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力量?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这篇署名文章点透了!
  • 来源:邵阳公安

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3月15日,湖南日报刊发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的署名文章。这篇题为《学习党的光辉历史 汲取砥砺奋进力量》的署名文章,细数了湖南这片红色热土所承载的光荣革命历史,分享了寻访红色故地的所见所感,深入阐述了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并号召全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力量,以更加坚定的信念信心把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湖南应有的贡献。
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学习党的光辉历史 汲取砥砺奋进力量许 达 哲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百年奋斗历史,对于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在湖南考察时,要求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在最近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又鲜明提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号召全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1月3日,许达哲参观左权生平业绩陈列室。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赵持 摄
湖南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湖南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舍生忘死,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熔铸在这段历史之中的红色血脉永不褪色,已成为湖湘大地永恒的精神底色。回家乡湖南工作这些年,利用周末节假日和下基层调研的机会,我瞻仰了不少湘籍革命家、军事家故居或生平事迹陈列室。每走进一处红色故地,无不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精神洗礼。湖南这片热土,遍布着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足迹,从这里走向历史舞台的共产党人灿若群星、光彩夺目。在党成立前的8个地方组织中,湘籍革命家参与发起成立的有5个;出席党的一大13名代表中,湘籍占4名;党的“五大书记”中,有3名是湖南籍;10位开国元帅,湖南有彭德怀、贺龙、罗荣桓3位;10位开国大将,湖南有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6位;57位开国上将,湖南有19位;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五位司令员都是湖南战将;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中国当代军事家中,湖南籍占15名。习近平总书记来湘调研时深情讲到,开国的这一批革命家在湖南这片土地上,就好像形成了一个星阵星群,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油画《秋收起义》。
湖南这片热土,矗立着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红色丰碑,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建政的重要策源地。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阶段,三湘大地风雷激荡,革命浪潮汹涌澎湃。大革命时期,湖南工农运动风起云涌、狂飙突起,毛泽东考察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农民运动后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水口山铅锌矿工人大罢工掀起湖南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湖南境内燃起了工农武装革命的熊熊烈焰,秋收起义打出第一面工农革命军旗号,湘南暴动打响中国土地革命第一枪,茶陵建立了最早的工农兵政府,桂东见证了我军第一条军规的诞生,通道转兵是红军长征中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转折。抗日战争时期,湖南党组织和边境地区的新四军、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在部分日占区建立起抗日根据地,成立了平江、岳阳等抗日民主政权。解放战争时期,湖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政权进行各种抗争的同时,积极团结争取各界进步人士和国民党爱国将领,推动湖南实现和平解放,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湖南这片热土,浸润着以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历史荣光,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断肠将军”陈树湘烈士,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被俘后宁可断肠也不断“脊梁”;夏明翰烈士临刑前,挥笔写下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工人运动领袖郭亮烈士兑现了他早年立下的“雪耻需倾洞庭水,爱国岂能怕挂头”的誓言;杰出女党员何宝珍被捕后,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酷刑拷打,只有斩钉截铁的一句话“要口供,没有;要命,有一条”……这样的英雄故事数不胜数。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湖南查明在册的革命烈士达15万名,牺牲后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达100多万人。可以这么说,“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是湖南革命年代作出巨大牺牲的生动诠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是流淌在湖南革命史中的精神血脉。经由革命之栉风沐雨,全省2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三湘大地宛若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全省拥有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58处,其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9处;拥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70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藏品8万余件套。每一座基地、每一处文物、每一件藏品,都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一个信仰熔铸点、一座红色基因库,承载着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政治本色和信念追求。
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寻访这些星罗棋布在三湘四水的红色故地或遗存,向历史回眸,向过往凝望,能够从中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汲取前行智慧和力量。徜徉新民学会旧址,那些凹凸不平的青石板和阅尽沧桑的白墙青瓦,回荡着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先驱“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铮铮誓言。置身苍翠古朴的岳麓书院,仰望至今悬挂的“实事求是”匾,不禁想到青年毛泽东多次寓居书院半学斋的场景,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的重要命题。走进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陈列其中的斑驳的“没收土豪家里谷米油盐给贫苦工农”等标语,印证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不懈追求。瞻仰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雕塑,仿佛聆听到“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的铿锵之音,对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论断产生强烈共鸣。寻访中亦有机会听到或重温老一辈革命家感人至深且引人深思的故事。在夏明翰烈士故居,讲解员会告诉你,夏明翰在狱中用敌人给他写“自白书”的半截铅笔,给亲人留下三封诀别信,一封写给妻子,让妻女“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一封写给姐姐,“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一封写给母亲,“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洋溢着对信仰的执着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在湘潭、长沙等地瞻仰老一辈革命家故居时,我了解到,毛泽东同志要求子女亲属拥有四项“特权”:为革命牺牲的特权、饱受苦难的特权、被执行纪律的特权、艰苦奋斗的特权;被誉为“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的任弼时,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徐特立同志始终站在劳动人民一边,毛泽东同志评价他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林伯渠同志“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谢觉哉同志“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罗荣桓元帅要求家人亲属“永远做老实人、靠自已的本事吃饭、不要搞特殊”;许光达大将“让衔、让级、让位”;黄克诚大将有“三不准”:“不准动用公家的汽车,不准找工作人员帮自己办事,不准靠我的什么关系、后门”,等等。他们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信仰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襟怀坦荡、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道德操守,永远激励我们不忘本色、不懈进取、不负人民。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湖南这片革命圣土在这个特殊重要节点,更应该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用党的奋斗历史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把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风范和优良传统发扬下去,把他们开创并为之奋斗的事业接力进行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明确提出了“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的新使命、新要求,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省上下正在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我们要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始终高举旗帜不动摇,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导航前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加坚定的信念信心把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要求,在打造“三个高地”上勇担当,在践行“四新”使命上善作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不偏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让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始终发扬革命精神不懈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办好湖南自己的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湖南应有的贡献。百年党史镌刻着奋斗的辉煌,也昭示着未来的方向。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力量,从我们脚下这片红土地吸收深厚养分,我们对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美好愿景充满自信,我们前进的道路必将更加行稳致远!(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来源:湘伴

