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年关难过?如何应对年底的焦虑
  • 来源:小川叔




年底了,经济形势下滑,人人都叹气说,不知道今年的年终奖发多少,前几天还看到有朋友在群里发,某个互联网平台发了一封公开信,要取消年终奖。



川叔是个比较悲观的人,所以我相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都是在得意的时候思考将来,在失意的时候自我鼓励。


当然,也有朋友劝我说,你这人太丧,你就应该在成功的时候享受喜悦,在失败的时候痛哭流涕,然后该干嘛干嘛。


可能我比较蠢,所以我总是希望提前做点准备。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其实个体的力量是渺小的,我们无法预测经济走势,但有一些事情其实你是可以预测的。




比如看到公司在大扩招,就需要问问,到底是因为什么项目而扩招,如果上马的项目出了问题,那么大扩招带来的一定是大裁员。


川叔所在的公司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资金不到位,项目没上马,于是接二连三的人试用期都没能通过,原本过了试用期的人,也在不断的劝退。连带出现了财务危机,原本部门的人都需要缩减编制。




年关难过,普通员工还在关心年终奖发多少的时候,如果你乐意留个心眼儿,你不妨看看公司发布的计划指标完成情况。在别人都在嘻嘻哈哈等着抽奖的时候,你不妨多听听董事长讲话的内容。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要面临危机?我觉得至少有三个维度。








1、看一下你现在公司的现金流产品是否充足,是什么在支撑公司命脉?今年的完成情况如何?




2、关注一下你所在的这个领域是否是开始下行,而公司是否做好了应对的策略,如果无法转型发展,那么一定有可以支撑的支柱产业,如果支柱产业的产值日渐消减,那么从公司层面来说一定会有所动作,不论是开辟新的领域还是做相应的人才调整。




3、看看你自己所在的岗位和主力业务部门的关联度有多高,如果遭遇裁员,缩减编制,你会被留下么?为什么会被留下?




每个行业不同,赚钱的方法也不同,互联网和房地产不是一类东西,盈利的方式也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年度的指标完成率。


当然,如果你所在的是一个特别容易自嗨或者狂热增长的企业,你不妨在所有人都在强调用户,强调什么平台品类的时候,冷静地看看转化率和盈利。




不赚钱,吹多大的牛皮都没用。


靠烧钱,没人能烧出一片天地。


上市,不是目的,有时候只是个开始。


领导人,的确需要热血和激情,但是单纯打鸡血并不靠谱。




企业里的核心业务的配比是领导人对现状和对未来的思考,公司靠什么赚钱,什么东西在赔钱,不论你官职多大,你作为内部的人都应该清楚,而且你的位置越往上,你应该越清楚才对。


危机的确可以转化成转机,但是前提是什么?




你自己会不会成为资本亏损时的牺牲品,时刻保持冷静的危机感,你自然就能看到你,以及你所在的团队为整个企业的贡献价值。


后勤部门、职能部门,是只要有危机就容易被裁员的部门。


所以如果你是其中一份子,要么你提早磨练专业能力,做到性价比高,不好代替,要么就是去更稳定的平台拥抱自己的安全感。





解除年关裁员和减薪的焦虑,除了要学会多观察,多预测之外,还要学会在企业里多交流,毕竟不同的只能看到的维度是不一样的,财务和人力是企业的风向标,业务部门的人是企业的主动脉。


主动脉出现问题,风向标一定会做呼应。


如果你的信息足够充分,你自然就能提早应对,至少在心态上不崩溃。




除此之外,修炼自身的内在价值也是戒除焦虑的法宝。


有时候我们焦虑,不仅仅是害怕企业倒闭,而是怕自己不能很快就业,甚至就业之后拿不到同类的工资,但我们到底自身的价值是多少?




你的工资是你靠着投机、谈判技巧换来的?还是你真的有本事?


你有什么技能是可以平移带走的?你有什么知识是可以跨平台依旧可用的?


确定自己是有价值的,并且明确自己的价值,这会让你变得保值,面试新工作的时候从容。




如果是一个行业的垮台,那么提早学习,掌握第二职业方向,完成个人维度的转型则非常必要,跨领域就业,专业能力固然需要,人脉能力也不可小觑。


未雨绸缪多多练习,把看韩剧,写书评的时间,都能系统化利用起来,把读的书,都能有机串联起来。




有时候不是你成长太慢,而是你的碎片化时间不够主题化,而你成长的主题越不清晰,效能就会越慢。




在一堆人都在强调一年读一百本书的时候,如果你能瞄准一个领域去深挖读上二十本,或许你就会比别人更早成为深入了解者,从观点出发去结识这个圈子的人,会扩大一个层级的认知,从而让你更精准的明确下一层的主题。


通过输出和分享做练习,以教为学进行学习,会带着产出成果进入平稳的转型期。




这种方法虽然看着慢,但好过一年泛泛阅读,自己自嗨,写了一大堆评论,看了一大堆道理,却依旧在原地踏步。




你的价值,要靠自己去发现。


你的价值,要靠自己去磨练。


年底了,焦虑没什么用,去做,去思考,然后去实施。




坦然面对,远比逃避和视而不见要强。


开始行动,总比鸵鸟心态心存侥幸要好。


希望大家每一年都不难过焦虑,都能找到原点,迈开一小步都好。





名人

<< 31 32 33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