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年3次攀上高峰,“鲁剧”离下一座高峰有多远?
  • 来源:剧研社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追剧不迷路
文_ 郭小蝈
从远古直立人化石、大汶口、龙山文化,到九州分立、齐鲁以礼立邦;从五岳泰山,到孔孟之乡;从胶州湾、革命圣地,到山海巨变、五月的风迎面而来;从煎饼大葱走进街头巷尾,到寿光蔬菜驰援武汉;从黄金海岸,到《流浪地球》的宇宙畅想……
始于上古的齐鲁文化,亘古绵延,磅礴厚重、却又满是人间烟火。

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如今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又一关键时刻,诞生于中国改革开放伊始的“鲁剧”,成为了许多人认识山东的重要方式。
从《人民的委托》《高山下的花环》,到《大染坊》《闯关东》,再到《北平无战事》《马向阳下乡记》《琅琊榜》,“鲁剧”跨时空、越山海,成为了国剧发展史上特色与分量兼而有之的代表。

43年,3次攀上高峰
40多年的发展中,“鲁剧”逐渐成为了山东新时代的一张“文化名片”。整体来看,“鲁剧”的发展有高峰,也有低谷。

从数量变化维度来看,“鲁剧”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周期。

第一个周期从1978年到1993年,这一时段大致有145部“鲁剧”播出;第二个周期从1994年到2007年,这一时段约有101部“鲁剧”上线;第三个周期从2008年到2012年,大致有21部“鲁剧”开播;第四个周期从2013年至今,有28部左右的“鲁剧”和观众见面。
从口碑维度来看,“鲁剧”的发展大致经历过3个高峰。
·第一个高峰出现在1982-1984年。
继1981年《家乡红叶》获得“第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之后,山东电视台打造的《武松》《高山下的花环》《今夜有暴风雪》,三部作品连续三年摘得当年“飞天奖”和“金鹰奖”双桂冠,造就了轰动全国的“三连冠”。

·第二个高峰出现在2003-2012年。
与第一个高峰又高又陡相比,第二座高峰显然坡度平缓了不少,不仅时间跨度长,而且期间生产的作品形成了“高峰+高原”的组合,“鲁剧”的金字招牌夯实于这个时间段。
这一时期同样有两部作品撑起了高峰。
第一部是2003年开播的《大染坊》,登录CCTV-1后热度居高不下,豆瓣评分至今稳居9.2分,在第24届飞天奖上,斩获多个奖项。
第二部是2008年红遍大江南北的《闯关东》。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不仅斩获了众多国内电视剧的重量级奖项,还摘得了“韩国首尔国际电视节最佳编剧奖”,豆瓣评分也稳定在9.2。

除了这两部突出的“高峰”,这段时间“鲁剧”的其它作品高度也不低。
《铁道游击队》《北方有佳人》豆瓣评分都在7.5分以上,《沂蒙》《生死线》《钢铁年代》《温州一家人》等剧集作品豆瓣口碑也都在8.0分以上,不少作品口碑流量双丰收。
·第三个高峰则集中在2014-2015年。
与此前的两个“高峰”时段相比,第三个“高峰”时段呈现出分量重、密度大的特点。

这两年山影集团出品的剧集有12部开播,豆瓣评分7.5分以上的作品占比超过83%,《父母爱情》《战长沙》《琅琊榜》三部作品更是超过9分,《马向阳下乡记》《北平无战事》《老农民》《伪装者》……每一部作品都是口碑热度兼收,成为同类型国剧的标杆之作。
众多高质量“鲁剧”扎堆,“鲁剧”成为了国剧门面,当之无愧。
有过高峰,也历过低谷,从地方到全国,从计划到市场,“鲁剧”不仅成为了山东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成为了品质国剧的代表。

国剧的“鲁味”经验
有人把做剧,比作烹饪。
作为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代表,鲁菜是历史最悠久、技法最丰富、最见功力的菜系。
如今作为国剧门面,“鲁剧”也做出了自己的“味道”。
通过梳理分析,我们发现,优质的“鲁剧”总有内在的一致性。
首先,立足本土,深挖齐鲁文化。
诞生于齐鲁大地上的“鲁剧”,立足本土,深挖齐鲁文化,为其可持续发展积淀了力量。
一方面根植于历史。知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是“鲁剧”创意的来源。
比如第一部斩获“飞天”“金鹰”双第一的《武松》,就是脱胎于梁山好汉的故事;后来的《晁盖》《李逵》《宋江》《李清照》《孔子》《沂蒙山人》《孔繁森》《大染坊》《闯关东》等众多“鲁剧”作品,都是取材于脚下这片土地。
《闯关东》剧照
另一方面是依托于山东作家的创作,有着深厚的文学积淀。
莫言、臧克家、梁晓声、李存葆、赵德发等一大批山东籍优秀的文学创作者,为“鲁剧”的发展埋下了优秀的内容之种。
早期“鲁剧”的“三连冠”作品中,《高山下的花环》和《今夜有暴风雪》均是以本土作家的文学作品为依托,前者是李存葆的成名作,后者是梁晓声早期代表作;2014年的《红高粱》,以莫言的同名小说为依托,2020年开年主旋律剧《经山历海》则以日照本土作家赵德发的《经山海》为蓝本。
《红高粱》剧照
此外,从古至今积淀的齐鲁风俗也成为“鲁剧”深厚的文化源泉。比如《大染坊》《青岛往事》以山东的印染业为背景,《铁道游击队》《沂蒙》《马向阳下乡记》都有山东煎饼的影子;《红高粱》里的高粱酒、剪纸、年画、婚俗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大秧歌》里的胶东大秧歌,《温暖的村庄》里的海草房、渔家锣鼓等也都极具特色。
来源:《山东民俗与鲁剧创新》
其次,以点现面,贴近真实生活。
谈到“鲁剧”,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接地气”。
这一点从“鲁剧”诞生早期,一直延续至今,已经成为“鲁剧”的一种内化品质。
比如早期的《高山下的花环》,从部队的日常生活切入,将军队内部的种种矛盾展现在观众面前;后来大热的《闯关东》,聚焦一户人家,将这户人家背井离乡闯关东的细节生动展现出来,通过一个点,折射出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再后来的《温州一家人》,同样是将视角聚焦在一个家庭,通过主要小人物的命运,展现大时代的变迁。
一部剧,“人”活了,故事才能活。“鲁剧”贴近生活的烟火气,都源自于剧里的“人”。高干子弟赵蒙生,曾经的讨饭少年陈寿亭,平民英雄、“草莽商人”朱开山,流落的晚清格格那文,敢爱敢恨的九儿,土匪首领、抗日英雄余占鳌,看似玩世不恭的方孟敖,城府极深的徐铁英,咏怀赤子之心的梅长苏,身份多重的明家三兄弟……
“鲁剧”里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人过目难忘,“活”着的他们,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活”着的世界。