历史

  • 北京城被沙尘暴困扰已经八百多年
    说一说古代北京城遭遇过的沙尘暴。文|陈慕谭金朝海陵王贞元三年四月,也就是公元1155年5月前后,北京城进入了一种「昏雾四塞,日无光」的状态,一共持续了十七天之久。这或许是北京地区遭遇严重沙尘天气侵害的...
    大象公会
  • 大清第一名士,他的遗产毁于太平天国
    乾隆二十年(1755),袁枚终于铁了心要辞官。这一年,追查时间长达三年多的“伪孙嘉淦奏稿案”趋于白热化,大批的官员因为文字狱掉了脑袋。乾隆十六年(1751),一份署名孙嘉淦的奏稿在全国广为流传,里面罗列了...
    最爱历史
  • 都说农民种地不挣钱,请问历史上的地主是靠什么发财的?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3387,阅读时间:约9分钟历史提问都说农民种地不挣钱,请问历史上的地主是靠什么发财的?答:中国古代生活里,有件事堪称历朝历代公...
    朝文社
  • 70岁老夫妻裸体拥抱,拍下最特别的结婚纪念照!太震撼了~
    传播:国学 | 文化 | 艺术 | 哲理 | 养生 | 视觉 | 美文 | 杂谈(商务合作qq:81231863 )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爱”很简单,可是当你深刻体会后,“爱”真的不简单。台湾...
    杂志
  •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皇帝反腐,为何雍正效果最明显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800 字阅 读 需 要 8 分钟清朝入关后,经历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4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其国力在乾隆后期达到极盛。时至今日,康乾盛世的历史故事都是电视剧所拍摄的...
    历史D学堂
  • 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黔西县设立县级黔西市
    黔西市城区远眺。范朝晖 摄近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黔西县,设立县级黔西市,以原黔西县的行政区域为黔西市的行政区域。黔西市人民政府驻莲城街道迎宾路168号。黔西市由贵州省直辖,毕节市代管。...
    多彩贵州网
  • 上床容易下床难:天下有没有白睡的女下属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答案:点击手指上方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即可!来源:秦爷全耀这几年,中央铁腕反腐,老百姓拍手称赞。落马官员的案子里,除了二奶,还多了另一个角色——女下属。武长...
    中国好文章
  • 如何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力量?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这篇署名文章点透了!
    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3月15日,湖南日报刊发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的署名文章。这篇题为《学习党的光辉历史 汲取砥砺奋进力量》的署名文章,细数了湖南这片红色热土所承载的光荣...
    邵阳公安
  • 石窟往事:《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背后的历史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心发现】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幽暗的光线抹在《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的马蹄上,像敷了一层淡淡的霜。连续几个小时,画家常书鸿保持着躬身俯视的姿态,...
    冷炮历史
  • 雷劈不倒,恶龙降伏,谁能破解王莽二龙塔的千古之谜?
    长安的每一个街办都是一个故事,都有一段传奇。 王莽曾经很皇家、很威武。 王莽街办是长安区唯一一个以皇帝的名字命名的街办。不仅街办以皇帝的名字命名,而且还有两个村庄也以皇帝的名字命名,这就是王莽村和刘...
    额滴神
  • 打假日:历史里的假新闻!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俗称“打假日”帝王们也纷纷出动,开始打假了!雍正辟谣:康熙遗诏传位十四皇子?假的!雍正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有传言说雍正曾改康熙遗诏,将传位十四皇子改为传位于四皇子。在“十...
    胥渡吧
  •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人民军队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古田会议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游红...
    人民旅游
  • 1946年3月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中央关于目前时局及对策的指示》。毛泽东发言指出:蒋介石的主张有两条:第一条是一切革命党全部消灭之;第二条是如果一时不能消灭,则暂时保留,以待将来消灭之。和苏和...
    贵阳晚报
  • 西伯利亚为何从来不闹独立呢?
    从世界历史来看,占据土地那是最容易的,但是要完全消化那是很难的,尤其是彻底的融合更是困难重重。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看到,在西方大国,无论是美国、英国,德国,还是法国等国家,国内很多地区虽然占据了...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阿云嘎唱诗词致敬红军战士
    来源:央视新闻微博、“经典咏流传”节目点击收看 "阿云嘎唱诗词致敬红军战士"“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曾鼓舞和勉励了无数人的气势磅礴的诗词,你知道出自哪里吗?这首词的作者又和《诗刊》有...
    中国诗歌网
<< 41 42 43 44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