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为什么叫隋文帝,而不是隋太祖
  • 来源:古墨社
作者:计白当黑来源:历史D学堂(ID:lishi1600)
隋朝上承魏晋南北朝的纷争,下启大唐盛世的序幕。作为奠基人,隋文帝杨坚功不可没。仁寿四年(公元604年)8月13日,杨坚病逝于仁寿宫,享年64岁。同样是开国皇帝,杨坚只称“帝”,不叫“祖”,着实令人费解,难道其中另有隐情?

杨坚其人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杨坚出生于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是东汉太尉杨震第十四世孙。身为弘农杨氏的“官N代”,杨坚倍受西魏和北周皇族的重视,官至上柱国、大司马。开皇元年(581年),杨坚以外戚身份篡周建隋,和平夺权,开基立业。
杨坚上台后,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集权,推行改革,“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呈现“区宇一家, 烟火万里,百姓乂安,四夷宾服”的繁荣局面。

上图_ 隋朝三省六部制


谥号文帝
杨坚死后,谥号“文帝”。《逸周书·谥法解》记载:“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谥法制度是由西周周公创立的,用一至两个字概括。谥号由礼部官员根据君主“行之善恶”或“行之大细”。
《白虎通义》明确指出:谥法“明别善恶,所以劝人为善,戒人为恶也。”起到“褒贬死者,劝勉生者”的作用。谥号分为美谥、恶谥和悯谥三类。议定谥号需要经过请谥、拟谥、议谥、定谥、赐谥等流程,满满的仪式感。
“文”谥,在谥法中属于美谥,极尽褒扬之意。《逸周书·谥法解》称:“经维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从六个方面高度评价了杨坚生前的功绩,可谓恰到好处,客观公正。


上图_ 杨坚(541年-604年),即隋文帝


太祖or高祖?
杨坚除了是隋文帝之外,还可以叫隋高祖,这话没毛病。庙号比谥号出现更早。商朝时,太甲的庙号称太宗,太戊的庙号称中宗,武丁的庙号称高宗。庙号有“祖”“宗”之别,《礼记》称:“祖有功,宗有德。”这话道破了庙号的玄机。
东汉著作家应邵进一步解释:“始取天下者曰祖,高帝称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曰宗,文帝称太宗是也。”清朝文学家方苞在《谥法》中认为:“祖者始也,故宗无定数,祖一而已。”可见“祖”和“宗”存在着创业和守业之别。


上图_ 汉高祖 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


一样的祖,太祖和高祖各有讲究。白手起家、自摸胡牌或者一统天下、力挫群雄,两者居其一即可晋身前者。在子承父业或偏居一隅之间,满足其中一条就被认定为后者。这里有个特例,刘邦死后,谥号太祖,庙号高皇帝,正式称呼是汉太祖高皇帝。司马迁在写《史记》时,首称“高祖”,以讹传讹,流传至今。
杨坚代周建隋之际,追谥父亲杨忠为太祖。这一庙号意味着最先奠定基业的是杨忠。杨坚将太祖的庙号让给父亲,自己只能位居高祖了。这么做既表现了杨坚的孝道,又客观反映了事实。隋高祖这顶帽子,杨坚戴着不冤。


上图_ 隋朝疆域


文帝or高祖?
不论是隋文帝还是隋高祖,人们习惯用前者称呼杨坚,其中暗藏着庙号和谥号之争。从西周建立到隋朝初兴,时间跨度长达1627年,产生了120多位帝王。细分这些君王,可以分为双号齐全、有谥号没庙号以及没谥号有庙号等三类。
先看谥号,有20多位帝王没有谥号。秦朝时,始皇认为由群臣议论皇帝,有违君臣之道,下令废除谥号制度。秦朝历二世而亡,秦皇均未定谥。另外,王莽篡汉立新,他死后,刘秀觉得王莽“夺汉非正统”,并未给他定谥。


上图_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


和谥号类似,也有皇帝没有庙号。西汉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号),丞相申屠嘉上奏:“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高皇帝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对定庙号格外严谨。西汉14位皇帝中,只有刘恒、刘彻、刘询、刘奭等4人称“宗”,而东汉12位皇帝中,庙号 为“宗”的只有刘庄、刘肇、刘祜、刘保、刘志5人。
不过,庙号看似严谨,实则不然。明末思想家顾炎武称:“王莽尊元帝为庙号高宗,成帝号统宗,平帝号元宗,中兴皆去之……称宗之滥,始王莽之三宗。”王莽的做法,无疑挑战了庙号的权威,后患无穷,倍受争议。
唐朝史学家刘知己在《史通·称谓》中坦言:“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于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降及曹氏,祖名多滥。”有了王莽的示范,曹操、曹丕和曹睿的庙号分别是太祖、世祖和烈祖。眼见庙号被玩坏,史学家只能选择谥号作为皇帝的称呼,由此可见,用谥号“隋文帝”称呼杨坚的确事出有因。


上图_ 曹操(155年-220年)


隋朝以前or隋朝以后?
问题来了,为什么隋朝以后皇帝又用庙号称呼呢?答案是自唐朝始,谥号也沦为玩物。进入唐朝,谥号不断增加,且极尽溢美之词,违背了周公的初衷。天宝十三年(754年),唐玄宗祭祀太庙,“上高祖谥曰神尧大圣光孝皇帝,太宗谥曰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高宗谥曰天皇大圣大宏孝皇帝”。就连北宋以书画见长的赵佶,得到了“圣文仁德显孝皇帝”的谥号。
且慢,这不是全部,轮到明清皇帝的谥号出来走两步了。朱元璋的谥号是”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比隋文帝多了20个字。而努尔哈赤死后,谥号为“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别数了,总共29个字。能一口气念完的小伙伴午饭加鸡腿。


