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风至万物始,天朗气净宜寻春!
  • 来源:小诚讲故事




农历二月廿三明



清明时,风雨多!清明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重要的“八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 中秋、 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5日。
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清明由来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每年4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而清明后逐渐演变成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这与寒食节有关。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从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做了国君,为晋文公。文公奖赏所有跟随他的随从,只有介子推拒绝奖赏,带着母亲隐居在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他出来,谁知却把母子烧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俗称“寒食”。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两者有着紧密的文化关联。
在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祭祖扫墓的风俗固定在寒食节,由于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把寒食和清明合二为一,清明节便成了一个踏青祭祖的节日。




清明古俗



说到清明节,如今大家能想到的除了扫祖祭祀外,似乎就只剩下难得放松的三天小长假了。那在千百年前,古人是如何度过这个万物洁齐而清明的日子呢?
01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清明至

02踏青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踏青的大好时光。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清明至,春萌动

古人清明踏青,不仅仅只是为了“惜花恰莫探春迟。”也是为了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03荡秋千
《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04植树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
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

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

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清明诗句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宋】晏殊《破阵子·春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宋】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古画里看清明





除了诗词,古人还擅长用高超的绘画技术来记录自己当时的心境生活,抒发自己当时的感情意念,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古画里的清明是什么样子的呢?
01

▲《春游晚归图》由明代仇英所绘,此画对暮色气氛的营造也独具匠心,甚为高明。如隔池对岸之树丛,半为云烟遮掩,用淡墨复笔画树干边缘而不皴树皮。远山也不施皴擦,只以湿笔淡墨和螺青衬染以喻暮色霭霭,景物迷蒙。
02
▲《月曼清游图》由清代画家陈枚所绘,画家以工细流畅的线条和亮丽鲜活的色彩将嫔妃们描绘成身材修长、体态轻盈、“倚风娇无力”之貌。
03

▲《寒食内宴》由唐代张籍所绘。所谓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据史料载,如干粥、醴酪、冬凌粥、子推饼、馓子等。因在寒食节用,又称寒具。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04
▲《宋太祖蹴鞠图》为宋代名画家苏汉臣所绘,钱选在临摹之后题字:“蹴鞠图旧藏秘府,今摹图之。若非天人革命,应莫观之,言何画哉。”
卷描绘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匡义和近臣赵普等一起在寒食蹴鞠玩乐的情景。该画设色淡雅,用线古拙。

中国水墨画历史悠久,意蕴悠长。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灵魂和趣味,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探索,也需要从小学习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拙诚学堂《童心戏墨》课程倡导让孩子们运用水墨语言说自己想说的话,多多表现一些自己的世界,从而找到生活的活水和表达的出口。

从引导兴趣入手,以培养“美的感受力”为目标,鼓励创新表现,让独特的视角、感受与个性绘画语言自由发展,拙诚学堂《童心戏墨》课程弥补了传统式的儿童国画教学比较重视笔墨技法和程式的传授而引发的创造力和感受力的不足。

长按下方二维码
即可咨询报名





历史

  • 夜读|你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他们的续集!
    清明·缅怀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扫墓祭祖、踏青郊游均是节俗。今年的清明节不再受疫情影响,一定有很多人携家带子出游踏青,享受春天的乐趣;也一定会有很多人前往烈士陵园、纪念馆缅...
    天津广播
  • 清明节的由来竟如此悲凉!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故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
    观文
  • 唐宋相距短短53年,为何像隔了几百年?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配图 二马图(与...
    历史教师王汉周
  • 二战苏军是一支喝完伏特加,再上战场的“醉鬼军队”吗
    作者:林森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300 字阅 读 需 要 7 分钟相信对二战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们应该都听过这样一个段子,那就是二战中的苏联红军在上战场前总要喝上满满一顿伏特加。甚至有个别夸张的版本说对苏...
    历史D学堂
  • 谢琰丨清明时节读《清明》
    清明时节读《清明》文 | 谢琰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作者,一般书上写的是杜牧。有些研究唐诗的学者认为可能不是杜牧写的,因为在目前能看到的不少...
    章黄国学
  • 《对花枪》对的是啥?姜桂枝有多刚?程咬金实则出身名门?
    离别数十年,深情总难忘。花枪的花,是“留花不发待郎归”的爱情坚守。花枪的枪,是“飒爽英姿五尺枪”的生命坚强。今天,我们来说说红妆大戏《对花枪》。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出戏,简而言之,就是在隋末,瓦岗寨...
    河南卫视
  • 唐太宗问:大唐何时灭亡?袁天罡说:猪会上树时!结果准确应验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奇人异事,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夜观天象就能算出什么时候下雾,简直比天气预报还准。手中的扇子摇一摇,竟然把东风给借来了,借助风力点燃大火,烧得几十万曹军无力招架。古代像诸葛亮这样...
    史学界的9527
  • 有些家书,一经写下,就是绝笔……
    中国人民大学有一座“家书博物馆”。10多年来,上万封充满家国情怀的“红色家书”从全国各地汇集至此。家书的主人,有知名将领,有普通士兵,也有各行各业的平凡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许多家书一经写下,或许就...
    新华视点
  •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为什么叫隋文帝,而不是隋太祖
    作者:计白当黑来源:历史D学堂(ID:lishi1600)隋朝上承魏晋南北朝的纷争,下启大唐盛世的序幕。作为奠基人,隋文帝杨坚功不可没。仁寿四年(公元604年)8月13日,杨坚病逝于仁寿宫,享年64岁。同样是开国皇帝...
    古墨社
  • 记忆|血染的结婚证书
    我家有件传家宝,那是母亲王曼霞与父亲陈尔晋的结婚证书。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父母牺牲72周年。拿出这份珍藏着的结婚证书,眼前仿佛再现了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父母不畏艰难危险追求真理、志同道合为党的事...
    夜光杯
  • 到处都是百年建筑!中山这条红色古村,值得一去
    百年华诞恰是风华正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山发布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推出【中山红色印记】系列报道,深入中山各地,探寻中山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用镜头定格党的光辉历史,挖掘背后的历史人文故事,...
    中山发布
  • 他们为谁而死?
    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扫墓祭祖、踏青郊游均是节俗。今年的清明节不再受疫情影响,一定有很多人携家带子出游踏青,享受春天的乐趣;也一定会有很多人前往烈士陵园、纪念馆缅怀先烈。历...
    瞭望智库
  • 清明风至万物始,天朗气净宜寻春!
    清农历二月廿三明清明时,风雨多!清明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重要的“八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 中秋、 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5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
    小诚讲故事
  • 清明节怎么就成了古代的体育文化节?
    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这是农耕民族生存的最基本认知。清明这天本来就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后来因为介子推使清明节成为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全民性的民俗节日。其踏青、寒食、扫墓等活动是后来才融合进去的...
    青少年运动
  • 挖出失落的王朝
    那里藏着天下之初。 一 大清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匆匆走出药铺,他怀中揣着中药龙骨,龙骨上留着复杂划痕。 这位末代大儒断定,那些划痕是远古的文字,指向失落的王朝,冥冥中,系着华夏气运。 那是1899年深秋,20...
    摩登中产
<< 31 32 33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