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的佛教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中国的道教对印度有什么影响
- 来源:历史D学堂
作者:大狮子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800 字
阅 读 需 要 8 分钟
佛教源自古印度,汉时白马驮经,三宝东渐,梵音响彻华夏已两千余载,和中华文明深深结缘。且不说石窟造像、宝刹古寺遍布名山大川,观音菩萨、四大金刚等佛神祇家喻户晓,就连众多日常用语,都出自佛典,诸如“大千世界”、“善巧方便”、“不二法门”、“天花乱坠”、“盲人摸象”、“刀山火海”、“四大皆空”、“当头棒喝”,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由此可见佛文化在东土之深厚浸润。
文化交流是相对的,所谓“来尔不往,非礼也”。既然印度佛教有三乘教法、二谛义理,在我神州落地生根,那我们中国的传统宗教道教,三清妙音、五千道德有没有西传去印度呢?
道法西传
旧时有个老子化胡的说法,说的是当年老君坐青牛西出函谷关,去了印度,便成了释迦摩尼佛,创建了佛教。此说肇始于东汉末年,估计是为了让国人心理接受外来佛教而有意创作附会的,没有任何证据支撑,纯粹子虚乌有。
但中国道教进入印度这一点,倒是真实不虚。
在古印度经典文献中,有一种叫“支那行”的修行功法,来自于“大支那国”(即中国),学者推测,此即为道家仙术。印度婆罗门圣者婆喜史多,就来到中国学习过“支那行。”印度《大地母经》中有一个来自于中国的神仙,称之为“支那地母”。
印度学者雷易在他的《古代中世纪印度化学史》中提到,公元3世纪(中国汉末三国时期),有两个中国人,印度泰米尔名叫博迦尔( Bogar) 和普里巴尼( Pulipani ),来到南印度传播符咒、炼丹、中医等道术,名列南印度密教18位成就者之中。
成书于东晋时期的道经《太上洞渊神咒经》中说有南海(指今印度半岛东部孟加拉湾)人来中国受道,三洞大经流传于西海(指今印度半岛西部阿拉伯海),神仙去南海、西海布道化人的故事。大致上描绘了当时道教经典流入印度,道士去印度传法的事。
到了唐代,相关的历史记录更多了,史载有不少印度的国王派遣使者来我东土大唐求取道德真经。
《旧唐书·天竺传》记载:“天竺所属国数十,风俗略同,有迦没路国,其俗开东门以向日,王玄策至,其王发使,贡以珍奇异物及地图,因请老子像及道德经。”
《新唐书》卷二二一上记载:“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馈军,及弓刀宝缨络,迦没路国献异物,并上地图请老子像。”
《集古今佛道论衡》记载,唐贞观21年(公元647年),东天竺的童子王派遣使者来大唐来求道,李世民令玄奘法师和道士蔡晃、成英等32人,将《道德经》“句句批析、穷其义类”翻译成梵文。
成就密宗
综上,道教流入印度确有其事,然彼处道缘不深,纵观今日之印度,举国上下,除开唐人街外,估计找不到一个道观,和佛教在中国的盛况无法相比(2016年不完全统计,中国有1万6千座寺院,20多万名僧尼)。虽然如此,但毕竟雁过留痕,道教还是在印度文化史上留下了仙踪。其中影响最大者,就是促成了印度密宗的形成。
密宗是印度佛教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7世纪在印度极为兴盛。密宗信仰以“法生大日如来”为本尊。大日如来是佛的法身,如同太阳一般昭显万有,无处不显。密宗修行大日如来的“金刚界”和“胎藏界”法。金刚界为佛智慧,能断一切无明。胎藏界象征佛理佛性,包藏在万物之中。密宗修行有各种神秘的咒术、轨仪,未经灌顶,不得修持,秘不示人,故曰“密宗”。
公元11世纪后,密宗逐渐在印度衰亡,但是其中的不少思想和修行方式为印度教吸收继承,成为印度民族文化一部分流传至今。密宗还先后由莲花生大士和阿底峡尊者传入西藏,形成了藏文化的主轴藏传佛教。密宗对日本文化,也有着深厚的影响。
“人天合一,道生万物”
道教对密宗的影响体现在世界观上。比如,密宗认为宇宙就是人身的放大,人身就是宇宙的缩影。宇宙中的一切都在人身之中。修行中有所谓“五轮观身”,对身体各部位进行观想,将其与神佛的部位相匹配,进而与宇宙万物匹配。这一点即受到道教“天人相应”“人道合一”的影响。
道教认为人生即为一个“小宇宙”。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宇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道生天地万物,天地万物皆融有道。人在天地万物之中,其中也存有天地万物之道。汉董仲舒说“人副天数”,直接讲明人就是天的副本,头如天圆,耳目如日月,口鼻如风气,骨节合天数,五脏对五行,四肢如四季。
