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抬轿子的是谁
  • 来源:章黄国学
抬轿子的是谁文丨王一舸抬轿子是力气活,一般都是男人来干的。但在画中,却不尽然。唐代阎立本《步辇图》中,女人就干这活儿。阎立本是隋末唐初著名大臣,曾做过唐高宗的宰相,不过出身高贵的他却因画技高超,常被太宗等当画工使唤,对此他有过相当的残恨和吐槽。
这种使唤直接体现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步辇图》。古代轿子,样式繁多,名号各异。不带顶的叫“乘舆”,皇帝用的叫“辇”。这幅画里有李世民坐的“步辇”,故以此名。此画其实记录了一次重要的外交活动。所以要麻烦阎立本来描绘一下。
《步辇图》 阎立本
画中人物,坐在步辇上的是唐太宗。对面恭立三人,三人中,中心人物是中间的吐蕃使者禄东赞。他代表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使唐。他机智的故事以及促成迎娶文成公主的事迹至今流传。
长久以来,人们主要关注点集中在李世民和禄东赞身上,而我今天要说的,是给李世民抬“步辇”的人——女人。她们以柔弱之躯抬着李世民这位壮汉。这也是阎立本《步辇图》写实的体现。
阎立本另一名作《历代帝王图》中,陈宣帝陈顼也乘步辇,抬者是长着胡须的男人。他们抬辇的形式是唐朝颇为流行的“腰舆”法,即抬者不用肩扛,而是垂手提杠。基于阎立本出生前19年陈顼就已见孔子这一史实,可认为阎立本笔下的陈顼不算写实。他依“合理想象”给其安排了男轿夫。这反而体现出《步辇图》的写实。即当时这种男人的活,女人实实在在的干了。
《历代帝王图》陈项画像 阎立本
可能现在有人会以此判断当时男女职业界限不分明,尚未内外礼法森然云云。举例即不但有一群宫女抬胖子,而且还见外人——当时所谓“外国使者”。那我就举一个比李世民更过分的情况:相传,稍早于李世民的隋炀帝,下扬州之时,用女人做过纤夫。宋代传奇“炀帝开河记”云:
(隋炀帝)于吴越间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至于龙舟御艇,即每船用采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相行,牵之。
《隋炀帝下江南》杨家埠木版年画  注意拉龙船的女人 
于是,我们可以联想到列宾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少女版,或者尹相杰于文华“纤夫的爱”置换版。虽然现在考证这可能也是给隋炀帝添油加醋的抹黑。但我们抽取其中心思想,即隋炀帝暴政下女性也没好日子过,也干男人的活。这个“大模样”应是不差的。而作为隋炀帝亲戚兼女婿的李世民让宫女抬自己,显然也不算太出乎所料。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
另一方面,这可能也和当时民风有关。当时男女职业分配和劳作项目的确没有后世那般壁垒分明。要知道之前不久的那个时代——北魏,还出过《木兰诗》这样的作品。女人连上阵对砍都有份,拉船,抬轿子,更不在话下。
阎立本笔下抬轿子的女性也不胖,没有盛唐时胖娃之态,她们作为一组婀娜的群像,让画面更为优雅。而这种情况是合理的吗?作为抬步辇的宫女,其心态什么样?我不得而知。只从另一份史料当中,略提一二,观者自己设想。这就是李世民一朝,其内部宫廷作为低贱奴婢身份的宫女特别多。一般她们都出自于与李世民有矛盾的“战败一方”。记录李世民和魏征的《魏郑公谏录》中,李世民曾有过这样的吐槽:
太宗谓侍臣曰:“汉代常以八月选洛阳中子女资色端丽者,载还后宫,此不可为法。然即日宫内,甚多配役之口,使其诞乳诸王,是非所宜。据此论选补宫列,理宜依礼。”
他的意思就是——我宫里都是“配役之口”,拿她们当生养孩子的工具,我不甘心啊!
