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楹联”|陈福康
  • 来源:文汇笔会
宋徽宗《瑞鹤图》局部,选自辽宁省博物馆“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
施蛰存先生是我很熟悉和很崇敬的前辈学术大师。他年轻时长期住在上海松江,我现在也住在松江,因此他老人家有关松江的充满情感的文章和著作更是我非常喜欢读的。施先生曾撰有《云间语小录》,序文云:“‘云间’是松江的古名,其实是错的。陆云到京城洛阳,遇见洛阳名士荀鸣鹤,彼此互通姓名,荀说:‘我是日下荀鸣鹤。’陆说:‘我是云间陆士龙。’‘日下’是太阳之下,即皇帝直接统治之下,可以作为首都的代称;而‘云间’只是取‘云从龙’之义,不可能用作地名。”施先生对松江雅称“云间”的来源,是说得很对的;但他凭记忆讲述的故事情节,却好像有点不大符合历史典籍的记载。当年曾想去同先生聊聊此事,因循未果,而先生却驾鹤西去了。
    松江现在建设得越来越美好了。不仅建有松江新城,而且还有松江大学城,近来更在大规模建设国家级的G60科创走廊和交通大枢纽。松江区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建设,还与华东师范大学合建了江南文化研究院等。我深为自己是新松江人而感到自豪。松江区文化部门的公众号“人文松江”办得也很有特色,上面有一篇《话说松江·上海楹联第一村》是很受读者关注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被广泛摘引和传播,并已印在松江有关部门赠送外来宾客的笔记簿上:“楹联,俗称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幅楹联‘日下荀鸣鹤,云间陆士龙’就出自松江。”据我所知,甚至已经有好几位相当权威的学者(楹联学家、历史学家)据此提议:松江应该大力宣传自己为中国楹联首创之地。然而我觉得这一说法和提议非常不妥。
    且不说笔记簿上的“幅”是个错别字,先来重温一下松江读书人几乎都知道的这个有名的故事。
    《世说新语·排调》记:

    “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陆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布尔矢?’荀答曰:‘本谓云龙骙骙,定是山鹿野麋,兽弱弩彊,是以发迟。’张乃抚掌大笑。”
    《晋书·陆云传》载:

    “云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华坐,华曰:‘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云因抗手曰:‘云间陆士龙。’隐曰:‘日下荀鸣鹤。’鸣鹤,隐字也。云又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挟尔矢?’隐曰:‘本谓是云龙骙骙,乃是山鹿野麋。兽微弩强,是以发迟。’华抚手大笑。”
    可见,并不是洛阳名士荀隐以身居帝京自傲而先称“日下”,然后江南来客陆云才敏捷地以“云间”应之。虽然,像上述施老那样的说法,似乎更符合故事的“逻辑”和松江人的自豪;但很可惜,事实是恰恰相反的。而且,典籍所记陆、荀二人当时共有两段对话,两次都是陆云先“咄咄逼人”,而荀隐则沉着应对,但占尽上风(甚至暗讽“云间龙”不过是“山鹿野麋”而已),因而引得张华哈哈大笑。
    那么,回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幅(副)楹联”上,我的问题就来了:
    首先,“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不过是两句口头对话,怎么能称作“楹联”呢?所谓楹联,本来不是指用于门、柱、壁上的对联吗?因此,若以这两句口头上的雅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楹联”,是绝对说不过去的吧?即使现在人们常在广义上用“楹联”来包括所有的对联,那么也不能用这副对子来作为“楹联”的滥觞吧?
    其次,就算这是副“对联”,那它的作者是陆云一人吗?或者再退一步说,这副“对联”的主要作者是陆云吗?历史典籍不是记得明明白白,是陆云先说,荀隐后说嘛,后人哪能随意颠倒这个顺序呢?而且,陆云不过是自我介绍,甚至连作为“上联出句”的意思都未必有吧?只是因为荀隐机智的回答,才使得这两句话可以成为一副有名的对子。因此,若要说二人创作此副“对联”的“贡献”大小,荀隐显然也要比陆云大吧?
    特别是,这副“对联”是“出自松江”的吗?历史典籍不是记得明明白白,施老也说得明明白白,是在离松江千里之外的洛阳啊。
    其实人所周知,似联非联的对仗句子在我国产生的年代要远远早于晋时,因此这也绝对轮不到由陆云及荀隐来“首创”的。我仅凭记忆随便举几个例子吧,如《易经》上就有“水流湿,火就燥”,《尚书》上就有“满招损,谦受益”,《诗经》上就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老子》上就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论语》上就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甚至更早,在甲骨文时代,在卜辞中就发现有了对仗成句,如“燎于土,祷于岳”等。
    最后想一提的是,这副“对联”在我国千百年来数以万计的对联中无疑是属于少数的异类。因其上联结束于平声,下联尾字则是仄音。这就无怪乎施老先生的记忆,及“人文松江”的文章,都要把它颠倒过来写了。
点击“阅读原文”可在文汇出版社微店购买2019笔会文粹《这无畏的行旅》【笔会近期作品推荐】张香还:叶圣陶书信十六通
刘心武:今年春节的饹馇盒章念驰:我与绘画
谢冕:在燕园,我的邻居沈芸:亲爱的凡尔赛奶奶
钱行:钱穆先生的一副对联陈学勇:我有一册《女画家周鍊霞》
李皖:草莽英雄的底气梁由之:萧红、《呼兰河传》和《落红萧萧》舒飞廉:茧栗之牛何频:红茨菇,白茨菇
潘敦:那些消失了的法国餐厅
王晔:飞过世界和孤独
杨月英:旧时文人笔下的日本新年谭然:岁月随人好

