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今天,我想和你见一“面”
  • 来源:二更

图片



人生是一场旅行。

青春是最令人向往的一程。

当我们踏上青春之旅,

突然生出一种无以名状的雀跃、欢喜。

内心深处,一股取之不竭的能量,喷涌而出,

“催促”我们策马扬鞭,奔向希望的远方。

 


二更
故乡是情之所向,心之归处,无论去哪里,这里都是最初的样子。一座姑苏城,12碗苏州面,藏着百味人生,苏州城市微网剧《面若桃花》MV首发,带你回到魂牵梦萦的姑苏城,见「面」如面,不见不散。
视频号


 

在为理想耕耘的岁月里,

少年成长为青年。

在为面包奔波的旅程中,

我们共同经历“阴晴圆缺”。


图片


一次次出发、停顿、再出发。

我们方才明白青春不仅仅是梦想与希望,

也有现实和残酷。

但无论是胜出还是败北,

在某个时刻,我们都会想要依赖、

想要分享、想要倾诉。


图片


那些少年不识的滋味,

此刻终于有了共鸣。

青年如我们,

在逐梦的旅程中,忍不住思乡。

想念故乡的月亮,

想吃一碗故乡面......


图片



图片

2018年,《面若桃花》正式启动。


这是一部由中共苏州市姑苏区委宣传部、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二更·更苏州共同出品的苏州城市微网剧,也是苏州首部从苏州面切入,讲述人与城市故事的短剧。


故事的起笔处是苏州火车站。主人公桃子回到她出生的地方。沿着记忆中的线路,她来到平江路菉葭巷里一家名为“面若桃花”的面馆,见到了久违的舅舅——老面。


图片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老面在这座2500岁的古城里,常年守着不熄的灶火和门前的一树桃花,用苏州面温暖这座城市里往来五湖四海的游人和亲人。


“焖肉面”“五香大排面”“净素面”“蕈油面”“冻鸡面”……老面的苏州面激活了桃子的“苏州胃”,打开了她的“苏州心”。面馆里来来往往的老苏州、小苏州、新苏州的故事也让这个从小去远方、去异乡的女孩,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


图片




图片


在这支长达4分钟的预告片中,白纸黑字如水墨丹青,描绘江南的记忆;清新的旋律在起承转合之间藏着吴侬软语的温婉悠长。


它的作词者、作曲者、演唱者“不约而同”都来自苏州。她们之中,有人在这里出生,有人在这里成长,有人从这里启程,有人离开又回归…… 这首名为《桃花调》的主题曲极尽了她们对青春与乡愁的理解。


出品人说:


“最惦念,是江南的味道。浩渺烟波中,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是依稀梦中留在唇齿间的绵绵长长的家乡面的余香;若桃花、瓣瓣洒落,似烟雨、迷迷蒙蒙,落在湖边庭院、街巷村陌......与君远相知,是2500年的重信守诺。”
——沈玲

“常说见字如面,心若有灵犀,天涯也是比邻。在江南的清晨,穿行街巷,弦索叮咚,四季予你的是那碗热气和香味交织缭绕的苏式面,挑起的是老苏州的记忆和情怀,放入的是古城的温婉和融汇,更是一代又一代姑苏匠人对传统文化的执守和传承。市井巷尾,姑苏寻味,世间至臻,素面桃花。”
——王瑜

“人生两面,一面思,一面想。思无所尽,想无所止,最念是故乡。”
——丁丰 

“你的青春我的姑苏,尽在一碗乡愁中。”
——郁伟民

“中国人都有乡愁情结。其实人心安处即故乡。”
——吕健英




图片


《面若桃花》在启动拍摄之前,经历了长达两年的创作周期。主创团队遍访苏州城内老字号面馆,寻找善制苏州面的师傅,翻阅大量文献,终于在吃透每一碗苏州面里的文化基因后,完成了全剧本的创作,也因此有了12集以面为名的单元故事。


图片


在剧本创作的同时,为期数月的踩点和勘景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最终数十个地点被纳入拍摄的点位,经过数次筛选,最终选定面若桃花的主场景——平江路。于是在2020年9月,“面若桃花”终于跃出纸面,在平江路菉葭巷“正式营业”。


经过摄制组数月的拍摄 、剪辑、调色、特效包装、音乐创作等工作。伴随着MV《桃花调》的官宣,这12碗地道的苏州面终于要和翘首以待的朋友见面了。


故乡是情之所向,心之归处,无论去哪里,这里都是最初的样子。一座姑苏城,12碗苏州面,百味人生。这里,有故事、有梦想、有回忆、有乡愁,陪你走过人生海海,给你渴望的温度。



《面若桃花》苏州城市微网剧

由新华社首发预告

见「面」如面,不见不散



图片






-END-


本期内容为广告



点亮“在看”“点赞”

不见不散!

图片↓↓↓

旅游

<< 11 12 13 14 15 >> 

公众号 • 二更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