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朱鹮在日本的灭绝?
  • 来源:朝文社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20世纪人类生态环境发展史上的一桩沉痛教训,正是“朱鹮濒临灭绝”。 
朱鹮,又名朱鹭,是东亚大地特有的珍奇鸟类,有着六千万年历史的它,更堪称全球鸟类里的“活化石”。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朱鹮曾广泛分布在中国北方、日本列岛、朝鲜半岛等地,其淡雅美丽的风姿,更有着“东方宝石”的美誉。在中国古代典籍里,优雅的朱鹮就常是吉祥的象征,唐朝诗人张籍的名句“翩翩兮朱鹭(朱鹮), 来泛春塘栖绿树”,就缩影了中国古人对朱鹮的喜爱之情。 而在日本,朱鹮也曾有着极高的人气。日本古代典籍里把朱鹮称为“桃花鸟”。在日本幕府时代,日本大名都喜欢用朱鹮的羽毛做装饰品与箭羽。于是原本只集中在日本东部的朱鹮,也被日本各地诸侯引进繁殖,足迹遍布了日本列岛。一直到日本“明治维新”早期,朱鹮都是一种在日本常见的鸟类。 
但是,比起同样有着活化石身份,却遭遇濒危局面,还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牵动举国关注的“卖萌神兽”来。朱鹮所遭遇的,却曾是更残酷的生存危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朱鹮在前苏联、朝鲜半岛等地相继灭绝。而在中国大陆,自1964年起朱鹮就一度销声匿迹。至于曾经“到处有朱鹮”的日本呢?其“朱鹮灭绝”的过程,却是触目惊心。 其实,在日本“明治维新”早期,随着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美丽的朱鹮甚至也变成了一门“暴利生意”。朱鹮的羽毛曾被当做出口商品,给日本赚取大量外贸利润。朱鹮肉还被日本人当做了“补血补气”的上等美食。19世纪末的日本商店里,一只朱鹮可以卖到300钱。如此“暴利”,带来的自然是疯狂的滥捕滥杀。从19世纪末到“日本战败”前,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朱鹮在日本的数量就急剧减少。 但虽然如此,1945年以前的日本,想看见朱鹮也不算难。比如20世纪30年代时,欧洲的鸟类学家们依然还曾在日本发现朱鹮。1931年时,人们估计日本列岛应该有一百只以上的朱鹮,而在1952年时,日本新泻县的官方统计里,当地朱鹮的数量还有24只。但日本朱鹮的灭顶之灾,却正是从日本战后的“经济奇迹”开始。 比起二战前,日本国内对朱鹮的疯狂捕杀来,二战后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方式”,对朱鹮来说更为致命: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日本农村大量使用农药与化肥,水田里的泥鳅田螺大量减少,这也叫朱鹮没有了食物来源。城市的扩张更让大量的森林遭到砍伐。于是朱鹮的栖息地也迅速减少。到了1975年,日本全国仅仅剩下了五只朱鹮,而且这仅存的五只朱鹮,因为血缘相近根本无法繁殖,“灭绝”当时就进入了倒计时。 到了2003年,日本最后一只本土朱鹮“阿金”死亡,这意味着土生的日本朱鹮,已经彻底消失。从19世纪的“随处可见”到21世纪初的彻底消亡,日本朱鹮的灭绝过程,亦堪称人类生态保护史上的教训样板。 
那么,“日本本土朱鹮”的灭绝,是不是意味着朱鹮的灭绝?当然不是。1981年,当日本朱鹮已经进入灭绝倒计时的时候,中国野生朱鹮的重见天日,却成了全球朱鹮命运的转折点。 其实,在1981年以前,中国野生朱鹮也已经消失了十七年。那个时候,朱鹮已在东亚各国相继宣告灭绝,中国已是“保护朱鹮”的最后希望。为此,从1978年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踏遍了北方山河,仔细勘测过每一处朱鹮的栖息地,终于在1981年5月23日至30日获得惊喜发现:陕西省洋县境内的秦岭山麓上,有七只野生朱鹮,其中包括两对成鸟和三只幼鸟。这几只朱鹮,就是全球朱鹮的“火种”。 而就在多少动物学家为此欢呼的时候,完成这个重大发现的中国科学院学者刘荫增,却发出了一声忧思:“目前发现的朱鹮数量极其稀少,又很怕惊扰,急需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于是,从1981年起,中国采取了全新的抢救朱鹮方式——原栖息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条腿走路”。发现朱鹮的陕西洋县,从此禁用化肥农药,全县的森林覆盖率十年里提高了十个百分点,还组织起了完备的护鸟队。到1990年,在全球目光的注视下,中国朱鹮的数量艰难增加到九只。而后,随着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与保护区域的扩大,朱鹮的种群数量终于大幅增长。 
在今天,全球朱鹮数量已经突破五千只,中国境内朱鹮4400只,其中4100只在陕西。而中国赠送给东亚各国的朱鹮,也在顺利繁衍生息,比如在“本土朱鹮”灭绝的日本,现在就已经成功繁衍朱鹮500多只——都是“中国朱鹮”的“后裔”。 如果说“日本朱鹮”的灭绝,是一个惨痛的教训,那么从1981年起,中国朱鹮的繁衍壮大,也是一个拯救濒危动物的成功范例。当然,如果参考一下“濒危动物名单”,或者参考一下朱鹮的栖息环境要求,我们只能说,无论是拯救濒危动物,还是朱鹮重现繁荣,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哪怕有一天,美丽的朱鹮又可以随处可见,我们依然不能忘的,是朱鹮昔日悲惨遭遇背后,那属于全人类的教训,以及那句振聋发聩的真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参考资料:李彬庆《朱鹮:“东方宝石”的重生之路》、阎善行《中日两国的朱鹮情节》、杨超伦《日本朱鹮为何灭绝》

历史

  • 不顺的时候,想想杜甫就好了
    蒋兆和 绘《杜甫》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诗圣”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唱响,家喻户晓的“诗圣”杜甫又被推到我们眼前。叶嘉莹说,杜甫是一个集大成的诗人,有集大成的成就,有集大成的才能...
