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家有男孩,这3件事越早知道越好!再不看就晚了
  • 来源:科学育儿创新社

作者:鱼爸

来源:养育男孩,ID:breedboy


◆ ◆ ◆  ◆ 


让妈妈们描述一个小男孩最大的特点。我想有一定会有一个共同的答案——精力旺盛。

还在襁褓中时,男孩的力气就要比女孩大。


当他们能爬坐的时候,肯定是不会停下来的。


记得表弟家1岁多的儿子初次来我家,在沙发上玩到半夜还在那蹦。我们就看着他,因为一转眼就能玩出几种状况的。

 

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们的精力更为旺盛,那时妈妈们已经追不上他们奔跑的脚步了。

而爷爷奶奶更是在后边气喘吁吁,大声招呼着,注意安全,注意安全啊。

 

而待在室内,孩子更是处处找茬,动不动就不高兴。记得那时候有妈妈问我:儿子精力太旺盛,不爱吃饭,不睡觉,有好办法吗?


我的回答都是:那就去帮男孩“放空”自己。让他去奔跑,去玩耍,释放他的精力。当他累了,饿了,难道还不吃不睡?


所以请把你的男孩带到室外去,带到广阔地天地中去。当你带他在公园奔跑,去爬山时,男孩的优势就全部显露出来的。而且,家有男孩,这3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我们对男孩的保护不要过多


男孩们天性顽皮,所以大人担心他们弄伤自己,也怕他们搞破坏。

所以一批批乖乖的“玩偶男孩”被养了出来。

 

我曾经在公园遇到一对母子。

孩子牵着妈妈的手来的,一边走着,一边听妈妈说着:“不要跟人打架,离那些孩子远点,小心点,别撞到东西,也不要撞到别人。”


孩子坐上了秋千,然后跟妈妈说:“我可以荡高一点吗?”

“还是我推你吧,安全一些”,然后妈妈在那慢慢地推着。


但是没多久孩子就觉得没意思,下来了。


“妈妈,我可以去爬那个台阶吗?”

“我可以……”孩子的话还没说完。

妈妈就说:“不行,那个地方太危险,我们还是去玩滑滑梯吧。”


然后孩子跟着妈妈去了滑滑梯,妈妈在下面等着。


“你等下,不要撞到人”

“慢点,不要滑太快。”

“好,现在你下来吧!”


孩子最后不玩了,牵着妈妈的手走了。

他不能从秋千上找到一点刺激,不能大声喊,也不能大声笑,甚至不能跑,也不能跳,没有机会跟其他的小朋友接触一下。


这样的地方,孩子找不到快乐。


既然带孩子出门来玩。那就疯一点玩呀!

“来,撒野吧!”我常常跟儿子说,因为男孩需要这样的机会。


他们在冒险中锻炼勇气,在碰撞中增强力量,他们依靠运动和攀爬来发育他们的大脑。我们在尽量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就应该去激发孩子天生的空间判断能力,去强健他们的筋骨。 




 男孩更需要规矩


我们如今提倡释放孩子的天性,我大抵理解为对孩子天性的尊重,而不是压抑。但这不是放任不管,更不是毫无规矩的释放。

 

前几天我下楼取快递,小区外的小学正好中午休息,就近的孩子会回家吃中饭。在一楼的大厅里,两个男孩在那摔跤。一个孩子把另一个男孩压在身下,我觉得两个好朋友玩玩也挺好啊。

 

没想到过了一会,那个打赢了的孩子兴奋地跑到大门边,跳起来,用力地踹着入口的玻璃大门。

 

这样的行为肯定是没有规矩。


我当时就大声说:“你为什么要踢那门,踢坏了你能负责吗?”

这时孩子就停在那里,边上的孩子说:“我妈他们都不在家。”

 

也许我当时真的唬住了这个熊娃。

但是真正能帮他树立规矩意识的是他的父母。



男孩顽皮是天性,但是不能损人、也不能破坏物品,这应该是规矩。


但是现在很多孩子缺乏这样的意识。在小区里,相互追赶的孩子,总是不管不问就窜进花坛里面,然后在里面鼓捣着,花木伏倒一片。

 

这样的行为往往照出一个家庭的教养,孩子为什么需要父母管教?