所谓“配役之口”,指低贱出身的奴婢。也即《唐律疏议》所谓“奴婢贱人,律比畜产”。这就是唐朝的“官奴婢”制度。
一般,作为失败的敌对者家属,变为奴婢就是被“腰斩”“族灭”的减罪一版。这是写到法律里的。《旧唐书·职官志》云“凡反逆相坐,没其家为官奴婢。”这些官奴婢最后发送到什么地方,是发到各个皇亲府上使唤还是各个职能部门打杂不知道,至少李世民宫廷里不少。不然他就不会这么吐槽了。而且,历史也证明他的确得吐槽。因为在他还没有上位的唐高祖武德四年,由于得罪了高祖宠妃万贵妃,万贵妃就给他分配了一堆官奴婢出身的姬妾。总之,他就是那位“有女人没有爱,回家很无奈”的男人。
有人认为官奴婢还要被刺脸破相。就像“配役之口”中的“配”和称呼宋江林冲“贼配军”的“配”一个意思一样。烫给一众好汉(囚犯)的“金印”,也可能出现在唐朝宫廷女性的脸上(想起这个场面啊……)但阎立本《步辇图》里的宫女没有这样。其实如果设身处地想,李世民每天面对一堆被施过“黥刑”的女性,可能也太变态了。应该不至于。
历史上比较明确因为犯罪被惩罚刺了脸的宫廷女性,是上官婉儿。据《酉阳杂俎》所言:
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昭容上官氏所制,以掩点迹。大历以前,士大夫妻多妒悍者,婢妾小不如意,辄印面,故有月点、钱点。
就是在后面的时代,上官婉儿用以掩盖自己受刑痕迹而发明贴花子的面部装饰方式,还流行了起来。
《于阗公主供养图》 莫高窟 第61窟  以这幅图中的女性面部贴花,可以想见唐五代时期的女性贴花
而且,从这个记录也可以看出来,老婆自古脾气多不好,小三在唐朝还会被私刑烫脸一如囚犯。虽然唐太宗宫廷里的女性不一定被“印面”,但这些宫廷女性一定和我们在宫斗戏影视作品里看到的情况大相径庭。而为非常有可能是她们迫害者的李世民抬步辇,也是那个时代一个侧面体现吧。
多说一句,一般开国时候,女人给皇上抬轿子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之后会慢慢改变。明朝就如此。《宛署杂记》中“女轿夫”一节,记明初至万历年间,开始有宫廷女轿户共193户,均为:
原籍福建闽、侯、怀三县人,洪武年拨送南京应当女户,永乐年间随驾北都,专供大驾、婚礼、选妃及亲王、各公主婚配应用。给予优免,下帖令其男子在外供给,免其杂差,属大兴县。
到英宗以后渐渐少了。为什么呢?太监可以抬轿子啊。所以,女轿夫和太监应当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中山出游图》 龚开
而唐太宗这种捕食者和猎物的关系。倒在与钟馗有关的一类图画中得到类似体现。给钟馗抬轿的都是他可“即食”的小鬼。这种鬼趣之图,首推南宋末年画家龚开的《中山出游图》。虽然不是嫁妹,但是钟馗和他的妹妹都被小鬼以“肩舆”抬着。至于他们和小鬼的关系,记得《古今笑话》中有“担鬼人”一则,颇可道其三昧:
钟馗专好吃鬼,其妹送他寿礼,帖上写云“酒一坛,鬼两个,送与哥哥做点剁。哥哥若嫌礼物少,连挑担的是三个。”钟馗看毕,命左右将三个鬼俱送庖人烹之。担上鬼谓挑担鬼曰“我们死是本等,你却何苦来挑这担子?”
笑话里虽然是挑担,意思不相远。而这种残酷的食物链关系,于《步辇图》中更可以作为某种男女之间的比喻。当然,我们现在说的都是古代。


作者简介王一舸,编剧,专栏作家,昆曲作家。
特别鸣谢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责任编辑:冯可然
告诉我你“在看”

历史

  • 宋朝第一学霸家族:一门三宰相,秘诀是什么?
    0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据说,这是宋代宰相吕蒙正所作的《破窑赋》中开篇之句。当年,为了给时任太子的宋真宗“磨磨性子”,吕蒙正将历代名人的经历杂糅入这篇经典的长文中,向太子展示天道无常,协助太...
    最爱历史
  • 汉朝分为西汉东汉,宋朝分为北宋南宋,为何唐朝不分为前唐后唐呢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3500 字阅 读 需 要 11 分钟汉朝、宋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三个具有重要地位的朝代,但这三个朝代的历史走向却有一定的不同:汉朝中间隔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就分成西汉...