    央视新闻
  • 掀起反秦风暴的陈胜吴广,是底层百姓吗?|短史记
    作者丨林汣琰编辑丨吴酉仁求教编辑,陈胜吴广起义,陈胜是否如司马迁所写的那样,是个底层百姓?陈胜等人因为大雨耽误了抵达前线的日期,是否真的会“失期,法皆斩”?笔者的结论是:(1)陈胜不是底层百姓,也...
    短史记-腾讯新闻
  • 刚刚噩耗传来:巨星陨落!遗憾今天以这种方式认识您..
    来源丨华人星光(ID:hrxg2020)还记得这位抱着维尼熊的老爷爷吗?他面容慈祥,带着鼻饲管,坐在轮椅上。因为总是抱着维尼小熊,护士们都叫他“维尼爷爷”。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他的真实身份竟是国家最高...
    娇娇妈
  • 阳春三愿,如你所愿
    物道君语: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一,借得诗人一首诗,而阳光甚好,物道君设了一道春日宴,邀你一起,绿酒一杯歌一遍,拜陈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君无恙;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实质上,当我得知,今天是阳春...
    物道
  • 远离那些聪明,却不厚道的人
    君子以厚德载物。在这样一个追求利益的时代中,厚道仿佛变成了隐形的存在,人人都为了一点小钱小利,想尽办法耍赖,占便宜。殊不知,人最大的精明,就是厚道。因为厚道,所以待人真诚;因为真诚,所以愿意为他人...
    智慧阅刊
  • 舒城大洪水巷:做题家与张献忠交织的悲情史缩影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有一处独特的地名--大黉水巷。关于其名称由来,历来都是众说纷纭。比如清朝嘉庆与光绪年间的《舒城县志》,...
    冷炮历史
  • 帝国首富,垮了
    明朝嘉靖年间,浙江嘉兴县一位进士花了23000两银子买了个小京官,当时人把这种花大价钱买来的官叫做“沈万三官”。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大富商。在江浙一带,沈万三是超级大富豪的代名词。在山东等地,他被当作财...
    最爱历史
  • 16 首感人至深的怀念诗,满满的思念!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就像艾略特说的,在春光明媚、万物欣欣向荣的时刻,也最能勾起对往昔故人的怀念,今天我们来一同阅读16首关于告别和怀念的诗歌,为唤起对生命的珍惜。临终歌【周】孔子 泰山其颓乎,梁木...
    中国诗歌网
  • 广州一把火,烧得全国都红了
    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黄靖芳发自广东广州中共三大的会址坐落在广州东山的一处小洋房里,慕名在附近打卡的年轻人络绎不绝,远道而来的游客也不少,但这个会址曾经是一个谜。当时,会场是临时租用的民居,因此会...
    南风窗
  • 小国崛起的典型:从任人宰割到超级强大,只用了四十年
    从世界历史来看,虽然世界历史那是大国崛起历史,也是大国的发展历史。但是其实作为广大的小国来说,那也是有自己的发展权利,也是有自己的发展愿望的。近代以来,那也是产生了很多强悍的小国崛起的故事,成为世...
    还原历史背后真相
  •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朱鹮在日本的灭绝?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20世纪人类生态环境发展史上的一桩沉痛教训,正是“朱鹮濒临灭绝”。 朱鹮,又名朱鹭,是东亚大地特有的珍奇鸟类,有着六千万年历史的它,更堪称全球鸟类里的“活化石”。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
    朝文社
  • 周展安|“齐物哲学”与华严宗之离合——以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法藏的辩难为中心
    《齐物论释》与华严哲学专题(三) “齐物哲学”与华严宗之离合——以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法藏的辩难为中心文 | 周展安(上海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444)摘要:章太炎思想中的佛学因素历来为学者所关注,对...
    章黄国学
  • 马谡如果当道下寨,汉军就能守住街亭吗
    作者:林森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3500 字阅 读 需 要 10 分钟作为三国历史中知名度最高的故事之一,“马谡失街亭”一直以来便在各路小说、影视剧、游戏中被不断演绎。可以说,这场对蜀汉来说至关重要的街...
    历史D学堂
  • 人,可以精,但不能阴
    古言说:“精,乃智慧;阴,乃邪恶。”精明,是不让别人欺负自己;阴险,则是故意伤害别人。你可以精明,但不能阴险。人生在世,要想过得心安自在,就要品行端正。守住良心,才能活得问心无愧。01小胜靠智,大胜...
    智慧阅刊
  • 王晓洁丨无尽缘起:万物与我为一 ——论章太炎万物一体观的诠释特色
    《齐物论》与华严哲学专题(二)无尽缘起:万物与我为一——论章太炎万物一体观的诠释特色文丨王晓洁摘要:作为《庄子·齐物论》中的重要命题,“万物与我为一”在历代思想家那里都有着不同的认知与解释。但章太...
    章黄国学
<< 21 22 23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