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双一流”,山西很着急,也很拼。
文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陈浩杰

太原理工大学实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山西大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中北大学在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被点名支持创建“双一流”……进入2021年,高教“洼地”山西好消息不断。这样的进步,对迫切期待在“双一流”上有更大突破的山西而言,殊为不易,也是山西近几年“拼”出来的成果。
▲2019年11月1日,来自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大学的50名留学生来到位于山西省太谷县的广誉远中医药博物馆和山西中医药博物馆参观体验,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图/新华社发近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高等教育“1331工程”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提出,今后5年,重点推动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3所高校率先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此外,2~3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5个左右的学科成为A类学科等。此前在“双一流”建设中“落后”的山西,这次是否有望抢先一步、乘势而强?“零的突破”

“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重点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和领域。纳入首轮“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共有137所,包括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遗憾的是,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山西仅有太原理工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种“落后”近年来尤为明显。在《意见》中被点名的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3所高校,也是山西最好的几所大学,都曾有过辉煌历史,但近年来已纷纷掉队。在此前的“211工程”大学建设中,山西仅有太原理工大学一校入选。在2020年软科、武书连两个中国大学排名榜中,山西亦无一所大学进入百强。山西大学前身是1902年创办的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堂曾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一起,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纪元。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山西大学虽然拥有多个学科排名B级(其中物理学评估为B+),但顶尖学科(A级)缺失,这也是作为百年名校的山西大学,最终与“双一流”失之交臂的主要原因。
▲山西大学堂。图/图虫创意另一所山西名校中北大学同样如此。中北大学是由山西省政府与国防科工局共建、山西省政府管理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41年八路军总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但和山西大学类似,其众多原本具有较强实力的学科中,仅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获评B+。即使是山西实力最强的太原理工大学,虽然幸运地凭借化学工程与技术一门学科进入了“双一流”,但相比同类高校也有诸多短板。比如最突出的一点是,作为一所知名工学类院校,太原理工大学直到2021年才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给支持政策,也舍得砸钱

“落后”就要追赶。要说山西的高教追赶,起步不可谓不早。早在2017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就提出实施“1331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促进山西高等教育振兴崛起。所谓“1331工程”,“1”,即始终围绕立德树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这一根本任务;“3”,即突出抓好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创新团队三项建设;“3”,即全面加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院)三大创新载体建设;“1”,即推动高校产出一批对国家和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标志性成果。

要谋发展,山西先引“外援”。2018年8月和2019年1月,山西先后召开座谈会,山西省政府相继与十余所高水平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山西大学获得了北京大学帮扶支持、太原理工大学与清华大学展开深度合作等。“一把手”的高度重视,让决战“双一流”在山西成为了一项顶格推进的重点工程。刚刚过去的2020年,这种顶格推进几乎成了工作常态。
▲山西大学图书馆。图/图虫创意
2020年10月,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率领山西省党政代表团前往北京,到访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推介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北大学,为三校招揽人才、推进合作。一个月后,楼阳生主持召开“双一流”大学创建工作座谈会,专题听取创建“双一流”大学情况汇报,明确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北大学率先发展,创建“双一流”大学。2020年的5月和9月,楼阳生分别到中北大学、山西大学调研,听取两所高校冲击“双一流”建设情况汇报。太原理工大学9月份举行“双一流”建设咨询评议会时,楼阳生也与参会的院士专家举行了工作会谈。除了给支持政策,山西也舍得砸钱。《中国教育报》报道显示,2017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全力加大对“1331工程”投入的同时,还安排了近70亿元政府债券资金用于置换高校债务,支持高校发展和“1331工程”建设。这是山西历史上对高等教育的最大规模投入。过去几年,山西几所高校的经费收入都有较大增长。山西对大学的力挺,让亲历者的感受颇为深刻。2021年1月,山西省两会期间,身为山西省人大代表的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在发言中感慨:“今天的山西,对高等教育跨越发展有着从未有过的决心、从未有过的举措,和从未有过的巨大投入。”
不拘一格用“外人”,搞活大学

相比给钱给政策,给“人”,才是山西“双一流”建设的大手笔。2017年8月,山西从国内高水平大学选调8名优秀专业人才,在本省高校挂职担任为期两年的副校长,拉开了大规模引进大学高层次人才的序幕。2018年9月,时任北大校办产业管理办主任的黄桂田从正处到正厅连升两级,“空降”山西大学担任校长,这种唯才是举的“点将换帅”,后来成为了山西高校的新常态。进入2020年以来,山西高校几乎都是“外人当道”:4月,曾担任过贵州大学校长的“网红教授”郑强调任太原理工大学担任党委书记;7月,时任北大副校长的王仰麟来到山西大学担任党委书记;11月,清华大学原教务处副处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孙宏斌担任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这些牛人大咖的到来,不仅为山西高校带来了新气象,也带来了大发展。比如,在郑强的治理下,太原理工大学动作频频,半年内与浙江大学等10多所兄弟高校牵手合作、平均每天引进至少一名博士等举措,让太原理工在全国高校中声名鹊起。今年2月初,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发文批准建设,这对太原理工大学来说,堪称一次历史性突破。
▲2020年5月30日,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云”体能运动会决赛开赛。图/新华社发
同样是2月初,教育部发布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名单,共有49所高校的95个基地入选。其中,山西大学物理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入选,成为山西省首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是回应“钱学森之问”推出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中国自己的学术大师。此前,首批(2019年度)共遴选建设104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攀“珠峰”试点培养“大师”,对山西大学而言,也无疑距离“双一流”又近了一步。
大学晋级背后的城市晋级

按照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建设计划为每五年一个周期。换言之,“双一流”大学每五年就要重评一次,第二轮“双一流”的建设评定即将到来。前不久,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公开表示,2021年将启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不只是山西,去年以来,全国多地在“双一流”建设上的竞赛已经打响,并在决战“双一流”上下大力气。比如,成渝双城实行“双一流”高校共建共享,开展“双一流”学科联建,合作共建创新平台等。山东提出,按照“筑高峰”“冲一流”“强特色”三种类型,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支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强化“双一流”建设,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在若干学科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等。不少地方更是拿出真金白银。如湖北省财政厅安排省属本科高校“双一流”建设资金11亿元,大力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辽宁提出2019至2023年通过省市财政5年筹集资金70亿元支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安徽今后5年将安排30亿元支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大学晋级事关城市晋级。各地都明白,“双一流”大学争夺背后,是城市间创新发展资源的争夺。多家机构的研究均显示,通过对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的经济数据和前置一年的高校科技创新数据分析发现,高校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作用,而“双一流”高校是所在城市科研创新的高地、创新发展的极核。由于历史的原因,山西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相对薄弱,缺乏领军型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发展不足,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不足。可以说,创建“双一流”,是山西实现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的迫切需要,也是高位拉动山西高等教育提升发展质量、更好助推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一招。在《意见》中,山西明确提出了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北大学三所大学“冲击全国百强”的目标。山西省委省政府对三所大学的“双一流”建设也给予了一视同仁的支持。山西“三箭齐发”,胜算几何?从三所高校的进步来看,每个概率都很大。不过不管结局如何,在这场新的决战中,山西已然抢先一步,也就多了一份迎战大考的底气和自信。
按照下图,添加星标⭐️不再错过《财经国家周刊》觉得内容不错
来个“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在看
看完不吐不快,就给我们留言吧
留言点赞多有惊喜 

教育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