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为谁而死?
- 来源:瞭望智库
今天是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扫墓祭祖、踏青郊游均是节俗。今年的清明节不再受疫情影响,一定有很多人携家带子出游踏青,享受春天的乐趣;也一定会有很多人前往烈士陵园、纪念馆缅怀先烈。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有些人、有些事我们会一直铭记。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原文首发于2021年4月4日,标题为《清明祭英烈,他们为谁而死?》,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可爱的中国
1935年1月16日夜,江西怀玉山,红十军团来到了历史上的紧要关头。谭家桥之战后,寻淮洲师长伤重牺牲,红十军团被困在怀玉山中,局势越来越凶险。参谋长粟裕坚持必须连夜突围,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则不放心军团长刘畴西率领的大部队。最终,他们决定由粟裕带几百人先走,方志敏则留下等待刘畴西,汇合后再追上来。
一个选择,两种命运。
粟裕成功突围后,方志敏、刘畴西陷入重兵包围,红十军团全军覆没。
在狱中,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胡天桃等人进行了坚贞不屈的斗争。
面对黄埔同学的劝降,刘畴西义正言辞拒绝。
王如痴对劝降的法官说:“我无妻儿,无以为家,以身许国,别无他图,我既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你讲的那些,对我毫无用处。”
胡天桃更是斩钉截铁地说:“你们掌握国家军队,却不抗日,天天打内战,你们为哪个国家好?”
方志敏用敌人前来劝降他的纸和笔,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不朽篇章。
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方志敏回忆起他所见的贫弱中国的种种不堪——上海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牌子的公园,轮船上欺负穷人的凶恶水手,招摇过市的外国人邮政局长,在中国内河横行的外国兵舰……但即使身处魔窟,他仍相信中国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
“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
“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遥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
今天,我们可以挺起胸膛,骄傲地回答:我们就生活在那个他为之燃烧生命却无法触碰的将来,那个——可爱的中国!
2特殊的烈士
1949年9月6日,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重庆白公馆旁的松林坡,杨虎城将军和儿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一家,秘书宋绮云和夫人徐林侠、幼子宋振中一家,被军统特务杀害了。
宋振中就是“小萝卜头”,那年他只有八岁。八个月大时,他随母被捕入狱,一生几乎都在监牢之中。
杨虎城最小的女儿杨拯贵出生在狱中,那年也只有八岁。狱中难得见到同龄人,她和“小萝卜头”很快成为了好朋友。在被骗至松林坡的路上,杨拯贵还和“小萝卜头”一家坐在同一辆车上。
13岁的蒲小路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稀里糊涂地在外流浪,稀里糊涂地当了国民党军官的勤务兵,又稀里糊涂地被当成“小共产党”送进了渣滓洞。他牺牲前还大喊着“我是小孩,我是小孩啊……”
3岁的王小华和1岁的王幼华是王振华烈士和黎洁霜烈士的孩子。特务当着父母的面,用刀杀害了王小华,又掐死了王幼华,然后开枪打死了孩子的父母。
1岁零3个月大的“监狱之花”卓娅早产在监狱里,一切全靠难友们周济,后来母女同时遇害。
最小的苏菲娅只有9个月大。她的母亲彭灿碧烈士牺牲前紧紧地把她搂在怀里,试图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特务的子弹。可当特务进入牢房补枪时,发现苏菲娅还在动,于是拔枪就要扣动扳机。罗娟华烈士以自己的身躯为孩子挡枪,可在她牺牲后,特务拖开她的遗体,对着苏菲娅连开数枪……
他们牺牲的年代仿佛离我们很遥远,可是细细一想,如果他们还活着,也不过才七八十岁而已。他们也会有子女孙辈,如果身体尚可,还可以和家人一起,冬天去海南晒晒太阳,夏天结伴在山里住着农家院,在树阴下摇着蒲扇闲话家常。聊聊谁家的孩子快退休了,谁家的孩子的孩子还没找到对象,谁家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刚上了幼儿园。他们也许会说,现在这些年轻人幸福着咧,想当初咱们小时候,住在不见阳光的监牢里忍饥挨饿,每天听着嘶吼哀嚎,面对着穷凶极恶的敌人,宛如生活在地狱一般,哪有这些好吃的、好玩的……
如今,每座城市的大商场里总会有一两层的儿童区。每到周末,各类早教班门口常常坐着一排等候的家长;摄影棚里,孩子们在精美的布景下穿着漂亮的服装摆着各种造型;钓鱼的水池旁、淘气堡的滑梯上总是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孩子;有的商场里甚至还有旋转木马、儿童卡丁车或是小动物园。
如果他们出生在这个时代,也一定会缠着父母,周末一起到这里来玩吧。
如果存在电影中那样的“穿越”技术,哪怕不能改变历史,仅仅是短暂的时空旅行。
如果真的可以,真想带他们来玩。
哪怕一次,也好。
3最可爱的人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
1950年9月23日下午,北京前门车站,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代总参谋长、北京市市长聂荣臻和5000余名首都各界群众等待着全国各地英模代表的到来。当“毛泽东号”列车抵达时,车站顿时沸腾欢呼起来。
