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家银行700亿元保驾护航,看看陕西后备上市企业都有谁?
- 来源:额滴神
4月中旬,陕西再次吹响了上市公司集结号——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省发改委等机构,一口气发布了300家后备上市企业名单。
这一次,陕西显然是要动真格了。不仅发布了后备名单,还召集10家银行为其保驾护航,提供700亿元的授信。再次明确了“倍增”目标,到2025年,全省上市公司达到120家。截至目前,陕西上市企业数为59家,换句话说,5年时间内,陕西必须保持每年上市12家的速度,才能实现这一目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一是,在2020年,陕西新增了12家A股上市企业。刷新了陕西单年上市公司最多的纪录。并超越了重庆和新疆,一跃成为全国上市公司第16位。上市公司总市值首次突破万亿关口。二是,科创板迎来“周年庆”,陕西科创板上市企业数位列西部第一,表现可圈可点。对入库的后备企业来说,可谓是搭上了顺风车,不仅可以走“绿色通道”,还能享受个性化的上市服务,以及10家银行的授信。上市公司数量,以及在资本市场的能量,常常被看作是一地经济实力的体现指标之一。由300家后备上市企业组成的“陕西军团”,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的是陕西经济的实力,它们之中,都有哪些明星企业?有多大概率会产生千亿级的陕股大佬?曾几何时,陕西作为“资源大省、文化强省、旅游大省”,上市公司数量却一直被新疆压制,一度成为陕西证券行业经常谈起的话题。可以说,过去10年,在上市公司的数量上,陕西一直在拼命追赶新疆。梳理数据发现,在2009年,陕西A股上市公司数为30家,新疆为36家。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陕西开始发力,开启了加速模式,到2010年时,陕西新增上市公司达7家,在当时来看,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4年之后的2014年,陕西终于追上了新疆,两地的A股上市公司同为42家。并列西北五省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隆基股份、陕煤集团等陕西明星企业登陆了资本市场。不过,这个成绩并未维持多久,之后,陕西的资本市场风平浪静,而新疆则以每年3家的速度递增,继续领跑西北五省(自治区)。到2018年末,陕西上市公司数量为48家,新疆已经达到了57家,二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就在这一年,西安召开金融工作会议,将上市公司倍增计划提上议程。在这次会议上,西安明确了上市公司数量倍增计划:到2021年,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100家,第三板挂牌企业数达到300家,5年内实现翻番。这个计划被称之为“龙门计划”。当时,西安市委、市政府还专门设立了“西安市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简称“西安上市办”,加挂在西安金融办,为全市优秀企业上市挂牌建立“绿色通道”。
2019年,陕西省印发《推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并定下目标,首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达8家,到2021年末新增30家,其中,西安至少新增15家。2020年,是陕西上市公司“大爆发”的一年。在这一年,共有12家公司上市,其中,A股市场6家上市、4家过审,“新三板”精选层1家挂牌、1家过审,实现了各板块全覆盖。合计募集资金130.72亿元,创下陕西省历史之最。截至2020年年底,陕西共有59家A股上市公司,总股本835.69亿股,总市值达到12005.9亿元,首次突破了亿万元关口,总股本和总市值分别较年初增长了8.9%和77.26%,市值增速高于全市场50.29个百分点。300家后备上市公司名单的发布,让“陕西军团”声势大振。时隔7年,陕西与新疆再次处于同一跑道上,而这一次,陕西有望全面超越后者。此次首批公布的300家后备上市公司,从500家公司中脱颖而出。可以说,是陕西企业中的佼佼者。据媒体报道,入选企业应具备:依法设立且存续满两年;已完成股改制;具有较强科创属性;主业突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股本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500万元,或者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3000万元,或者估值不低于2亿元等条件。在这些入选条件中,有两个关键词值得注意:一个是“科创属性”,另一个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另外,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等,也限定了最低门槛。对这些科创企业,陕西设立了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股权投资基金,为其提供股权投资支持,并联合沪、深交易所和全国股转公司为后备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政策咨询服务。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以地区来看,西安市190家,宝鸡市14家,咸阳市13家,铜川市7家,渭南市14家,延安市7家,榆林市7家,汉中市10家,安康市9家,商洛市7家,杨凌示范区4家,西咸新区14家,韩城市4家。西安仍然是未来上市公司的聚集地,而汉中、商洛、安康等地区也有望实现“零”的突破。其中,公司名称带有“科技”两字的数量占比70%以上,主要分布为电子科技、机械设备、医药生物、休闲服务、电气设备等领域。此次后备上市公司名单中,也不乏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企业。包括西安巨子生物、小白兔口腔医疗、西安电影制片厂、西安冰峰饮料、西安怡康医药、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彩虹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很多公司筹备上市多年,这一次,终于搭上了政府扶持的顺风车。而这几家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成立时间较早,比如西安冰峰和陕西西凤酒,至少10年之久。算起来,陕西西凤酒股份公司已经是第五次冲击IPO了,在经历了“张正新政”之后,重整旗鼓,准备再战资本市场。而小白兔口腔近几年发展迅速,门店已经遍布陕西各个省市,俨然成了陕西口腔的第一品牌。2020年年末,小白兔口腔从新三板退市,此次又入选后备名单,有可能会寻求A股上市。最让人意外的是,此次,西安电影制片厂也入选后备上市企业。其大股东为西部电影集团,假如上市成功,或许,借助资本的力量,再次重现昔日的辉煌。过去一年,全球最大单晶硅制造商的隆基股份,在A股气势如虹。成为陕西上市公司执牛耳者。隆基总市值一度达到4000亿,成为西北五省之中,名副其实的“市值之王”。按比例来看,其市值占西安上市公司近30%,从全国来看,隆基“造富”能力进一步提升。“陕西首富”的位置,进一步稳固。从后备名单中可以看到,未来,如隆基一样的千亿级陕股,大概率仍然在尖端科技领域,而且在民企中诞生。首先,陕西拥有西工大、西交大、西电大三大实力高校,同时,也是诸多军工企业的所在地,让陕西在航天、电子、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独具优势。积累多年的科研成功,在更为宽松的资本市场的环境下,也顺理成章地通过上市得到价值重估。其次,陕西的民营企业正在崛起,在后备名单中,除了一批国企改制重组企业,民营企业仍然占了“半边天”。








在2018年之前,陕西上市公司主要以国企为主,民企偏少。然而,民营企业,才是一个地区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指标,2019年,西安民营经济创造54.4%的GDP,创造了90%的就业增量。
目前公布的300家后备上市企业,力压重庆和新疆,让陕西足以“硬气”起来,并在全国资本市场创下了形象和口碑。但陕西的志向肯定不止西北地区,放眼全国,在提升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方面,与沿海省份相比,陕西仍处于“第二梯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方面,陕西金融监管局局长苏虎超表示:“政府要主动成为企业上市的“超级保荐机构”。健全完善政务服务保障机制,为陕西企业营造更好的生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西部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陕西在新兴战略产业的优势明显,在航空、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产业表现也可圈可点,文旅和文化产业也在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