历史

  • 关公信仰与疾病疗救
    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从史传中来,在民间广为流传,进入了文学作品的书写,在宋元平话、明清戏曲以及明清小说中已然成为关羽叙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以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书写流播最广。 “刮骨...
    团结报文史e家
  • 血饮|九原奇袭:完成中国国家统一的顶级战略
    本文作者为血饮,平局推荐大家关注血饮!公元前295年,赵国主父赵雍携长子赵章与次子赵惠文王赵何同游沙丘。期间,赵雍长子赵章与亲信田不礼密谋,欲假赵雍之名召赵何觐见,欲席间杀死赵何后夺权。赵国大臣肥义...
    平局
  • 杨一泓丨苏辙晚年卜居心境与价值追求
    今天是北宋文学家苏辙982岁诞辰。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
    章黄国学
  • 慕容复幻想光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5)
    慕容复幻想光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1)慕容复幻想光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2)慕容复幻想光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3)慕容复幻想光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4)老王:我们进入第5集01接上回,话说公元398年,趁着...
    历史教师王汉周
  • 重庆谈判:毛泽东弥天大勇赴渝为和平
    ◎ 科技日报记者 雍 黎“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这是1945年柳亚子得知毛泽东抵达重庆后,赶来桂园探望,一见面就赠的诗。之所以称赞毛泽东赴渝谈判为“弥天大勇”的英雄壮举,要从当时蒋介石邀请毛...
    科技日报
  • 也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楹联”|陈福康
    宋徽宗《瑞鹤图》局部,选自辽宁省博物馆“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施蛰存先生是我很熟悉和很崇敬的前辈学术大师。他年轻时长期住在上海松江,我现在也住在松江,因此他老人家有关松江的充满情感的文...
    文汇笔会
  • 朱元璋曾经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的?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3312,阅读时间:约9分钟历史提问朱元璋曾经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的?答:公元1366年,已经连续踩翻陈友谅张士诚...
    朝文社
  • 李白写下一首诗,全诗不带脏字,却成为骂人的千古绝唱
    古人说“嬉笑怒骂,皆是文章”,这在创造了唐朝浪漫主义巅峰的李白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其他诗人在作诗作词的时候,或者是喜或者是悲又或者是忧伤恐惧,真正将“骂”也入了诗的人很少,但是李白却有很多用于“骂...
    品读诗词歌赋
  • 皇太极费尽心力招降的洪承畴,到底给清朝出了多大力
    作者:文山樵人来源:历史D学堂(ID:lishi1600)生于万历年间的福建泉州人洪承畴,无疑是晚明的一个知名人物。无论是为明臣还是仕清期间,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洪承畴少年时叫卖豆干为生,但是他极有天份且...
    古墨社
  • 康震丨都市燕乐中的宋词(一)
    宋词——都市燕乐中的宋词 文丨康震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成就也非常璀璨。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成就和特色,比如说先秦时代,文章蔚为大观;到了汉代,最为辉煌的是汉大赋,还有散文;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
    章黄国学
  • 吴思:我想重新解释历史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文:网摘 编:李强几年前,有出版社把他的采访整理成了合集,以《我想重新解释历史》为名出版了。有人说黄仁宇的历史是把水烧到了80℃,而吴思老师这本书则把历史这盆水烧到了100℃。接下来,...
    历史D学堂
  • 党史学习教育“指定书目”来了,为啥是这四本?
    ◆ 第一本是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二本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 第三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第四本是《中国共产党简史》原题...
    瞭望
  • 为何说印度并不担心锡金闹独立呢?
    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闹心的其实就是国内闹独立,因为这对一个国家损伤巨大,而且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国家力量也是极大的削弱。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国家最担心的其实还是国内的动荡,即...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党派先贤 挚友情深|赵朴初与李文杰的交往
      民进先贤赵朴初和民建先贤李文杰都是中国统一战线史上的著名人物,自20世纪30年代末,他们两人就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在上海投身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赵朴初生于1907年安徽太湖人李文杰生于1906年江...
    团结报文史e家
  •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战火中孕育共和国的红色摇篮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游红...
    人民旅游
<< 36 37 38 39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