9月25日,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开幕。开幕式上,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致开幕词。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朱德副主席致演说词。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在会议上发表讲话。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领袖等出席了开幕式。
360名全国战斗英雄代表、462名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正值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设宴招待全体代表。
10月1日,英模代表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参加了盛大的国庆典礼。
这其中有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他出生于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6岁父母被地主逼死,8岁给人放牛,12岁就在上海做童工。后来,他先是回乡当了民兵,然后又加入了新四军,逐渐成长为战斗英雄、爆破大王。
解放战争胜利了,新中国成立了,在各条战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们济济一堂。他们从数百万人民军队中脱颖而出,是万里挑一的人民英雄,每个人都立下了赫赫战功,留下了一段段传奇。苦尽甘来,任谁都会觉得,光明的前途、幸福的生活正在向他们招手。但是,从当时报道会议的报纸上就能看到,一片战争的阴云正在袭来。他和很多战友一起,返回部队收拾行装,立即奔赴前线。
11月29日,仅仅一个月多后,朝鲜长津湖畔下碣隅里1071高地东南的小高岭阵地,他在这里顶住了美军空中和地面炮火的狂轰乱炸,打退了八次进攻,切断了美军南逃的退路。当敌人再一次扑上来时,阵地上仅存的他毅然抱起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
他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杨根思。杨根思和战友们用生命保住了小高岭阵地,为夺取第二次战役胜利立下卓越功勋。第二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战略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次胜利,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
志愿军取得的胜利震惊了世界,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正如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所称的,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它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国际舞台上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在近代一直落后挨打的形象。至此,再也没有人会认为中国的这支“农民武装”式的军队是一支可以轻易侮辱的力量了!
一位日本京都大学的教授说:1949年,你们的毛主席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身边的日本人一个相信的都没有!看看你们近代的历史,难道是他说一句话就能站起来的吗?后来你们出兵朝鲜,还把美国人从北边压到南边去了,我们这才觉得中国跟过去真的不一样了。
那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
那一年的冬天,全世界都相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是这些最可爱的人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4界碑,丰碑
本以为硝烟早已远去,不曾想危险就在我们身旁。2021年2月19日,一篇新闻将喀喇昆仑脚下的加勒万河谷一下子拉到了人们眼前。原来,早在去年6月,四位烈士就已经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们用清澈的爱守护的祖国。
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他们——陈红军烈士,陈祥榕烈士,肖思远烈士,王焯冉烈士。
一位网友的留言被刷屏了:“黄昏将至,我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想不通这些身强体壮的士兵为什么会死。我在深夜惊醒,突然想起,他们是为我而死。”
是的,今天我们祭奠的所有烈士,他们为我,为人民而死!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参考资料:
[1] 策应中央红军突围的战略行动http://zjrb.zjol.com.cn/html/2006-10/17/content_179934.htm[2] 那些牺牲在白公馆渣泽洞的孩子烈士https://mp.weixin.qq.com/s/XZrWzDcncFztO7xOtcDiGg[3] 新中国档案: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http://www.gov.cn/test/2009-08/20/content_1397310.htm[4] 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http://www.81.cn/jsdj/2016-01/15/content_6857711.htm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读客文化为库叔提供15套《暗夜与黎明》赠予热心读者。全球读者平均2个通宵读完!《巨人的陨落》作者肯•福莱特重磅新作,黑暗野蛮的时代、波诡云谲的权谋 、畅快淋漓的复仇。只要坚持内心的原则,就能活得纯粹而快意。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2名(数量超过50)将得到赠书。
历史
-
-
- 夜读|你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他们的续集!