    历史D学堂
  • 粟特化还是突厥化:安史叛军集团的文化面貌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心发现】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有不少人认为,安史之乱是粟特人乱华的结果,正是粟特人在唐朝广建社区,胡化河北,支持了安禄山的野心,最后导致了大唐的由盛转...
    冷炮历史
  • 人生如梦|古诗中的十大梦境
    ▲ 关注 中国诗歌网 ,让诗歌点亮生活梦是人睡眠时的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意象语言,能够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诗人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诗歌中大量咏梦,形形色色的梦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有特殊意义的典故,以...
    中国诗歌网
  • 故事与历史|白谦慎
    本文为严晓星著《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查阜西与张充和》序,中华书局即将出版。晓星此书,缘起于数年前我邀他为查阜西先生赠送给张充和的古琴撰写的一篇短文。多年来,晓星致力于收集当代琴人的历史文献,研...
    文汇笔会
  • 五台小镇 古有诗人李白孟郊李世民打call 今有长安猛人王勇超把根留住
    长安的每一个小镇都是一个故事,都有一段传奇。 今儿我们说说终南山下的神奇小镇南五台。 1986年的8月,建筑工人在秦岭山下的南五台独松阁的水池发掘出了四枚石斧,后来经过考古人员的佐证,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已...
    额滴神
  • 记录意大利统一运动的画家卡洛·博索利
    Carlo Bossoli | Orientalist painter(Carlo Bossoli,1815-1884)是瑞士出生的意大利画家和版画家,在俄罗斯度过了自己的早期职业生涯。他以意大利统一运动(Risorgimento*)的历史
    艺术台
  • 到达吴起,迎来胜利
    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一路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到达陕甘苏区大门——吴起镇。行程二万五千里的中央红军长征,由此宣告胜利结束。 党中央和红军在吴起虽然只停留了十多天,但就在这短短十多天...
    求是网
  • 武松打虎、李逵杀四虎,古代虎患真的这么严重吗
    作者:计白当黑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300 字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武松景阳岗(今山东聊城)拳打恶虎,李逵在沂州(今山东临沂)刀劈四虎,是《水浒传》中最为经典的故事之一。两人打虎的地点相距不过350公...
    历史D学堂
  • 学生上课哭成泪人,原来是因为这篇课文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近日福建漳州开发区海滨学校高一年级某班级语文课上老师为学生讲《与妻书》时同学们被深深打动潸然泪下老师讲《与妻书》学生感动落泪“想让学...
    央视新闻
  • 抬轿子的是谁
    抬轿子的是谁文丨王一舸抬轿子是力气活,一般都是男人来干的。但在画中,却不尽然。唐代阎立本《步辇图》中,女人就干这活儿。阎立本是隋末唐初著名大臣,曾做过唐高宗的宰相,不过出身高贵的他却因画技高超,常...
    章黄国学
  • 王昆仑:周恩来称他为“不管部部长”
    王昆仑(1902-1985),原名汝玙,字鲁瞻,江苏无锡人,民革创始人之一。1949年后,曾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北京市副市长等职。民革第二至四届中央常委,第五届中央副主席、代主席、主席,第六届中央主席。第一至四...
    团结报文史e家
  • 皇帝遇到自己爱吃的菜,夹菜不能超过三筷子,真的?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060,阅读时间:约6分钟历史提问为什么皇帝连自己爱吃的菜,都不能夹第三筷子?答:古代的宫廷生活里,“皇帝怎么吃饭”是个常惹人...
    朝文社
  • 遍地黄金——关于小说与历史及《苏联的外宾商店:为了工业化所需的黄金》
    赵柏田/文有些事,国家希望人们忘记,比如苏联的外宾商店。如果不是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提及此事,我们根本不知道此为何物。历史学家叶列娜·亚历山德罗夫娜·奥索金娜在此物消失半个多世纪后专门立...
    经济观察报
  • 游红色景区 学中共党史系列报道|走进邓小平故居,缅怀一代伟人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路程中,祖国大地留下无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流传着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信仰的力量,这些地方已经成为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游红...
    人民旅游
<< 11 12 13 14 15 >>