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否》:培养一个天才很容易,坐等其他父母毁掉孩子的竞争对手即可
  • 来源:爱贝睿
作者简介:那小石,爱贝睿内容主笔,畅销书作者,2岁+小妞的妈妈
01春节陪父母追剧看《知否》,发现剧中反复引用《战国策》中的名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意思是,父母疼爱孩子,就要为他们做长远打算,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这原本是很有见地的一句话,但不同的父母说出来,味道完全不同;他们「计深远」教出的孩子,性格品行也大相径庭。明兰的隐忍聪明,顾廷烨的叛逆不羁,齐衡的仁孝纯良……不过最令人唏嘘的还是大反派小秦氏。看过剧的都知道,她为了能让儿子袭爵,布了一辈子局。顾家三个孩子,老大病弱,不是对手;老二顾廷烨死了亲娘,她就佛口蛇心,表面上当亲儿子养,实则纵容捧杀。她的儿子,老三顾廷炜,从小跟在二哥屁股后面长大,怎么也不明白母亲的良苦险恶用心,更无法接受二哥与母亲反目,成为家族仇人的事实。顾廷炜想要的,从来都不是顾侯的名头,而仅仅是兄弟亲近,家族和睦。而小秦氏至死都不明白这一点。02小秦氏的悲局,源于她自以为是的爱。
为孩子计深远,变成了她无视儿子需求,对儿子进行情感勒索的借口。其实,现实中,遍地都是这种一厢情愿地为孩子付出的父母。睿友 @橘子 分享了她邻居的一个故事。邻居的妈妈非常要强,担心儿子体弱受欺负,千方百计托关系把孩子送到少林武校的一个分校习武。孩子勉强上了一个学期,就再也不想去了。武校的生活太苦,体弱的孩子根本吃不消。而且,人生地不熟,孩子一心想回家。可是,给妈妈诉苦,得到的只是怒斥:我花了那么多钱,求爷爷告奶奶才把你送去,你说不去就不去,你对得起我吗?孩子没办法,最终居然想到了投河自杀。身边有很多很多妈妈不快乐,说起来都是源于自己的「奉献精神」:「我为孩子做了balabala,为了家庭做了balabala,我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到头来,孩子还不领情。潜意识里,孩子就是他们心中那个不完善的自己,他们将一切筹码都压在孩子身上,期待孩子有朝一日能功成名就,来弥补自己黯淡虚空的生命!孩子不从,他们会说:「爸妈都是为你好,是关心你爱你,你怎么这么不识好歹!」「你这么不听话,心里还有没有你爸你妈!」多么沉重的亲情绑架!孩子妥协了,低头了,也就被控制了,挫败感也油然而生。《情感勒索》一书的作者苏珊·福沃德博士认为:情感勒索本质上是一种权力游戏,是父母试图成为亲子关系主导者的游戏。在这种关系中,父母是控制者,孩子是服从者。这类父母,赢了孩子,却始终无法赢得孩子。03健康的亲子关系应该是:我看到了你的存在;你做你自己就好;爱你就深深地理解你。对应这三点,你会发现,很多父母,连一条都做不到。电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第三个故事《茉莉到最后一天》,讲述了一个让人看完心里发闷的故事。茉莉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她的妈妈林女士是一个留美硕士,放弃了做教授的机会,全职照顾茉莉姐妹的生活和学习。一切似乎都很好,但有一天,茉莉毫无征兆地,跳楼自杀了!林女士不知道茉莉好端端的为何自杀,于是利用高科技读取茉莉的记忆,试图找到茉莉自杀的答案。通过茉莉的视角,她才开始一点点了解女儿,她发现:茉莉患有抑郁症;她会偷看小说;她文采斐然,有机会得文学奖;她最大愿望是一家人能平平和和地吃一顿晚餐……林女士这才发现,自己时时处处照顾女儿,却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不知道她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想要什么……是自己自以为是的爱杀死了女儿!※ 茉莉的妹妹在哭诉很多父母跟孩子聊天时,经常会说:「你懂什么?」——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就看不到孩子的需要。孩子说「我想当收银员」,他们会说:「你能不能有点理想!你必须出国读书!」——为孩子规划好了人生路线。孩子反驳「我不想出国」,他们会说:「我这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不去理解孩子,而是情感绑架。这类父母不明白:小兔子喜欢小猴子,你给它一车胡萝卜,它也不会开心。它想要的,只是一个香蕉。你给的,是孩子想要的吗?别再自以为是地认为:孩子是一只兔子,就应该喜欢胡萝卜了!04现实中,自以为是地为孩子计深远的父母太多,难怪有网友说:
培养一个天才真的很容易,你只要不用自己僵化的、自以为是的头脑试图教导他,然后坐等其他父母毁了孩子的竞争对手即可。看了《知否》你会发现,还真是这样:林小娘的自以为是毁了她女儿墨兰,成全了明兰;小秦氏的自以为是毁了她亲儿子,成全了顾廷烨……为孩子计深远没错,错的是姿势和方式。那么,正确的姿势是怎样的呢?1培养孩子的品行和性格,打好生命的底色孩子是社会人,从小有了好的品行和性格,将来走到哪里都不会太差。《知否》中,明兰的生母卫小娘,最不受宠,但她早期对明兰的教育最成功。她不仅教给明兰投壶、锤丸、打马球等本领;还教导明兰低调做人的道理:不逾矩,不拔尖出头;临了,还留给明兰一幅《李娘子镇守娘子关》,激励她要有胆量和智慧。这样的生命底色,加上后来教育专家祖母的培养和庇护,明兰才有了来日。相反,得宠的林小娘却短视、贪财,还把她那套下三滥的招数全都传给了女儿墨兰。单看她为墨兰择婚那一段,你就知道这个亲妈有多不靠谱。她明知道伯爵府的六公子梁晗不是婚配的良人,谁嫁谁遭罪,却不断撺掇女儿:梁家大娘子的私房钱,三辈子你也花不完!最终还出主意让墨兰假扮成丫头出去与梁晗私通,还说自己当年就是大着肚子才进的盛家大门……墨兰的后半生,就这样一步步毁在她亲娘手里。童年的品行和人格教育,能奠定孩子成长的底色。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有句名言,「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底子不同,孩子面临同样的境遇,他们的行为反应也会迥然不同。同样面对裂痕,有的人绝望摇头;有人却会欣喜地发现——那是光透进来的地方。2了解孩子的需求,给孩子他需要的成人的身高,差不多是孩子的两倍;年龄上,也与孩子隔着二三十年,所以,很容易站在高处,站在未来看孩子。有妈妈不理解,为什么花钱买来的玩具孩子不喜欢,却偏偏对沙子、泥巴感兴趣?大人觉得沙子泥巴无趣,可在孩子眼中,沙子可以堆成山,堆城堡,堆蛋糕……泥巴可以捏小人,捏青蛙,捏汽车……创造出任意的形状。孩子的创造力得以自由施展,创作的灵感在心中自然绽放,怎能不快乐!而现成的玩具,孩子能玩出的花样有限,可能还要承受「别弄坏了」的心理负担,自然兴趣不长。进一步说,如果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我们都能从孩子内心的需求出发,去尊重他,呵护他,理解他,引导他,那才算是真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计深远」了。3做好成长分离,舍得撒手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不过正因为最亲,「你是妈妈身上掉下的一块肉」,使得很多妈妈分不清跟孩子的边界。心理学家 Margaret S. Mahler 认为,在宝宝2~6 个月的时候,亲子之间会有一个正常的共生期(Normal symbiotic phase);6 个月至 2 岁期间,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什么都想自己来,他们开始会爬、会走,会自己吃饭,也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亲子关系就开始进入分离期(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hase)。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就该做好与孩子「心理分离」的准备,把他当成一个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的独立个体来看待。有了这个心理准备,我们才会看到,并尊重亲子关系的边界。否则,孩子小时候你干涉他吃什么饭,玩什么玩具;长大之后,你可能还会干涉他跟谁结婚,找什么工作。这么干涉下去,孩子永远长不大,永远无法行使人生的自主权。这样的人生,安排得再好,也不是孩子想要的。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舍不得撒手啊!05 后记昨晚,陪我妈看完《知否》大结局,她叹了一口气:知否演完了,这个年也过完了,你们又要离开了……我愣了一下,转头眼泪就掉了下来。老两口是真不舍得放我们走啊!我们回来,满屋欢声笑语,我们一走,只剩下空巢的冷清。但她随即抹了一把脸,摆出齐衡母亲的平静面孔:「走吧,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你们一辈子围着我转,我才愁呢!」◈父母为你做过什么打算,你又是如何为孩子计深远的呢?留言分享给我们吧~更多精彩文章请戳:? 培养孩子社交,大多数家长却忽视了这个关键能力? 陈小春的儿子也写反字!bdpq 傻傻分不清楚,孩子是有读写障碍吗?? 你信不信?批评孩子,能让孩子更乐观!◆ ◆ ◆  ◆ ◆爱贝睿开年大课——《小事情撬动孩子大能力》来啦!新春诚意回馈,现在购课,可享受新春拼团福利~三人拼团价只需 69 元!(优惠期仅 10 天:2 月 14 日 ~ 23 日)快点击下方小程序抢购吧!??? 爱贝睿商城 清华心理学家爸爸超实用的 40 节育儿课,小事情撬动孩子大能力 小程序 好看点这里哦~

育儿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