上图_ 努尔哈赤半身朝服像


那么长的谥号,史学家直呼老阔痛。出于便于称呼的目的,唐宋皇帝,一律以庙号为准。而明清皇帝干脆用“年号+皇帝”的方式来称呼,以示区别。可以说,以隋文帝为代表隋朝,在定庙和定谥制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用谥号称呼皇帝,在隋朝成为绝响。
简单而言,谥号类似于职称,皇帝和士大夫皆可使用,庙号相当于官职,只能皇帝专享。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辛亥革命后,封建制度土崩瓦解,社会上“宗”“帝”不分,误解不断。实质上,谥号和庙号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两者既有存在竞争,又彼此双赢。隋文帝不幸躺枪,变成阐述两号变迁的最佳道具。
参考资料:【1】史苏苑  《庙号、谥号、尊号考述》【2】薛文秀  《“三号”及用“三号”对帝王的称说》【3】谢芳琳  《谈谈古代帝王的谥号、庙号及年号》【4】王  旗  《从“唐宗宋祖”谈对皇帝的称呼》【5】赵志伟   《谈谈皇帝的各种“号”》
 -END-
想加入古典诗词文学交流群?扫社长二维码,邀您进入~向左滑动关注 " 古墨学堂" 

历史

  • 夜读|你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他们的续集!
    清明·缅怀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扫墓祭祖、踏青郊游均是节俗。今年的清明节不再受疫情影响,一定有很多人携家带子出游踏青,享受春天的乐趣;也一定会有很多人前往烈士陵园、纪念馆缅...
    天津广播
  • 清明节的由来竟如此悲凉!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故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
    观文
  • 唐宋相距短短53年,为何像隔了几百年?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配图 二马图(与...
    历史教师王汉周
  • 二战苏军是一支喝完伏特加,再上战场的“醉鬼军队”吗
    作者:林森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300 字阅 读 需 要 7 分钟相信对二战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们应该都听过这样一个段子,那就是二战中的苏联红军在上战场前总要喝上满满一顿伏特加。甚至有个别夸张的版本说对苏...
    历史D学堂
  • 谢琰丨清明时节读《清明》
    清明时节读《清明》文 | 谢琰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作者,一般书上写的是杜牧。有些研究唐诗的学者认为可能不是杜牧写的,因为在目前能看到的不少...
    章黄国学
  • 《对花枪》对的是啥?姜桂枝有多刚?程咬金实则出身名门?
    离别数十年,深情总难忘。花枪的花,是“留花不发待郎归”的爱情坚守。花枪的枪,是“飒爽英姿五尺枪”的生命坚强。今天,我们来说说红妆大戏《对花枪》。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出戏,简而言之,就是在隋末,瓦岗寨...
    河南卫视
  • 唐太宗问:大唐何时灭亡?袁天罡说:猪会上树时!结果准确应验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奇人异事,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夜观天象就能算出什么时候下雾,简直比天气预报还准。手中的扇子摇一摇,竟然把东风给借来了,借助风力点燃大火,烧得几十万曹军无力招架。古代像诸葛亮这样...
    史学界的9527
  • 有些家书,一经写下,就是绝笔……
    中国人民大学有一座“家书博物馆”。10多年来,上万封充满家国情怀的“红色家书”从全国各地汇集至此。家书的主人,有知名将领,有普通士兵,也有各行各业的平凡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许多家书一经写下,或许就...
    新华视点
  •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为什么叫隋文帝,而不是隋太祖
    作者:计白当黑来源:历史D学堂(ID:lishi1600)隋朝上承魏晋南北朝的纷争,下启大唐盛世的序幕。作为奠基人,隋文帝杨坚功不可没。仁寿四年(公元604年)8月13日,杨坚病逝于仁寿宫,享年64岁。同样是开国皇帝...
    古墨社
  • 记忆|血染的结婚证书
    我家有件传家宝,那是母亲王曼霞与父亲陈尔晋的结婚证书。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父母牺牲72周年。拿出这份珍藏着的结婚证书,眼前仿佛再现了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父母不畏艰难危险追求真理、志同道合为党的事...
    夜光杯
  • 到处都是百年建筑!中山这条红色古村,值得一去
    百年华诞恰是风华正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山发布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推出【中山红色印记】系列报道,深入中山各地,探寻中山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用镜头定格党的光辉历史,挖掘背后的历史人文故事,...
    中山发布
  • 他们为谁而死?
    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扫墓祭祖、踏青郊游均是节俗。今年的清明节不再受疫情影响,一定有很多人携家带子出游踏青,享受春天的乐趣;也一定会有很多人前往烈士陵园、纪念馆缅怀先烈。历...
    瞭望智库
  • 清明风至万物始,天朗气净宜寻春!
    清农历二月廿三明清明时,风雨多!清明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重要的“八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 中秋、 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5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
    小诚讲故事
  • 清明节怎么就成了古代的体育文化节?
    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这是农耕民族生存的最基本认知。清明这天本来就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后来因为介子推使清明节成为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全民性的民俗节日。其踏青、寒食、扫墓等活动是后来才融合进去的...
    青少年运动
  • 挖出失落的王朝
    那里藏着天下之初。 一 大清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匆匆走出药铺,他怀中揣着中药龙骨,龙骨上留着复杂划痕。 这位末代大儒断定,那些划痕是远古的文字,指向失落的王朝,冥冥中,系着华夏气运。 那是1899年深秋,20...
    摩登中产
<< 31 32 33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