- 清明·缅怀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扫墓祭祖、踏青郊游均是节俗。今年的清明节不再受疫情影响,一定有很多人携家带子出游踏青,享受春天的乐趣;也一定会有很多人前往烈士陵园、纪念馆缅...
- 天津广播
-
-
-
- 清明节的由来竟如此悲凉!
-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故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
- 观文
-
-
-
- 唐宋相距短短53年,为何像隔了几百年?
-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配图 二马图(与...
- 历史教师王汉周
-
-
-
- 二战苏军是一支喝完伏特加,再上战场的“醉鬼军队”吗
- 作者:林森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300 字阅 读 需 要 7 分钟相信对二战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们应该都听过这样一个段子,那就是二战中的苏联红军在上战场前总要喝上满满一顿伏特加。甚至有个别夸张的版本说对苏...
- 历史D学堂
-
-
-
- 谢琰丨清明时节读《清明》
- 清明时节读《清明》文 | 谢琰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作者,一般书上写的是杜牧。有些研究唐诗的学者认为可能不是杜牧写的,因为在目前能看到的不少...
- 章黄国学
-
-
-
- 《对花枪》对的是啥?姜桂枝有多刚?程咬金实则出身名门?
- 离别数十年,深情总难忘。花枪的花,是“留花不发待郎归”的爱情坚守。花枪的枪,是“飒爽英姿五尺枪”的生命坚强。今天,我们来说说红妆大戏《对花枪》。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出戏,简而言之,就是在隋末,瓦岗寨...
- 河南卫视
-
-
-
- 唐太宗问:大唐何时灭亡?袁天罡说:猪会上树时!结果准确应验
-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奇人异事,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夜观天象就能算出什么时候下雾,简直比天气预报还准。手中的扇子摇一摇,竟然把东风给借来了,借助风力点燃大火,烧得几十万曹军无力招架。古代像诸葛亮这样...
- 史学界的9527
-
-
-
- 有些家书,一经写下,就是绝笔……
- 中国人民大学有一座“家书博物馆”。10多年来,上万封充满家国情怀的“红色家书”从全国各地汇集至此。家书的主人,有知名将领,有普通士兵,也有各行各业的平凡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许多家书一经写下,或许就...
- 新华视点
-
-
-
-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为什么叫隋文帝,而不是隋太祖
- 作者:计白当黑来源:历史D学堂(ID:lishi1600)隋朝上承魏晋南北朝的纷争,下启大唐盛世的序幕。作为奠基人,隋文帝杨坚功不可没。仁寿四年(公元604年)8月13日,杨坚病逝于仁寿宫,享年64岁。同样是开国皇帝...
- 古墨社
-
-
-
- 记忆|血染的结婚证书
- 我家有件传家宝,那是母亲王曼霞与父亲陈尔晋的结婚证书。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父母牺牲72周年。拿出这份珍藏着的结婚证书,眼前仿佛再现了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父母不畏艰难危险追求真理、志同道合为党的事...
- 夜光杯
-
-
-
- 到处都是百年建筑!中山这条红色古村,值得一去
- 百年华诞恰是风华正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山发布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推出【中山红色印记】系列报道,深入中山各地,探寻中山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用镜头定格党的光辉历史,挖掘背后的历史人文故事,...
- 中山发布
-
-
-
- 清明风至万物始,天朗气净宜寻春!
- 清农历二月廿三明清明时,风雨多!清明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重要的“八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 中秋、 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5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
- 小诚讲故事
-
-
-
- 清明节怎么就成了古代的体育文化节?
- 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这是农耕民族生存的最基本认知。清明这天本来就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后来因为介子推使清明节成为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全民性的民俗节日。其踏青、寒食、扫墓等活动是后来才融合进去的...
- 青少年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