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谈判:毛泽东弥天大勇赴渝为和平
  • 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记者 雍 黎
“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这是1945年柳亚子得知毛泽东抵达重庆后,赶来桂园探望,一见面就赠的诗。之所以称赞毛泽东赴渝谈判为“弥天大勇”的英雄壮举,要从当时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三封电报来说。
坐落于渝中区中山四路107号的桂园,院里西式砖木结构二层小楼伫立,门前两棵桂花树已高过楼顶。在1945年43天的重庆谈判期间,这栋小楼是毛泽东与周恩来白天办公会客之地,它也见证了著名的《双十协定》签署。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署地重庆桂园。红岩联线/供图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日益高涨。蒋介石虽然打内战的决心已定,但他还需要调兵遣将,争取时间。为此,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毛泽东速到重庆“共定大计”。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马奇柯说,蒋介石这三封电报,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是其摆下了一场鸿门宴。如果毛泽东拒绝,就给共产党安上拒绝谈判、蓄意内战的罪名,把战争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毛泽东来了,就迫使共产党交出解放区,交出军队,同时通过谈判争取部署内战的时间。
为了保卫人民利益、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毅然决定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从延安出发,于当日下午3时45分飞抵重庆九龙坡机场。头戴灰色拿破仑帽、身着中山装的毛泽东第一个走出机舱,并向在场的人们挥手致意。
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英雄壮举,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许多人真正认清了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国内外进步舆论对他的到来给予热烈称赞。
毛泽东抵达重庆走出飞机挥手。红岩联线/供图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开展了多层次的统战工作,在重庆会见了各界人士达一百多人,赢得了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甚至是国民党开明人士的支持,把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推向空前的高度和广度,为重庆谈判取得成果奠定了基础。”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朱军说。
红岩联线收藏了一本由时任国民政府宪兵司令部司令张镇派人记录的《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详细地记录了毛泽东在渝每天详细的行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谈判期间极为繁忙,经常工作到深夜甚至第二天凌晨。
红岩联线工作人员展示收集到的重要文物《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记者 雍黎/图
位于重庆市上清寺的特园是抗战时期重庆知名人士、社会贤达的民主运动大本营,被誉为“民主之家”。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曾三顾特园,与民盟主席张澜等民主人士会见,共商国是。毛泽东说,今天我们聚会在“民主之家”,今后我们共同努力,生活在“民主之国”。
1945年10月10日下午,中共代表与国民党代表在桂园客厅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经过谈判,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同时,国共双方同意:召开有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出席、讨论和平建国方案的政治协商会议。
朱军表示,重庆谈判是中国共产党和平发展道路与“和平、民主、团结”方针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争取了民心,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对战后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走向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重庆,桂园、周公馆所在的曾家岩和红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虎头岩(《新华日报》总馆旧址)被称为“红色三岩”。朱军说,“红色三岩”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的一盏明灯,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统战工作的主阵地,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也是重庆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其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重大。
目前,重庆正在整合“红色三岩”革命遗址,依托红岩村、虎头岩建设占地面积50.5万平方米的红岩公园,通过实施系列规划建设项目提升红岩精神影响力。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是富有鲜明科技特色的综合性日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主流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舆论前沿,是广大读者依靠科技创造财富、提升文明、刷新生活的服务平台,是中国科技界面向社会、连接世界的明亮窗口。 659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来源:科技日报编辑:张琦琪审核:朱丽终审:何屹

历史

  • 关公信仰与疾病疗救
    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从史传中来,在民间广为流传,进入了文学作品的书写,在宋元平话、明清戏曲以及明清小说中已然成为关羽叙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以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书写流播最广。 “刮骨...
    团结报文史e家
  • 血饮|九原奇袭:完成中国国家统一的顶级战略
    本文作者为血饮,平局推荐大家关注血饮!公元前295年,赵国主父赵雍携长子赵章与次子赵惠文王赵何同游沙丘。期间,赵雍长子赵章与亲信田不礼密谋,欲假赵雍之名召赵何觐见,欲席间杀死赵何后夺权。赵国大臣肥义...
    平局
  • 杨一泓丨苏辙晚年卜居心境与价值追求
    今天是北宋文学家苏辙982岁诞辰。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
    章黄国学
  • 慕容复幻想光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5)
    慕容复幻想光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1)慕容复幻想光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2)慕容复幻想光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3)慕容复幻想光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4)老王:我们进入第5集01接上回,话说公元398年,趁着...
    历史教师王汉周
  • 重庆谈判:毛泽东弥天大勇赴渝为和平
    ◎ 科技日报记者 雍 黎“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这是1945年柳亚子得知毛泽东抵达重庆后,赶来桂园探望,一见面就赠的诗。之所以称赞毛泽东赴渝谈判为“弥天大勇”的英雄壮举,要从当时蒋介石邀请毛...
    科技日报
  • 也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楹联”|陈福康
    宋徽宗《瑞鹤图》局部,选自辽宁省博物馆“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施蛰存先生是我很熟悉和很崇敬的前辈学术大师。他年轻时长期住在上海松江,我现在也住在松江,因此他老人家有关松江的充满情感的文...
    文汇笔会
  • 朱元璋曾经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的?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3312,阅读时间:约9分钟历史提问朱元璋曾经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的?答:公元1366年,已经连续踩翻陈友谅张士诚...
    朝文社
  • 李白写下一首诗,全诗不带脏字,却成为骂人的千古绝唱
    古人说“嬉笑怒骂,皆是文章”,这在创造了唐朝浪漫主义巅峰的李白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其他诗人在作诗作词的时候,或者是喜或者是悲又或者是忧伤恐惧,真正将“骂”也入了诗的人很少,但是李白却有很多用于“骂...
    品读诗词歌赋
  • 皇太极费尽心力招降的洪承畴,到底给清朝出了多大力
    作者:文山樵人来源:历史D学堂(ID:lishi1600)生于万历年间的福建泉州人洪承畴,无疑是晚明的一个知名人物。无论是为明臣还是仕清期间,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洪承畴少年时叫卖豆干为生,但是他极有天份且...
    古墨社
  • 康震丨都市燕乐中的宋词(一)
    宋词——都市燕乐中的宋词 文丨康震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成就也非常璀璨。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成就和特色,比如说先秦时代,文章蔚为大观;到了汉代,最为辉煌的是汉大赋,还有散文;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
    章黄国学
  • 吴思:我想重新解释历史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文:网摘 编:李强几年前,有出版社把他的采访整理成了合集,以《我想重新解释历史》为名出版了。有人说黄仁宇的历史是把水烧到了80℃,而吴思老师这本书则把历史这盆水烧到了100℃。接下来,...
    历史D学堂
  • 党史学习教育“指定书目”来了,为啥是这四本?
    ◆ 第一本是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二本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 第三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第四本是《中国共产党简史》原题...
    瞭望
  • 为何说印度并不担心锡金闹独立呢?
    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闹心的其实就是国内闹独立,因为这对一个国家损伤巨大,而且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国家力量也是极大的削弱。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国家最担心的其实还是国内的动荡,即...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党派先贤 挚友情深|赵朴初与李文杰的交往
      民进先贤赵朴初和民建先贤李文杰都是中国统一战线史上的著名人物,自20世纪30年代末,他们两人就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在上海投身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赵朴初生于1907年安徽太湖人李文杰生于1906年江...
    团结报文史e家
  •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战火中孕育共和国的红色摇篮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游红...
    人民旅游
<< 36 37 38 39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