又如密宗认为,宇宙的来源和生命一样,是由雌雄交合而成的。这一点上就受到道教太极生两仪的阴阳学说的影响。所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阴阳二气和合而生万物。
既然万物是阴阳交合而成,那么阴也相当重要。故而,密宗中有强烈女性主义倾向。密宗中有众多的女神,重要者有多罗菩萨,是佛陀的配偶,这是之前佛教所没有的。有学者认为,这是《道德经》中道教“玄牝之门”在密教中具象化、人格化体现。
双修功法,赤黄秘术
印度密宗认为世界是由两性融汇而成,双方结合象征着宇宙的创造力,永恒而神圣。在此理论基础上,密宗修持中产生了无上瑜伽双修功法,以此实现金刚界和胎藏界的结合,理智合一。
传统佛教,戒淫戒色,此功法当另有所出。据学者考证,极可能源自早期的道教的赤黄之术。道教认为“男女合气”“规阴矩阳,法天象地”,如同天文学上黄道和赤道的相交,是名“赤黄”,乃天地自然道法之体现。故而道教对其极其重视,认为其能“采阴益阳”,“还精脑神”,为重要修行方式。道教对赤黄秘术的研究,直到宋代王重阳创立全真之后,才渐于隐晦。
冶炼仙丹,捣制灵药
道教为求长生不老,炼仙丹,制仙药。道教传入印度,自然就将道士们的老本行炼丹术,带到了印度去,也为印度密教吸收,从而促进了古印度化学、冶金学、药学的发展。印度梵文中的朱砂,念作“sindura”就是“中国铅”的意思。梵文把矿石云母称为“Abhraka”,云的制造者,就是由汉语云母硬译过去的。
印度学者研究中世纪南印度泰米尔地区的经典,其中不少涉及炼丹术的内容,都来自于中国道教经典《抱朴子》。佛经《大佛顶广聚陀罗经》中提及造“延寿药”的方法,将“点金药”当做延寿药使用,和中国汉代《黄帝九鼎神丹经》中“金成者药成也,金不成则药不成”之所述如出一辙,连用药禁忌“妇人孝六畜狗等并不得见”也一模一样。
古印度学者跋里巴所著《水银成就论》,讲水银去毒的方法,即将水银和酸性物质一起加热,使水银氧化,思路和操作流程也皆出自《黄帝九鼎神丹经》。
佛教认为人生皆苦,一切皆空,主张“无生”,“不生”,但是佛教中有一尊佛,尊名“消灾延寿药师佛”,却发愿让众生益寿延年,反而和道教“乐生”,追求长生的愿景相近。而且药师佛居于“东方琉璃世界”,中国又正好在印度之东。不少学者相信,此佛行愿缘起,和中国道教文化密切相关。
道教还在天文星象、符咒科仪等其他方面对印度文化产生了种种影响。中印文化的交流互鉴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发展。世界各国文明多样发展、多元并存,虽然冲突不时发生,但是更多地是在对话中交流融合,从而使得整个人类文明丰富多姿。
参考资料:【1】《藏传佛教和道教》 朱越利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4【2】《再谈佛教发展中的文化汇流》 方广錩 敦煌研究 2011.3【3】《道教炼丹术传入印度考论》 韩吉绍 道教研究 2015.3【4】《试论道教对印度佛教密宗的形成与影响》 萧登福 第二届台湾密宗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5】《道教与密宗—兼及印度文化和文学中的艳欲主义》 石海军 外国文学研究 2003.6
更多精彩 点击观阅1.清朝的广州十三行,为何没能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这样的贸易寡头2.《二十四史》为何会有《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两部五代史
............................END............................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大学堂】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百度百科TA说,历史领域特邀科普合作平台
你“在看”了没
历史
-
-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伟大转折的前夜”
- 这是党史上唯一一次“跨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周恩来同志誉之为“伟大转折的前夜”。 黎平会议确立新的战略行动方针后,按照毛泽东同志“避实就虚”的正确行动主张,红军挥戈西进,所向披靡,连克数城。中央红...
