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天,我遇见了我命中注定的人” | 研究:真的有“对”的那个人存在吗?
- 来源:KnowYourself
“我们错过了,因为ta不是我对的那个人。“
“如果是对的人的话,一定能找到留在彼此身边的路。“
你有多相信这样的陈述呢?我部分地相信它。
什么样的人是对的人?对的人ta一定会出现吗?如果我遇不到ta可怎么办?
我们今天要来聊聊,关于“Mr./Mrs. Right(对的人)”的误解和迷思。
误解1:这世上存在着一个Mr./Mrs. Right与我完美契合。
在这些人眼中,“完美契合”不仅仅意味着双方情投意合,还意味着这个“对的人”在各个方面都与自己十分相像,或与自己截然相反。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被称为“这人与我简直是完美契合”——当然这种观点往往只会出现在一段关系的最早期。后期,感受可能就变成了“你变了”。而事实是,完美契合的人从来就不存在。
他们也往往会有一个关于理想伴侣的清单(不一定是书面的,也可能在心里),其中列举了自己对“对的人”的要求与期待——ta需要在哪些方面与自己一致或互补(Elite Daily, 2013)。在寻找伴侣或者与现有伴侣相处时,他们都会时不时地将对方与清单上的要求进行比对。
事实1:完美契合是不存在的。
双方可能在大体上的价值观相似,但仍然也会在具体事件上的看法不一,又或者,彼此在个性的某些方面互补——一方开朗活泼,另一方安静内敛,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两个人其实在个性上都比较固执,因而也都执着于各自的开朗或内敛之中。
不仅如此,双方契不契合很可能是一种流动的状态。随着个体成长及环境变化,双方在价值观、个性等方面都可能发生改变,这就可能使得某些一开始契合的东西变得不契合,而那些一开始不契合的东西变得契合。也正是这种流动性,使我们有可能与一个不完全契合的人,通过努力磨合而逐渐变得更加契合。
误解2: Mr./Mrs. Right的出现,能够拯救我的生活。
很多人对于“对的人”的想象,其实源于他们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他们通常对目前的感情或生活状况感到不满,于是便寄希望于一个“对的人”的出现能将自己从糟糕的生活状况中拯救出来。在这种想象中,“对的人”懂得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实现他们的愿望,而他们人生的许多痛苦也就会随之消失了。
因此,一旦他们在关系中得不到满足,或者当双方的关系出现矛盾与冲突时,他们便会倾向于认为,这是因为对方不是自己的“对的人”,所以ta无法满足自己,无法给自己带来幸福。
事实2:没有人可以拯救我们的爱情与人生,除了我们自己。
没有一个人的出现,能够瞬间填满你对亲密关系的各个方面的需求。Ta可能能给你带来一些快乐,但在亲密关系中,两个人的相处一定也会有不快。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出现,能够让你的生活忽然就幸福美满起来。
每一个成熟的个体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Hamilton, 2016)。你现在过得不开心,可能并不只是因为“对的人”没出现,一定有一些应该由你自己去解决的问题。那是不管对的人出不出现,你都可以先为自己做的功课。
误解3: Mr./Mrs. Right是“遇见的”,且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只可能是“遇见了”或“未遇见”自己的Mr./Mrs. Right的(全有或全无的状态)。他们也并不相信,一开始就不符合彼此对Mr./Mrs. Right期待的两个人在一起,能够让彼此获得感情的幸福。
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这世上的很大一部分人可能终其一生都遇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对的人”。也恰恰是这种稀缺性,让“对的人”在他们眼里显得愈发珍贵,愈发令人着迷(Nicholson, 2013)。所以,即使自认为概率不高,他们也愿意为心中的“对的人”而等待。
事实3:Mr./Mrs.Right是彼此塑造的。
就像前文所述,世界上并不存在与我们完全契合的另一个人。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在遇到一个不完全契合的但还不错的人之后,彼此磨合、相互妥协,从而获得感情的幸福(在那些人的想象中,这是只能与“对的人”一起才能获得的)。可以说,是在经营这段感情的过程中,我们相互将对方塑造成了自己的那个“对的人”。
因此,拥有一段美好的感情,或者说拥有一个“对的人”,并非随机发生的小概率事件,而是我们共同努力,彼此塑造的结果。
误解4:建立亲密关系,和谁都一样、没有区别。
不同于坚定地认为自己要与Mr./Mrs. Right在一起的那些人,还有一些人则认为亲密关系的伴侣是谁都一样。他们认为,只要有人对自己表现出兴趣而自己又恰好想要一段关系,那就是注定的缘分,也就没有什么人是不可以在一起的。
他们的内心一方面十分渴望获得一段长久稳定的关系,而另一方面又不相信自己能够通过主动努力获得这样的关系。这种低自尊感(觉得自己不配/不可能拥有好的亲密关系),就会让他们陷入对亲密关系的一种渴望又绝望的交织之中。
