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 来源:中庸
你一定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你一定不知道他的作者叫曹松。
你一定会背“一片伤心画不成”,可是你不知道他的作者叫高蟾。
在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诗人了,可能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或生平,但他们的名句却千古流传。今天,总结这样一些诗人,诗人不出名,写出的诗句却千古流传。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唐·曹松《己亥岁二首》
【作者生平】曹松,晚唐诗人。唐昭宗天复元年,年逾70的曹松考中进士,被授予校书郎。两年后,就去世了。他的诗歌“风格似贾岛,工于炼字,意境深幽”。
【名句解析】一个将帅的成功是靠牺牲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换来的。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唐·高蟾《金陵晚望》
【诗人生平】高蟾,晚唐诗人,与郑谷友善,考试屡屡落第。为人讲义气,高蟾工五、七言律绝,其诗多写感事愤世、嗟老伤怀的悲慨。
【名句解析】世间有无数擅长绘画的高手,却没有人能把我此刻愁苦的心境描绘出来。高蟾感慨唐王朝江河日下、无可挽回,借此句书写了他的极度悲伤之情。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生平】常建,盛唐诗人,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期游历长安,一生仕途沉沦失意,耿介自守,常建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
【名句解析】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元·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作者生平】唐珙,字温如,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遗民。他父亲唐珏是南宋义士,曾于元僧盗掘南宋皇陵之时,偷拾诸帝遗骨并重新安葬,使其免受元僧亵渎。
这首《题龙阳县青草湖》被收录进《全唐诗》,唐珙一度被误认为是唐代诗人。
【名句解析】醉后忘却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清朗的梦满船都是,以至于重压星河。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宋·刘过《唐多令》
【作者生平】刘过,南宋文学家,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多抒发抗金抱负。
【名句解析】这首诗被收入《宋词三百首》,是登临的名作。结尾既沉郁又浑成,令人读之有无穷哀感。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作者生平】此诗作者有争议,有人说是宋之问,有人说是李频。
宋之问,初唐诗人,武则天时代,宋之问趋奉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名声非常不好。武则天去世后,又依附安乐公主。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被赐死。诗多歌功颂德之作,文辞华丽,自然流畅,对律诗定型颇有影响。
李频,字德新,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李频在地方颇有政绩,深受当地人敬爱。
【名句解析】越接近家乡,越忧虑,越不敢靠近。诗人逼真地再现了特殊境遇下,对家人的入骨关爱,吟咏出人类心灵的良善韵律,从而引起了千古的共鸣。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写情》
【作者生平】李益,字君虞,唐代诗人。出身陇西李氏姑臧房,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
【名句解析】从今以后再也无心欣赏那良辰美景了,管他明月上不上东楼,下不下西楼。此诗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来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独、怅惘之情更显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作者生平】许浑,字用晦,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
【名句解析】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作者生平】刘希夷,唐朝诗人。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名句解析】“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以优美、流畅、工整的对句集中地表现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富于诗的意境,且具有哲理性,历来广为传诵。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作者生平】秦韬玉,唐代诗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名句解析】诗人以贫女形容自己虽有一身好技艺,却怀才不遇的悲伤。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宋·李之仪《卜算子》
【作者生平】李之仪,北宋词人,字端叔,他是北宋中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四库全书》称李之仪的文章“神锋俊逸,往往具有苏轼之体”。
【名句解析】这首《卜算子》是李之仪写给红颜知己杨姝的,最后两句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唐·罗隐《自遣》
【作者生平】罗隐,晚唐文学家、思想家。少有才名,考进士,七年不第,诗文多以讽刺为主。他的作品《谗书》是著名的道家典籍。
【名句解析】该诗塑造一个呼之欲出的纵酒高歌的旷士形象。反映了旧时代知识分子政治失意后一种典型的人生观。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作者生平】王贞白,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35岁时,王贞白弃官归隐,在家乡办学,以著书自娱,勤奋不辍,常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名士同游唱和,号称“江西四大诗人”。
【名句解析】早年王贞白曾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读书,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惜时诗,“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唐·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作者生平】李涉,唐代诗人,自号清溪子。唐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
【名句解析】“偷得浮生半日闲”是点睛之笔。浮生半日闲,是因为过竹院逢僧话。此句深深禅意,揭示了无趣盲目的人生,半日闲最难得。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黄櫱禅师《上堂开示颂》
【作者生平】黄櫱【niè】禅师,唐代僧人,幼于黄檗山出家,因人启发,参谒百丈禅师而悟道。
【名句解析】该诗用梅花顶风冒雪开放、发出芳香,比喻经过艰苦摸索、禅机顿悟的境地,表达了诗人劝诫世人为人做事应有梅花坚韧品性的思想。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宋·林升《题临安邸》
【作者生平】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擅长诗文。
【名句解析】此句写南宋临安城的繁华和统治者纵情声色的现状,讽刺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的腐朽本质。

历史

  • 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你一定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你一定不知道他的作者叫曹松。你一定会背“一片伤心画不成”,可是你不知道他的作者叫高蟾。在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诗人了,可能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或生平,但他们的名句却...
