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tfinex和Tether被NYAG盯上后,一边增发USDT,一边请最贵的律师
  • 来源:区块链记者圈
7 月 29 日晚,最新一场关于纽约总检察长办公室(NYAG)与 iFinex(Bitfinex 母公司)的听证会结束,令人大失所望的是,本场听证会并未获得显著成果,由于双方陷入拉锯战,法官最终未对案件裁决,而是将审理时间延至 90 天后。
值得庆幸的是,本场听证会至少对一个问题进行了确认:Bitfinex 承认该平台确实有美国用户,但也表示,是禁令让“美国用户无法接受”,平台自身已经做出拒绝这部分用户的规定,“将纽约用户从平台上赶走非常困难”。
这场旷日持久的对战持续了三个多月,漫长的等待还将继续,因为关于 NYAG 对案件是否有管辖权、Bitfinex 和 Tether 高管在纽约开展活动是否合法等核心问题,尚未有明确定论。
作为稳定币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币种,USDT 发行方 Tether 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市场情绪。事实上,就在 Tether 与其关联公司 Bitfinex 陷入司法漩涡的数月里,前者也并未减缓扩张的步伐,后者也通过发币填补了巨额亏空。
而这场由 Tether 深度参与的稳定币竞争里,也悄然发生了出人意料的更迭与变化。
文 / 31QU 灵芝

 ▲ 现场观众在推特上直播听证会
其中一个争议点是 Bitfinex 是否违规为美国居民提供交易服务的问题。
Bitfinex 表示,其明确不为美国客户提供加密货币服务:“服务条款排斥美国客户,并明确了不欢迎纽约客户的规定……上周,在确认一名客户为纽约居民后,我们已经把他拒之门外了。”
除了服务美国本土用户,NYAG 表示还关心“Bitfinex 和 Tether 高管在纽约开展加密货币交易”的问题。据其此前递交的文件,目前有 Tether 高管在纽约生活、开展业务并开设了账户。
对此,iFinex 辩解称其已在 7 月 22 日递交的文件中表明态度, NYAG 的指控具有“误导性”,Bitfinex 服务的是外国实体而不是纽约客户,根据此前的文件,实际上“我们只与在纽约没有实体的外国实体开展业务”。
此外,双方还就 Tether 发行的 USDT 属于什么类别,以及 NYAG 是否拥有管辖权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Bitfinex 义正言辞地表示,USDT 不属于证券或商品,不符合马丁法案的适用范围,因此 NYAG 并没有相应的管辖权。对此,NYAG 则反驳称:“此案不存在任何管辖范围问题,对 Bitfinex 案件调查的范围与本场听证会的范围不同。”
对于这场听证会,法官 Hon. Joel M. Cohen 显然低估了该案件的复杂程度,对于几个核心问题,双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在唇枪舌战近两小时后,法官无奈地表示需要更多时间思考,将案子审理时间延长至 90 天后,双方递交更充分的证据与证词后,再做决议。
此外,法官还宣布,NYAG 仍可以继续调查本案件,Bitfinex 的律师试图驳回该决议,最终遭到拒绝。

 ▲ 用户登录后只需自称并非美国用户,便可正常交易
之后,用户在提走资产时还特意留下留言称,“我是纽约居民”,但最后还是提币成功了。这一系列迹象均表明,即便 Bitfinex 声称已暂停为美国用户服务,但实际上,平台并没有完善的机制遏制类似的行为,换句话说,平台还在钻监管的“空子”。
对此,Bitfinex 回应称,已查封该账号,“这种钓鱼式陷阱,也说明了该用户与其他批评者的真实动机(This kind of ‘gotcha’ sting also speaks volumes about his and our other detractors’ true motivations)。”
 ▲ Bitfinex回应称,对该用户欺骗而非帮助平台改进表示遗憾
除了质疑 Bitfinex 还在为美国用户提供服务,NYAG 还有证据表明,Bitfinex 合作方和高管均在美国境内参与加密货币交易活动:Bitfinex 授权纽约一家贸易公司在美开展业务,并开设了相应的公司账户。
对此,在 7 月 22 日的宣誓书中,Bitfinex 回应称,NYAG 文件中提到具有误导性,因为这部分交易人员属于外国合格合约参与者(ECP)的成员,并非其位于纽约的交易商,因此指控不成立。
事实上,这场由 Bitfinex 挪用 Tether 巨额备用金引发的司法争议,发酵至今,已经从原来的资金问题,转向了加密货币交易所是否在美国监管政策下合规运营的问题。
而这一案件的背景,正是近期美国对加密货币交易业务渐趋严厉的政策。据不完全统计,今年 5 月以来,已经有币安、Bittrex、Poloniex 等多家交易所宣布暂停为美国用户服务。

 稳定币变局 
事实上,即便深陷与监管机构的司法纠纷泥潭,无论是 Bitfinex 还是Tether,似乎都没有停下扩张的步伐。
前者在 5 月份通过发行平台币、私募融资的方式,在短短 10 日内就顺利完成了 10 亿美元的筹措,解决了燃眉之急;后者则通过数次增发,张开了疯狂扩张的“血盘大口”。
从下图可以发现,自今年 4 月初开始,Tether 在以太坊上的发行量就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即便在当月 26 日出现黑天鹅事件,这种扩张的步伐也没有停滞。
 ▲ 2019 年上半年各稳定币总流通量变化趋势图
而通过梳理 Tether 增发的情况,可以发现,这家公司几乎每月都保持着数亿规模的增发记录,仅 4 月份,Tether 就在 Omni、以太坊、波场三大公链进行了多次增发,数量超 6 亿枚;而本月,Tether 基于以太坊网络也进行了多次增发,数量近 4 亿枚。
除了在原有网络上不断增发,Tether 也在不断寻找合作的公链,试图把 USDT 的触手延展至更多的应用场景。
据 31QU 统计,继 Omni、以太坊和波场之后,目前 USDT 已经将集成开发 USDT 的区块链网络,拓展至 EOS(6 月)、Algorand(7 月)和 Liquid Network(7 月)等。
根据 DApptotal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 USDT 的总市场份额比例已经突破 80%,遥遥领先于其他新兴稳定币币种。也就是说,即便 4 月遭遇危机,被其他稳定币蚕食部分市场后,Tether 还是凭借着频繁的增发,以及疯狂的布局,迅速恢复了自己稳定币霸主的地位。
 ▲ GUSD日成交量已经萎缩至3百万美元左右
在这场稳定币市场份额争夺战中,与 USDT 的风光无限不同,曾经依靠合规上位的稳定币 GUSD,自 5 月份以来市值就在不断下降,似乎已经率先败退。事实上,Tether 不公开审计的做法早就被人诟病,但直到这次 Bitfinex “偷偷”挪用 Tether 巨额储备金后,才开始被监管机构盯上,双方也因此闹上法庭。
虽然本次听证会,并未对案件盖棺定论,但这场持续了数月的司法斗争,已然将监管机构与加密货币企业的矛盾公开化,此前交易所通过不合规玩法,便能闷声发财的玩法,显然不再适用。

欢迎添加好友交流学习
合作请备注公司、职务










灵芝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取消
允许


区块

<< 36 37 38 39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