因为他们的行为里面有不当的行为需要父母的引导和纠正。


任凭他们天性使然,那为人处世的规矩从何习得?

还不是要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被人教训后才能习得。

 

那时候,孩子吃的苦,恐怕比父母的引导和管教要重很多。


给男孩的耐心更多点


有一次,孩子班上的老师发了一个活动视频,班上的孩子分成男孩女孩两组。任务是拿着接力棒跑5米然后绕前面的立柱一圈再返回交给下一位同学。


只见女孩们井然有序地一个接一个完成任务,而男孩这组则是状况不断。


一个孩子跑的慢,到了半途,见女孩已经绕了立柱返回,没到终点就掉头就往回跑。

把棒子递给班上最强壮的那个男孩。


这个男孩拿着棒子,就把它当作了武器,一路哼哼哈嘿玩去了,最后把立柱打翻在地,然后返回了。



下一个接棒的男孩,迈着小步,慢慢地跑着,一路扭扭捏捏。

但是他下一个孩子呢,拿着棒子一直朝前跑,跑出了10多米才被众人喊停。

老师们也是哭笑不得。


最后女孩们跑完之后,男孩这边还有三个选手在排队。

 

如果把这当做真正的接力赛,男孩们已经输得一塌涂地。

但这就是幼儿园男孩女孩的现实,也是大部分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差距。

 

从男孩的这些行为中可以看出三个问题:


  • 没有理解任务流程,所以才有拿着棒子跑老远的孩子。

  • 没有遵守规则,所以半途折返,甚至破坏掉设施。

  • 注意力不集中,在行进过程中左摇右晃,所以棒子到了面前还看不到。

 

承认吧!在幼年时代,我们的男孩真的不如女孩。这不是一次活动的结论,而是很多父母观察的心得,也是科学家研究的结果。

 

所以面对男孩,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帮助他们克服这些与生俱来的困难。


毕竟在一个集体中生活,正确地读懂指令,遵守规则,注意力集中是必须的。特别进入小学后,在班上还是这样的情况。


因为小学的学习进度更快,跟不上的孩子往往就会学业滞后,对他们学习的热情会有很大的打击。


而指令的理解在于语言能力的综合发展,包含词汇积累、交流表达、倾三个主要方面。


所以建议平时要坚持亲子阅读,因为阅读的过程中,这三个能力一起锻炼了。

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呼吁爸爸妈妈们给孩子进行亲子共读的一个原因。


当孩子接触的图书及故事多了,他们会积累很多的词汇,在倾听的过程中同时会思考,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理解能力。


这样的孩子,就能在学校马上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

而不是老师讲老师的,我还是玩我自己的。

 

其次,多带孩子去户外,让孩子去看真实的树木,看看树木的纹理,摸摸树叶,还有蝴蝶鸟虫,都是好的。


当孩子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只要他安静的做着一件事的时候,请不要打搅他。



家有男孩,请好好爱他,哪怕他浑身是刺……


曾经有人说,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妈妈,你脚下的路将很长很长。

因为男孩的世界更加敏感而脆弱,需要更操心。


当你发现自己的男孩身上有这些问题,请不要着急,多点耐心去帮助他。


打骂呵责发脾气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教育方式。

问题还是在那里,但是亲子关系却受到了伤害。


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爸爸,那你肩上的任务将更加重要。

因为男孩的世界里,你是他成长的方向,效仿的榜样。


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 (一个最有爱的公众号,面向家长群体,每天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亲子阅读推广、家庭关系建造知识,已出版新书《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文章

1.后台回复“入群”添加小新妈微信,拉你进入0-6岁分龄育儿社群,也欢迎爸爸加入哦~

2.后台回复关键词【育儿宝典】免费送你独家育儿电子书一本。

3.后台回复【亲子游戏】领取99种亲子互动游戏指南,让你与孩子更亲近!

喜欢就点个“在看”,让更多父母学习~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
















    趣玩

    << 11 12 13 14 15 >> 

    公众号 • 科学育儿创新社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