆中的美好。
再比如,你带孩子到墓地,孩子突然问道:“不记得爷爷的样子了,爷爷埋在地下还会想念我吗?”这时,你就可以跟孩子谈谈爷爷生前的趣事,或者谈论孩子记忆中的爷爷。
分享过后,如果你和孩子都有悲伤的情绪,一定记得把握好分享的尺度,信息量不宜过大。最重要的是,大人要及时安抚孩子,比如抱抱孩子,给他多一些情感关注和情绪疏导,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
死亡逃无可逃,避无可避,愿每一位父母都能尊重生命本身,重视对孩子的“死亡教育”!
更多热文
▲每个父母都应该懂点色彩心理学:
孩子喜欢的颜色,往往暗示着他的心理年龄……
▲这类孩子看着很孝顺,背后的真相却是这样......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育儿
-
-
- 大脑发育头3年,在家这样做让孩子更聪明!
- 宝宝的发育情况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比如6个月翻身还不利索,快2岁了还只会说简单词语……对于这些问题,在排除了病理原因之后,其实是孩子发育有个体差异,要多给孩子学习和练习的机会。成长发育本身就是孩...
- 小红姐产房故事
-
-
-
- 孩子的发育3岁前以营养为主,3岁后以生长激素为主?
- 答:不是一些读者留言说,抖音上很多博主都这样说,所以3岁以后睡前不能喝牛奶,以免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影响长高。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人的生长过程,本质是人的组织细胞代谢、增殖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受基因调控...
- drpei
-
-
-
- 权威解答:女性接种新冠疫苗需注意什么?转给身边的她→
- 近期关于女性接种新冠疫苗的一些问题引起热议备孕期间能接种吗?妊娠期间能接种吗?月经期间能接种吗?官方最新“接种问答”对于这些问题有了明确的解答!育龄期女性可以接种吗?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
- 医聊家
-
-
-
- 恒牙长在乳牙后面?!去医院给孩子拔牙后,我才知道这些事儿……
- 置顶 儿童心理课堂,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阅读、看见作者:石霖图片:《我的牙掉了》周末,小朋友正在啃鸡肉,突然说:“疼!肉夹到牙里了!”他自己抠了会儿,还嚷嚷疼。我看了牙齿外面,没什么异样,用手摸...
- 儿童心理课堂
-
-
-
- 幼儿园算数凑十法及破十法,很适合大班孩子学习!
- 学龄前宝宝还没有建立起数的概念,因此,对于数学的加减法学习是比较困难的,幼儿学习加减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家长不可以操之过急,慢慢从十以内的加法开始教起。今天为家长们介绍一下凑十法的学习...
- 幼儿园手工
-
-
-
- 龙老师原创视频|当孩子问“烧纸的人在干什么”时,父母如何回答?
- 当孩子问“烧纸的人在干什么”时,父母如何回答?烧纸不是迷信,而是对祖先的缅怀。关注“亲子作家龙春华”视频号,龙老师每天跟你分享一个家庭教育知识!不要小瞧这一分钟哦!带娃的烦恼,夫妻的难题,自我的成...
- 龙春华亲子实践课堂
-
-
-
- 孕妈妈带“球”运动,请get这些运动秘籍!
- 关爱孕妈妈上周,小编向孕妈妈们分享了带“球”运动的多种好处,很多孕妈妈(包括关爱孕妈妈的准爸爸们)在后台留言,向小编咨询孕期运动适宜的运动方式及注意事项。今天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吧~孕妈妈适合运动的时...
- 人卫健康
-
-
-
- 妊娠纹不是所有人都有,有这些表现的女性,孕期少添烦恼
- 作为女人,不管什么时候都希望自己会是美丽的,都希望自己能有非常平滑的肌肤。可是,一旦怀孕之后,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预测的,尤其是妊娠纹,总是女人再不喜欢,它也不会随着女人的心意而不出现。比起孕吐、水...
- 杏妈说育儿
-
-
-
- 陪妈妈产检的孩子“火了”,惹网友羡慕:自己求来的二宝自己负责
- 文|好孕姐现在说起生二胎,很多人不愿意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经济压力大,生不起。而另一部分原因,是考虑到大宝的感受,担心委屈了孩子。所以,因为担心孩子不愿意、不接受,多少夫妻都默默放弃了生二胎的打...
- 好孕
-
-
-
- 带孩子看病,如何与医生高效沟通?这4点很关键!
- 孩子患病,经常是起病急,病情又容易反复而且变化多端。最麻烦的是,孩子不会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和要求,一些低龄孩子也不能完整、准确地自我表达病情,所以在孩子就诊的时候,需要爸爸妈妈做好充分准备。物...
- 育学园
-
-
-
- 3岁女童上厕所“掏来掏去”,只因宝爸不自觉,一周后紧急送医
- 文|秘籍君为人父母都知道,孩子最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可能成为孩子的效仿对象。之前我曾见过爷爷带大的孩子,端茶杯的姿势都与老人家如出一辙,看得旁人好笑不已。只是,有些行为模仿起来是逗...
- 育儿须知
-
-
-
- 多名孩子突发脑出血!医生曝光的罪魁祸首,很多家长都在犯!
- 很多家长在婴孩哭闹的时候,喜欢用摇晃的方式安抚孩子,殊不知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这个错误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痛的。下面我从几个病例说起。这是一个只有3个月大的男婴,却因脑出血刚刚经历了一次开颅手术。...
- 三甲传真
-
-
-
- HPV疫苗与新冠疫苗间隔多久注射?不同厂家疫苗可以交替接种吗?看中疾控怎么说
- 不同厂家的疫苗可以替代接种吗?HPV疫苗和新冠疫苗间隔多久注射?下图为您解答接种疫苗相关问题。
- 未央健康
-
-
-
- “清明节”被孩子问到这些问题,该如何回答?
- 作者|木棉花清明带儿子去扫墓,他一脸疑惑的问我:“其他来扫墓的亲人死后会和你的外婆一样去到另外一个世界吗?”我想了想,蹲下身认真地对他说:“儿子,你说得对,她们都会去往另外一个世界……”心理学家说...
- 超级育儿师
-
-
-
- 1-3岁这些食物尽量少吃,你知道吗?你们家还在吃吗?
- 关爱宝宝的你,还需要看看这几篇:1、孩子发烧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你不懂2、起早给宝宝准备的这些早餐,越吃越不健康?看看你家有吗?3、冬天洗澡挑对时间,怎么洗不感冒,生病了还能洗?宝宝洗澡学问大4、气温...
- 儿科医生鱼小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