- 求是网
-
-
-
- 一个死于王道的国家,曾活了800年
- 公元前318年,一个国君决定要退位。燕国地处中原之东北,定都蓟(今北京房山区),为“战国七雄”之一。由于地处偏僻,那些在中原、关中地区打得水深火热的诸侯国,在抢占地皮时基本不会想起这个“山旮旯”的国...
- 最爱历史
-
-
-
- 黄绍竑:抗战时期的将军发明家
- 黄绍竑(1895-1966),广西容县人,字季宽,著名爱国将领。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党代表、十五军军长,广西、湖北、浙江省主席,内政部长等要职。黄绍竑自幼起就聪明好学,爱科学,肯钻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
- 团结报文史e家
-
-
-
- 明朝在南半球也设有“宣慰司”,宣慰司是什么机构,有哪些作用
- 作者:夏祯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400 字阅 读 需 要 8 分钟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明朝的“三宣六慰”呢?实际上,三“宣”的“宣”就是宣抚司,六“慰”的慰即为宣慰司。明朝曾经在今缅甸阿瓦设立缅甸宣慰司,...
- 历史D学堂
-
-
-
- 中国最落寞的城,李焕英为你撑腰
- 票房刚破41亿的《你好,李焕英》,贾玲把拍摄地定在了自己的家乡。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很难想象,哪个地方的水土能孕育出像贾玲这般性格爽朗、为人仗义,笑起来有两个小梨涡的女子。△《你好,李焕...
- 新周刊
-
-
-
- 33张二战纳粹老照片,人命如草芥!
-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1938年慕尼黑举...
- 历史教师王汉周
-
-
-
- 驾卫士重返三国,气吞万里如虎
-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些年我们看过的三国影视剧,听过的三国歌曲,玩过的三国杀,都是以那段历史背景为题材,让我们对那些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印象深刻,除了知道三位纵贯时间最长的主公人物——...
- 驾仕派
-
-
-
- “血月升、旱仨月我再来”,赊刀人又现江湖,2021会有啥事发生?
- 提起赊刀人,我们先讲一个曾经应验过的赊刀人传说。上世纪80年代,在大兴安岭的一处小山村,因为山村后面的山,很像人的屁股,所以这个山村就叫屁股屯。在屁股屯,有一个经常出现的赊刀人,他多大岁数,人们不知...
- 尖端1号
-
-
-
- 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583,阅读时间:约7分钟历史提问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答:在明初名将蓝玉获罪身死的“蓝玉案”里,“蓝玉霸占蒙古王...
- 朝文社
-
-
-
- 佛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印度教为何成不了呢?
- 从世界历史来看,宗教那是人类历史不可磨灭,而且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宗教基本上决定了文明和文化的发展,甚至决定了国家的发展和强大。所以世界范围内才有那么多的宗教,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宗教成千...
-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
-
- 印度的佛教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中国的道教对印度有什么影响
- 作者:大狮子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800 字阅 读 需 要 8 分钟佛教源自古印度,汉时白马驮经,三宝东渐,梵音响彻华夏已两千余载,和中华文明深深结缘。且不说石窟造像、宝刹古寺遍布名山大川,观音菩萨、...
- 历史D学堂
-
-
-
- 中国武侠背后的传奇家族,如何兴盛600年?
- 据金庸回忆,他从小就钦仰范蠡、张良这一类高人。在他笔下,不少英雄侠士选择功成身退。 金庸小说中,陈家洛一心光复汉人江山,几经恩仇,退隐回疆。袁承志助闯王起义,后来隐居渤泥国(今文莱)附近。杨过在华...
- 最爱历史
-
-
-
- 三首拙劣的假唐诗,耗费学界整二十年才被戳穿|短史记
- 作者丨言九林编辑丨吴酉仁前几天,考古界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笑话。先是2月17日,公号“文博中国”刊发了一篇论文,题为《夏文化 | 李维明:二里头遗址祭祀陶文初识》。内中说,2000年秋,二里头遗址出土过一块不...
- 短史记-腾讯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