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大龄青年的喝酒建议 --- 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 来源:冯唐
2016年,冯唐策划了一个素人访谈类节目,叫《搜神记》。冯老师找了13 个朋友,分别是13个不同领域的大神(经病),每人一集,例如钢琴家赵胤胤、演员吴京、厨师早乙女哲哉等等。葡萄酒这集,就由我这个神经病担任了。冯老师是爱酒之人,我们也相识已久,因此节目拍的随性随意,边喝边聊。
酒过三巡,冯老师问,喝酒学酒玩酒那么多年,你对那些喜欢葡萄酒的大龄青年,有什么建议。
我说,我记得您说过,人长大了,做人做事、做到三点就好: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我觉得说的非常好,三点都能做到、而且做对的人,其实少之又少。那关于葡萄酒,我也相应的说三点吧:还是得学习点、还是得花点钱、还是得自私点。
还是得学习点:
经常有人说,酒么,多喝就懂了。没错,喝是肯定需要的,葡萄酒是个感官的东西,而且我们享受喝酒带来的沉醉和开心。不过,这毕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饮品,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品酒技巧,都装备一下自己,酒喝得可以更愉快、更有趣。
先说品酒,看闻尝,这个顺序浅显易懂,3分钟就会了;但刚开始喝酒的时候,最好把品酒学得更理论化些,例如什么是有缺陷的酒、如何感知酸度单宁酒精度等、并体会这些感官的标准。以后就不会说出“这个酒闻上去单宁好重”、“这酒老了,都是木塞味”、“挂杯那么多,肯定是好酒”这样的论点了。品酒打好一个稳定的基础,在日后漫漫的喝酒旅程中,会少走很多弯路。
理论方面,学些重要葡萄品种、常见国家产区的基本知识,买几本书、网上查查、或者不停骚扰周围懂点酒的朋友们,记一些基础的常识,懂一些基本的知识,以后就不会说出“德国雷司令都是甜的”、“香槟会有三次酒精发酵”、“只有勃艮第才有特级园”这样的论点了。
理论和品酒相互相成 ,学而不品则罔,品而不学则殆。
如果你想成为资深爱好者,那就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了,有的人开始考证书,有的人去专研某个产区或者品种,有的人以盲品为学习思路,这些是个人的路线和方法,但宗旨不外乎:多品酒,用心体会和感受;多学习,从风土天地人,来思考为什么一瓶酒是这个味道和风格的。不要着急,没人能一口吃成胖子,没人能一喝变成专家,时间和经验,是最没法被替代的。但这肯定会让你喝得更满足、更开心,“who knows more, loves more; and loving more, enjoys more”。
所以,不着急,还是得学习点。
还是得花点钱:舍得 大方
“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其实爱上葡萄酒,何止穷三代、何止毁一生。
和谈恋爱一样,从认识葡萄酒,培养感情,然后喜欢上她、爱上她,你会发现,在酒上面花的钱,也会像恋爱的过程,会越来越多。你会不停的揣测,那瓶更贵的香槟什么味道、那瓶更有名的波特会不会更好喝、那个产量更小的特级园是不是能让你感动。不经意中,揣测变成了行动,你购买葡萄酒的单价,会稳步上升。葡萄酒的消费升级,很可能大大超过了你工资的增长速率。
虽说有些昂贵的葡萄酒,我个人也觉得物非所值;虽说也确实能找到不少性价比极高的葡萄酒;虽说总有这样那样的例外。但大概率情况下,贵有贵的原因,一分钱一分货,想在一百块的酒里,找一千一百一十一块的感觉,那是不符合逻辑的。所以不要害怕,还得花点钱,这表明了你在爱上葡萄酒、越来越了解她、越来越享受她。
这其中会有试错的过程,会踩到狗屎,会买了瓶贵酒但喝上去觉得一般,但都是经验和教训,就当是心情激动得给女朋友买了个名牌包,结果她不喜欢,没关系,因为下次你一定会买到让她更满意的。
都说2019年,寒冬要来了,不知道大家在葡萄酒消费方面,是否有所调整。那就让葡萄酒,成为你努力工作、使劲赚钱的另外一个动力吧。
所以,不害怕,还是得花点钱。
还是得自私点:
和任何消费品一样,葡萄酒也有各种各样的指南,有国外的、有国内的、有在国外的中国人的,有在国内的外国人的、有酒评家、有侍酒师、有教授、有讲师、有网红、有抖音。。。这其中有浑水摸鱼不值一提的,有货真价实值得采纳的。