从小人物切入,让“活”着的人物,带领观众走进剧里的世界;以小见大、以点现面,通过细致的生活描摹,日常事件的聚焦整合,将生活里的小事戏剧化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感染力强却又不失生活的质感。
再次,多元探索,贴地创新。
这是“鲁剧”40多年来能够多次掀起高潮的重要因素。
文化创作本就是与创意相伴相生的,从“鲁剧”敢于打破军事文学的“禁区”,大胆改编《高山下的花环》,把军队内部矛盾呈现在荧屏上开始,创新的基因就深深注入了“鲁剧”的血脉里。
虽然在第一个高峰过后,“鲁剧”陷入了长达20年之久的低谷,但这期间“鲁剧”的创新意识依旧走在前列。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港台片一统武林的形势下,“鲁剧”《白眉大侠》在1995年登上山东卫视,作为中国内地首部武侠原创作品,给刚刚起步的中国影视武行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当代农村剧《马向阳下乡记》中,一个不靠谱的“公务员”成为了大槐树村第一书记,充满创意却又扎进了生活。

在网文IP崛起,网剧发展迅猛的背景下,“鲁剧”依旧走在了创新前列。
早在IP概念刚刚开始的时候,山影就看中了海宴的《琅琊榜》,和其它网文IP相比,《琅琊榜》不是快节奏的爽文,但故事扎实,山影敢于创新,却不盲目跟风,硬是把这部作品磕出来了,虽然发行不顺,但上线后却收获了不少惊喜。
后来山影集团、正午阳光等和搜狐视频打造的IP剧《他来了,请闭眼》,凭借“悬疑+爱情”,“霍建华+马思纯”等符合年轻受众口味的元素也大获成功,使得该剧成为首度“反向输出”到一线卫视的网络剧。

武侠、谍战、爱情、古装……“鲁剧”也在不断尝试拓耕题材,内容和形式都在尝试创新,但“鲁剧”的创新不是大踏步式前进,而是仅仅贴地飞行,确保作品有新意,却又不脱离现实。
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熬制国剧的“鲁味”经验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

“鲁味”背后的掌勺者
从“鲁剧”的起点,不难看出其兴起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
一方面是体制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人才的沉淀。
从生产主体来看,“鲁剧”的主要生产方本就是“体制内”单位。
从早期的山东电视台/山东广播电视艺术团,到1986年的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再到2008年组建的山东影视集团,甚至在此基础上,整合相关资源重新组建成山东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即使后来走向了市场,有形的大手,依旧是主导力量之一。
这样的体制,其实是国剧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国电视剧发展早期,创作者们不用为了“钱”发愁,做内容的人心无旁骛,一心扑在内容上,高品质的中国故事也灿若繁星。
但一个行业只有自己能养活自己才算真正强大的开始。
民营资本入局,体制内单位转企改制,影视剧制作也被推向市场。
虽然也经历过各种热钱涌入,剧集内容产品泥沙俱下的时候,但这两年影视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涌现出了越来越多制作精良,叙事精彩的好故事。

得益于早期的“体制内”红利,中国影视行业锻造出了一批优秀的影视人才。
就拿“鲁剧”的具体操盘手们来说,从导演、编剧,到制片人、演员,40年“鲁剧”的发展,锻造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影视人。
如今正午阳光的骨干们,也都是在山影练出了扎实的基本功。李雪、张开宙、侯鸿亮等名字,已经成为如今国剧的品质担当。
主体和作品从来都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结语
从当前客观现实来看,走过40年,3次攀上高峰的“鲁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在整个行业的深度调整期,在内容打造急需升级,人才培养急需推进之时,再次归于“谷地”。
有高峰,就会有低谷。
低谷的到来,不过是为下一个高峰蓄势。
有山、有海,有大多数都市的味道,有扎根泥土的乡村气息,那个让国人骄傲的“鲁剧”,或许正走在下一个山坡上。
-End-

影音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