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给大龄青年的喝酒建议 --- 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 来源:冯唐

2016年,冯唐策划了一个素人访谈类节目,叫《搜神记》。冯老师找了13 个朋友,分别是13个不同领域的大神(经病),每人一集,例如钢琴家赵胤胤、演员吴京、厨师早乙女哲哉等等。葡萄酒这集,就由我这个神经病担任了。冯老师是爱酒之人,我们也相识已久,因此节目拍的随性随意,边喝边聊。


酒过三巡,冯老师问,喝酒学酒玩酒那么多年,你对那些喜欢葡萄酒的大龄青年,有什么建议。


我说,我记得您说过,人长大了,做人做事、做到三点就好: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我觉得说的非常好,三点都能做到、而且做对的人,其实少之又少。那关于葡萄酒,我也相应的说三点吧:还是得学习点、还是得花点钱、还是得自私点。




还是得学习点:


经常有人说,酒么,多喝就懂了。没错,喝是肯定需要的,葡萄酒是个感官的东西,而且我们享受喝酒带来的沉醉和开心。不过,这毕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饮品,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品酒技巧,都装备一下自己,酒喝得可以更愉快、更有趣。


先说品酒,看闻尝,这个顺序浅显易懂,3分钟就会了;但刚开始喝酒的时候,最好把品酒学得更理论化些,例如什么是有缺陷的酒、如何感知酸度单宁酒精度等、并体会这些感官的标准。以后就不会说出这个酒闻上去单宁好重这酒老了,都是木塞味挂杯那么多,肯定是好酒这样的论点了。品酒打好一个稳定的基础,在日后漫漫的喝酒旅程中,会少走很多弯路。


理论方面,学些重要葡萄品种、常见国家产区的基本知识,买几本书、网上查查、或者不停骚扰周围懂点酒的朋友们,记一些基础的常识,懂一些基本的知识,以后就不会说出德国雷司令都是甜的香槟会有三次酒精发酵只有勃艮第才有特级园这样的论点了。


理论和品酒相互相成 ,学而不品则罔,品而不学则殆。


如果你想成为资深爱好者,那就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了,有的人开始考证书,有的人去专研某个产区或者品种,有的人以盲品为学习思路,这些是个人的路线和方法,但宗旨不外乎:多品酒,用心体会和感受;多学习,从风土天地人,来思考为什么一瓶酒是这个味道和风格的。不要着急,没人能一口吃成胖子,没人能一喝变成专家,时间和经验,是最没法被替代的。但这肯定会让你喝得更满足、更开心,“who knows more, loves more; and loving more, enjoys more”


所以,不着急,还是得学习点。




还是得花点钱:舍得 大方


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其实爱上葡萄酒,何止穷三代、何止毁一生。


和谈恋爱一样,从认识葡萄酒,培养感情,然后喜欢上她、爱上她,你会发现,在酒上面花的钱,也会像恋爱的过程,会越来越多。你会不停的揣测,那瓶更贵的香槟什么味道、那瓶更有名的波特会不会更好喝、那个产量更小的特级园是不是能让你感动。不经意中,揣测变成了行动,你购买葡萄酒的单价,会稳步上升。葡萄酒的消费升级,很可能大大超过了你工资的增长速率。


虽说有些昂贵的葡萄酒,我个人也觉得物非所值;虽说也确实能找到不少性价比极高的葡萄酒;虽说总有这样那样的例外。但大概率情况下,贵有贵的原因,一分钱一分货,想在一百块的酒里,找一千一百一十一块的感觉,那是不符合逻辑的。所以不要害怕,还得花点钱,这表明了你在爱上葡萄酒、越来越了解她、越来越享受她。


这其中会有试错的过程,会踩到狗屎,会买了瓶贵酒但喝上去觉得一般,但都是经验和教训,就当是心情激动得给女朋友买了个名牌包,结果她不喜欢,没关系,因为下次你一定会买到让她更满意的。


都说2019年,寒冬要来了,不知道大家在葡萄酒消费方面,是否有所调整。那就让葡萄酒,成为你努力工作、使劲赚钱的另外一个动力吧。


所以,不害怕,还是得花点钱。




还是得自私点:


和任何消费品一样,葡萄酒也有各种各样的指南,有国外的、有国内的、有在国外的中国人的,有在国内的外国人的、有酒评家、有侍酒师、有教授、有讲师、有网红、有抖音。。。这其中有浑水摸鱼不值一提的,有货真价实值得采纳的。


很多人说,你喜欢的葡萄酒,就是好酒。这句话虽然有理,但太过主观,也意味着这瓶好酒,其他人不一定会喜欢。这就是酒评家存在的原因,一个好的酒评家,可以抛开个人主观的喜好,尽量客观的给酒做出评价;一个好的酒评家,可以清楚的区分什么是风格,什么是质量,风格是主观个人喜好,而质量是有客观标准的。就像优秀的音乐评论家,也许不喜欢爵士这个风格的音乐,但不会说爵士乐不好,并且能尽量客观而准确的说出,哪些是好的爵士乐,即使他在家也很少听。酒也如此,葡萄酒的风格有些优雅细腻、有些饱满厚重、有些严肃凌厉、有些偏于氧化。你可以更中意某种风格,喝的让你更愉悦,但你不能说其他风格的酒不好,只能说你个人不喜欢,也不想喝太多。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葡萄酒爱好者和消费者,(那些好的)酒评家,该不该听。听,但是要自私得听,要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样风格的葡萄酒。如果你不喜欢酸度极高、锋利尖锐的风格,那即使98分的德国干型雷司令,也不会给你太多的愉悦感。


所以,经历了还是得学习点还是得花点钱,你应该已经对自己有所了解,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中意什么样的风格,喝酒的时候要自私点、要相信自己的喜好、要对自己有信心。这样,才能在无数的酒评里,在众多的葡萄酒中,找到合适你的那瓶。


所以,不要脸,还是得自私点。

名人

<< 21 22 23 24 25 >> 

公众号 • 冯唐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