于是,他们便索性将亲密关系看作是一种“注定”——和谁在一起都一样,都是缘分的安排,且有人愿意与自己在一起,就应该牢牢把握机会,毕竟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事实4:并非任何人都能成为我们亲密关系的伴侣。
尽管并不存在一个与我们完美契合的“对的人”,但这也决不意味着任何人都能成为我们亲密关系的伴侣。有些“错的人”,是需要我们始终保持警惕的,比如,那些会对伴侣拳脚相向或羞辱苛责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成为我们亲密关系的伴侣。我们未必能找到“对的人”,但绝对可以主动远离那些“错的人”。
相较于认为“一定要遇到对的人”(这个“对的人”是关系的主宰),认为“和谁在一起都无妨”(缘分是关系的主宰)只不过是对亲密关系的另一种极端的思考方式。两者在本质上,都是认为感情的事不受个人主观意志与努力所控制。
简而言之,这些关于“对的人”的误解会在亲密关系的各个阶段都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在尚未开始一段关系时,人们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抱持着对Mr./Mrs. Right的执念,而不愿意开始一段感情
对于“对的人”的期待和想象,会让人觉得只要等不到这样的人,自己宁愿不要开始一段感情(Wright,2016)。“宁缺毋滥”,常常是人们拒绝开始的理由。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开始一段关系的意愿有多强才决定了有没有“可以尝试开始”的人。
2.总是担心是否(还)能遇到属于自己的Mr./Mrs. Right
认为Mr./Mrs. Right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会让人担心自己何时才能遇到那个“对的人”。在与前任分手之后,又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一个“对的人”,是不是失去了ta就再也不可能遇到“对的人”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法还会导致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我到了这个年纪还没有遇到ta,是不是这辈子都不会遇到了?
当处于亲密关系中时:
1.很容易对伴侣或彼此的关系感到不满,甚至失望
心中始终有一个关于“对的人”的理想标准,会让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将现在的伴侣与这个标准进行比较。可能这个标准从一开始就过于完美,于是便会觉得对方为什么总是令自己感到不满,而对方也这种挑剔折磨的疲惫不堪。逐渐地,双方便会对彼此的关系感到失望。
2.总是以“放弃”代替“解决问题的努力”
人们会觉得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对的人”,是不需要让自己做出任何牺牲或妥协的。这就会让人在关系中一旦遇到矛盾或冲突,就开始怀疑对方可能不是自己的“对的人”,从而不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总想着是不是应该尽快与伴侣分开,好让自己遇到真正“对的人”。
而那些认为“和谁在一起都无妨”的人,则可能常常陷入到明显是不健康的关系里。他们可能会觉得为何自己总是遇人不淑,但其实是他们自己从不曾主动做出过判断和抉择。有时,在双方的关系明显不健康、触及原则底线时,他们也仍然盲目坚持,不懂得在恰当的时候放手离开。
不仅如此,这种“和谁都能在一起”的想法,会让人在一段关系结束之后,过于快速的开始新的关系(盲目而不加判断),而这种草率的开始很有可能又会带来新一轮的痛苦和失望。由此循环往复,便会恶化人们对自我的评价,认为自己就是不值得被好好的对待,不配拥有好的亲密关系的。
什么才是亲密关系中的Mr./Mrs. OK?
Mr./Mrs. OK,又被称为“Mr./Mrs.Good Enough”,意指那些虽不完美,但(于我而言)足够好的人。
“Good enough”一词,源于著名精神分析师、儿科医生Donald Winnicott关于“足够好的母亲”的论述。所谓“足够好的母亲”是相对于“完美母亲”而言的。他认为,足够好的母亲,虽不能满足孩子的全部需求(完美母亲),但能提供一些生存的必需品,如安全的成长环境、必要的情感联结等(as cited in, Wright, 2016)。
在亲密关系中,一个“足够好的人”,就意味着,ta能符合我们的部分而非全部要求,并且这些要求是对双方感情而言必不可少的。
相比“想要什么”,“绝对不要”的东西,对人们而言才是那些在关系中必不可少、不可触碰的原则与底线。换言之,明确什么自己“绝对不要”的,就有助于我们找到那个“足够好的人”。
在这些“绝对不要”当中,有一些东西是对所有人都共通的,例如,“暴力”,无论是肢体上的暴力,还是情绪心理上的操控、贬损。还有一些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对有些人而言,在“性生活不和谐且无法沟通”就是绝对不要的等等。
世界上并不存在任何一个他者,能满足我们自身的全部需求(“对的人”是不存在的)。无谓的等待,只会是一种浪费和错过。
` 如何才能找到还不错的人,又如何才能把彼此变成对的人呢?
