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客微文大全00ke.net

  • 作死:说黑人智商低、拍卖诺尔贝奖牌,DNA之父被剥夺荣誉头衔
  • 来源:bookface

这张照片小菠菜有印象没?


这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詹姆斯· 沃森(James Watson)和他的好基友弗兰西斯克里克。


沃森有一连串的头衔:DNA之父、诺贝尔获奖者、生物学的里程碑、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20大人物之一……


虽然他在科学上有很大的贡献,但他却是一个管不住嘴的作死小能手,总喜欢在道德伦理的边缘试探。之前波叔也写过关于他各种作死的试探。(不记得菠菜点这里)


1.谈论同性恋不该出生


2.“愚蠢是一种病”


3.黑人性欲更强


4.永远不会雇佣肥胖者


5. 贬低女性,特别是女科学家富兰克林女士


作为一个经常口出狂言的作死老司机,前两天他上微博热搜了。微博热搜榜上,#DNA之父被剥夺荣誉头衔#被顶进了前十。


已经91岁高龄的他,这回真的晚节不保,被自己就职的冷泉港实验室收回了所有荣誉称号。


因为,他两次公开宣称——


基因导致白人比黑人更聪明。


这不是他第一次干这种事情了。


第一次是在12年前,那时他79岁。


1.作死过程


2007年10月初,为了宣传自己的新书《避免和无聊人打交道》(Avoid Boring People),沃森接受了《星期日泰晤士》杂志的采访。


在采访中,他说黑人的IQ得分平均值较低,智商低,尽管有色人种中不乏有能力者,但也不要轻易提拔他们。而且他还声称自己可以在十年内找到影响人类智商差异的基因。


我对非洲的前景感到非常悲观。我们所有的社会政策都是基于他们的智力与我们的情报相同的事实 ,而所有的测试都说不是真的。如果你们和黑人打过交道,你就会知道并非人人生来都一样聪明的。


结果可想而知,作为一位有巨大影响力的人,不应该轻易说出如此没有科学依据,且不负责任的论断。


民政事务专责委员会工党主席基思瓦兹说:


看到一位有这种成就的科学家做出毫无根据,不科学和极具冒犯性的评论,我感到很遗憾。


强大的舆论压力,让他的新书见面会被取消,他所在的冷泉实验室也解除他主任职务,要求他退休,避避风头。


事后,他在美联社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为自己的言论道歉,并澄清自己没有歧视有色人种的意思。


我无法理解我怎么能说出我所说的话。……对于那些从我的话中得出推论的人,非洲,作为一个大陆,在某种程度上在遗传上是劣等的,我只能毫无保留地道歉。这不是我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从我的观点来看,这样的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不过,社会各界对他的道歉并不买账。


学术中心不再请他做讲座,没人邀请他参加活动,他写的书卖不出,他没法获得学术界以外的收入。


怎么说自己曾经也是生物学界的风云人物啊,混到这样的地步,沃森也是不甘心的。


于是2014年,他以「收入太少」为由,拍卖了自己的诺贝尔奖金牌。


拍卖诺贝尔奖牌,他也是史上第一人了。


这样的大事自然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于是他就趁着这个机会向媒体哭诉,称自己遭遇到不公的对待。


没有人真的愿意承认我存在。


而且在这次拍卖会上,他再次为自己以往的言论道歉,希望可以得到宽恕,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中。


最后,一位俄罗斯大亨以410万美金拍下了他的奖牌,并送还给他。


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不得不出售自己诺奖奖牌来证明自己的成就,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不过,你以为他经过这次教训,从此就老实了?


那你就太小看这老头了。


2019年1月2日,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播放的纪录片《美国大师:解码沃森》(American Masters:Decoding Watson)里,沃森再次提到白人和非洲裔存在由基因导致的平均智商差异的观点。


我希望我的观点改变了,或许有新的研究认为后天培育要远比先天重要。但我没有看到这样的研究。我看到的是黑人与白人IQ测试平均水平的差异。我认为这样的差异就来自基因。


死性不改,忍无可忍的冷泉实验室发表声明,与他恩断义绝,收回他的所有荣誉头衔。


这些毫无科学依据、不计后果的言论应当受到谴责,并且不代表冷泉港实验室、实验室董事会、教员、学生的观点。为此,冷泉港实验室决定剥夺沃森的所有荣誉头衔,包括名誉主任、名誉Oliver R. Grace教授和名誉理事头衔。


2.种族歧视VS政治正确


相比起冷泉实验室的果断坚决,国内网友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一方认为,沃森确实在歧视黑人,应该接受惩罚;


另一方却认为沃森只是说了实话,这是政治正确。


而认为是政治正确的评论几乎压倒性胜利。



说实话都不行了吗?