很多人说,“你喜欢的葡萄酒,就是好酒”。这句话虽然有理,但太过主观,也意味着这瓶“好酒”,其他人不一定会喜欢。这就是酒评家存在的原因,一个好的酒评家,可以抛开个人主观的喜好,尽量客观的给酒做出评价;一个好的酒评家,可以清楚的区分什么是风格,什么是质量,风格是主观个人喜好,而质量是有客观标准的。就像优秀的音乐评论家,也许不喜欢爵士这个风格的音乐,但不会说爵士乐不好,并且能尽量客观而准确的说出,哪些是好的爵士乐,即使他在家也很少听。酒也如此,葡萄酒的风格有些优雅细腻、有些饱满厚重、有些严肃凌厉、有些偏于氧化。你可以更中意某种风格,喝的让你更愉悦,但你不能说其他风格的酒不好,只能说你个人不喜欢,也不想喝太多。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葡萄酒爱好者和消费者,(那些好的)酒评家,该不该听。听,但是要“自私”得听,要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样风格的葡萄酒。如果你不喜欢酸度极高、锋利尖锐的风格,那即使98分的德国干型雷司令,也不会给你太多的愉悦感。
所以,经历了“还是得学习点”和“还是得花点钱”,你应该已经对自己有所了解,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中意什么样的风格,喝酒的时候要“自私“点、要相信自己的喜好、要对自己有信心。这样,才能在无数的酒评里,在众多的葡萄酒中,找到合适你的那瓶。
所以,不要脸,还是得自私点。
名人
-
-
- “等他余生有你再嫁吧”
- 成年人的幸福有两种: 一种是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一种是明确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过节,本来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却偏偏有很多“局”来捣乱。 我有个一面之缘的朋友,这周已经被我拒绝了3次。
- 末那大叔
-
-
-
- 开工抢跑|如何掌控主动,成为一个社交高手?
- 4本书,让你“赢在开口”
- 罗辑思维
-
-
-
- 开工抢跑|如何掌控主动,成为一个社交高手?
- 4±¾Ê飬ÈÃÄã¡°Ó®ÔÚ¿ª¿Ú¡±
- 罗辑思维
-
-
-
- 深挖!《流浪地球》的编剧竟然是《快男》选手!
- 今天无意中发现了个超级大秘密! 但是这个内容和流浪地球无关, 因为比 流浪地球更有意思! 《流浪地球》的编剧栏,第一个人的名字:龚格尔,一个有点像腾格尔的名字,相信没有多少人留意到!但是我觉得有点儿眼
- 庞门正道
-
-
-
- 深挖!《流浪地球》的编剧竟然是《快男》选手!
- ÉñÒ»Ñù´æÔÚ£¡
- 庞门正道
-
-
-
- 我只会在分手后才喜欢上你
- 室友抱怨自己的女朋友现在越来越不体贴了,之前是可爱小甜心,两个人腻歪得不行,现在每天像雪姨附身一般吵闹,让他避之不及。 我安慰说:“谈恋爱就是这样的。暧昧期自然会以最好的一面示人,在一起后才慢慢地恢复
- 胡辛束
-
-
-
- 吴京:带《地球》私奔,是中国人才敢的硬核浪漫
- 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流浪地球》 今天是财神节,很多人拜锦鲤,拜财神,拜信小呆,其实现实中真的有那么一位未卜先知的人。 谁能想到,今年春季档的票房冠军,既不
- 末那大叔
-
-
-
- 流浪地球:硬科幻产业的一道曙光
- 新年伊始,对中国的科幻迷来说,这应该是个非常不错的开始。
- 阑夕
-
-
-
- 我们其实一直都委屈了二师兄
- 文/六神磊磊 我的主业是读金庸。所以我们今天来说西游记。 好像没什么逻辑…… 话说今年是猪年。猪界出的明星里,年轻正当红的是佩奇,相当于现在的流量小鲜肉。 但要说红得最久的,还是二师兄。
- 六神磊磊读金庸
-
-
-
- 开工抢跑|如何提高表达能力,让人愿意听你的?
- 表达精准,受人喜欢并不难
- 罗辑思维
-
-
-
- 给大龄青年的喝酒建议 --- 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 2016年,冯唐策划了一个素人访谈类节目,叫《搜神记》。冯老师找了13 个朋友,分别是13个不同领域的大神(经病),每人一集,例如钢琴家赵胤胤、演员吴京、厨师早乙女哲哉等等。葡萄酒这集,就由我这个神经病担任了。
- 冯唐
-
-
-
- 流浪地球官方设计团队哭了!居然被网友碾压!哈哈哈哈
- 从年初一只有10%的排片量的《流浪地球》 凭借过硬的实力 赢得了大家的口碑和自来水安利。 就在年初四的下午, 出现票房逆袭, 翻身变成一名! 接近11亿票房了! 甚至在北美预售也拿到极好的成绩。
- 庞门正道
-
-
-
- 黄渤:把甜留给陪你吃苦的人
- 知乎上有个提问:一个成功男人的定义是什么? 点赞最高的答案这样说的:他爱的人觉得他成功。 来自知乎@徐来清 今年的贺岁片,《疯狂的外星人》票房一路领先,斩获票房冠军,博得一片好评。 影片的主演黄渤
- 末那大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