首先,“足够好的人”需要寻找而不是等待,需要你主动的努力,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其次,在寻找到时候,你需要抱有更开放的态度。在明确了“绝对不要”的范畴之后,你需要在这个范围内不怀预判地去接触更多的人。而在认识他人的过程中,也要多给他们表达自己的机会,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过早地对一个人下定论(Nicholson, 2013)。
最重要的是,在与Mr./Mrs. OK的关系中,你需要明白,并不是你在努力改变对方,而是在ta走向你的时候,你也走向ta。经营这段关系的过程,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支使,更不是把对方变成自己想要的“对的人”的样子,而是相互磨合、共同经营。
沟通与日常生活的磨合(Dainton & Aylon, 2002),是双方在这个过程中的关键课题。
给予对方肯定。肯定对方所取得的成就,肯定对方的情绪与感受,以及ta对于彼此关系的重要性与作用。
坦诚开放。不要依据自己的标准绝对地判断对方,开放地聆听对方的解释和想法,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积极关注。积极地看待你们的关系,包括积极地看待沟通过程中的矛盾与争吵。更多关注感情中让你感受好的那些部分。
协商好日常分工。你们需要共同分担生活中的责任,包括经济、家务等。这种分担,未必要符合社会的期待(如,男主外女主内),而是你们相互协商的结果。
保持社交独立。尽管在相处的过程中,你们会逐渐互相融入彼此的圈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们要因此而失去私人空间,你们仍然需要一个独立的社交圈。
在把不错的人变成对的人的这个过程中,必然需要双方的谈判与妥协。而谈判与妥协的核心就是感情中的给予与索取。不同于市场上的等价交换,感情中的给予与索取,可能总会有一方比另一方付出的更多。在感情中,绝对的公平不存在的。只要双方都对你们之间的状态感到舒服满意。毕竟,你在关系中所追求的是幸福感,而不是公正感。
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那些原本认为仅仅是“足够好的人”,早在磨合的过程中成为了彼此的“对的人”。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一个人“不对”,其实可能只是我们对“对”的评判过于僵化了。
最重要的是,你要尝试开始,以及你们要保持努力。
新的一年,我祝你遇到一个ok的人,你们刚好相遇,刚好都想要认真地尝试开启一段亲密关系,然后共同努力把对方变成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以上。
若有任何困惑,请发信息到公号后台,
我们会在48小时内给你解答。
搜索文章/心理测试/招聘/转载/请戳菜单栏
情感
-
-
- 哈哈哈哈哈哈,LV、GUCCI、纪梵希果然没能放过猪,丑瞎了!
-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订阅 她刊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文丨弋人 元旦一过 农历猪年也近在眼前了 很多网友都在关注一件事 那就是: “新的一年里,大牌们 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快(奇)乐(葩)源(大)泉
- 她刊
-
-
-
- 混日子?小心让日子把你们给混了
- 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
- bookface
-
-
-
- 这组图告诉你:年少不爱伴侣,年老有多悲戚。
- 在衰老患病、寂寥冷清的年月里,一直相伴他们左右的,唯有他们的伴侣。
- 婚姻情感专家舒心
-
-
-
- 伊能静曝光离婚原因:在感情里找安全感,就是找死!
- 安全感永远是自我给予的。
- 好姑娘光芒万丈
-
-
-
- “那一天,我遇见了我命中注定的人” | 研究:真的有“对”的那个人存在吗?
- “我们错过了,因为ta不是我对的那个人。“ “如果是对的人的话,一定能找到留在彼此身边的路。“ 你有多相信这样的陈述呢?我部分地相信它。 什么样的人是对的人?对的人ta一定会出现吗?如果我遇不到ta
- KnowYourself
-
-
-
- 《心疼恋人的17个瞬间》
- 相信大家在谈恋爱时,一定都有过心疼对方的时刻吧? 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在爱情里,那些特别心疼另一半的瞬间。 它们既让人感到痛心,却又充满了爱意与感动。 1 “来接我下班的时候” @是娜娜啊 是那
- 晚安少年
-
-
-
- 这组图告诉你:年少不爱伴侣,年老有多悲戚。
- 一直相伴在左右的,唯有伴侣。
- 不二大叔
-
-
-
- 心态对了 人就不会那么累了
- ▼点击可听 01 其实没什么放不下的,只是会觉得遗憾,付出了那么多的感情,说没就没了。 ——心情句子 02 自己喜欢的东西 就不要总是问别人的意见 喜欢胜过所有道理 千金难买我乐意 ——心情句
- 心情句子
-
-
-
- 男人这4个表现,说明你在他心里很有地位!
- 你是否有地位,是可以看出来的。
- 有听爱情
-
-
-
- 今日小寒:年味渐浓 游子思归
- 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
- 灼见
-
-
-
- “妈妈,求你把我卖掉吧!”7岁女孩的新年愿望,看哭朋友圈无数家长……
- 你永远不知道,孩子有多爱你!
- 窈窕妈妈
-
-
-
- 小宋佳一句话逼哭小S:自欺欺人的婚姻,到底有多可怕?
- 当委屈成为习惯,洒脱反而会很难。
- 她刊
-
-
-
- 真爱你的人,从来不跟你讲道理
- 在感情中的大多数时候,你情感的敌人不是你的爱人
- 一禅小和尚
-
-
-
- 外卖,正在毁灭中国三代人
- 生活是自己的,健康是自己的。
- 围炉夜读
-
-
-
- 不办婚礼,实在不想演一出戏给别人看
- 年底,又到了「红色炸弹」满天飞时节。 你担心红色炸弹砸到自己,而作为结婚当事人,又谈何容易? 结婚是件喜事,也是件麻烦事。 结婚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区,体验是不一样的。有网友询问了
- bookf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