    中庸
  • 珍贵史料!李大钊1924年留下的唯一活动影像曝光
    头发剃去、表情平和、目光坚定满是皱褶的灰布棉袍下挂着又黑又粗的铁链1927年4月28日上午10时李大钊从容走向绞刑架前留下这样的遗照牺牲时他才仅仅38岁在李大钊短暂的一生中只留下十几秒的视频影像这是1924年9月...
    青春北京
  • 常广宇|说“棉”
    说“棉”文丨常广宇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棉花是草棉,历史上,棉还指木棉(攀枝花)和其他类似的树。草棉有非洲棉、亚洲棉、美洲棉和海岛棉等种类,都是舶来品。据学者考证,非洲棉进入我国最早,不晚于西汉中期就...
    章黄国学
  • 阿克提姆海战:古罗马共和国时代的盛大谢幕演出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公元前31年9月,超过900艘大小战舰云集在希腊沿海的阿克提姆海角。她们捉对厮杀,各位其主争夺罗马共和国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的独霸...
    冷炮历史
  • 民国红颜录:最后看到赵四小姐的真容,我震惊了!
    翻开历史,民国红颜真的是美的不要不要的。在那个没有PS的年代,她们美得那样真实、那样优雅。用最真实的自己,留住了旧时光里的美丽。 潘素这是张伯驹先生的夫人潘素女士,是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当然也是一代...
    掌中生活
  • 古埃及建造金字塔时,咱们中国在干啥?
    古埃及和古中国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古埃及文明确实要比古中国文明早一段时间出现。尤其是古埃及时期修建的金字塔,更是被称为世界史上的奇迹。金字塔被人们视为未解之谜,即便是现在,人类也无法完全理解...
    史学界的9527
  • 赵建:东西方忙着结盟,世界再次进入“文明的冲突”时代
    作者:赵建,西泽研究院院长、教授@来源:西泽研究院其实从商人总统特朗普时代开始,美国的彭斯、蓬佩奥和班农们就开始发动了“意识形态”大战。只不过与当前的民主党建制左派们相比,他们的极右主义无法引起整...
    FMBA
  • 孙中山北上救国壮志未酬
    编者按在孙中山的一生中,一共有三次北上的经历,都是为了革命事业的发展而奔波北上,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梳理孙中山1924年第三次北上的情形,展现一代伟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革命事业,...
    团结报文史e家
  • 浙江地名,到底有多仙?
    龙游、仙居、永嘉、云和、江山、海宁、慈溪、磐安、嘉善、丽水、诸暨,某日偶然间打开地图,突然发现浙江的一串串地名仿佛都冒着仙气。这些城市究竟何时得名,又为何如此读起来如此清丽奇仙呢?江山江山如此多娇...
    穷游网
  • 你的名字,藏着你最好的样子
    图|物道 物道君语:时势造英雄,名字照时势。三十七年前的今天,1984年的4月6日,中国第一代居民身份证诞生了。从此,每一位中国人的姓名都被更规范的方式管理。 学者饶宗颐说过:“人是历史舞台上的角色,人名...
    物道
  • 金陵政治文化的共和底蕴
    (图片来源:IC Photo)【文化的江山】刘刚/文汉人入主中原汉民族之缘起,有着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两个方面,因为形成国体之初就有王朝中国和文化中国并立。比如,刘邦开口就说“老子马上得天下”,陆贾立即就回一...
    经济观察报
  • 霍梅尼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呢?
    从世界历史来看,世界历史的发展,虽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根据最基本的历史大势展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时候一个国家的发展走向,那很多时候那是取决于国家领导人,尤其是领袖人物的。而不管这些领袖人...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令古人头疼的“匈奴”,到了今天是哪个民族?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534,阅读时间:约7分钟历史提问令古人头疼的“匈奴”,到了今天是哪个民族?答:东汉永元三年(91)二月,汉朝名将耿夔率领精兵出...
    朝文社
  • 1936年4月6日
      毛泽东和彭德怀复电王以哲并转张学良。电报说:敝方代表周恩来偕李克农依约于八日赴肤施(即延安)与张学良会商救国大计。双方会谈之问题,敝方拟定为:(一)停止一切内战,全国军队不分红白一致抗日救国问...
    贵阳晚报
  • 《金瓶梅》开篇四个字,写尽人间贪嗔痴欲
    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张爱玲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反面。《红楼梦》是情,《金瓶梅》是欲。一体两面,都是极高明的作品。《金瓶梅》开篇就写了人生的四种欲望。“酒、色、财、气”人间四欲,...
    古墨社
<< 26 27 28 29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