美国政治正确不允许


这种话只能正面说,比如犹太人就是智商高?



确实,我们的社会普遍的信仰「生而平等」。


但是事实上,人和人之间必然会存在差异。比如你父母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特别聪明;世界100大发明中,黑人科学家占比确实不高。


或许大家在心里也偷偷嘀咕:有些人就是天生聪明。


但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你要有数据、有实验。有实锤才能把事情钉死啊。


很显然,沃森发表的言论是不严谨。


首先,沃森所发表言论的场合,一家媒体的采访中(2007),一个纪录片拍摄过程中(2018)。他既不是在学术期刊上,也不是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言论。


其次,他在发表观点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过程,数据结果分析,甚至他在言辞中,采用了「或许」、「听说」等不确定的措辞。


最后,波叔不得不提醒,沃森的主要研究领域并不是智商与遗传。在获得诺贝尔奖后,研究重点一直比较混乱,主要成就是出书,著有《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双螺旋》等书。后来比较关注重组DNA技术的应用和攻克癌症研究。


也就是说,即使他是诺贝尔奖得主,生物学家,但是在智商与遗传的课题上,他依然是一个外行人。就像大家都是玩音乐的,但是你一个唱摇滚的,就不要对搞戏剧的指指点点了。


从小就异常优秀,25岁获得诺奖,年少成名,在长期的追捧和赞美中,这个老人迷失了对科学的初心。


我们无法磨灭他的功绩,因为他对于生物学上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但是作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他更应该谨言慎行,尊重他人,尊重科学。


3.基因与环境


在学术上,关于基因是否决定智商,一直存在争议。


基因确实与智商有相关性。


截止2018年,科学家一共发现了52种会对人类智力造成影响的基因。未来对关于「智商基因」的发现会更多。


而且,根据2018年1月,罗伯特·普罗明(Review Article)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智力和遗传学关系的论文《The new genetics of intelligence》。


通过研究表现型的代际间相似度,大规模统计父母智商和子女智商,通过几代人之间的智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智商的50%由遗传决定。


而随着这些研究成果的公布,关于种族优越和种族歧视的言论也越严越烈。但基因决定论却一直不被社会认可,毕竟种族歧视曾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19世纪末美国的优生运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犹太人大屠杀,血的教训让我们对这些结论保持警惕和怀疑。


而且环境、教育等其他因素对智力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从1909年到2013年,人类的平均智商增加了29个点。与生活在1909年的人相比,今天的人类都是高天赋人才。这种人们变得越来越聪明的现象,叫做弗林效应,是由美国教授弗林发现并提出的。


在短短一百年间,人类的基因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实质变化。而人类集体智商提高,几乎可以归因于教育、营养等外界因素。


后来弗林还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黑人和白人的智商差异是教育环境造成的。随着教育机会平等化,这样的差距会逐渐缩少。


2017年,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Danielle Posthuma博士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表示,除基因之外,父母的后天教育、胎儿在子宫中的环境健康程度等因素也会对个人智商水平造成影响。


而且罗伯特·普罗明在论文中,除了得出「智商的50%由遗传决定」这个结论,同时也分析发现,父母受教育时长、家庭的经济地位等都与孩子智商高低有相关性。


他在研究的最后总结,基因并不能完全决定智商,后天的发展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尽管他们对生活状况具有很好的预测效度1-6,但智商不是确定性的,而是概率性的。


而且高智商也不意味着成功。


根据《2017年劳动群体智商调查报告》显示,智商与成功不是正比关系。当智商在110以下时,智商越高的人,平均成功指数也越高,成线性正相关。但是,在智商高于110后,智商越高的人,平均成功指数却越低。


成功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是多元的。人品、性格、运气、情商、智商……都会是成功的因素。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生而不同。或许基因会影响智商,但它绝对不能预测一个人的未来。


与其坐以待毙,自怨自艾,不如奋发努力,谋求突破。



今日心情 奋斗


我命由我不由天。





bookface热门文章



情感

<< 41 42 43 44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